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潘再水这边倒是看不出什么,但刘启元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这事居然是真的。
顾天成笑着回答:“秦家能不能跻身世家之列不敢说,但那本典籍一定有大用就是了。”
卓远图穷追不舍:“可以让人在典籍中查找不知道怎么写的字?或者干脆不认识的文字,通过典籍就能知道怎么读?”
这种事在他看来,简直可说匪夷所思。
写字可以照着字帖、照着书本上字迹的样子学着写。甚至只要认识字,文字注释什么的,也能想办法找到。
但不认识的字如何能正确读出来?长久以来,大家不都是口口相传,通过先生和夫子的教导,才能学会文字的读音吗?
看和读音完全就是两码事好不好?
“是啊,就是归纳整理出几十个简单字符……”在卓远图的期待中,顾天成大大的替秦家识字典籍做了番推广,听得卓远图好一番啧舌感叹。
这下轮到顾天成发问:“事情还未见眉目,怎的就传得连大官人也知道了?有点意外啊。”
卓远图很会意的冲着顾天成三人笑了笑,下意识的放低了声音,说道:“咱们这样的人,想的是怎样把自家产业扩大,赚到钱财。掌管各地的大人们,想到当然是政绩。若在自己任职期间,自己的辖区弄出一本青史可书的典籍,相关官员可称教导有方。”
虽然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但运气好的,就能赶上接收成果。
在这上面,甚至秦睿前朝官员的身份都能变得有利。
人家能成为一代大家的人,被前朝那昏聩的朝廷拖累,多少年一事无成。
新朝这才几年?新气象就能激发一位碌碌无为的前朝官员做出如此雄浑的典籍。
说玄乎点儿,这就是新皇领导有方!是上天给当今朝廷的祥瑞!
如果秦睿所出典籍果真有力,新皇大喜之下,有关的人都会得到褒奖。
甚至秦睿成为当代大家,当地官员能和秦家交好,与个人前途和家族子弟都有莫大好处。
可以说,通州府和易水县的各级官员在这上面很有优势。
让卓远图感到意外的是,顾天成生长于市井,又年纪轻轻,对他所说的话没一点意外,甚至颇为会意。
所以,顾天成便在会意中问道:“这事儿传的这么开,是否是各位大人的先手,有把这本典籍揽在辖区之内的用意?”
卓远图没有回答,却和顾天成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听顾天成的意思,牧良镇投递人员曾试用注音字符,应该知道字符和字符的使用。
但这种机密,知道的人多了,徒惹【创建和谐家园】。卓远图虽然万分好奇,却也忍下,没再接着问其中细节。
[152.第151章 神采奕奕]
卓远图和秦睿没什么交情,最多也就是在两个挺大的场合打过照面,彼此认识而已。
但他对秦向儒印象比较深,那次见面,他还认为秦向儒是个钻研手工技艺的好苗子。
闲谈之间,卓远图便问起秦向儒的情况。
听说卓远图前些日子成亲,还颇觉遗憾。
如果一早知道,即使没有秦家识字典籍的事,卓远图也会随一份贺礼。
在他看来,秦向儒是个颇有前途的年轻人,更难得的是性情好,是个靠得住的。
卓远图不但这么想了,也表达了。
顾天成却不甚在意,说道:“来日方长嘛。小子我得大官人和廖大老爷帮扶,怎么也得混出个模样,不能给您两位丢脸是不?日后咱们打交道机会多得是,景文一定有机会再来通州。到时,让他带着媳妇,两口子一起来拜见大官人。”
卓远图对这货时不时的自吹自擂已经习惯,无语的同时也颇感无奈。最关键就在于,人家这自吹自擂有资本,是吹出来没法反驳的那种。
有时,顾天成这种惫懒无赖样子,反倒让人颇觉亲近。
又聊了些闲话,顾天成几人告辞出来。
卓远图颇为客气,起身把他们送到门口,才拱手道别。
看着几人随小厮远去,卓远图心下很有种异样的感觉。
易水县只是一个偏隅小镇,甚至易水县县衙都没在大河沿岸。
原本这么个小地方,能出来顾天成这么一号人物,已经罕见。
这么说并不夸张,从诚运开始运营到如今,不过三个月。
诚运只有四条沙船,和大河行驶的河运船队相比,可谓毫不起眼。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河运行,搞出来的声势,却快速在河道上下扩大着。
诚运投递的包裹邮件和代购业务,不是只由诚运自家船只运送。就拿通州码头来说,几乎每日都有诚运的投递员往返,绝大多数,都是背着包裹、搭乘别家船只。
投递行的潜力极大,每次投递出去的包裹信件,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今只要在河道上提起诚运,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信局和信誉。这种影响力,很多干了一辈子河运的船队都不曾拥有。
可以想象,随着诚运和顾天成等人的名头叫响,他们出身易水县也会为人所知。
如今,易水县的秦家也有了复起的势头,兴起之势甚至比之前更加强劲。
如果秦睿不再做官,日后长居延浦镇,势必会对延浦镇和易水县的人望有很大影响。
小小易水县,若真能坐拥一代大儒和贯通大河的一代豪强,必将扬名天下。
思绪中,卓远图返回自己房间坐定。刚拿起一本账册,忽然想起上次在通州散布流言的那对夫妇。
那对夫妇似乎也不是寻常之辈。只说那女子,如果真是为了对付顾天成一行人,只看她的入手和所抓住的关键点,就很有谋略,是个人物呢。
刚才聊了好半天,他居然忘了问顾天成,回去之后是否跟进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