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秦向儒接过这几张纸,纸张看起来不怎么老旧,上面写有文字。
但更吸引他目光的,正是小满等人叫苦连连的、似是而非的字符。
这张纸给秦向儒的感觉很怪异,上面字迹工整,但绝不是用毛笔写的,给人的感觉细细硬硬的,说不上什么字体,却极为工整。
那些勾勾划划的字符,就标在每个字的字头上。
也有几行,单独写着不同的字符,似乎有着某种规律,又似乎互不关联。
原来是袁姑娘捡来的东西啊。
只是……
“袁姑娘能认得这上面写的东西?”秦向儒问道,很不敢相信,他是一丁点儿头绪都没有。
袁冬初忙笑道:“我也是看了好几天才猜到一些,正想着找机会和秦公子确认一下。”
“……”秦向儒没敢吱声,他哪里会懂?
袁冬初本也没指望他发表意见,指着其中一个字,说道:“秦公子你看……这是个‘天’ㄊㄧㄢ字,上面标着三个符号;还有这个是‘堪’ㄎㄢ字,标着两个符号;最后面这个符号是一样的。还有这几个字,都有一样的字符,我试着找了找规律……”
反正她有拼音基础,反正就是可着劲儿的忽悠,袁冬初很成功的让秦向儒相信,她是经过多次尝试后,找到了注音符号的正确用法。
¡°¨Ê¡¢¨ç¡¢¨â¡±Ô¬¶¬³õ·Ö±ð¶Á³öÈý¸öÒô¡£
秦向儒大睁着双眼:“这个是……音?音符?和‘天’有关系吗?”
“有啊。”袁冬初很有信心,“我快些读给你听。”
她加快了读音频率,当三个注音符号快到形成一个音时,赫然就是“天”的读音。
秦向儒愣住了,紧紧盯着袁冬初读过的三个符号,默念着三个符号的发音,再低声读出来。
读快些、再读快些、再快些……自己居然也读出了“天”的发音。
他感觉自己的手指都在发颤,指着另一个字问道:“这个呢?‘堪’怎么读?”
¡°¨Î¡¢¨â¡±Ô¬¶¬³õ¶Á³öÁ½¸öÒô£¬Ö®ºó¼Ó¿ì¡¢ÔÙ¼Ó¿ì¡¢Ôٿ죬¹ûÈ»¾Í³ÉÁË¡°¿°¡±µÄ¶ÁÒô¡£
“这两个呢?中秋这两个怎么读?”秦向儒问道。
“要不,咱们把这个叫拼读怎样?拼在一起读出来的意思。”袁冬初提议,方便以后有个统一的叫法。
“行行。”秦向儒并不在意这些,只对这种通过两三个符号,就能读出一个字的方法感到震惊。
他快速扫一眼纸上记录的奇怪符号,几十个而已。
只需要学会几十个符号,就能掌握所有文字的读音。日后只凭个人的努力,就能学会相应的文字,之后博览群书……
不能想了,这种事居然也会有,简直难以想象!
接下来,秦向儒听袁冬初通读了三十七个字符,并通过不同的组合,读出不同的字。
秦向儒还另外写出好多文字,袁冬初用注音符号一一标注,再分别读出来。
排除不同地域、不同口音等因素,用类似于官话的标准来评判,注音符号的确能给所有文字标注读音。
连续不断的试下来,难以置信的结果让秦向儒说不出话,很失礼的、呆呆的看着袁冬初。
不仅仅是大失君子之风,更像是个脑子不清楚的智障。
和表面的呆滞截然相反的,是秦向儒内心的波澜:把所有文字归纳整理之后,全部用注音符号进行标注,再对每个文字和词汇做出释义,之后编辑成册,形成通用的文字典籍。
以后的学子们再遇到不认识、或者生僻的文字,便不用到处求教,只需翻一翻文字典籍,便能读出正确字音,还能找到相应的释义。
开创历史之先河啊!
天下学子们的福音啊!
夫子们的得力帮手啊!
“袁姑娘……”秦向儒组织着语言。
袁冬初神态很寻常,问道:“什么?”
“在下想,如果把所有文字和词汇收集并整理成册,再用这种音符标注,于天下学子……嗯,还有小满、星耀等有志于读书的人,会有天大的裨益。”
Ô¬¶¬³õ¿´ËûÒ»ÑÛ£¬´óÓÐñÔÒæµÄÈ·ÓС£
但有志于读书?小满、星耀等人?
举例子能不能靠谱些?
看这帮家伙们,就差哭天抢地了。若不是鉴于顾天成的淫/威,这些家伙们大约就把写有注音字符的纸片扔掉,不再搭理她了。
[124.第123章 不屑]
袁冬初很给秦向儒面子,没提小满等人的烦恼,就事论事道:“若真能如此,再给文字简单标注个意思,小满他们每人拿上一册,我们只需布置他们功课,勤于督促便可,大家都便利的很。”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秦向儒连连点头。
“要不,秦公子抽些时间,简单编撰一下?”袁冬初很轻描淡写的说道。
她的人设是个没正经读过书的乡下女娃,只粗略的认识几个字,自然不明白这种工作到底有多么繁重,表现浅显小白一些非常需要,不容易露馅。
但人家秦向儒知道轻重,立即苦笑道:“姑娘怕是小瞧了编撰数量之大。若是把全部文字和词汇整理成册,再逐一标注拼读字符、做简单释义,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在下一人如何做得?”
“哦,不成啊?”袁冬初面露失望,“那算了,那就我来吧。只需搜集一些常用字,标注给小满等人,需要时查看便可。”
秦向儒于心不忍,又很向往注音符号的潜力,便接口道:“我也学学吧。学会后,帮袁姑娘整理一些常用文字和词汇,信局的人先凑合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