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福运小娘子》-第1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冬初姐,你去他家干啥了?居然还去好多趟?”小翠好奇的是这个。

        

      “冬初,卓家太太和小姐们都穿戴的什么?”秀春几乎和小翠同时问话,但关注点完全不一样,“是不是都穿那种浑身闪亮、水一样柔软料子的衣裳,满头都是金银珠翠?”

        

      袁冬初先纠正秀春:“哪有戴满头金银珠翠的?富贵人家的确讲究衣着穿戴,首饰也贵重,但也不至于都戴头上啊。”

        

      如果没意外,她打算把秀春二人带出去做事的,这种不靠谱的观念一定得改。

        

      之后,她才回答小翠:“信局有些事需要商量,女子之间说话方便一些,鸿江船厂出面的就是卓家大奶奶和他家二小姐,于是我就多去了几次。”

      [119.第118章 正事还没说呢]

        “是卓家大奶奶和小姐呢……”秀春半仰着脸,一脸的悠然神往。

        

      袁冬初推她一把,拿过一旁的包袱,笑道:“不用眼热人家,我给你们两人各买了一块缎子,虽不如卓家太太小姐们的上档次,但也很不错。”

        

      她动手解包袱,秀春却按住不放,连声说道:“别啊冬初,我这不就一说嘛。缎子很贵,我们做粗活儿的,又不像你,要出入大宅子,根本用不着这么好的东西。”

        

      “只买了一点点,没什么。”袁冬初挡开她的手,包袱随即也打开了。

        

      她先拿起上面两块灰色和宝蓝色的,对几人笑笑,说道:“这是给我爹买的。”

        

      下面一块的颜色就很鲜亮了,鹅黄色暗纹缎子一抖开,居然真的有些晃眼。

        

      袁冬初把抖开的衣料在小翠身上比了比,笑道:“怎样?好不好看?我按着你的身量买的,够做一件袄子。”

        

      围观群众中,各种眼神闪烁不停。

        

      小翠娘首先就急了,忙不迭的站起,连连摆手:“这个可不敢。这么好的料子,那得多少银子?咱们穷人家,可不能拿着血汗钱,来讲这个排场。”

        

      贫苦人家,就是过年,也不见得能新做一件粗布衣裳。

        

      这种贵重料子,她们这样的人家,就是摸都不敢摸一下,怕自己手粗,给人家把料子挂花了。

        

      “只要咱好好做事,别说一件绸缎袄子,就是满身绫罗,咱也能赚来。”袁冬初一边说话,一边不容分说把料子叠起,放在小翠一边。

        

      再伸手,就是一块桃红料子。同样的暗纹,同样的柔软鲜亮。

        

      秀春娘看着这份鲜亮,体会着袁冬初刚说的满身绫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心里蔓延:也许她们一起努力,真能赚来那样的好日子。

        

      袁冬初抖开桃红色衣料,笑问秀春道:“怎么样?是你喜欢的颜色吧?我专门给你俩挑的颜色。这个,你也能做一件袄子。”

        

      有了刚才无视小翠娘推拒的先例,秀春脸色为难,却不知该怎么应声。

        

      秀春娘虽然话多,心思也多,却也没想白拿人家东西。更何况,这缎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冬初,你看你这……这得花多少银子啊?”秀春娘看看小翠娘,面上的为难比女儿还多些。

        

      倒是秀春大嫂没那许多顾忌,眼中满是羡慕和焦急。

        

      羡慕她家小姑子走运,能和袁家冬初处成朋友。

        

      焦急怎么还不收下?万一冬初后悔,顺势收回去可怎么办?

        

      前段时间,她家小姑子给家里赚了那许多银子,就开始被公婆捧着,但那银子好歹是赚给家里的,都交给婆婆,算是家里的收入。

        

      可袁冬初送的礼物,就不一样了。人家指名道姓,是送秀春的……人家诚心给,还不赶紧收起来?

        

      真是好命,好羡慕啊。

        

      袁冬初并不和她们多说,紧接着,又从包裹中抽出几条缎带。鹅黄和桃红各两条,质地更好,也更有光泽。

        

      “这是绸缎庄掌柜推荐的,说是可以配衣裳,在发髻上扎成各种花结。我瞧着漂亮,就给你们各买了两条,配你俩的袄子。”

        

      之后,还有几支绢花,几个新奇的小玩意儿,每家一大包通州特产。

        

      这里面有卓家送的,也有她自己买的,每样都挺稀罕。

        

      之前,秀春娘羡慕刘婶羡慕的不行,这时看到这些顶好的东西,那点子羡慕也就没剩多少了,眼中尽是欢喜。

        

      除了暗暗感叹自己家走运,真想不出别的了。

        

      看过礼物,又听袁冬初说了这一趟的稀罕事儿,秀春娘和小翠娘就要去张罗晚饭,却是被袁冬初拦住。

        

      她还有正事没说呢。

        

      “你们认字认得怎样了?”袁冬初问道。

        

      秀春和小翠两人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那几张纸上的内容我们都认下了,每日还有温习。现在就是单个儿拿出任何一个字,我们都能认得。”

        

      “这么用功啊。”袁冬初称赞。

        

      小翠娘和秀春娘更是插话:她家小子也是如此,认字认得极好,就是再多学些也不成问题。

        

      “咱不说大话,就是现在给我家小子几个包裹,他也能照着包裹上的字迹,准确送到收件人手中。”小翠娘说道。

        

      这种事可不是谦虚的,事关孩子的将来、和家里生计,绝对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秀春娘也连声附和,只是,说完之后,还有些埋怨的撇了秀春大嫂一眼,颇遗憾的说道:“我家大壮怕是没认字的天分,今天认、明天忘的,估计投递这一行,他不太做得了。”

        

      秀春大嫂忙辩解:“孩子爹就是事情多,时间不够。让他多记些日子,一定能认下来。”

        

      袁冬初点点头,没说什么。

        

      做投递员,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认字时间长短不计,只要能把街道和常用姓氏人名认下来,做事稳重细致就好。

        

      她接着说正提:“我这次去通州,很多事情一个人做,着实忙乱,需要几个帮手。两位婶子,若再有出门做事的机会,你家秀春和小翠能给我帮个手不?”

        

      “能能能,怎么不能?!”秀春娘大喜过望,连忙表态,“我家秀春一准能和你去,做什么冬初你只管告诉她。她若做不好,回来我拿鞋拔子敲她。”

        

      小翠娘却另有顾虑,迟疑问道:“小翠倒是很愿意跟着你做事,只是,不知她是否能帮得上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0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