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对于如意村来说,无论谁家起新屋,从来都不是一家人的事,而是整个村子的大事儿。
何况白正乾夫妇在村里的人缘一向很好。
当下,白正乾和白二叔商量了一整天,兄弟俩把河西的那块地皮分了,又把自家的屋子的格局定好,然后把村长,几个生产队队长,还有族里的几个老人都喊了来,大伙儿开了一整天的会。
第二天,在村长的指挥下,村里三四十个壮劳力一块儿上了后山,拖回来十几棵大树,紧跟着就有人开始了一条龙作业:锯木板的、做门框裁窗格的、给新屋打地基的、画角线的、挖土坑建茅房的、给伙房砌灶台的、拉着板车去隔壁村换砖头的……忙得不亦乐乎。
第三天,在众人的努力下,两幢小型四合院结构的屋子搭好了!
桃桃家在山腰上边儿,白二叔家在山腰下边儿,两家人相互守望,既亲密又各具私密性。
白正乾为宋秩也搭建了一套房子。
——其实就是大房四合院里的一间,但做了两个门。后门直通白家院子,方便他在白家搭伙;前门直接通向外头,方便他进出自由。
宋秩挺感动的。
可他一向内敛,又不善言辞,不知要怎么报答白正乾才好。
想来想去,他决定去一趟镇上,买些礼物回来给白家人。
去知青站登记考勤的时候,蒋【创建和谐家园】很不高兴,“宋秩,你才来一个月不到,你看你请了多少次假了?”
宋秩淡淡地说道:“首先,我是休假,不是请假。其次,我是按规定来休假的,你有什么意见吗?”
蒋【创建和谐家园】火大了,“你还有脸说你是按规定……”猛然想起知青们每个月有四天假,虽然宋秩连请了四天假,可他上次休的是四月的四天假,现在已经五月了。
蒋【创建和谐家园】噎住。
见宋秩头也不回的走了?
蒋【创建和谐家园】犹豫了一会儿,追了上去,“哎!宋秩……等一下!”跑到宋秩跟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和票,递过去,“既然你要去镇上的,那就帮我带……带两盒雪花膏和两块薄透一点的丝巾,女同志遮太阳用的那种。”
“没空。”
宋秩不理他,走了。
蒋【创建和谐家园】的脸青一阵红一阵的。
到了镇上,宋秩先去了镇邮电局,找到话务员,说要打电话,然后报了一串数字。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宋秩,“你好,我是宋秩,请问黄教授在吗?”
接电话的是关海龙。
他有些惊喜,“是你啊……怎么样,你、你在那边儿过得还好吗?”
宋秩陷入了沉默。
¡¡¡¡¡ª¡ªËûĸÇ×ÔçÊÅ£¬Ç×µù¾Í½«ñßñÙÖ®ÖеÄËû£¬Íи¶¸øÀÏÓѹØÇì°×¸§Ñø¡£
他和关海龙从小在一块儿长大,和亲兄弟没什么两样。
但他对关海龙、对关家的感情是复杂的。
现在关海龙问他过得好不好?
宋秩避而不答,“黄教授在吗?”
关海龙,“……海珊一直惦记着你。”
宋秩皱起了眉头。
半晌,他又问了一句,“黄教授在吗?”
这一次,关海龙终于回答了,“他……不在,需要留话吗?”
“不用了。”宋秩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关海龙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想和宋秩说,却听到了嘟嘟嘟的断线音?
一时间,他陷入怔忡。
身后突然有人问,“是谁打来的电话?”
关海龙被吓了一跳!
转头一看,身后竟然站着黄教授???
关海龙急中生智,“是、是我的一个亲戚打来的……”
黄教授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转身走了。
关海龙莫名惊出一身冷汗。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用钥匙打开了抽屉,然后在一本厚重的笔记本下,翻出了一迭信。
——共有十来封信,其中三封信是宋秩寄回来的,十一封是黄教授让小毛寄去给宋秩的。都被他截了。
关海龙低头盯着这十来封信看了半天,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最终,他将这十来封信卷成一团,藏在裤子口袋里,匆匆离开了科室。
而宋秩这边,打电话找黄教授未果,他不想再跟关海龙说太多,就直接挂了电话,向话务员付了费,转身离开了邮电局。
他和关海龙的关系实在一言难尽。
关家的情况很复杂。
关庆白娶了两任妻子。原配叫杜敏,为关庆白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关海龙、女儿关海珊,都与宋秩年纪相仿。杜敏还活着的时候,宋秩和关海龙、关海珊度过了一个相对富裕优渥的童年。
宋秩七岁那年,杜敏因病去世。
一年后,关庆白继娶了方玲。
方玲是个寡妇,还带着和前头亡夫生的儿子方盛皓(方盛皓和宋秩同岁)。后来方玲又生下了关庆白的小女儿关海芙。
总的说来,关家的主要家庭矛盾就是——原配生的俩孩子,和继室生的俩孩子不对付,然后宋秩这个养子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很难受。
宋秩从上初中起,就寄宿在学校。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也尽可能找借口留在学校,这使他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只逢年过节的时候不得不回关家去应付一下。
¡¡¡¡ËÎÖȺ͹غ£ÁúÊÇ´©Ò»Ìõ¿ãñó¤´óµÄÐֵܡ£
也不知从何时起,两人渐行渐远。
宋秩为了躲关家的战争,呆在学校不愿回去,图书馆里的书被他翻了个遍;关海龙则为了保护妹妹关海珊,也为了自己在关家的地位,直接向方玲方盛皓开战……
几年后,宋秩以优异的成绩直接保送进西都大学,关海龙高中没读完辍学在家,最后靠关庆白的关系,在一所小学当代课老师。
知青下乡的战歌吹起,号召知识分子顺应潮流,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当时宋秩已经拿到留校名额,但关海龙却得到了小道消息:他已经在下乡知青的名单中。
关海龙三天三夜没合眼,因为他不想下乡,因为方盛皓也留城了。
关海龙认为方玲没那个能耐让方盛皓留城,肯定是老头子(关庆白)干的!有这样的父亲吗?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帮衬,去帮衬小老婆带来的外姓人?!
最后,他跑来找宋秩,希望能和宋秩对换工作单位。然后他留城,继续跟方皓盛斗,宋秩下乡去。
宋秩当然不愿意。
关海龙对他说,“小时候我妈怎么对你的,你应该还有印象吧?”
“她对你这个干儿子,可比对我这个亲生儿子都要亲。小时候我发烧了,她就直接给我灌几大杯凉白开,给我盖床棉被就算。可要是你发烧了,她直接送你上医院,几天几夜守着你,一刻也不敢合眼……”关海龙说起了往事。
——那是因为宋秩是早产儿,身体一向不好。当初在襁褓之中被宋熙抱到关家的时候,养母杜敏是不愿意管的,毕竟她的亲生儿子关海龙也三四个月大。但架不住宋熙和关庆白的恳请,又觉得宋秩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实在可怜,才同意了。
回想起温柔善良的养母,宋秩不吭声了。
关海龙又说,“你再想想海珊为你付出了多少……”
一听到“海珊”这个名字,宋秩就头疼。
他从来都把海珊当成亲妹妹看——当初确实是亲眼看着养母怀孕,肚子慢慢大起来,然后海珊出生。他至今仍记得第一眼看到海珊出生的样子,海珊拉臭臭的样子,关庆白笨手笨脚给小婴儿换尿布的样子,海珊掉牙的样子……
可海珊却没把他当成亲哥哥,她疯狂的、偏执地爱上了宋秩!
她为他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包括但不限于天天做饭炖汤再送到宋秩的学校去,昭告所有人她爱上了宋秩、非宋秩不嫁,甚至在胸口处纹了一个花式英文的zhi字……
后来宋秩考上了研究生,在黄教授的带领下进了科研组,守卫严密了。关海珊再也无法自由地给他送一日三餐,再加上宋秩刻意的回避,非年非节绝不出现……关海珊崩溃了,割了腕。
饶是如此,宋秩也没有答应关海珊的表白。
但现在关海龙向他提出这么荒谬的要求?
宋秩再次拒绝。
又过了几天,憔悴疲惫的关海龙再去找宋秩,歇斯底里地吼,“宋秩!你真这么狠心?要眼睁睁看着我家破人亡吗?我妈是怎么死的你心里真没一点儿数?小时候的你,多灾多病,她是为了照顾你,身体才垮了的!”
宋秩沉默。
关海龙见他不为所动,继续哑着嗓子说:“还有海珊!你多久没跟海珊联系了?你知不知道她昨晚上又为你寻了短见?”说着,他将手上一道新鲜的刀伤亮给宋秩看,“要不是我动作快,抢走了水果刀,她……”
“宋秩!我不想变成孤家寡人!我不希望我妈死了以后我妹妹也死了,我更不希望方玲和方盛皓抹去我和海珊在这个家里的痕迹!宋秩,我不能下乡插队,我必须留在城里,我必须保护海珊!”说到后来,关海龙抱头痛哭,泣不成声。
当时宋秩淡淡地说了声,“但愿你不会后悔做出这个决定,而你也一定很清楚,这事儿我一旦答应了,我们以后就是陌生人了,包括关海珊在内。”
关海龙猛然抬头,赤着双红恶狠狠地盯住宋秩。
半晌,他点点头,“好,那就当是……你还我妈的养育之恩吧!”
忆起往事,宋秩长叹了一口气。
他去了镇上的供销社。
在城里帮乌瑞安翻译说明书的时候,乌瑞安给了他一笔丰厚的报酬——三百块钱。加上宋秩从前的积蓄,未来几年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所以,给白家人买些什么呢?
在宋秩看来,尽管他和白家相处一个月不到,但白家是个很奇特的存在。
——杜敏将责任视作桎梏。她答应了宋熙会照顾好宋秩,她就真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别人的孩子。真当她的孩子们和宋秩都有事的时候,她会为了更病弱的宋秩,舍弃自己的亲生孩子。
她确实弥补了宋秩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却也让他战战兢兢的,永远对关海龙、关海珊心存愧疚。
——宋熙毫无责任心,对宋秩不闻不问。
——黄教授对宋秩抱有极大的希望,以至于这种希望变成了厚重的压力,逼得宋秩年纪轻轻就替黄教授看住了好几个科研项目。
白正乾是宋秩认识的长辈里,最让宋秩感觉到很舒服的一个。
他就是个普通的劳动人民,性格上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三观正,把一家子儿女教导得勤劳团结,他主意正,但能包容、尊重其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管在学识方面,在眼界方面,在大局观方面,或许白正乾不能成为宋秩的导师,可白家实实在在的给了宋秩“家”的感觉。
家人们各有各的小毛病,但不妨碍他们相亲相爱,他们都很会为对方着想。在白家蹭吃蹭住了这些天,宋秩被附带着,感受到他们家非常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亲情。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