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到丈夫,方荷脸上难掩喜悦:“娘,那天我和承宽去西湖头的顾陶工家拜师,才知道顾陶工已经在离镇不远处开了个陶窑,他说他已经不收徒了,不过他让承宽在陶窑做工,边做工边跟着他学也是一样的,还有月银能拿。”
“这也挺好。”满星点点头:“拜师的目的是学艺,只要学到东西,方式并不重要。”
“娘,你为什么突然去剡城?”
满星将卫承启的事说来。
“这青楼女子也太不要脸了。”方荷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二叔是一家子人的希望,他日二叔高中,一家人都等着过上好日子呢,可气。
“还有件事,等承宽回来的时候再说。”满星觉得原主姨娘的事她都瞒着也不是办法,大儿子性子相对稳一些,可以让他知道。
第108章 老母亲的心
下午的雨势越来越大,满星去亲了亲小团团就去睡了一觉。
这一觉直睡到了傍晚,敲门声响起时满星才醒过来,伸了个懒腰,睡得舒服。
“娘,起来了,阿荷已经做好晚饭了。”卫承宽担忧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满星起来穿上外衣:“进来吧。”
“娘。”卫承宽进来:“阿荷跟我说了二弟的事,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不跟我说呢?我也好陪着您一起去啊。”
“当时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先去看看再说。那天是你拜师的日子,也不好把你叫回来,幸好事情顺利解决了。”满星穿上鞋起身,看到大儿子肩膀和发上都湿湿的:“外面还在下雨吗?赶紧把湿衣裳换下,免得生病。”
“我这就去。”虽说娘时不时的会关心他,但每次娘的关心总能让他很开心。
看着大儿子出去时那微扬的嘴角,满星慈爱的笑笑,卫承宽其实是个好孩子,这原主要是待他有个六分好,肯定会成为贴心小棉袄。
随即满星双手摸了摸脸,有些忧心的想,这慈爱装久了,不会真的变成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吧?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她真的一个都不想错过啊。
晚上吃饭的时候满星把原主姨娘的事情说来,她说的慢,尽量说的简单又抓重点,看着大儿子和大儿媳妇那一脸的不敢置信,满星又把他们要她改嫁的事说来。
如果说算计卫承启的事两夫妻还都能控制住怒气,让亲娘改嫁的事,卫承宽那气得拿筷的手都在颤抖。
“公公虽然去了,娘膝下有三个儿子,轮得到他们来管娘吗?”方荷觉得这是她活了这么多年听过最为气人的事,她娘家村子里确实有个成亲不到一年就死了丈夫的寡妇,娘家人接回去后做主再嫁了,可娘能一样吗?
“姨婆是娘的亲姨,舅舅和姨娘是娘的亲弟妹,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过份?”卫承宽气得饭都吃不下。
满星现在心平气和的很,淡淡道:“我跟你们说这事,是让你们长点心,这些人咱们得防着,不要因为是亲戚而无防人之心。”正因为是亲戚,情感作祟,总是容易心软。
卫承宽和方荷都点了点头。
第二天,雨还在下着,入夏的热合着这雨天带着一股子粘人不舒服。
满星做了一柱香的伸展运动,将全身都拉了拉筋,直到出了一层汗后才罢休,运动使我快乐。
今天卫承宽送娘去铺子里,昨天那个马财是个无赖,他不放心娘,到了镇上再从另一条路去陶窑并不远。
满星想想也好。
一路上,满星问着大儿子陶窑的情况,卫承宽把这几天窑内发生的所有事说来,见娘一直含笑的看着自己,说得更开心了。
“没想到陶窑里这么有趣,承宽,以后每天回来都和娘说说你身边发生的事,娘爱听你的这些事。”大儿子才扳回来,仅仅是这么点爱还是不够他成长的,她得继续关心着,老母亲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好。”
第109章 不能干坐着让人家来算计她
满星先去将伞还掉,小菱儿这个时候不在绣坊的铺子里,早上是挑线的课,是在铺子内间上的,满星没进去打扰她。
虽然下着雨,早上赶集的人还是挺多。
铺门刚开,就来了几位客人,也就半盏茶的功夫,卖掉了三样东西,大家对于新鲜的东西都会多看一眼,价格在接受的范围内就直接买了。
卖完东西无所事事。
满星坐着想另一个问题,原主的姨娘或者是弟弟肯定还在剡城中,还不知道想着什么样恶毒的计划对付她。她应付得了一次,二次三次呢?总有防不着的时候。
卫承启在书院里有老院长护着不会再有事,承宽和承佑对他们也没什么威胁。
她不能这么候着让人家来算计她。做点什么好呢?
“阿奶。”小菱儿脆生生的声音传来。
满星回过神时,小人儿一把扑进了她的怀里。
“这大雨天,你跑过来做什么。”满星捏捏小孙女的鼻子,将她抱到膝盖上,挥去裤子上沾到的雨滴:“裤子都有点儿淋湿了。”
“我想阿奶了。”小菱儿搂住阿奶的脖子,亲昵的说。
满星亲了亲她,没白疼:“下午阿奶会早点回去,你别走空了。”
“好的,阿奶,后天我不回去了,钱姑姑说那天城里会来女夫子教我们刺绣。”
“好。咱们的菱儿要好好学啊。”
小菱儿点点头,认真的道:“阿奶花了这么多银子让菱儿学刺绣,菱儿不会让阿奶失望的。”
这孩子怎么这般懂事呢,满星疼爱的不行,低头又亲了亲她,笑着说:“菱儿以后肯定有出息。”
雨在中午的时候小了些,此时也没什么客人了,一个早上卖出了七样东西,四样小件,三样大件。
满星对着帐本算了算,眼晴一亮,从做生意到现在,已经赚到了三两,利润很是可观啊。
“原来铺子租在这儿。”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满星看到村子里的几名妇人走进来,大家手中都拎着篮子,沉甸甸的,应该是买了不少的东西。
“翠罗,这么多好东西啊?”一妇人看得眼晴都直了。
“这些都要不少钱吧?”
满星笑着说:“你们要的话,进价给你们。”
妇人们都笑起来,说着说话要算话之类的话。
“这都过中午了,你们还来买菜?”满星奇道,村里人赶集,赶的都是早上,特别是这些妇道人家。
“猪肉王家养的那头三年母猪中午的时候才杀,我们就吆喝着一起过来买了,翠罗,你要不要也去买点来,晚上给你秀才儿子做红烧肉。”其中的妇人道。
“我家承启今天不回来。”说到红烧肉,满星突然间还挺想吃,要不等会就买点来。
“他回来了,我们来的时候,他刚回来。”
“是啊。不过今天心情好像不好,都没和我们打招呼。”
卫承启回来了?今天不是常假的日子,心情会不好估计是老院长把取消进越城科考的事跟他说了,满星笑应着:“那还真要去买点肉来。”
“我们先走了。”
满星送着村人出去,看看这雨,再看看街上稀少的人,估计不会有生意了,想了想,关上铺子门买肉去。
第110章 进去继续摔
两斤的肉很沉,满星看着用稻草串起的夹心肉,肥油适中,以方荷的手艺,烧起来必然肉质滑嫩,入口即化,想想晚上也能吃两大碗饭。
不行,她要克制,不说身材要恢复得如何曼妙,至少不能走形啊。
进了村,不少乡亲跟她打招呼。
满星现在和大家都相处的不错,且村子里的人几乎都姓卫,祖上推起来都有点关系,有的还是亲兄弟来着,只不过这后代传着传着就远了。
到家门口推开大门时,见方荷一脸受惊的望着二儿子卫承启的屋子。
屋内时不时的传来摔东西的声音,因不是什么重物,声音不大。
就在满星关上大门时,听得‘哐’一记脆响,接着又是一些零落的声音响起,那是笔筒被摔,笔掉地上的声音。
“娘,您,您这么早回来了?”方荷见到婆婆回来,松了口气:“菱儿二叔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摔了不少的东西。”
这个二叔平常虽然冷冷淡淡,不太好相处的样子,但脾气一直是好的,没见过他说重话,更别说像今天这样摔东西发脾气的。
满星的好心情瞬间没了,沉着脸将肉交给了大儿媳妇:“晚上吃红烧肉。”
方荷忙接过放到灶房去处理。
满星拉了条椅子过来,冷着脸坐下,她很反感生气摔东西的人。
屋内摔的声音继续着,各种闷摔声中有伴随着几道清脆的声音,偶尔是重物,应该是椅子之类的,直到听得杯碎的声音传来。
满星的脸已经黑的不能再黑了。
此时,屋门打开,卫承启阴沉着脸出来,当看到门口坐着的娘时愣了下,正欲开口叫。
“进去继续摔。”满星冷冷看着他。
卫承启抿紧唇,黑眸中带着委屈:“娘,书院还是取消了我去越城科考的资格。”
“我知道。”还是她跟老院长提议的。
“娘,您去求求院长吧,上次他看在爹的份上能帮我,这次一定也可以的。”卫承启走到满星面前,急切的说。
满星原本心里还在给这个儿子找着借口,你说发生了这样的事谁都会有个心情不好想砸东西的时候,年纪轻轻情绪管理不好正常,可这会,她真的想找个榴莲砸过去。
且别说取消卫承启越级科考的事是假的,就算是真的,老院长已经查清楚了卫承启是清白的都依然取消资格,她去求有用?能不能用点脑子啊。
“娘?您别这样看着我。”娘的目光让卫承启觉得难堪,但他顾不得:“如果我不去越城考科举,所有人都会瞧不起我,村子里的人也会笑话我,我会成为整个剡城的笑柄。”
满星沉着脸坐在椅子上,只用冰冷的目光看着这个儿子,自始自终,他想的都是他自己。
“娘,我知道您拉不下面子,可您不过是一介妇人,大字不识几个,外人不会说您什么的。”卫承启跪在了娘面前,他这次回来,就是想让娘去老院长面前求情的。
满星深呼了口气,她大学70岁返聘回来的导师怎么说来着,‘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呵呵。
“娘。”
“卫承启。”满星好不容易才将怒气压下:“你摔东西的样子,真是没有修养。你让娘去求人的嘴脸,毫无羞耻之心。”
第111章 你没有养心
卫承启的脸色瞬间惨白,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娘从来不会这样骂他的。
刚从灶房里出来去柴房拿柴的方荷听到了婆婆这话倒抽了口冷,婆婆竟然这样说二叔,这是从未有过的。婆婆对二叔向来宝贝的很,今天说出这样的话,那等于完全是不给孩子二叔脸啊,要是平常,婆婆是宁可自己丢大脸,也要把二叔捧的高高的。
婴儿的哭声隐隐传来,方荷忙进屋去哄小女儿。
“卫承启,娘就算大字不识一个,也是要脸的,不容许别人说我半点不好。”满星冷冷看着这个儿子:“娘很注重名声,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印象,娘不想受委屈,哪怕这委屈是儿子给的。”
卫承启怔怔的看着这个眼中满是冷漠的娘亲:“娘?您,您以前不会这样待我。”
“别跟我说以前,说以后。”
“你不是我娘。”卫承启恨声道。
“我也不想做你的娘,是你自己投胎到我肚子里的,不能怪我。”
“什么?”
“要不,你去再投胎一次?找个事事依着你的娘。”满星深吸了口气,压着脾气,自私谁不会?万事以自己为主,不用去在意别人,更用不忍气去教导他人。谁让她不好过,她也不让人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