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阿奶赚了银子,把铺子开到红绣坊的对面去,怎么样?”
“好啊,好啊。”小菱儿笑得开心极了。
看到菱儿,满星不免想到大儿子:“菱儿,阿奶问你件事。你阿爹有喜欢做的事吗?”
第86章 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
“阿爹喜欢下田。”菱儿想也不想的说。
“这是他不得不去做的,不下田啊,咱们就没粮食吃。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每个人都要进步,只有把脚迈出去,才有未来可期,满星也可以带着老大一家子做生意,目前生意刚开始,带着做一点点熟悉起来也挺好,这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
有句话说的好‘你喜欢什么,就去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卫承宽才二十岁,他肯定有什么喜欢东西,满星觉得应该让大儿子先去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拼搏一下再说。
小菱儿认真的想着。
满星抱着小孙女,不扰她所想。
“有了,阿爹喜欢修东西。家里的床,椅子,柜子坏了,阿爹都会修。”菱儿开心的说。
“再想想。”卫家院子,包括自留地里那些家禽的篱笆栏都是大儿子花心思弄的,挺漂亮,更别说家具这些破了修,不过这时代的人为了省点银子小物件自个都会修,不算爱好。
菱儿摇摇头:“没有了。”
菱儿的休息时间已到,满星目送着她进了红绣坊才回铺子。
原主的记忆除了必须要知道的,她很少去想,这下为了找出大儿子有什么兴趣爱好,满星只好把有关于大儿子的记忆翻了翻。
这一翻不由的叹气,真是要什么压什么,凡是大儿子要的,原主全部打回,只让大儿子下田务农做体力活,就因为家里缺个劳动力。
不过其中有件事,满星还是上了心,大儿子八岁那年,邻村西湖头有个姓顾的陶工师傅上门来问大儿子要不要跟着他学手艺,陶工做的都是碗,器之类的,在现代能被称之为师傅的那都会冠个艺术家。
那时那位陶工顾师傅是怎么说来着?说大儿子总会跑到他家门口偷偷的看,他见大儿子有兴趣,就让他自个发挥了一下,还挺有天份的。
到傍晚时分,满星一共卖出了六件物品,一件是床上的棉套,三把颇为精致的扇子,还有两朵珠花,虽说只有棉套是大件,但赚了一半不止,特别是扇子和珠花,东西虽小,利润可观啊,妇人们对于这些没看到过的样式都喜欢的紧。
回家前,满星来到了牛车行,让他们给小儿子捎话,把她想要的那些东西都说了。
出镇时看到卖糖葫芦的,想起第一次给菱儿买糖葫芦,她没吃完忍下了一半留给她娘,满星掏钱就买下了一串糖葫芦带给方荷,想了想又买了一串。
田野的春风吹散了八月中旬的微热,很是惬意。
走到村口时,傍晚的彩霞大多被夜色笼罩。
“娘。”卫承宽的声音传来。
满星望去,见大儿子正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她就跑了过来:“娘,您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我看街上还有人,就关铺子晚了些。拿着。”满星把两串糖葫芦交给大儿子:“给你和你媳妇带的。”
“娘,我和阿荷又不是小孩子,您怎么想到给我们买糖葫芦?”
“你小时候不是一直想吃吗?”原主从不给买,就算买了也只给二儿子小儿子。
卫承宽一愣,想到小时候的事,心里不受控制的酸涩起来。
“以后想吃就告诉娘,娘给你买。你就当自己还是个三岁的娃儿。”满星赶紧逗趣一下:“想撒娇了就撒,娘由着你。”
卫承宽被逗笑了,心里的难受少了许多。
母子俩人有说有笑的回了家。
第87章 只要你想学
方荷已经烧好了饭,听到丈夫和婆婆的声音迎出来,没想到丈夫直接塞给了她一串糖葫芦。
“娘知道你喜欢吃,给你买的。”
方荷看着正在井中打水洗脸洗手的婆婆,再看着丈夫手中和自己手中的这串糖葫芦,有些不太好意思:“肯定是菱儿乱说的,这孩子真是。”话虽如此,脸上的高兴溢于言表。
今天吃的是满月酒剩下来的剩菜,其余的方荷只烧了个蔬菜,满星虽然不主张浪费,但那么多人吃过的剩菜并不想吃,古时代老百姓的卫生概念和现代的很大不同,她不好说什么,因此舀了些蔬菜汤拌着饭吃了。
“娘,怎么不吃肉?这肉煮了几次挺入味的。”方荷道。
“你们吃吧,我吃点菜。”满星笑笑。
“娘,明天开始,让承宽给您送午饭吗?”方荷问道,今天中午还有满月宴剩下的菜,叫了一桌的人在吃,就让娘在外面吃了点。
“也好。”满星想了想,总不能每天都在外面买东西吃:“承宽,娘记得你小时候有次说想学陶工。”
“娘怎么突然问这个?”卫承宽奇道。
“你现在还想学吗?”
卫承宽一怔,看着娘,娘的目光告诉他,她问的是认真的。
“农忙也过去了,每天去田里看看不用花多少时间,”满星接着说:“家里的事有阿荷在,娘也能帮上点忙。”
陶工,要是学成了赚钱不说,还是别人眼中的手艺人,这身份很被人看得起呢,方荷有些激动。
“娘,我这年纪太大了。”卫承宽握筷子的手微紧。
“你要是喜欢,就去学。你才二十,就算是三十四十了,只要你想学,娘都支持你去学。”满星极为认真的说。
“娘突然说起这个,娘,我,陶工的活要从小就学起,他们只收小学徒。”卫承宽说完低下头扒饭。
丈夫这么一说,方荷这才想起一般做手艺活的学徒都是打小就带的:“娘,菱儿爹要是去学陶工,最短也要三四年才会学到点东西。”这时间还是往少了说的,哪个手艺人不是十几年的时间熬成的啊。
“我是这样子想的,承宽还年轻,总是跟着土地打交道,一辈子也就这样。要么承宽跟着我学做生意,要么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田里的事,咱们有银子了可以请短工做。至于家里,阿荷辛苦一些。”她也会给方荷补偿,这个满星没说出来,还没影的事。不过承宽有出息了,阿荷也会跟着享福。
卫承宽低下头扒饭后,就没再抬起来,只闷闷的问:“为什么娘以前不让我去学。”现在又提起。
这话里很委屈呢,想想也确实挺委屈,满星总不能说那时她还没穿过来,她其实不是她的亲娘吧。
一时,灶房安静了下来。
说点什么好呢?很多家长在问出让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时都会来一句‘这有什么好问的?’,满星不想避开,有些问题必须正面回应:“承宽,娘以前对你不好,让你受了不少的苦,委屈你了。”
卫承宽低头看着碗里的饭,眼眶有些酸。
“只要你还想去学陶工,就去。”满星道。
方荷在旁说道:“菱儿爹,要不你跟着娘去学做生意吧,这个比较容易。”做陶工要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万一学艺不精,时间都浪费掉了。
第88章 他就是个种田的命
满星静静的吃着饭,没再说什么。这是他们夫妻间的事,他们商量着来,但不管大儿子要做什么,她都尊重。
卫承宽表面看着平静,内心在翻腾着,他从小就喜欢做陶工,因为太喜欢,所以壮起胆来跟娘提,甚至还求着陶工师傅过来说服娘,当时娘说了一句‘他就是个种田的命,学什么陶工?他去学陶工了,家里的田地谁管?我二儿子三儿子,一看就不是庄稼汉的命。’
现在娘提起这事,还支持他去学。
卫承宽脑海里闪过那天娘跟他说的话‘承宽,给娘一个机会,我们重新做母子。’是的,娘现在不一样了,不会再那样说他,娘现在很疼他,心里的委屈消散了不少。
卫承宽抬起了头看着满星:“娘觉得我选哪个好?”十二年过去了,他就算心里还喜欢着做陶工,也没有信心能学好。
“都好。主要看你喜欢。”满星道。
“阿荷,你觉得我应该去做生意吗?”卫承宽又问妻子。
方荷心里是觉得做生意比较容易,毕竟有娘在旁边,但被丈夫这么看着一问,她也说不上来,丈夫几年内要是学有所成的话,陶工比生意人地位高很多。
很难选吗?满星想了想说:“你们晚上考虑一下,反正也不急。”
卫承宽点点头。
吃完饭,满星逗了逗小孙女后才去睡觉。
隔天是个阴天。
满星一起早就开始跑步,伸展运动半个时辰,直到出了一身汗才休罢。
早饭方荷做了大饼,磨了豆浆。大儿子一大早就去田里放水,还没回来。
早上是赶集人最多的时候,也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满星拿了大饼在路上吃,当是边吃边消化了。
果然,到了镇上,才打开铺门,就有不少人走了过来,对着架子上和地上的东西看着。
很快,就有人买了一套架子上的茶盏,还有两个模样精致的花瓶被买走了。
满星甚至都没怎么介绍,只说了是从越城而来,加上花纹确实是精致,烧制的也很好,那两妇人直接就买下了。
“这些东西就是陶工做出来的。”满星拿起仅剩的一套茶盏看着,跟后世的瓷品虽然比不了,但做的也是极为精致,比起她家里用的那些高大上很多,又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的,大儿子要是去做陶工肯定有前途。
店里的东西还有十几样大件,二十几样小件,满星觉得这些小件应该很快就能卖完,毕竟价格都是在老百姓能接受的范围内,也不知道小儿子的货能不能接得上,销售这个先不管,她得把铺子的门面给弄一下,挂牌这些还没弄呢。
“阿奶。”小菱儿的声音传来时,人已经跑了进来。
“咱们菱儿来了。”满星高兴的抱了抱她,点点她的小鼻子:“总是这样跑出来,管事姑姑会不会说你呀?”
“菱儿跟管事姑姑打过招呼的,姑姑说只要按时回去就好。阿奶,您看我绣的帕子。”菱儿将手中的小帕子递给满星看。
一块不值钱的小麻布,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太阳花,离栩栩如生还有点儿差距,但这模样一眼就能让人知道是什么花:“菱儿绣的花儿都能引得蜜蜂过来采蜜了。”
“真的吗?阿奶?”菱儿睁得大大的眼睛,里面都是光。
“真的。”满星捏捏小孙女肉嫩嫩的脸颊。
第89章 越难的事,成就往往越大
中午时,卫承宽过来送饭,连他自己份也是一起拿过来在铺子里用。
满星边吃边和他讲着这两天卖出的东西,赚了多少钱。她并没有遮掩,而是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卫承宽听着满脸都是兴奋。
“赚钱时当然是高兴的,但这些要是都亏了,那也是十几两啊,一般人承受不起。”满星好坏都说一说。
卫承宽听着点点头。
“做陶工或是生意,还没想好吗?”满星边问边吃菜,大儿媳妇的厨艺是没得说,普通的菜到她手里,那也是一个香。
“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卫承宽问。
满星想了想:“我会选陶工。”
“可我都二十了,那会很难。”卫承宽说到年纪这个问题时,心里的苦涩没有减少,他没有信心。
二十岁真的不大啊,这点满星不知道怎么和大儿子说,在她那个时代,有的人二十岁还是个熊孩子,想了想道:“越难的事,成就往往越大。因为那些困难对于自己而言,是种成长。”做陶工有师傅教着,开头几年不难,难的是学成之后的突破。
成长?对他来说也是种成长吗?卫承宽心想着。
“你总待在家里,跟在娘身边,能成长多少啊。”满星真觉得大儿子应该自己去多接触新鲜事物:“再加上,你不也有兴趣吗?这个是最重要的,兴趣再加持以之恒,就算不成功,也不会太差。”她相信大儿子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到卫承宽走之前,他还是犹豫着的。
满星挥手送走儿子,看得出来,卫承宽最喜欢的还是陶工,就是这年纪成为了他的心梗,这个只能让他自己去克服。
下午在卖出了两个陶锅后,满星开始关铺子门,她打算好好去看看镇上的几家杂货铺都在卖哪些东西,做个参考。
“翠罗?”妇人的高音在身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