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八零极品假千金》-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黑市是在县城河边的屋子背面,摆摊卖东西的人在屋檐下排成一排;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因着不想让人知晓身份,打扮都有点奇特,要么蒙头盖面,要么戴草帽低着头,总之,一切皆为不露脸。

        钟毓秀暗道失策,她给露脸了;暗暗打量片刻,退到之前走过的巷子,以背篓上的破布做遮挡,从储物戒内取出一张头巾整个头和脸下半边给围起来,重新背起背篓踏进黑市。

        走在狭窄过道上,不断有人往背篓上打量。

        找到一个空地儿放下背篓,揭开破布;本就狭隘的地方,顷刻间被围的水泄不通,纵然这般也没人喧嚷,只那一双双渴望又激动的眼睛让人明白,他们有多渴望肉的到来。

        钟毓秀压低音量,“野鸡一块一斤,野兔一块二毛一斤,没称,估摸手感掂重;不接受讨价还价,怕吃亏的可以不买,不怕吃亏的自己选。”

      第16章 离开生产队

        当即有两人蹲下来,看体型是一男一女;挑挑捡捡,男的选了两只野兔一只野鸡,女的选了一只野兔。

        “两只野兔十二斤,只多不少,一只野鸡两斤。”钟毓秀一一掂量一遍,先和男的说话,之后是女的,“你的一只野兔五斤多,给你算五斤。”

        两人缄默,爽快付钱;男的付十六块四毛,女的付六元,钱货两清,两人挤出人群离开。

        有一个好开头,后面就顺利了,凡是要的直接选了掂重量给钱;交易做的顺,很快就将所有野鸡野兔出手完,总共得四十五块六毛钱,车票钱回来了还有赚。

        破布依旧遮盖背篓,背起就走,她没心思逛黑市;储物戒里的粮食不少,每次交换来的粮食都会留一些在储物戒,暂时足够她一人吃两个月了。

        走出黑市,头巾丢进背篓,钟毓秀直奔县城外,不想,却与严如山不期而遇。

        “严大哥。”

        严如山循声看去,淡漠地目光扫了四周一眼,一把夺过背篓背上,拉着钟毓秀的手臂出了县城;两人踏上回生产队的大道,周围没人了才问。

        “你怎么到县城来了?”

        钟毓秀抿了抿唇,道:“你来县城了,我没事儿去山上转了转,打了些野味就拿来卖了。”

      ¡¡¡¡¡°ÔõôÂôµÄ£¿¡±±³Â¨Êǿյģ¬ÄǾÍÊÇÂôÍêÁË¡£

        “还能怎么卖,黑市呀,要肉的人多了去了;我这点儿还不够卖。”

        严如山眉宇微隆,双手叉腰,胸腔一股烦躁闷气腾然而起,“你知不知道现在黑市严打?你就敢去,被抓了看你怎么办。”

        “不是没被抓嘛!”眼见严如山少有的气狠了,晓得是关心她,钟毓秀识趣儿的改口道:“我摸清了周围的环境才进去的,没有盲目进去;别气别气嘛,就这一回了,后天咱们就要走了,我要积累点儿资金啊!没钱到上京怎么过日子呢,你说是吧?严同志。”

        严如山内心焦灼的闷气一下子散了,小姑娘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下乡没钱没票,就两身衣裳几本书,若非有本事,怕是根本活不下去。现在要去上京了,难免心里不安,他明知这样不好,但越想越是气不起来。

        有所松动。

        钟毓秀笑微微的道:“严大哥,我们赶紧回生产队吧;我出门的时候江梅姐他们还没回去,这会儿也不知道回去没有,我在灶房里放了三只野兔呢,今晚能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严如山板着脸,没给她好脸色看,径直往前走;钟毓秀大步跟上,走的悠哉,嘴角含笑,瞧着心情十分愉悦。

        “.......”搞半天,就他生闷气,小没良心都不知道多说两句哄哄。

        走进生产大队,进知青院大门,严如山脚步一顿,“后天一早走,到省城拿票。”说完径直进屋去了。

        钟毓秀顿觉莫名,一路上他貌似都不开心,回来了还在摆脸色,大男人的气性这么大;走进屋里,里面没人,她都上山进县城一个来回了,怎么也该回来了才是。

        脚步一转,到男知青们的屋子前敲门,“严大哥,罗大哥他们回来了吗?”

        ‘吱呀’一声,严如山打开房门,“她们也没回来?”

        “没有呀。”连连摇头。

        “我去大队部一趟,你留下看家。”

        钟毓秀断然开口,“我也去,知青院锁上。”

        严如山点点头,不置可否,拿了钥匙和锁,二人走出知青院,严如山回身关上院门。

        “走吧。”

        一前一后走着,还未到大队部,远远便见孙如红等人走来;罗建民、王一山、冯建军略沮丧,孙如红和江梅担忧的望着另外三人。

        “如红姐,江梅姐,你们的证明开好了吗?”毓秀迎上前。

        江梅含笑点头,“大队上的证明开了,还得去公社一趟。”

        “那王大哥他们怎么垂头丧气的?”

        “他们是二月中下旬开学,大队长不给开。”孙如红积极解答,“大队长怕给他们开好了证明,中途直接回去了可怎么整?我们是临近开学了,这才给我们开的证明。”

        “我们在大队长那里求了好久,大队长都没答应。”冯建军轻叹。

        生产队干部防着知青是常有的事儿,就算大队里的知青安分守己,生产大队的干部也不会全然放心,若是知青拿到证明偷偷跑了,他们身上也是有责任的。

        男知青沉默,女知青也沉默,大家相对无言。

        谁让他们是知青呢。

        他们这些想提前开证明的,也确实有提前走的想法;多年漂泊在外,总归家才是栖息的港湾,如今机会来了,心也浮躁了。

        一行人相伴回知青院,开门进去,聚在堂屋;没人开口说话,钟毓秀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

        “如红姐,江梅姐,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走?”

        “你们要走了?”江梅抬眸看去。

        钟毓秀轻轻点头,“我和严大哥时间紧,准备后天就走;火车上要耽搁好些天,到了上京还得安顿,不得不早走。”

        “是该提早走,到了上京安顿下来还能去各处游玩一番;我和如红的录取通知书到的迟,怕是没两三天时间,户籍和口粮都迁不出来,不能跟你们一起走了。”江梅笑了笑,“你们还没买票吧?”

        “到省城再看,总能到上京。”不等钟毓秀开口,严如山说了话;惹得钟毓秀看了他好几眼。

        天光微明。

        吃过早饭,江梅和孙如红结伴去公社,把人送走,钟毓秀叫上严如山一起去山上打了两只小猎物回来,当晚做了两个荤菜当是践行宴。

        晚上闹到大半夜,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话题很随意,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放松下来,几个男知青因证明没开的郁气也消散了,终究能回去,晚几天就晚几天吧。

        次日夜幕还未拉起,知青点一片漆黑寂静,知青们纷纷起床送行。

        钟毓秀和严如山拎着收拾好的行李,站在知青院外,回头看去,纷纷红了眼眶;不说严如山,就说钟毓秀,这会儿也有种想哭的冲动。

        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身无分文,口粮紧张;是他们在帮助她慢慢适应知青点的环境和生活,干活的时候适当的互相帮助,吃饭的时候围在桌前说说笑笑,酸甜苦辣齐涌心间。

        “如红姐、江梅姐、罗大哥、王大哥、冯大哥,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再相聚,你们珍重。”

        孙如红和江梅的眼泪潸然而下,她们三人相处愉快,各自包容;酸甜苦辣共同品尝,结下的情谊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毓秀,你也保重。”

        “保重。”江梅眼底淌着泪,挥挥手,“快走吧,要不然到省城都晚了。”

        钟毓秀眼眶发红,挥手回以一笑,“我们走了,有缘再聚。”

        “再见。”严如山也摆了摆手,帮钟毓秀拧着行李快步离开;钟毓秀疾步跟上,两人的身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孙如红等人才吸着鼻子道,“再过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各奔东西了。”

        离别令人感伤。

        人又总是矛盾物种,一面不舍,一面急切想离去。

      第17章 启程回城

        晨光熹微,从县城乘车赶往省城需要一个半小时,到省城火车站时,临近八点。

        在火车站候车室放下行李,严如山回身道:“钟同志,你守着行李,我去拿火车票。”

        “不用一起去吗?”

        “不必,都是熟人了。”严如山脸上淡漠,眼底平静;钟毓秀微微颔首,“那你快去快回,我在这里等着你。”

        目送严如山离去,钟毓秀在候车室内坐了下来,行李就在脚边;视线扫过简陋的候车室,白蓝墙,室内横陈数条宽大的木制长凳,墙角放着几张木桌,与后世相比,是真简陋。

        陈设一目了然,钟毓秀没了兴致,收回目光;打开行李箱,里面装的是几套衣裳,似被褥之类的她一样没带走,粮食找机会装了一半到储物戒,其余的都留给孙如红他们了。

        她那点口粮还真不多,大约还剩下五十来斤的样子;装一半到储物戒,就剩下二十五斤左右。

        整个冬天不出门,又知晓考上了大学,在粮食上就没节约过;反正走的时候也带不走,还不如敞开了吃。

        等了半个多钟头才见严如山从外走来,忙起身迎去,“严大哥,还顺利吗?”

        “拿到了,晌午十一点整的火车,我们先去吃饭。”严如山从兜里掏出一张火车票递上。

        钟毓秀顺手接下,看了一眼,没想到是卧铺票;严如山的人脉真广,连卧铺票能买到,随手把火车票塞进衣兜里。

        “那就走吧,咱们早饭都没吃,老早就饿了;我们走了,这些行李怎么办?”

        “寄存。”严如山提着两人的行李走出候车室,在票台旁边有一个寄存点,给三毛钱放在里面便可。

        钟毓秀顺着看了一眼,并未跟上去,走到出火车站的必经之路等着;待他过来,就与他一同出了火车站,这年头还没开放个体户,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

        她对省城不熟悉,跟着严如山七拐八拐的到了一处小巷,巷子幽深,若非如今天光正好,里面还会更阴暗。

        “这是什么地方?”

        “带你去吃饭。”严如山头也没回,继续往前走。

        “私人经营的?”钟毓秀星眸一动,“好吃吗?”

        严如山脚步微顿,回首见小姑娘眸子精神灼灼,心尖儿软了软,“到了你就知道了。”

        不再追问,跟他走到巷子尽头;一道小窗户开着,隐约能闻到点儿饭菜香味儿;钟毓秀揉揉肚子,没闻到的时候还好,一闻到肚子更饿了。

        严如山眼角瞟见她的动作,眼底划过笑意,抬手敲门。

        “叩叩叩。”

        “谁啊?”

        “大姑,我爹娘让我给你送些山货过来。”严如山应对自如。

        “带了什么呀?”里面的人并没开门,而是继续询问。

        严如山道:“山菇子。”

        “嗳,是山菇子啊!那可太好了,最近正想着呢。”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矮小的中年妇女站在门口,“大侄子大侄女快进来,我们正在吃晌午饭,留下一起吃。”

        “好咧,谢谢大姑。”

        谈话间,中年妇女关上院门,领着两人去往堂屋;到得堂屋,气氛才松懈下来,中年妇女笑了笑,熟练的问道:“小严,好久没来了,今天怎么想起过来吃饭了?”

        “路过省城,带人过来吃饭。”严如山侧目看了钟毓秀一眼,“这位姓钟,今天就是带她过来吃饭的;给我们上两荤一素两碗米饭,都要大碗的。”

        中年妇女笑眯眯地点头,“行咧,今天有炖猪蹄,给你们上一份;你们去堂屋坐,我去给你们上菜。”

        人一走,严如山随意一指左手边的凳子,“坐。”

        “好。”钟毓秀乖巧落座。

        严如山多瞅了她一眼,乖巧的样子挺可爱的,在她对面落座。

        几分钟时间,中年妇女用木托盘端着饭菜进来,托盘放在桌上,菜肴一样样端下来,米饭放到他们面前。

        “你们慢慢吃,不够再叫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2: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