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三个反派崽子的后娘怎么办作者:豆沙团团》-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唯有两个崽子有些气愤,让他们这样跑了。

        二宝气恨恨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有本事永远不回来,迟早一天要回来的,里正爷爷说了,一定要把他们全家人都赶出村子里去。”

        大宝倒是没有那么显情绪,“哪怕不赶他们,村里人也容不下他们,他们在村里也没脸呆了,惹了众怒了。”

        之后的几天时间,在姜家做工的人,来卖梨子的人,人人都骂老王家的人。

        老王家的其它人几天之内也不敢出门,一出门就挨骂。

        不出门也不是说就没事,他们家经常有小孩子们来扔石头,她们家破了屋顶的屋子内,都堆积了一层各种各样的烂叶子,破石头了。

        天天去老王家叫骂一波的人,层出不穷。

        那天参与老王家一起要砍树的其它村民,都被里正教训了一番,个个都来向姜莲珠赔不是。

        姜莲珠也不受,让他们滚远点,以后别碍她的眼就成了。

        他们要赔不是的,可不止她一个人,要赔就向全村的人都赔。

        当然,别人原谅他们,她也不会轻易原谅。

        她又不是圣母,若是像第一次,赵婆子为卖梨子,果断给她们母子跪下,为以往欺负她们母子的事情认错,没出大问题,她儿子原谅了,她也可以原谅。

        现在犯这么大错处了,都要放火烧山,砍树了,实在是原谅不了。

        最后里正重罚了他们,他们也不敢闹妖蛾子了,他们也不是主犯,主犯跑了,从犯认错,也算是识时务。

        那天因为老王家闹事,姜莲珠只做了五百多斤秋梨膏。

        损失了上百两银子的收入。

        接下来几天,好歹是风平浪静了,没人来搞事情了,因为这一次的砍树烧山,众乡亲们都自发组织了看林护林的小组织,里正那里组织的是发工钱的,也有不要工钱的自发组织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梨林。

        以前山林里头,还有狼之类伤人的野兽,现在都不见了,稍大型的动物都找不到了,别人不知道原因,姜莲珠知道,有两只金雕在附近,这一带山头都是它们的区域范围了。

        村里的猎户最近都打不到猎了,一起来山里头摘梨子了。

        这么多村民都指靠着梨林,秋梨膏过活,姜莲珠原本不想太累的,就架四口大锅熬制秋梨膏的,可是为了这么多村民,姜莲珠只能把厨房扩大了,又砌了两口灶台起来,加大产量。

        一天可以出产一千斤以上的秋梨膏了。

        好在林记铺子是有多少要多少,销量不在话下。

        大宝与二宝见姜莲珠太累,他们俩小子自发的替姜莲珠分担,两人搭着凳子,站在凳子上刚好够到灶台上面,一人负责一口锅,熬制秋梨膏。

        刚开始不熟悉,后面越来越上手,姜莲珠不信任别人,两个儿子还是毫无保留的教他们熬。

        这样,给姜莲珠大大的减轻了压力。

        相当于她还是负责四口锅,新增的两口锅交给了大宝与二宝两崽崽。?

      第61章 赔偿咱们老王家的损失

        又多请了一些人工做工,效率加快了很多。

        提高产量,乡亲们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的。

        ***

        十里镇,提起姬员外无人不知。

        姬员外家以前,曾有人做过大安国当朝大吏。

        后面,大安国改朝换代了,家中子孙也没人能够再入仕途,就这样淡没下来,不过,即使如此,在十里镇那也是有头有脸的名门望族。

        在十里镇有良田数百亩,在县城乃至省城都有铺面。

        在姬员外家外面不远处的一处小院子里,这老旧的一条街的宅子都是姬家的。

        王老头与王刘婆子他们就住在这里。

        他们来这里好几天了,是来投奔幺女的。王刘婆子有四子二女,老大是长女,嫁了村汉,又穷又远,日子过得不好,他们懒得去投奔,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四个是儿子。

        幺女老六是老来得女,目前还没有婚配,在镇上的姬员外家里当丫环好几年了,长年都没有回去过。

        王老头嫌弃给人当丫环丢人,家里有读书的孙子,怕影响了将来孙子的功名。

        幺女也嫌弃家里穷困,吃不了饱饭,不如去富贵人家里当丫环。

        当丫环的月侍银子也不上交回来,都是自己吃穿用度了,为此,父女俩闹翻了,不经常走动。

        这次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王刘婆子提出来幺女这里打几天秋风的。

        也没指着能落个什么好的。

        没想到,来到了姬员外家,报了幺女的名字,门子把他们安顿在这里,还管吃管喝的好招待。

        说幺女跟家里的主子出去县城办事去了,等了好几天,终于把幺女给等来了。

        “爹,娘。”

        一个十五六岁的明艳小姑娘,穿着绸缎的衣裳,款款走了进来。

        王刘婆子眨巴了一眼睛,一开始没能认出来。

        还以为是谁家小姐呢,看到这熟悉的眉眼,熟悉的声音,“幺儿?我的幺儿啊!你可算来了啊!”

        委屈的就抱了上来,搂着幺女号啕大哭起来。

        王秋菊眉头一皱,生怕王刘婆子的眼泪鼻涕糟到她的新衣服上来。

        “爹娘,二哥,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被赶出了王家村?”

        王老头在旁边抽着大烟,端着架子。

        王刘婆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不清楚。

        就王老二来开口了。

        “幺妹,你不知道啊!都是因为姜氏啊!姜氏把咱们家害成了这样,这个贱妇现在得意了,气焰嚣张,把全村的人都收卖了,把里正也收卖了,现在里正要把我们老王家赶出王家村去!”

        王刘婆子哭诉道,“这个姜氏,黑了心肝烂五肠的,还把大宝二宝几个孩子教成了白眼狼……”

        王秋菊扯回衣袖,“娘,二哥,你们坐下来说话,这姜氏你们不是早把她们分出去了么?她一个穷寡妇家的,能出什么妖蛾子,至于闹成这样?”

        王老二惊诧道,“幺妹,你不知道吗?姜氏现在发达了!”

        王秋菊确实不知情,“我近一个月都不在镇上,随老爷夫人他们出去走亲访友去了。姜氏她是再嫁了还是怎么着?如何发达的?”她一个村妇又能发达到哪里去?

        言下之意都是不屑的意思。

        王老二也是个有眼色的人,看着妹妹穿绸戴银的,上次来都不是这样,是穿着粗布的下人衣裳,这回就是绸缎首饰上身了,还能跟着主子出去游玩,这想必是攀上高枝儿了。

        一面心里酸着,攀上高枝了也不知会一声家里,一两半两的银钱也不拿回去,只知道自己在外面吃喝玩乐的,不是个东西。

        嘴上却不停得把姜氏与老王家的事情,来笼去脉的说了一个明明白白。

        王秋菊第一个反应是,“你说秋梨膏是姜氏的方子?是姜氏做出来的?是最近火起来的那个秋梨膏吗?药膳方子的那个?”

        “对啊!就是姜氏做出来的,用得是咱们村后面的那野山里的野梨子,那梨子你小时候也吃过,咱们摘了猪狗都不吃的那种,姜氏拿来做秋梨膏,卖了不知道多少两银子,拿枝桠末节的小部分出来收买了乡亲们,你是不知道,全村人都去找她们卖梨,巴结得很呢……”

        王秋菊呆了呆,这个秋梨膏的生意,自家老爷念叨了好几次,因为不在镇上,被林记点心铺给抢了先。

        她们在外面买一斤秋梨膏要几两银子,还要托人托关系才能买到。

        精贵得很呢。

        员外老爷后悔,若是他这次在镇里,他接手了这秋梨膏的生意,那肯定能大赚一笔。

        王秋菊不是个滋味,若是别人做出来的话,她心里还好想一点,却是姜氏。

        她以前最看不起的姜氏!

        “那姜氏怎么以前在我们老王家的时候,不做秋梨膏,现在一分出去就开始做秋梨膏了,她是故意的?她是不是就等着咱们老王家把她分出去?”

        王刘婆子道,“那应该不是,姜氏就是前几天落了水,就像换了一个人,被水鬼精附了身,既能打,又能骂,还长了本事,我请了神婆去治她,也没治成,道行深得很。她现在就是针对咱们老王家,全村人的梨子,甚至外村的梨子她都收,就是不收我们老王家的,还让二宝那个贱骨头去掀我们家的屋顶,你爹才气不过,带着你哥哥侄子他们去山里砍树,结果闹成了这样,幺女啊!我们这可咋整啊!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王秋菊也冷了脸,什么水鬼精附体她是不相信的。

        最大的可能性是,姜氏以前故意藏拙,现在才露出了本性。

        “爹,娘,你们不要慌。这事儿我请我们老爷来帮你们。”

        她家员外老爷正愁与秋梨膏绝了缘,这不是送上门来的机会吗?

        王老头都忍不住了,“你怎么帮?你有什么法子?这姜氏软硬不吃的。”

        王秋菊正色道,“她姜氏再大的能耐,再能赚银子,又怎么样?咱们大安国向来注重孝道,她姜氏是我们老王家的媳妇,屡次对爹娘不敬,气晕娘,甚至对娘出手,大打相向,爹娘完全可以去告她!没收她的家产,赔偿咱们老王家的损失!”?

      第62章 不速之客

        王老头眼睛一亮,“这可以吗?她分家出去了……”

        “只是分家,又不是改嫁,分了家,她见了爹娘是不是还得叫一声爹娘……”

        王刘婆子拍大腿的赞同,“就是,幺儿,你说得对,咱们去告她,咱们怎么告法?反正我们到了这地步了,也豁出去了。”

        王秋菊道,“爹娘,你们稍安勿躁,我先回去同老爷商量商量,请老爷出面,为爹娘作主。”

        “那敢情好!有员外老爷在其中周旋,就不怕官府欺我们贫穷不受理了,为姜氏说好话了。”王刘婆子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又说了一会儿话,王秋菊就要回去了。

        王刘婆子送她出去。

        只剩下母女两人了。

        王刘婆子小声问道,“幺女,你现在这么受主家看重,是不是……”

        王秋菊脸色红了红,“我也不瞒娘,我被老爷收了通房,夫人那里也过了明路,若是以后能生下一男半女的,老爷说就立我做妾。”

        王刘婆子听了激动得搓手,“那敢情好了,还是我幺女有出息,你爹就是好面子,这回被姜氏打了脸,你帮他找回颜面,他肯定好生的待你,不会像以前那样骂你了。”

        王秋菊没有说话,只是轻蔑的眼神,一个冷哼。

        走了。

        王刘婆子高兴着,转头又一想,那员外老爷比王老头的年纪还大,他还能生得出来吗?

        要是生不出来,幺女这个通房丫头又要怎么办?捱时间长了,以后还能嫁得出去吗?有人要吗?

        算了,这些都是后话,以后再说。

        目前先把姜氏这个贱妇治了再说!

        ***

        下了一场秋雨,好些野梨子都落了。

        不影响姜莲珠这里的进度,每天重复工作,虽然累,但是赚得银子多,众人都是鼓足了劲的干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