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三个反派崽子的后娘怎么办作者:豆沙团团》-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娘,你还没有睡啊!”

        姜莲珠也不知道怎么的,精神不困,可能累过头,困过头了,反而不困了。

        她索性拿出账本来记账。

        她也没有避着两个儿子,教儿子记账,“咱们来算算账,收入记一栏,开支记一栏,这几天咱们卖了多少两银子,然后,咱们买了多少东西,收梨花了多少银子,请人工多少,一笔笔算清楚,然后,收入减去开支,就是咱们卖秋梨膏净赚的银子……”

      第51章 羡慕死别人

        二宝一副听天书的样子,“娘,您真厉害,您怎么会记账的?还识字的?您以前不是说不识字的吗?”

        大宝敲爆他的头,“娘以前是深藏不露,教你你就学,问那么多干嘛!”

        二宝就哑了嘴。

        支出量繁琐,姜莲珠还拿出算盘劈里啪啦的一顿敲的,作为全能特工,打算盘不算难事。

        却把二宝又惊呆了。

        “娘,你真牛逼!算盘都会打。”

        姜莲珠淡定一笑,“有口诀的,把它背会就成了,改天娘教你们。”

        大宝还是一个字,“好!”

        娘教什么,他学什么。

        兄弟俩崇拜的眼神看着姜莲珠把账目理清楚了,二宝看得过程中就光会夸奖姜莲珠了,大宝看得过程中,似有所悟,这一遍下来,竟然差不多学了一个七七八八。

        大宝指着最后净利润的数值上,“娘,咱们这是赚了三百一十七两?”

        姜莲珠亲昵道,“我儿子真棒,以前跟谁学过算术?”

        大宝沉声道,“爹。爹以前还在的时候,教过我一些算术。”

        姜莲珠能猜到一些,都说王老五以前是走镖的,应该是有点见识的,简单的算数与识字应该会一点。

        她把装有银钱的包袱打开,“来,你来数数,咱们家现在有多少银票,碎银钱……”

        一大包裹的银钱打开在两个小家伙面前,两人眼都直了。

        “哇,好多钱啊……”

        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钱。

        大宝开始数银票,银票一共有二百五十两。

        剩下的都是碎银子与大钱了。

        碎钱一文一文的,用线穿好的,一串是一百文,有大几十串的。

        有一两的银子,有五两的银子……

        大宝认真的数完了,有太复杂的地方,姜莲珠给他及时提点。

        “娘,一共有三百七十多两。”

        姜莲珠核对一遍,“对!没差儿。”

        还有之前卖百年老参剩下的四十两,还有抢得流氓地痞的十几两。

        二宝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口水,“娘,地主家有咱们这么富有吗?这么多银子咱们怎么花啊!可以买多少好吃的啊!”娶个媳妇都不用怕媳妇吃光他们的粮食了吧?

        姜莲珠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大宝,“大宝说,咱们银子应该怎么花?”

        大宝很认真的思考一下,“应该先买田地,这些银钱差不多可以买三十亩地,以后不做秋梨膏了,咱们还有田地在,可以种田种粮食,以后就不怕挨饿受冻了。”

        二宝眼睛贼亮,“哥说得对!有田地才能变成地主,地主家最富有,可以代代相传。有了田地,以后也没人敢欺负咱们家了,咱们家有吃不完的粮食,天天变着花样吃,嘿嘿,羡慕死别人。”

        姜莲珠点头笑道,“好!听你们俩的,等秋梨膏的事情忙完了,咱们几个就去牙行里买田去。以后有了田,我就当地主婆,你们就当小地主……谁来欺负咱们,咱们用粮食砸死他们!”

        二宝乐不可吱地笑了。

        这样的娘亲,真合他胃口。

        大宝也面露笑容,眼里有晶亮的笑意。

        然后,姜莲珠又道,“等秋梨膏完了,我还打算送你们俩兄弟去镇上夫子那里上学堂,你们觉得如何?”

        二宝一愣,“娘,我也要去吗?我才五岁,夫子会不会不收我?我听说夫子教学严格,教过的字不学会,会挨手板子的……”

        大宝一巴掌招呼上二宝的头,“瞧你这点出息,娘送我们去学堂,我们就好好学,还没有就怕挨板子了。”

        回头就对姜莲珠郑重道,“娘,我去。”

        姜莲珠摸摸大宝与二宝两兄弟的头,“行,咱们先这样安排着。娘让你们读书,也不是让你们去考什么秀才举人让娘风光,就是让你们多学点东西,能考个功名自然好,不能考得话,就算多长点见识,你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要有学问,懂得道理,不能一辈子只知道在田里捞生活,明白吗?”

        二宝调皮笑道,“娘你这么说,我就压力小多了,这个书我念,嘿嘿。”

        大宝也无声地笑了。

        乡下有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少吃少喝的都要送娃儿们去学堂念书,这种门户不少,都是指着崽子们将来能考上秀才,光耀门楣。

        像姜莲珠这样想法的人,基本上没有。

        这个水鬼精娘亲,当真与众不同呢。

        有这么好的娘亲,是他们的福气。

        最后,姜莲珠环顾一下屋子四周,“大宝,二宝,咱们家现在天天人来人往的这么多,咱们这么多银钱放在屋里头,总觉得不太安全,你们觉得咱们藏哪里好一点,万一一个不慎被人偷了,那可是要吐血的。”

        两崽子脸色一变!

        这不是偷了要吐血,这是光想一想就要吐血的事情。

        两个崽子瞌睡全无,爬起来找合适的地方。

        最后,母子三人齐心协力的把睡觉的炕给挖了一个洞出来,留了一些日常所需的零散碎银铜板在外面,其它大额的银钱都塞了进去。

        又把炕上的土砖给铺平了,再盖上铺盖。

        人再睡在铺盖上,这样才踏实了不少。

        姜莲珠想着,这还是不太安全,她需要一个保险柜才安全。

        这个屋子是土砖彻的,时间也很久了,木门都脆了,安全性不强。啥时候有钱了,盖个青砖大瓦的新宅子,搞个保险柜,再装上一点机关。

        嘿,那才叫安全。

        大宝临睡时,还小声交待二宝,“娘和我们说的,教我们的东西,你一个字也不要与外人说,知道了么?”

        二宝挨床就能睡着,迷迷糊糊道,“还用你说。”

        姜莲珠隔着三宝,睡在最外面的被子,听到了兄弟俩的悄悄话,抿嘴笑了。

        ***

        姜家,仍旧如火似荼的做秋梨膏。

        门口排老长的队伍,都是卖梨的。

        王家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村了,都知道姜氏收野梨,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卖梨了。

        别的村里还有人拖着牛车来卖的,排老远的队伍都愿意等。

        突然,有一辆马车过来了,逢人就问,“会做秋梨膏的姜氏住在哪里?”

      第52章 会不会在家里招婿什么的

        乡亲们顺手一指,“门口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就是。”

        心里想着,这好家伙,都赶出马车来卖野梨了吗?谁家村子条件这么好,都能赶上马车了……

        能赶上马车的人了,还差几十文,一二百文钱的吗?

        都过来看稀奇。

        结果马车下来一行身着长袍的人,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根本不是泥腿子的样子,肯定是贵人。

        有眼力劲的人,赶紧就去给姜莲珠通报。

        姜莲珠听到动静出来一看,领头的是十里镇上林记铺子的林掌柜,后面还有两个人。

        这两人身份应该更尊贵一些,林掌柜对他们点头哈腰的。

        姜莲珠把他们迎入了屋内。

        林掌柜一介绍,原来是沙门县林记点心铺的管事,也是林掌柜的顶头上司。

        姜莲珠同他们打了招呼,大宝镇定自若地端着茶水上来,给众人倒茶,这小家伙也好奇是什么人。

        “就是你这小娘子做的秋梨膏么?”

        “正是。”

        林管事将这屋内屋外一打量,“不简单啊!你这方子是哪里得来的,能透露么?”

        “自然是秘密了,不知各位千里迢迢来我这里是有何贵干?要是来问方子的主意,那就算了,方子不卖。”姜莲珠斩钉截铁道。

        林管事哈哈大笑,“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不强求,若是真不卖的话,我们就来看看生产秋梨膏的环境与流程,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在哪里做的,我们对这秋梨膏十分感兴趣,我们作为大买家,来了解一下,不过分吧?”

        “这个不过分。”姜莲珠解除危机。

        买家看看产品的生产环境,以及检查卫生许可什么的,是合该的。

        姜莲珠不怕他们看。

        她请了这么多人,第一就要求卫生干净,当天所有削下得梨皮都拖走了,扔到山里也好,拖去肥田也好,反正不要扔在她宅子四周附近,逗引苍蝇。

        所有的梨子都要洗干净,削皮干净,所有的器具每天早晚都要清洗一遍,不留余渣。

        保存秋梨膏成品的杂货间更是摆得整整齐齐。

        姜莲珠琢磨着这两天把小幼狼换个地方养,放到屋后面的猪圈里去养,挪位置。

        带着林管事他们参观了一下秋梨膏的制作流程,与环境。

        林管事一行人都比较满意。

        “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这么能干,你们这个生意是老天爷赏你们一碗饭吃,这山泉水与野梨,我们也带不走,行了,我回去也好向上面复命,放心了。”

        最后走的时候,林管事又问姜莲珠,“你们一天最大的产量能达到多少?你们家的秋梨膏在省城销路也不错,我们打算散销到其它各大城去,我们希望产量越高越好。”

        姜莲珠为难,“目前为止,每天最大量是七百斤左右,再大量就不行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还有山里的野梨虽然多,但也是有限的。”

        这生意也没打算能做好多年,如果人人都能吃到秋梨膏了,有厉害的神医一尝就知道是哪几味药材了。

        到时候,她不可能垄断多久。

        能赚今年一年就相当不错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