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昨天的人都是卢婆婆挑的,这是给卢婆婆面子,她也相信卢婆婆的眼光。
赶工开始。
今天不去镇上卖秋梨膏了,先把林记点心铺的预定赶出来。
整整一天,忙活不停的,又做了五百多斤出来。
又加了晚上半夜班,又增加了二百多斤。
众人拿着姜莲珠发的当天工钱,一人一百五十文,美滋滋的回去了。
姜莲珠还专门给担山泉水的壮汉多给了五十文钱,给专门去山里头砍大竹筒的壮劳力也多给了五十文……
没有人不感谢的。
花了一天半的功夫,赶齐了定制的秋梨膏。
第三天就又借了里正家里的牛车,送去了镇上林记点心铺子。
掌柜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很是高兴。
一检查,发现口味更好了,更满意了。
他这次大批量的向姜莲珠订制秋梨膏是他的眼光,总店那边还不知晓,如果他这里收得秋梨膏销量好,他肯定能往上进一步。他是林记的旁系支脉,一直在小地方做不起眼的管事,他早就想去大县城了,可惜小镇上一直平平无奇的,没有机遇,这次兴许就是他的机遇。
前天买的五十斤已经送到了县城,反应良好。
就看省城那边收到货之后的情况了,如果省城也反应好,那他升迁就有望了。
“好!再定制一千斤!”
林记掌柜给姜莲珠把银钱结清了,又给了姜莲珠一百两银子的定金,定下一批。
他深知,秋梨膏是季节性的东西,不能延误。
这东西便宜,他才敢这么做主。
一千斤不过二百多两。
县城里就可以销完。
如果送到了省城,省城那边来大定单,就不止这个数了。
姜莲珠数着银票,对掌柜的夸赞道,“老板大气!”
继续回去做秋梨膏了,看掌柜的这气势,姜莲珠觉得有必要多做一些囤积。
回家继续大量收梨,她试了她的全速,一天加上半夜,一共可以做七百斤左右,用梨量就相当于七千多斤,梨子摘下三天之内都比较新鲜,所以,保持两万斤的秋梨数量存货就差不多。
这样保证每天的用梨,不断货。
这一来,姜氏家门就成了王家村最热闹的地方了。
每天卖梨的不断,做工的人热闹得很。
为了节约时间,姜莲珠还管上饭了,请卢婆婆到了饭点的时候,就熬粥,做大窝窝头,帮工的人不用回家做饭吃饭那么麻烦耗时间了,就在姜氏家里吃,吃完继续干活计。
这下,帮工的人更高兴了,不仅工钱高,还一天包两顿饭吃,干的稀的都有,管饱。
大部分的村民家里可没有这个伙食待遇的。
姜氏这边做秋梨膏进行得如火似荼,村里其它人也没有闲着。
摘梨的摘梨,说闲话的说闲话。
里正老叔家里。
几家人都蹲坐在老叔家里,眼巴巴的望着里正老叔。
“老叔,您行行好,帮我们去姜氏那里说说成不?我们妇人去她家帮工,她不要,我们摘了梨子她也不收的,我们隔壁家大贵他们这两天已经赚了一两多银子了,他家媳妇去帮工,一天一百五十文,还管饭的,他们家男人每天卖梨都可以卖上几百文的……”
“可不是嘛,她们去帮工的,待遇可好了,吃不完,有时候晚上有多余的还能揣几个大窝头回来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呢。把我们几个崽羡慕的牙都要掉下来了。”
“姜氏不是要带大家一起发财吗!她可不能这么厚此薄彼的。”
里正老叔一如既往的淡定。
“都咋回事儿不收你们的?你们心里清楚吧!有啥原因找啥原因,解决掉不就行了,有必要坐我这里吗?”
几个人都垂下了头。
“我家婆娘以前骂过姜氏,我们崽以前欺负过大宝二宝他们,其实也都是小事情,也没把她们娘几个真的咋地,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就是她们还记恨来着。”其中一个人道。
里正老叔就道,“那你们就去向姜氏道歉啊!上次赵婆子道歉的事情,你们没学到吗?赵婆子诚心给姜氏给二宝道了歉,他们家不是就能卖梨子了?”
“那哪成呢,我们又不像赵婆子那么没脸的!赵婆子给个妇人下跪,给个孩子下跪,那种没脸面塌头的事情,俺们做不来呢。”
赵婆子家里人多,这几日,卖梨子也卖了一二两了,每天天不亮的就乐呵呵出门去摘梨。
也不怕人家嘲笑。
里正正色道,“你们要脸面的话,还想什么银子?我给你们讲人情说好话,我就不丢脸面了?早跟你们说过,不要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你们不听,多做福报的事情,你看看卢婆子她们怎么做的,你看看刘婶子她们……”
她们之前就对姜氏经常接济,现在姜氏第一个就是用她们家里的人。
这几家人都十分丧气,“我们这不是改了么,老叔……眼看着秋梨膏是个季节性的东西,过一天就少挣一天银子的。”
“自己该怎么办,你们自己看着办!我管不了。”里正老叔直接拒绝他们。
然后,又看向其它几个没有开口的人,“你们是咋回事儿?姜氏为什么不收你们的梨?”
那几个人有些气愤,“我们也没干啥,就是把那些不太好的梨子不小心夹在了一起卖,被姜氏发现了,就再不收我们的了。”
里正老叔气得眼皮直跳的,“该!活该!叫你们做事偷奸耍滑的,我可是听我儿子说了,一个人好好摘,一天可以摘一百斤以上的好梨,你们偏偏要走邪门歪道的,失去信誉,让人怎么说?若是我都不会再收了。”
第50章 越说越痛心
“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老叔,您在姜氏那里面子大,姜氏一定会卖您这个人情的,您帮忙去说说吧。”
“不去!让你们知道记性,反省一年,等明年姜氏再做秋梨膏的时候,要是还不收,我可以出面帮你们去说说。”
“这……”
众人都不满意,可是里正老叔这里也不松口。
各自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只能看着村里其它人家发财,今年要过个好年,跟着姜氏喝肉汤的……
悔啊!!早知当初啊!
***
老王家里。
全家人都坐卧不宁的。
王老头抽烟抽了一屋子的烟味儿,王刘婆子在一旁气愤的表情。
几个儿子都顺序站在
像是在决议开家庭会议什么的。
王刘婆子打头,“我们隔壁大柱他们一家,这几天都从姜氏那里领了二两多银子了,还有花婶子她们,一把老骨头了,还天天能领一百五十文的,她能干个啥子,又不能提,又不能拎的,这样的人,姜氏都给她一天一百五十文,她还说在那里一天吃两顿,每顿都是大白面的窝头,顿顿细粮啊!有时候粥里还放肉,还放什么红枣红糖的……姜氏这个遭雷劈的不惜财的贱妇!把我们老王家的银子都生生的浪费了出去!”
老王家人其它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都认同王刘婆子说的话。
王老三痛心疾首道,“就是,爹娘,咱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姜氏这样乱搞下去,赚多少银都贴出去了,这个败家娘们,太不像话了,这不是把银钱不当数,流水式的撒出去吗?初步给她算算,一天就要撒出去几十两的,就是几亩田地啊!全散发给村里人了,难怪村里人现在人人都说她心肠好,这样会撒钱,谁不说个好字来着!”
王老三媳妇也接口道,“这么多银子,咱们家都可以盖新宅子了,还可以把家里男娃娃们都送去镇上念书,爹想培养几个秀才出来,都能行了。”
越说越痛心。
王老二也道,“原本今年的年成就不太好的,田里收入都没有多少,大家都准备过个穷年了,结果她倒是好,这么一撒钱,王家村原本日子不如我们家的,过了这个秋梨季节,都能比咱们有钱了,以后人人见到了姜氏,都拍她马屁,更加衬得我们老王家不如从前那么有威信了!”
老二媳妇说道,“现在的情况是咱们着急也没用,别人的梨姜氏都收,我们自家人的不收,别人的帮工姜氏都要,哪怕是婆子都要,我们家年轻轻的媳妇子不要,姜氏对我们意见这么大,咱们先想办法化解矛盾再说,各种法子都试了,姜氏软硬不吃的……”
她说得比较理性。
但是,王刘婆子不爱听。
“那又怎么样,她就是我们老五家的媳妇,她家的三个崽子都是姓王,她手里的银子都是我们老王家的,不说全部了,至少得拿一半出来,孝敬长辈,友好兄嫂吧?”
……
众人七嘴八舌的,唯有王老四夫妻不吭声儿,他们只生了三个女儿没生出儿子,在老王家极没有地位,所有的活计大部分都是夫妻两人干,家里的事情,没他们插嘴的地方。
今天来议事,还是王刘婆子指名道姓让他们参加的,要不然,他们连在这里的资格也没有。
最后,王老头开口了。
王老头道,“银钱不银钱的都不说了,主要是姜氏一个人带孩子就算很累了,还要做秋梨膏,这般繁忙,咱们自家人应该去帮点忙,咱们老王家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做秋梨膏哪里用得着请外人,咱们自己人就能全包了,浪费钱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姜氏赚了多少银子呢,每天天的往外面洒这么多,这事儿,就交给老四夫妻去办吧!”
王老四夫妻,傻了眼。
王老四懦懦道,“爹,我,我们咋办?爹娘都没有法子,我们……”
老四媳妇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我们不行,弟妹不会听我们的。”
王刘婆子瞪眼道,“怎么就不行了?以前你们不是接济过她们母子几个?也没有与姜氏她们发生过争执,姜氏不给我们所有人面子,还会不给你们俩面子吗?还有,到时你们就如此这般说……”
一番交待。
王老四两夫妻不敢有违。
但心里还是发虚,她们俩向来话少,口才不咋地,怕转述不了王刘婆子的吩咐。
又怕姜氏跟对付王刘婆子她们一样,把他们打将出来。
王老头拍板,“就这样办,咱们这也是为了姜氏母子几人好,她一个女人家单独赶牛车出去做生意,抛头露面,肯定会遭人非议,咱们家男丁多得是,不用她一个女流出头,坏了名声,这都是为了她好。”
王老四夫妻只有忐忑不安的答应了。
***
姜莲珠睡觉前忙完活计,把做好的秋梨膏装好,都放在了杂物房。
顺便看了看角落里的幼狼崽子们,好几日没空管它们,它们竟然长大了不少。
刚来她们家里,这几只到了半夜里还会嗷嗷的叫唤,思念母狼,现在这几日大概是习惯了,好多了。
有得吃就吃,不吃的时候就玩耍或者睡觉。
这些天外面院子里人多,姜莲珠不让二宝他们把它们放出来,都在屋子里头玩耍,等它们满月之后,估计就在屋子里呆不住了。
姜莲珠给它们喂了一些水,就洗澡去睡觉。
到了屋里头,大宝二宝已经睡醒了一觉了,睡眼迷朦。三宝小奶团子在炕边上睡得呼呼的。
“娘,你还没有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