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空间农女种田忙》-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些什么错都没犯的平民都会被栽赃上一桩案子,你这是真实地送上一桩案子,你觉得柏家军会护你?”

      “柏家军的将领不是笨蛋,他们看过我的地契,知道我登记了民转军,这次是领了军中任务来『摸』底调查的,然后我失踪了,接着沈氏给柏家军献上四柳村的【创建和谐家园】子,袁叔觉得柏家军会相信我身上的案子是真的人命案子吗?他们又没见过我身边有狼出没。”

      “……啊?!”袁二听得有些晕,撸了几遍后,隐约觉得大概可能好像还有那么一点胜算。

      “所以呀,袁叔莫慌,我就等着沈氏或者官府来找我,你这些天多留意一下周边有没有军士出没,其他村庄是他们士兵去跑,如果我被带走了,就有劳袁叔帮我传个话。”

      “帮你传话不难,看在你实实在在拿出那么多粮食的份上,我甚至还能帮你在官军面前告沈氏的黑状。”

      “好啊,趁机上眼『药』,这一招我喜欢。”

      “但是,你怎么就放心把后面的事交托给我?我们今天都是第一次见面,我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啊,抱歉,忘了自我介绍,我叫祁可,祁寒的祁,可能的可。”

      “我大名袁霆,我不知道我那个名字要怎么写,我不识字,没上过学,我死掉的大哥叫袁雷,所以我兄弟俩的名字凑一起叫雷霆。”

      “原来如此,雷霆,我知道是哪个字了,写起来笔划还挺多的。”

      “平日里大家叫我袁二,够用了。”

      “袁叔以前做猎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去县里镇上卖猎物?”

      “自然,镇上还不行,县里有钱人多,都很喜欢野味。”

      “那就行了,袁叔经常去县里,跟院里面的『妇』孺们比起来有见识,又曾是猎户,跟士兵说话想必也不怵,换她们『妇』孺恐怕就腿软了,很容易勾起她们对海寇上岸烧杀抢掠的恐惧回忆。柏家军是跟外族打仗的边军,只是北边战事失利所以才被调来守东海海防,他们的士兵都是刚从战场上九死一生下来的,那一身血气只有袁叔受得住。”

      “他们打仗输了?!”

      “北旱南涝,全国遭灾,粮食不够,外族也遭灾,没吃的不就结伴下来抢,然后朝廷的粮草供不上,大军再如何骁勇善战,空着肚子,『药』品武器都跟不上,又能打几场?”

      “唉……”袁霆深吸口气长叹一声,『揉』了一把脸,“这世道,谁活着都不容易。”

      “袁叔,若是真发生了这最坏情况,我就把后面的事交给你了。”

      “好。”

      第158章 四柳村村民(九)(shukeba.com)

      袁霆答应得很爽快,毕竟吃了祁可给的面粉,传个话还是能办到的,至于最后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子会落于何人之手,他也等着看。

      “好了,里面的哭声小了,我们进去吧。”

      祁可『揉』了一把狼大王的脑袋,依旧留它在外面,她和袁霆回到院内,先前哭泣的『妇』孺们这会儿已经擦干了眼泪重新在着手干活。

      袁霆继续去整理柴禾,祁可站在灶边看『妇』人们煮海贝什锦汤,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一盆贝类哗啦一起倒进大锅里,洗干净的野菜也放在一旁,烫一烫就能吃,祁可看到了有切小块的根茎类植物,好奇地问一旁的小孩那个叫什么。

      小孩的本地方言听着更难懂,还是烧火的『妇』人给讲清楚了,那东西在他们这里也是野菜的一种,没大名,就叫猪刨根,据说是野猪刨出来吃才让本地人认识了,一开始也是采来喂家里的牲口,后来人也采来吃,煮一煮就好,又经饱,每到粮食短缺的时节他们就上山找这个。

      祁可对这猪刨根很感兴趣,『妇』人们于是送了她一支完整的,还带着泥,只是摘掉了上面的叶子,她们特别叮嘱要吃时再洗,洗干净了当天就煮了吃,放到第二天就坏了,会长毒芽,吃了要死人的。

      这根茎有小臂那么长,甜菜那样粗,土黄『色』的外皮『摸』着有点像山『药』,很糙很扎手,分量实在,村民都是吃野生的,都已经知道会长芽却好像没人想过更进一步搞人工栽种,该不会是这植物在种植上有什么特殊讲究,祁可决定带去灵境里面试种一下。

      眼看着灶上的海贝汤煮好了,祁可洗净手,拿了一个大碗教他们怎么做面片疙瘩汤,还是东北面片的做法,面粉里加点清水调成絮状下进汤锅里,这吃法最快,有锅沸水就行,但其实这做法名字叫疙瘩汤,面片汤还是要扯面片的。

      疙瘩汤分了几次煮,洗好的野菜和猪刨根原本是当主食的,今晚都成了疙瘩汤的配菜,大勺压到锅底,连着煮开了口的海贝舀起盛出,一碗一碗地端出去,很快院子就只剩下用餐的声音。

      祁可这时候就没再在了,第一碗面片汤端出去后她就提着猪刨根跟大家道了再见,约了明早碰头的时间,回庄子去了。

      袁霆的院里,大家饱餐一顿后,洗碗刷锅时,袁霆把祁可告诉他的一些内容转述给了『妇』孺们听,让她们都心里有个数,要是县里派人来强抢庄子应该怎么应对。

      『妇』孺们对祁可相当有好感,搞清楚之前占了庄子的县里沈氏根本不是真正的地主而是要明抢,顿时都听袁霆的,表示到时候都帮祁可说话。

      “沈氏不是什么好东西嘛,这次整他们一下好的嘛。”

      “大军才刚打完仗的嘛?一下都没得歇就往这里来哦。”

      “碰到这种士兵我是真的不敢说话哟。”

      “朝廷有病哟,让北方的大军来南方打海仗,他们会游泳的嘛?”

      “怕是撑船都不会的哟。”

      “要死哦,这样出海都要死哦。”

      “好好的大军,朝廷这是不想要了哟。”

      “没办法喽,我们原本的边军没得『毛』用哦。”

      听着『妇』孺们七嘴八舌的袁霆,嘴角微翘,虽然这些『妇』人们面对浑身这种血气的士兵会有些惧怕,但一旦有了机会,也会让人知道她们这张嘴的厉害。

      第159章 四柳村村民(十)(shukeba.com)

      作为本地人,从小到大没少听过县里知名大户的各种小道消息,除了生老病死,没几件好事,以往他们这些村民也没少人吃亏,抢人耕地,收人高租,烧人渔船,断人生计,坏事做绝,现在有机会告黑状上眼『药』,大家都很乐意。

      与此同时,祁可也已经在灵境内吃过东西,换了衣服准备干活。

      首先把那支猪刨根洗干净上面的泥,像发豆芽那样用个木托盘盛着上面盖块湿纱布搁在避光的地方,试试看这样做能不能催芽。

      然后,祁可换上全套工装,戴上口罩手套护目镜,提着铲子筐子去别墅外面采花。

      村后面水网密布,小河小溪连成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水道,前任做盐商的庄主还为了走盐船疏浚过河道,扩出了一条比较大的河,村民种地取水非常方便,祁可注意到袁霆他们脚上穿的是普通草鞋,但其实应对这种环境最好的鞋子是橡胶材质的雨靴,长筒的,能包住整条小腿,下田赶海隔离寄生虫都很可靠。

      祁可自己就有很多长筒雨靴,她每天干农活都得穿这个,方便易清洁,沾了泥水粪便用水冲一冲刷一刷就干净了,今后她要定居在这个村子里,肯定依然是穿雨靴下田劳作,她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习惯,那么就得让本地人习惯和接受橡胶制品。

      这个世界有没有可提取『乳』胶的橡胶植物她不知道,但幸好,她的灵境里有个外来入侵品种。

      银胶菊。

      银胶菊的入侵史差不多有一百年,生长在炎热地方,河边沟渠农田草场都可长,植物有毒,可致人过敏致牲畜死亡,但这毒『性』又有『药』用价值,『乳』胶含量很高,而且不含会让人过敏的成分,很适合做医疗卫生和生活用品。

      祁可当然不会自己主动收集银胶菊,她怀疑这植物是她南下购买苗木的时候鞋底踩到了种子然后被带入了灵境中,这植物扩散『性』极强,一年四季都有种子和幼苗四处抢地盘,千荷境内这么好的环境更是一长就一发不可收拾,有效的清除手段是开花前连根拔除后火烧。

      这无意中被带入灵境的植物一开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每一次看上去好像清理干净了,谁知道过几天又能冒出植株来,后来祁可也累疲了,只要控制好银胶菊不入侵农田草场养殖场,她就随便这植物怎么长,自我安慰就当是给灵境增加一点植物多样『性』,毕竟这是三大产胶植物之一。

      现在嘛,祁可深深觉得,幸亏这入侵植物不易清理啊,不然日后都不知道从哪里搞橡胶用。

      从银胶菊中提取『乳』胶过程复杂,要用到有机溶剂,她一个学机械的看样子还得搞化学,但是,一定能找到办法建立橡胶制品生产线的。

      祁可攥紧拳头给自己鼓劲打气,提着工具走向看到的第一株银胶菊,尝试着用她灵境之主的天赋技能来拔除这些银胶菊好移栽到二号大田里,以前是不让它长,以后要好好长,长得越多越好。

      第160章 四柳村村民(十一)(shukeba.com)

      因为有神乎其神的术法为依托,祁可第一次感受到了清理这磨人小妖精的畅快,带出来的筐子都装满了,立刻转移到二号大田中准备好了的耕地里移栽下去。

      狼群照旧围观祁可干活,但它们很机灵地不往前凑,对银胶菊一点都不好奇,它们只是陪着她,这让祁可放心了不少。

      忙活半晚上,差不多移栽了半亩地的银胶菊,祁可收工更衣,然后在一个储藏室和客厅之间来回不断地走,抱出来一台台功能各异但跟土壤测量相关的测量仪,连观测农田小气候的农田气象站她都有,而且是顶配,用于观测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活动环境,也就是农田和禽畜养殖场都能监测,花了不少钱。

      这些测量仪当然又一次属于“买了没用上”系列,“精细农业”出师不利。

      灵境内的土壤成分测不出来,氮磷钾是必须的,但还有无法辨别的不明成分,受这不明成分的影响,就连含水率和土壤温度都测不到可靠数值,酸碱度啦、盐碱度啦、肥力啦这种测量结果更是会出现让人无语的问号,偏偏收获的农作物却能在实验室里得到惊喜的检验结果,然后啊,那些舍得花钱的买家们就成了她的长期顾客,为她农业技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大量的必要资源。

      与传统农业有区别,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节能增产的精细农业在千荷境内没发挥出来,祁可自然而然把目光放在了她庄子上的二百亩耕地上,花那么多钱买的仪器,万一在这里测出了可靠结果呢?不试试怎么知道?

      想到就做的祁可,顾不上休息,兴奋地带着找出来的仪器和应急灯出了灵境来到田边,随便找了一处位置摆好测量土壤成分的土壤分析仪,先检氮磷钾等有机质,要是能检出来再上其他仪器,一个个试,看有哪些仪器能检出数值来,就把那些仪器用于明天的正式检测。

      不把她这二百亩土壤的情况弄清楚祁可不安心,毕竟沈氏的家丁说过的,现在这耕地还能长草就算好的。

      这多吓人,地契上写的可是上等水田,变成只能长草的杂地怎叫人甘心。

      按照采土样的要求,一亩地最少五个取样点,表层土是不要的,用取土钻机往地下钻,然后把取上来的土样装袋贴标签,拿去放仪器的地方挨个测。

      在等了一会儿后,土壤分析仪不负期待地给出了祁可要的结果,氮磷钾等有机质含量清楚明白地列了出来,没有带问号的不明成分。

      祁可拿着仪器打印出来的结果,兴奋地直跳脚,满脑子都是她的植保无人机要大显身手了。

      因为千荷境的神奇环境,农作物无需化肥农『药』,祁可花重金采购的植保无人机用得最多的功能是播种。

      一台仪器有用,祁可立刻换上另一台,这一晚上把采来的五份土样测了个明明白白,原本在千荷境内完全发挥不了作用的各种土壤分析仪这会儿全都好好的。

      终于有望尝试一下精细农业了。

      第161章 四柳村村民(十二)(shukeba.com)

      这一趟测量试验做完,验证了所有的测量仪都是好的,祁可收了东西回灵境睡觉,等明天开始按标准『操』作好好测一测自己这二百亩耕地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洗完澡往床上一趴,即将『迷』糊过去时,祁可突然想起她原本要查书的兔脑冻疮膏方子给忘了,但要她现在爬起来去翻资料她又懒懒地不想动,睡意正好,反正这冻疮膏晚几天也不碍事。

      呼~~~

      惦记的事一抛开,祁可眼睛一闭,立刻打起了小呼噜。

      次日清早,祁可被闹钟叫醒,先给狼群喂了兔子,然后才去洗漱做早饭,接着带着吃饱的狼群一起出灵境,放它们去后山探索新地盘,她自己则去庄子的厨房称了十五斤面粉提去袁霆家里。

      袁霆家里所有人都已经在等着她,见祁可真的提了粮食来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对她的好感迅猛增加,麻利地接过粮食放到干燥的柴禾堆上。

      趁着天光,祁可把人头数了一遍,男女老少加一块儿十八人,比她的狼群多一个数,但勉强能算青壮的只有袁霆一个,其他人中有老的、有咳嗽流涕的、有抱在手上的婴幼、有袁霆侄子袁小苗这样的小儿,昨天没看清楚,这会儿才发现还有两个孕的,加上袁霆是残的,真凑齐了老弱病残孕。

      祁可瞬间有点明白为什么他们仍留在村里艰难生活,以他们这样子迁去县里更难谋生,留在村里反而还能获得新鲜食物,加上现在他们人少,每天收集的食物勉强也够吃。

      她是吃了来的,袁霆他们这些人为了节省食物每天只吃两顿,所以不必开火做早饭,祁可先说了她今天的『摸』底计划,众人留那两个老的陪她,其他人则出发去后山挖野菜砍柴,就连两个抱手上的婴幼都被她们的母亲绑在背上跟着众人一块儿进山。

      两个老人带着祁可先去看村界,从外面村道只能通过村碑知道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得在村里走动才能具体知道一个村子到底有多大。

      昨天祁可用空间重叠的方法来比对,只是比较直观地弄明白了她的千荷境平地面积有多大,四柳村的实际面积是不准确的,因为她不知道真正的村界在哪里。

      四柳村面朝东海,过了村道就是去海边的沙滩和滩涂,所以村子方位是坐西朝东,村西地界就是那段山脉,她要去看的是村南和村北的地界。

      老人的方言听着有些吃力,但他们谈兴甚好,一直在说村子的历史,农忙时节跟两边邻村为了争水如何打架,县里那些大户人家都干过什么缺德事,祁可从一开始听得半懂不懂一句话丢三落四听半截意思,好在听多了她就能适应了,一上午不到她已经能学着老人的口音搭几句话,这下好了,两老一少聊得停不下来。

      村子的地界一般都是按照天然地理来分,有山就按山界分,有水就按水界分,四柳村从最初建村时起就是水网密布的地方,山中的山泉水涌出来形成大大小小的小溪汇聚成河。

      但相邻两个村子的水网相连,原本也不差,会演变成农忙时抢水打架纯是他们自己不爱护水源的原因,好好的泉眼干了不少,没了水源补充,水量再充沛的河也得缺水。

      第162章 四柳村村民(十三)(shukeba.com)

      老人带祁可去看的南边村界就是一条可怜巴巴的小河,由原来能行船的河面和水深,变成了现在只能洗衣服,这要不是因为水网相连还能得到一点水量补充,这小河早就干了。

      这小河对四柳村民来说不算要紧,只是一条村界河,但对河对岸的三柳村民来说这是流经村边水量最大的河,截了水源的大户跟以前守海防的边军将领有亲戚关系,作威作福好多年,看到河面一年一年缩小水位下降,完全不去反省自己的错,就知道抓着四柳村不依不饶,还非要那个盐商出钱给三柳村重新找水源。

      祁可问清这小河的最终流向是大海,顿时觉得这河水已经浅成这样了把河拦起来能怎样,大海又不缺这一点水量补充。

      不过,翻旧账的话就不必说了,三柳村已经是个死村,以前的村民为什么不拦起河水是以前的事,以后的新村民若想保住农忙时的用水量就得这么干。

      看完了村南的界河,祁可跟着老人转去村北的界河,那边是四、五柳村的村界,情况跟村南界河是一样的,而且还更糟一些,占了五柳村最好一条水脉的正是县里的大家族,看四柳村的大地主是个盐商,没有县里的背景,别说农忙了,平时也多唆使村民过来争抢水道,幸亏盐商有几分能耐,没叫五柳村占了四柳村的水道,不然光凭他们村民自己真对付不了有家族撑腰的大户子弟。

      祁可觉得这三个村子真是厉害,一个有军中将领的亲戚撑腰、一个有大家族撑腰、一个本身是盐商,三个村子各有一个大户互相谁都不服谁,她以自己多年来饱读各路小说的经验,完全能想象以前这三方之间天天都是怎样的明争暗斗。

      不过,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大户们都撤了,现在这些村子都是空的,能逃的都逃了,四柳村有这十八个人在如今竟然就算是人气旺的,有的村子只剩下零星几个老弱病残,赶海的时候还能看到人,哪天见少了人也不奇怪,要么病了要么没了。

      祁可把这些故事都记在心里,都可写在『摸』底调查书上交柏家军,方便大军尽快了解现在村民的生活状况。

      等回到村中,正好进山的人也都带着柴禾野菜回来张罗今天的第一顿,祁可把两位老人送回袁霆家里,婉拒了他们一起吃的邀请,借口要整理今天上午收集的情况,约了午后再聊,就道别走了。

      回到庄子后,祁可立刻闪进灵境拿了无人机出来,趁着袁霆他们一群人在忙活吃的,村里无人走动,天上阳光灿烂光线充足,她立刻把无人机放上天扫描村子全境和相邻两个村子的周边环境。

      在山里忙到现在的袁霆等人自然毫无察觉,他们又累又饿,一门心思全都在灶上锅里。

      祁可拍完要用的画面,收好无人机,然后在庄子里找了一间曾经有人住过的房间,因为她不想打扫灰尘,沈氏家丁住过的房间就算不干净起码桌椅是能用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6: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