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直在一边旁观的县丞忍不住大笑起来,“沈兄,看来小姑娘不会让步了,沈兄只怕是要破财了。”
采薇不紧不慢的说:“沈掌柜不必勉强,如若不愿,小女另寻别家就是了。”
“砰!”
桌子被重重的捶了一下,沈掌柜咬牙切齿,又气又恨又无奈的说:“好,二百两就二百两吧!”
一想到采薇会把这两道菜卖给别家,别家生意红火起来,大把大把的赚银子,抢走他镇上第一酒楼的名头,他的肝儿就止不住的疼,哎,算了,还是买下吧,这两道菜的确是贵了一些,但绝对物有所值!
生意谈成了,采薇心中大喜,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她平静的收好银票,起身告辞,准备随小二去厨下把水晶冻和凤凰蛋的做法传给大厨。
县丞笑吟吟叫住采薇,问:“小姑娘倒是很厉害,我且问你,这二百两的价钱,可是你家大人叫你要的。”
“不是。”采薇一口否定:“是我自己的主意。”
“哦?你为何一定要二百两银子?少一文钱都不行呢?”
“第一,我的菜值那个价码;第二”
她想了想,觉得把她的那个计划说出来也没什么坏处,这县丞大人看起来为人还算不错,说不定还能帮到她呢,于是便把她的计划合盘托了出来。
“我想建一座赡养堂,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让他们至少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有个地方住,不至于冻死!赡养堂的这项花费巨大,只怕二百两银子还不足呢!”
赡养堂!
收留乞丐!
县丞被采薇的想法惊呆了,他震惊的看着采薇,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眼前的少女,还是一个刚长大的孩子,自己落魄褴褛的都和乞丐差不多了,竟然会有这样的心思,去收养那些与她素不相识的乞丐!
沈掌柜也呆住了,刚刚采薇强势的和他讨价还价,他还以为她只是个钻进钱眼儿的小家子的女子,却不曾想她会有这样慈悲的心肠,让老弱病残的乞丐们能有一席安身之地,使他们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一个是浑金璞玉,有一颗至善的赤子之心;一个是利欲熏心,绞尽脑汁算计着赚钱,两相比较,沈掌柜顿时为自己的心思羞愧不已。
县丞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说:“小丫头,筹办一个民间的慈善机构不是闹着玩儿的,你打算怎么筹办这赡养堂,可有什么需要官府襄助的?”
采薇说:“小女想先买一座大屋,把那些老弱病残的乞丐安置下来,每日供两餐,使这些人不至于挨饿受冻,至于那些身强力壮的乞丐,实属好逸恶劳之辈,不在救济范围之内,不得入赡养堂,倘若大人愿意帮小女,请帮忙派人查一查,这镇上现在有多少乞丐,又有多少符合进赡养堂的,如若方便,还请大人寻个人牙子来,小女想先买了屋子安置这些人。”
“好,很好,难为你有这份心胸,想的又周全,我这就派人去做!”
县丞爽快的一口应承下来,此时,他对采薇的赏识,已经变成了钦佩!
……
采薇从楼上下来是时,发现九斤还坐在原来的位置,正眼巴巴的等着她,不由得一拍脑袋,懊恼道:“这记性,忘记九斤还没吃饭了。”
周九斤身高力壮,饭量也大得惊人,一顿能吃三碗饭,少吃一顿都不成的,这也是周家父子收入不菲,日子却依旧清贫的原因,今儿早上他为了陪采薇来镇上,大清早就起了身,这会子已经过了午时,恐怕早就饿坏了。
九斤见采薇随着小二从楼梯上走下来,忙迎过去,关切的问:“薇儿妹子,一切可还顺利,咱啥时回?”
采薇暖暖的一笑,说:“恐怕得晚些才能回,你饿坏了吧,我给你要点儿吃的你先垫补一下,生意谈成了,我得去厨下,教大厨怎么做这两道菜,你边吃边等我吧。”
“我不饿,要不我陪你去吧?”九斤笨拙的撒谎。
可巧,肚子不争气的“咕噜”一声,把他的谎言当即戳穿,顿时把他弄个大红脸儿。
采薇不禁莞尔一笑,说:“厨房重地,外人是不能随便进的,你还是乖乖的留下吃饭吧,待会有的你忙呢。”
九斤无奈,只得“嗯”了一声,老老实实的坐下了。
------题外话------
¿´ÎIJ»Ã°ÅÝ£¬²»ÊǺñ¦±¦£¡¨q£¨¨s^¨t£©¨r
第二十章 我来养
采薇从后厨出来的时候,刚好碰到小二带着牙行的人上楼,刚刚她已经把凤凰蛋的做法和猪皮冻的熬法悉数传授给了醉仙居的两位大厨,为了防止做菜的方法外泄,传授时,大厨还特意把后厨里打杂的伙计都赶了出去。
采薇和九斤打了个招呼,就随着小二和牙行的人牙子上了楼。
此时,县丞安启云和沈掌柜已经用过了午膳,正坐在椅子上品茗闲话,安启云对采薇办赡养堂的事儿很支持,才刚已经派手下把采薇询问的事情查清楚了。
如今镇上大约有十七八个乞丐,大都是无子无女的老人,被家里遗弃的幼儿,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几个神智不大好的傻子,都符合入住赡养堂的条件。
人牙子也带来了房子的信息,总共有三所价钱相应,大小合适的房子。
第一所在的菜市附近,是一位屠户的宅子,两进,前后各五间,两边有耳房,要价一百五十两。
第二所在镇子的西郊,是镇上开当铺的吴大朝奉偷偷养的外宅,后被吴大娘子知道,打上门去,那宅子里的娇娘不知怎的,不明不白的就跳井死了,有人说是吴大娘子使人丢进井里淹死的,也有人说是那娇娘被主母羞辱,一气之下寻了短见的,总之,宅上出了人命,成了凶宅,所以带家具的三进大宅,只卖一百八十两。
第三所在前街,开油坊的李大官人的宅子,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一座小院,两进,前后各四间,两边带厢房,还带着个小小的园子,要价二百三十两。
采薇琢磨了一下,觉得无论从大小,价格还是环境上来看,都是第二所较为合适,就征求了县丞的意见。
正巧安启云也中意这所宅子,这宅子地方大,设施全,环境安宁清幽,正适合那些老幼病残居住。
见采薇与他想到一处,安启云心中更是高兴,当即令人将房主吴大朝奉唤来,亲自带着采薇去看房。
吴大朝奉的这所宅子位于地广人稀的郊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宅子是三进的大宅,结构呈“日”字形,第一进是几间门屋,第二进是厅堂,中间隔着垂花门的是第三进的屋子,二进和三进之间是一个小花园,这个时节正冷得慌,没什么应景的花草,屋子的旁边倒是有几颗松柏,粗壮挺拔,盛夏时节,老人们可以坐在下面下棋喝茶,孩童们也可以在树下玩耍嬉闹。房子青砖碧瓦,里面的家具物事一应俱全,并不需要采薇特意去购置什么!
转了一圈,采薇越发满意,安启云也连连称赞,当下便与那吴大朝奉交割了银两房契,立了文书字据,银货两讫,买卖成交。
拿到房契的一刻,采薇忽然有一种飘飘忽忽的感觉,两天前,她还是一个连几粒糙米都吃不上的饿殍,今儿竟因为两道菜,一跃成了这样一栋大宅的主人!看来,还是银子改变命运,这生意还得做下去啊!
房契签完不久,当地的里正带着镇上的十七个乞丐上门了,这十七个乞丐,正如县丞所说,不是老的,就是幼的,不是傻的,就是残的,圆儿和他的爷爷也在里面。
“诸位,这位就是给大家开设赡养堂的穆小姐,大家都来见见吧!”县丞安启云朗声说道。
顿时,乞丐们跪了一地,“咚咚咚”的磕头声此起彼伏:“恩人,请受小的们一拜……”
有人感动得放声大哭,有人想要给采薇做奴婢,还有人表示要给采薇立长生的排位……
……
赡养堂算是正是成立了,前世的采薇,经常陪总统去一些慈善机构慰问,对慈善机构的管理多少有一些了解,所以管理起由十七个人组成的小型福利院还是游刃有余。不到天黑,她已经制定了好了赡养所的规章制度,分配了十七个人的住所,安排了每个人每天的工作,还派九斤买回了足够米、柴和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
安排好了赡养堂的事宜,天色已晚,采薇这才想起该回家了。
早上走的匆忙,娘和弟弟妹妹们都还没醒,她也不曾对娘说一声,尽管知道周婶子会去家里,把她来镇上的事儿告知给娘,可私自和外男出门,娘总会有些不高兴的,思及于此,采薇瑟缩了一下,虽然到这里仅仅三天,但她已在不知不觉中真的把杜氏当成了自己的亲娘,她会顾虑娘的感受!
回去的路上,牛车依旧慢悠悠的晃荡着,迎着落日的余晖,走的不疾不徐。采薇忙碌了一天,有些疲累,闭着眼窝在干草堆里打盹。
九斤默默的赶着车,拼命压制着自己心头的不安!
薇儿妹子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开什么赡养堂?自家都快解不开锅了,拿什么来养那么多张嘴?
临近村庄时,他终于忍不住,勒住了缰绳,回过头来。
“薇儿妹子!”
“嗯?”
采薇抬起朦胧的睡眼:“有事儿?”
对上采薇的眼睛,九斤习惯性的红了脸,他别开眼,有些担忧的问:“你开的那个赡养堂,杜婶子知道吗?”
“不知道,我也不打算让她知道,免得她担心。”采薇是在暗示,别把她开赡养堂的事儿说出去,惹娘担心。
九斤想了想,认真的说:“赡养堂要养活那么一大群人,你一个人怎么养的过来?我来帮你养吧!”
“什么?”采薇愣住了。
“我说,我来养!”
“薇儿妹子,我知道你的银子花光了,别着急,我明儿就上山,多打些猎物,多卖些银子,帮你养活那帮子人。”
“呃……哈哈哈……”
采薇愉快的笑起来,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路上,分外悦耳。
“九斤哥,你是担心我养不起那些人吗?你太小看我了吧!”
------题外话------
敲碗求收藏,各位小主,各位美妞,你们造吗,看文不收藏,晚上遇色狼,所以,快收藏吧!
第二十一章 神秘空间
九斤忙说:“薇儿妹子,我没有小看你,我就是想帮帮你,你一个女儿家,怎么养活得了那么多张嘴。”
虽然采薇不需要九斤帮她养这些人,但九斤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还是让她颇为感动。
坐直身体,她认真的说:“九斤,我既然开了赡养堂,就有本事养活那些人,不过,仍要谢谢你的好意,常言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九斤哥今天这份情,薇儿记下了。”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九斤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得撇开话,心事重重的赶着牛车回了村……
采薇到家,天已经黑透了,进屋时,娘亲杜氏黑板着脸,坐在灯下缝衣服,文儿和武儿都睡下了,菲儿坐在娘身边,有模有样的拿着针线,给武儿做亵衣,她的头上编着一根长长的麻花辫儿,辫尾扎着采薇昨晚送她的红头绳,见采薇回来了,便吐着舌头,偷偷的对着她使着抹脖子的动作。
采薇装作没看见,依着炕桌旁坐下来,拿起母亲绣的一副鞋面,讨好的说:“娘的活计越发好了,只是天晚了,油灯熬人,仔细伤了眼睛,不如明天再做吧。”
杜氏把手中的活计往炕桌上一放,生气的说:“你也晓得晚了?这么晚,你一个女儿家,跟着外男跑出去,合适吗?倘被人瞧了去,咱家的名声还要不要?”
采薇陪着笑说:“娘教训的是,女儿记下了,再不这样了。”
杜氏叹了口气,声音软了下来:“不是娘要教训你,你有事要出去,好歹和娘说一声,再者,就算出去,也要带上文儿或武儿,你一个人,跟着九斤明晃晃的出去了,村里人多眼杂,要是被人看到了,说不定会传出什么没天理的话来?你好歹也该知道避嫌才是啊!”
采薇心中懊恼,她何尝不想带上文儿或武儿来避嫌,可这腊月的天气苦寒难耐,村子离镇上二十多里地,九斤的牛车没有棚子,速度又慢,小娃子的棉衣都单薄破旧,若是陪了她去,只怕没等到镇上,就冻死了,她怎么忍心让他们去受那份罪?
一旁的菲儿不忍心长姐被娘责难,帮衬着说:“娘,长姐都道歉了,您就饶过姐姐这一遭吧。”
说完,对采薇眨眨眼,打诨道:“长姐,别看娘嘴上说你,其实还是最疼你的,娘晚上包了饺子,可香了,给你留在锅里呢,快去吃吧!”
采薇一听,忙就势站起身,笑嘻嘻的对杜氏说:“还是娘疼我,女儿这就去吃,可巧肚子正饿着呢!”一行说着,一行溜了出去。
进了灶间,听到娘无奈的叹息声:“这丫头,病了一场,倒学会滑头了……”
灶上,淡淡的香味儿隔着木制的锅盖飘出来,采薇掀开锅,只见一盘月牙儿似的饺子热在锅连儿上,香喷喷的的味儿直往鼻子里扑,采薇忙把饺子端了出来,她现在还真是饿了,忙了一整天,除了早上吃了一碗面片儿,到现在还水米未沾呢!
端出饺子,她转回身到灶边的木架子上寻酱油和大蒜。
酱油大蒜没找到,却意外看到了昨晚遗落在这里的镜子,正是老乞丐送给采薇的那一面,此时,巴掌大小的铜镜正静静的躺在木架子上,在昏暗的烛光下反射出幽冷的光……
神使鬼差的,她拿起了那面镜子,对着模糊的镜面擦了擦。
蓦的,镜面忽然凹陷下去,形成一个漩涡,一股巨大的吸力如磁石一般从漩涡里传来,紧紧的吸住她,转瞬间,竟将她吸到了镜子里面。
一阵天旋地转,采薇再次睁眼时,彻底愣住了。
这是哪呀?她爬了起来,四下打量着。
这地方不大,只有三四亩地的样子,却风景优美,景色怡人。
近处,是一座篱笆围城的小院,小院儿里面遍种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未及走近,便可闻到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花丛中,一座翠竹搭建的小屋,半掩琵琶的掩映在一棵巨大的榕树下,小屋绿窗绿门,绿树掩映,看着甚是清雅幽静。
小院的后面,隐隐有流水声传来,采薇信步走过去,便看见如画般的小桥流水,淳淳的溪水,清澈透明,欢快的从桥下流过,小桥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不大,里面却都是极罕见的名贵树木,紫檀、黄花梨、金丝楠、红豆杉等名贵的树木,树都已成才,遮天蔽日,郁郁葱葱……
穿过树林,便是一小块草地,草地上的草青翠欲滴,野花、野菜遍地,偶尔还可见一两只野兔从草丛中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