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程弯弯赵大山》-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坐在边上,苦思冥想,一点一点去回忆那一次在信阳亲手制作冰粉的细节……记起来了,她确实忘掉了一个步骤,在她搓洗石花籽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容器里不知道放了什么粉,这个粉应该是凝固的关键。

      赵四蛋蹲在水盆边,眨巴着大眼睛“娘,能吃了吗?”

      赵二狗偷偷的伸手指头舔了一下,眼睛一亮“冰冰的,凉凉的,好吃!”

      “真的吗?”赵四蛋忍不住了,连忙拿勺子弄了一点放嘴巴里,他砸巴着舌头,两眼放光,“娘,这叫什么,天气热的时候吃好凉快,我很喜欢,肯定能卖到钱!”

      程弯弯看着一大盆失败品,有些无奈的道“这些能吃,但还不能卖钱,再重新做一次。”

      Îâ»ÛÄïìþìýµÄµÀ¡°ÄÊDz»ÊÇÎÒÄÄÀïû×öºÃ£¿¡±

      从头到尾,都是婆婆说怎么做,她来实际操作细节,她生怕哪一步搞错坏了婆婆的生意。

      程弯弯摇摇头“跟你没关系,是我忘了中间要加什么东西,你们先一人吃一碗,然后准备做晚餐,我一个人安静的想一想。”

      她走到屋后,吹着风,再一次凝神去回忆。

      可上辈子的她就是单纯去旅游,根本没注意到那包粉是什么东西,无论她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

      程弯弯正沮丧之时,突然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真是个傻子。”

      她有交易商城,商城里有书,就等于是百科全书,她花钱买一本关于冰粉制作的书不就可以了吗?

      她点开商城搜索,果然有关于冰粉的食谱,八文钱就买到了一份食谱。

      她将食谱翻开,原材料提示,制作冰粉需要添加石灰粉使其凝固,石灰粉这种东西,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出现了,不过大河村大概是没有,她从商城里能买到,但以后这门手艺肯定是交给吴慧娘的,到时吴慧娘去哪里搞石灰粉?

      她继续阅读食谱,这份食谱虽然便宜,但也太粗糙了,竟然连石灰粉的替代品都没提起。

      程弯弯沮丧的撑住额头,她思索石灰粉的特性,突然就有了主意,如果把石灰粉换成淀粉,能不能行得通?

      说做就做!

      程弯弯在商城里买了一些大河村很常见的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之类的,然后走到前院。

      四个小子一人捧着一碗冰粉,小口小口喝着,喝一口就砸巴一下嘴唇,看着就有些滑稽。

      “这一大盆都是失败品,你们要是喝饱了,等会成品出来就喝不进去了。”程弯弯失笑摇头,“趁天色还早,一起来帮忙。”

      她将搓出来的石花籽分成几个小盆,分别添加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然后放置在井水里。

      等候的这段时间,程弯弯和吴慧娘一起准备晚餐。

      桌子上的菜还是野菜蘑菇,没什么新鲜的,家里最缺的还是肉,没有光明正大吃肉的理由。

      大米饭配上野菜蘑菇,算是大河村第一的伙食了。

      晚餐结束后,天色渐渐暗了。

      程弯弯去检查三份试验品,加了红薯淀粉的冰粉是凝固的最快的,已经有了果冻状的胶质感,再等一盏茶的功夫估计就好了。

      她起身去准备配料,拿出家里所有的碗,一半放了切碎的山楂果肉,一半放了黑色粘稠的红糖水,最后将凝固的冰粉切成小小一个一个的方块,一个碗放六块,然后平稳放进竹篮中。

      家里只有八个碗,篮子也只放得下八碗冰粉,她拎着篮子走出家门。

      门口的稻田里这会儿还有人。

      干旱了快两个月的稻子突然有水了,一些庄稼老把式都不舍得离开田埂,一遍又一遍在自家稻田里走来走去,生怕这只是一个梦。

      程弯弯走过去的时候,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这是以前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

      她拎着篮子走到老赵家,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子里纳凉。

      “大山娘,你可来了。”赵老太太看向她手里的篮子,“真做了吃食?”

      程弯弯点头“前几日不是让孩子们帮忙摘了灯笼吗,就是用那东西做的,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们若是觉得不错,明儿我就拿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买。”

      她把篮子里的碗拿出来,一共八个碗摆放在桌子上,而老赵家有十二个人,她刚准备开口让几个孩子去她家那边吃,加了面粉和玉米粉的不会拿到镇上去售卖,但味道都一样,孩子们过去管够。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孙氏就快言快语道“春花,冬花,你们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端碗,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孙氏扯了扯嘴角,大嫂也太小气了,这边十二个人,只拿八碗过来,那就有四个人吃不上,万一老太太不让女孩儿吃,那他们三房两个丫头一口都吃不上,怎么算都是三房亏。

      。

      第43章 桂花村挖渠失败

      程弯弯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没说什么,任由春花和冬花一人端了两碗走,三房四个人手上都有一碗冰粉。

      她端起两碗,一碗递到老太太手上,一碗递给了老头子。

      还剩最后两碗,赵二媳妇文氏开口“大旺二旺,你们两分一碗,夏花秋花你们两个吃一碗。”

      程弯弯笑了笑,就这短短几分钟的功夫,她就看明白谁是好相处的,谁是心眼比较多的。

      她开口道“大旺,你跑得快,再拿几个碗去大伯娘家里盛几碗冰粉过来,要多少有多少。”

      赵二旺连忙举手“我也去,我也去!”

      两个小子飞快的跑走了。

      赵老头盯着碗里滑腻腻的东西,有些迟疑“大山娘,你说这是冰、冰粉?”

      赵老太太心里有些发憷“老婆子我活了六十年见都没见过这东西,咋看着不像是能吃的东西?”

      赵二大大咧咧的说道“大嫂肯定不会拿不能吃的过来,吃一口不就知道了。”

      他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一半,顿时目瞪口呆“难怪叫冰粉,吃下去整个人都冰凉凉的,大嫂,这真的是用灯笼草做出来的吗,咋做的?”

      赵三也赶紧喝了一口,囫囵就吞下去“咋还有山楂的味道,这玩意太酸了,我以前都不碰的,放在这冰粉里竟然还挺好吃的……”

      最小的冬花一口气喝完,抹了抹嘴巴“大伯娘,好好喝,特别甜,我没喝够,还有吗?”

      赵老太太一记冷眼瞪过去“张口就要吃的,谁教你的规矩?这是你们大伯娘拿来卖钱的,一碗起码得要一文钱吧,再想吃,就给钱!”

      程弯弯觉得这个老太太真可爱,无形之中就帮她解决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烦。

      她笑眯眯的道“这冰粉我打算卖两文钱一碗,娘,您觉得可行吗?”

      孙氏倒吸一口凉气,这东西,卖两文钱一碗,疯了吧,两文钱拿去买个肉包子不香吗,现在肉包子涨价了,大概是要四文,两文钱能买一个馒头,为啥要买这不顶饱的点心?

      不过她不会好心提醒的,让大嫂吃个闭门羹,一文钱都赚不到,看老太太还怎么偏心!

      她笑着道“我觉得两文钱便宜了,这东西是大河村、平安镇独一份,卖个三文钱不过分吧。”

      程弯弯原本也是定价三文钱,不过因为天灾,许多人家里都没什么存钱,三文钱有点点贵,她担心无人问津。

      两文一碗,不算太便宜,也能让人接受,她可以赚一笔。

      她观察了一下,放红糖水的冰粉似乎更受欢迎,但喜欢酸口的也能接受放山楂,两种口味都行。

      等大伙吃完后她才开口道“先卖两文钱试试看,明早要去镇上,我就先回去忙活了。”

      她拎着篮子回去时,赵大旺和赵二旺已经吃了两碗冰粉,两人摸着肚皮直叹气,实在是太舒服了。

      这个夏天很热,使劲扇风都扇不走燥热,唯独这一会,他们从脚底板凉爽到了天灵盖。

      程弯弯忍不住失笑“这一大盆冰粉你们两个抬回去,让老赵家的人都吃个够。”

      这一盆是白面淀粉凝固的,凝固时间长,且不够顺滑,卖相不太好,为了不浪费,就自家人消化吧。

      赵大旺和赵二旺一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端起盆子就往外走,生怕大伯娘反悔。

      两人端着一大盆冰粉回去,赵老太太都惊呆了“你们两个臭小子,咋不把大伯娘的家搬回来,这可是你们大伯娘赚钱的营生,赶紧给我还回去!”

      赵大旺连忙道“是大伯娘让我们拿回来的,说今天随便吃,以后就没有了。”

      老太太还没说什么,冬花就扑了过来,口水都差点流进盆子里。

      “行了,一人再吃一碗。”老太太无奈开口,“剩下的冰镇放着,明天再吃,一天天的没个节制……”

      老太太进了屋子,对赵老头子道“老大媳妇做事越来越敞亮大方了,跟以前真不一样了。”

      赵老头子抽着旱烟道“以前她惦记着程家大侄子的提拔,跟程家闹翻了,可不就要懂事了吗,也不知道这冰粉能不能卖上价钱。”

      赵老太太摇头“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做过买卖,也教不了她啥子,让她自己慢慢摸索吧……”

      程弯弯一直在算数。

      半斤石花籽能出一大盆冰粉,称了一下能有二十斤,二十斤冰粉分切成小块,能装至少八十碗。

      一碗冰粉两文钱,也就是说,这里还剩下的四斤多石花籽,她一共能赚1200文钱左右,折合下来就是一两二钱银子,再除去微薄的成本,至少净盈利一两银子。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农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二两银子,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而她若是将这些冰粉全都成功卖出去,都快赚到别人半年赚的钱了,这相当于是一笔巨款。

      但前提是,冰粉能卖出去。

      程弯弯让吴慧娘和赵大山再拿出半斤石花籽做冰粉,加上方才试做还没吃完的成品,一共能出差不多一百三十碗,明天就先拿这些去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这一夜,程弯弯带着孩子们忙到了很晚。

      而隔壁桂花村,也亮着火把一夜未眠。

      今天下午,桂花村不少人偷摸摸去了大河村,亲眼看到一条沟渠从山上流下来,流进了干涸的稻田里,不少人都眼红。

      经过里正的深思熟虑,决定效仿大河村,召集全村人也来挖沟渠。

      这一决定,得到了桂花村所有人的全票通过。

      然而,在确定挖沟人选时,出现了不小的争执。

      “里正,我家的田距离大东山最近,照理说,我家是不是该少出一个劳动力?”

      “里正,谁都知道我家男人力气大,一个人能比得上别人家两个,我们家就出他一个人吧!”

      “都闭嘴!”里正气的胡子翘起来,“大东山是大河村的山头,距离我们桂花村更远,他们出四百多个劳动力,我们至少得出六百个,才能在三天之内把沟渠挖通,你们一个个的不想着出力,咋光惦记着偷懒……”

      “可我们家的田隔得近,确实不需要多出力啊。”

      “我家是隔得远,但都是同一个村的,不能这么计较吧。”

      “隔得远就要多出人,没有大人就孩子顶上,反正我们家不能吃亏!”

      “你特娘的是找打!!”

      桂花村的人乱成一锅粥,一晚上过去了也没整出个章程来。

      。

      第44章 这是一个好兆头

      一声鸡鸣,唤醒了大河村。

      天才蒙蒙亮,程弯弯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而她一起身,躺在同一张床上的另外三个小子也同时睁开了眼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4: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