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里正的话,叫不少人惊惶起来。
大家都知道荒灾会死人,可昨天赵二婆的死,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身边真的有人活生生因为没有粮食被饿死了。
如今水也没了,除了有人被饿死,将会有更多的人被渴死。
祖祖辈辈生活的大河村,很快就会饿殍遍野……
底下有老人哭起来“大河村的人从来没做过坏事,老天爷为啥要这么惩罚我们,造孽啊……”
“都安静!”里正拔高声音,“老天爷没那么绝情,总会给我们一条活路。”
昨天晚上里正已经想清楚了,山上的树和野菜蘑菇能存活,还有一些野鸡野兔也活的好好的,那就说明山上一定有水源,大山娘说的话是有根据的,现在的大河村,只能抱这个期望。
“一天不喝水除了会难受点,也不会死,该干啥就干啥去。”里正缓缓道,“太阳落山之前,我会给大家一个说法。”
山上有水的事,还未经证实,暂时不能透露太多。
也不等众人多问,里正背着手就走了。
当了二三十年的里正,在村里威信十足,这么一说后,村里人果然慢慢从那种惊惶之中抽出来。
程弯弯带着四个儿子和里正在山脚下汇合。
里正身后跟着家里两个儿子赵安江和赵安河,还带上了全村最有出息的大孙子赵铁柱。
赵铁柱比赵四蛋大一点,比赵三牛小一点,三个小子厮混在一起。
赵三牛抓了抓后脑勺道“铁柱,你教我写我的名字呗。”
“赵三牛太简单了。”铁柱蹲地上就写了三个字,一笔一划写的虽然笔直,但不太好看。
赵四蛋一脸崇拜“铁柱哥你好厉害,你会写我的名字吗?”
“这有啥不会的。”
赵铁柱蹲地上写下了“赵四”两个字,蛋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该怎么写,好像有个“虫”字,“虫”在上头还是在下头来着,他竟然记不起来了……他本来想画个圆圈当做蛋算了,可是一对上赵四蛋崇拜的眼神,他就有点不敢这么做,主要是怕毁了自己的形象……
他抬头看天,看到天上悠悠飘着几朵白云,立马转移话题道“阿爷,天上的云好高,是不是要下雨了?”
一时间,所有人仰起头。
天上确实有零星的白云飘过,显得很高远,但程弯弯并不觉得这是要降雨的征兆。
里正一脸凝重道“根据我种田多年的经验来看,今天应该又是大太阳,肯定不会下雨。”
“可是书上说,云变高,则下雨。”赵铁柱煞有介事,“书上写的不会错,那就是阿爷错了,可是阿爷好像也没有错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程弯弯“……”
傻孩子,谁都没错,是你认错了字。
大河村世代都是农民,偶尔几个有出息的去镇上经商,但从来没出过一个读书人。
程家村之所有能有人读书读出来,是因为那边有个老秀才,开了一个草屋学堂,收了不少学生,多多少少也有几个好苗子。
大河村这边连学堂都没有,就算有好苗子也发现不了。
想让孩子认字学知识,那就得送到镇上的学堂去,据说一个月束脩就要一两银子,难怪程家的人可劲的剥削原身的钱财,家里养个读书人,那确实不是一般的费钱。
半个多时辰后,一行人到了两座山峰的谷沟处。
一走过去,就有清凉的水汽被风吹过来,令人神清气爽。
赵安江大步跨过去,当看到石壁上一滴一滴往外渗的水时,他整个人激动的无以复加“真的有水!这里一直都有水,为啥从来没有人发现!我的老天爷啊,大河村有救了!”
里正浑身颤抖“因为从前不缺水,所以没有人想过来寻水,若是没有大山娘,大河村今年怕是至少要死一半的人……”
赵安河扛着铲锹上前,二话不说开始挖,才挖了一个小口子,一股清泉就从地下涌出来,一行人喝了个痛快。
赵安江十分羞愧“赵大嫂子,先前我还以为你是故意诓骗我爹,我在这里给你认个错。”
“都是一家人,说这话就见外了。”程弯弯并不在意被人误会,她转入正题道,“若是将这里的水引下山,稻子就有救了。”
里正掰着手指头,按照正常时节来算,这会儿应该是灌浆成熟期了,但因为干旱太久,村里的稻子大都还在抽穗扬花,正是大量需要肥水的时候,引水下山的事,宜早不宜迟。
但水源处距离山下太远,一来一回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就算把人当牲畜使,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把稻田都浇灌一遍,这事儿有点棘手。
里正抽了两口旱烟,缓声道“大山娘,你可有什么主意?”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大山娘会有好办法,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也不清楚。
程弯弯笑着看向老二“二狗,你昨天想出来的法子,让里正给你指点一下。”
赵二狗立即来了精神“咱们大河村的稻田有上千亩,靠人肩挑手提肯定不行,我想着,是不是可以从山上挖一条沟到山下,把水引到田地里……”
他话还没说完,赵安河就立马摇头“二狗子,你知道从山脚到这里有多少里吗,有十几二十里路,比防洪的河堤还要长……”
。
第35章 一个字换一个栗子
风吹过来。
带来了泉水的清凉,但一行人心头依旧燥热。
赵安河一否定,赵二狗就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说了。
程弯弯淡声开口“除了挖沟渠,你们还能想出其他更好的主意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想不出来。
“二狗子,你继续说。”里正吸了一口旱烟,“万一能行得通呢?”
赵二狗昨晚一夜没睡,自然不是为了失恋的事,而是在想怎么更好的挖渠引水。
这是全村最重要的一件事,早就超过了他的私人感情。
“十几里听起来很远,走起来也得大半个时辰,但其实,只要把十几里分成无数个小段,每人负责一段,这件事就不算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他站起身,走了三四大步,继续说道。
“这大概是一丈,一个人一个时辰能挖完,不过天不下雨泥土很硬实,泥土里还有石头啥的,那就假使一个人挖一丈地需要两个时辰。”赵二狗侃侃而谈,“我昨天走下去测量了一下,一共大概是三千丈出头,一丈需要一个人挖两个时辰,那三千丈就需要三千人挖两个时辰……”
他用的是昨天程弯弯教给他的计算方法,算的很快。
里正平常处理田间的庶务时,经常要心算这些数字,他瞬间就给出了答案。
大河村的壮年劳动力,十六到四十五岁之间的人大概有四五百人,这么多人一起上阵,差不多是十五六个时辰。
人不可能一整天都高强度劳作,时间分化一下,那就是大概两天半。
两天半的时间,能将山上的水引流到稻田,这是里正之前根本就不敢想的荒唐事。
“二狗子,你真聪明……”里正难以置信,“我以前觉得铁柱是大河村最聪明的孩子,今天开始,你也算一个。”
ÕÔËĵ°àÙ×ì¡°ÄÇÎҾͲ»´ÏÃ÷ÁËÂï¡£¡±
里正哈哈大笑起来“你要是能认十个字,你就是大河村第三聪明的孩子。”
赵四蛋立马揪着赵铁柱的手“铁柱哥,教我认十个字吧,我请你吃糖炒栗子。”
赵铁柱的口水瞬间就流出来“一个字换一个栗子。”
赵四蛋立马点头。
心里有了成算,里正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他站在高石头上,看着蜿蜒向下的山道,开口道“大山娘,你觉得沟渠选哪条路挖下去更好?”
平时遇到这种事,里正都是和村里的庄稼老把式们商议,但今天,他却总想听程弯弯的意见。
能把赵二狗教的这么聪明,大山娘肯定也不差。
而且大山娘是程家人,程家可是出了一个童生,据说是十里八村年纪最小的童生。
程弯弯思索一会后道“水源处在谷底,直接从谷底挖沟绕到东边来,然后一路往下,这边不是太阳直射,土质没那么硬实……”
里正频频点头,和程弯弯将沟渠的路线大致定了下来,沿途还做了一些记号。
忙完后,到了午时。
一行人准备下山。
走到半路,程弯弯想到了昨儿赵四蛋的话——要是能孵小鸡就好了。
那两只大母鸡看起来就不像野鸡,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如果当着里正的面在山上捡到一只大公鸡,就算是过了明路。
说做就做,程弯弯立马在商城里买了一只专门用来配种的大公鸡,毛色亮丽,鸡冠鲜艳,花了她八十文钱。
她落后了几步,将大公鸡放出来。
“咯咯哒!”
大公鸡扑腾起飞,直朝赵二狗扑去。
赵二狗正在思考挖沟渠的事,这件事虽然已经定下来了,但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他一直在想……
突然有什么东西生扑过来,他吓了一大跳,飞快的就朝边上躲去。
“好大一只鸡!”赵铁柱眼睛发亮,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猛然生扑过去,一把揪住了大公鸡的翅膀,“哈哈哈,阿爷,爹,二叔,我抓住了一只野鸡,今天晚上有野鸡肉吃了,啊哈哈哈!”
这孩子,都快笑傻了。
赵二狗懊恼不已,朝他飞过来的一只鸡,他竟然躲开了。
这么肥的大公鸡,起码四斤,反正不会生蛋,直接把头拧断,回家炖汤或者烤着吃……这么一想,赵二狗的口水就滋溜流出来了,然后更加懊恼。
程弯弯“……”
失算了,没想到赵铁柱反应这么敏捷,真不愧是大河村最聪明的娃儿。
她往边上挪了几步,又花八十文买了一只大公鸡……这次,大公鸡朝赵大山飞去。
赵大山眼疾手快,赵二狗带着愤怒,赵三牛像大山一样,赵四蛋生怕鸡飞走了,四个小子同时扑过去。
“咯咯哒!咯咯哒!”
大公鸡被压在最底下,不断的发出惨叫。
程弯弯赶紧将几个孩子拉开,要是这只鸡被压死了,她还得再买一只大公鸡……
还好,这只大公鸡的生命力相当顽强,扑腾着翅膀要逃走。
ÕÔ´óɽ´êÁËÒ»¸ù²ÝÉþ½«´ó¹«¼¦°óÆðÀ´£¬ÈÓ½ø±³Â¨¡£
“这两只鸡长得一模一样。”里正满脸惊奇,“这年头,野鸡长得比家养的鸡还壮实漂亮,这山里怕是还有什么杂粮没有被发现,以后有时间再找找看。”
程弯弯腹诽,里正你真的想多了,这两只大公鸡都是现代人工饲料鸡,长得能不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