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外姓人一个个表态,气的张无赖脸色铁青。
这些垃圾个个捧着赵家人的臭脚,活该在大河村遭排挤。
他说也说不过,甩袖子就走了。
里正让大家安静下来,喊来铁柱登记人名。
铁柱应该是村里识字最多的,他不是专门学过认字,而是跟着镇上酒楼掌柜干过一年活,耳濡目染之下就会了一些。
他铺开一张草纸,手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名字。
“王永成报名。”
“赵大山报名。”
程弯弯报名的时候,看到铁柱写在纸上的字,嘴角不由抽了抽。
这字比狗爬还丑,左一撇,右一竖,一笔一划分家似的,大山两个字写的扭扭曲曲。
关键是,村里人还在夸奖“铁柱这字,写的真好,大河村独一份。”
“里正家要出一个读书人了。”
“说起读书人,还是隔壁程家村厉害,程家大孙子都考上童生了。”
“童生是啥?”
“不晓得,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边上不少人看了程弯弯一眼。
程弯弯姓程,但是跟程家闹翻了,他们也不好多问什么。
铁柱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不会写的就画个圈,全村人报完名,草纸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圈圈。
程弯弯扭过头,幸好她不是老师,不然肯定会忍不住上前纠正。
她转身准备离开,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孩子。
是上回和四蛋抢兔子的张大刚,是张无赖的儿子,他一个人站在那儿,神情藏在阴影里,看不出什么情绪。
他站了一会,转身就走了。
程弯弯回到家中,径直走到房间,然后点开交易商城。
桂花村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摸过来,她必须得买点东西防身。
她看来看去,选择了一把短刀。
这把刀设计的很不错,可以折叠藏在袖子里,是防身的最佳利器。
她拿着刀从桌子角边挥过去,竟然能把桌角切断,难怪要五百文一把,确实很值。
“娘……”赵三牛推门进来,要说什么时,一看到她手上的短刀,要说的话就全忘了,他满眼放光,“这是哪里来的刀,看起来好锋利!”
被看到了,程弯弯也不藏,面色坦然道“上回去镇上,在巷子里捡的,确实很锋利。”
赵三牛无法控制住自己对这把刀的喜爱,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刀,不停地搓手。
程弯弯扶额“送给你了。”
“谢谢娘!”
赵三牛拿着短刀就出去了。
程弯弯最后给自己买了一个电击指环,一次性放电,能电晕一个成年人,要价一两银子。
她狠狠心买下来,用绳子拴起来挂在脖子上,用来防身。
。
第27章 赵二狗的心上人
晚餐格外丰盛。
两个鸡蛋打碎混合白面粉,做成鸡蛋面饼,七个鸟蛋水煮剥壳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炒青菜,一个油炸藕丸子,每人面前一大碗白米饭。
虽然连着多天都吃饱了肚子,但四个小子还是忍不住直流口水。
程弯弯在每个人碗底放一个鸟蛋,最后多的一个放在了吴慧娘面前。
吴慧娘有些受宠若惊“娘,我吃一个就够了,这个给您……”
“一人一个蛋,很公平。”程弯弯看了一眼她肚皮,“等这几天忙完了,我请郑郎中来给你看看。”
她没怀过孕,也不懂怀孕需要注意什么,但现代社会孕妇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产检,请郑郎中来看看肯定没错。
吴慧娘的眼圈有些发热。
嫁进赵家一年,她就被磋磨了一年,若不是大山心疼她,总是偷偷省粮食给她吃,她怕是早就过不下去了。
以前大山是她的光。
现在,她感觉婆婆身上也在发光。
家里七个鸟蛋,她竟然能吃两个,她从未想过婆婆竟然会如此善待她。
“娘,我……”
吴慧娘想说点什么,嗓子眼却很堵,想说的话说不出来。
程弯弯拍了拍她的手背“都是要当娘的人了,不许哭,不然孩子生下来天天哭,会把人吵死。”
吴慧娘的眼泪顿时就憋回去了。
一家人正要用餐。
一个怯弱的声音突然在院子里响起。
“二狗哥,你在吗?”
是一个女孩的声音。
赵二狗连饭都顾不上吃了,扔下筷子就朝院子外走去。
程弯弯好奇的看过去,一个穿着藕色补丁衣服的少女站在院墙外,看起来亭亭玉立,只不过这姑娘很瘦很瘦,一看就是在过荒年。
她的眼底燃烧起熊熊八卦之火“四蛋,别吃了,快看,那女孩是不是你二嫂?!”
赵四蛋嘴巴塞塞满食物,用力点头“是、是水芹姐,我有一次见过,原来她就是未来的二嫂!”
赵三牛瞪圆眼睛“二嫂长得好漂亮。”
这姑娘眉眼端正,眼睛很大,看着确实漂亮,尤其是还穿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更显得出挑。
橘色的夕阳落在姑娘身上,瞳仁里倒映着晚霞的光辉,抬头望向站在面前的赵二狗。
赵二狗压根就不敢看姑娘的眼睛,双手局促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
程弯弯忍不住失笑出声。
年轻太好了,爱意无处掩藏,看着就让人心动。
随即,她就笑不出来了。
看老二这副春心荡漾的神色,就知道这小子铁了心要把人娶回来,这姑娘能主动来找老二,对老二应该也有意思。
也就是说,他们家马上要办喜事了。
办喜事,就意味着要花钱。
她手上倒是不缺钱,卖了人参有一百二两银子,够花很久,但缺一个光明正大拿出来花的理由。
让这些钱过明路,是她即将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程弯弯随口问道“大山,当初你办喜事花了多少银子?”
赵大山的脸蓦的一红,嚅嗫着道“不、不知道……”
吴慧娘更是害羞,脑袋都快埋到饭碗里去了。
赵四蛋代为解答“娘,我知道,阿奶说大嫂进门一文钱都没花。”
他这么一说,原身的记忆就在程弯弯眼前浮现出来。
大山当初去镇上换盐,和在镇上卖鸡蛋的吴慧娘一见钟情,两人一来二去的,就好上了。
吴家也不是那等拿闺女换嫁妆的人,见赵家条件还不错,还有个参军的公公,二话不说就答应将闺女嫁过来,连赵家给的半吊钱彩礼,都让吴慧娘当嫁妆带回来了,当然,这钱最后进了原身的口袋,被送去程家了。
谁料,吴慧娘一嫁过来,大山爹就死了,紧接着原身吵闹着分家,吴慧娘开始了噩梦一样的生活。
吴慧娘在婆家过成这样,也没回娘家诉苦,生怕爹娘冲过来将大山给剁了。
正说着,赵二狗从门口走进来。
他抓着头发,嘴唇张了张,许久才道“娘,水芹听说大河村家家户户都挖了玉笋,是来借粮食的。”
程弯弯开口问“借多少?”
赵二狗伸出两根手指头,又折回去一根“十斤。”
十斤玉笋,并不算多。
二狗这小子明显是喜欢那姑娘,拿十斤玉笋帮个忙不算过分。
程弯弯让赵二狗自己去地窖里拿玉笋,然后看向吴慧娘“你嫁过来有一年了,还从来没回过娘家,明儿你拿十斤玉笋回娘家走一趟,看看你爹娘那边是啥情况。”
大儿媳都嫁过来了,吴家那边是正儿八经的亲家,给十斤粮食不算出格。
听到程弯弯的话,吴慧娘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一年来,婆婆不知道往程家扒拉过多少东西,还明里暗里骂她拿家里的东西补贴吴家。
天地良心,她嫁过来之后,一粒米都没往吴家拿过。
她特别注意,绝不在婆婆面前提起吴家一个字。
没想到,婆婆竟然主动提起,还叫她带二十斤玉笋过去,这巨大的惊喜,让她眼睛瞪老大。
但院门门口,孙水芹却满眼失望。
她提的是借二十斤粮食,赵二狗却只拿了十斤出来,她回去怎么跟爹交代。
“水芹,我家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
赵二狗有些艰难的开口。
这些玉笋是他们兄弟四个一起挖出来的,一人大概挖了三四十斤,他要是一口气借二十斤出去,那他和以前往程家送东西的娘有什么区别?
“我知道的,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孙水芹的双眸布满了水雾,“那二狗哥,我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