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片刻,李察转身,有了打算,看向亲卫队长爱德华出声:“把王宫的工匠找来,我有事情吩咐他。”
“额,是”
第018章 莱顿瓶
下午接近傍晚时分,王宫上方的天空快速阴沉下来,整个世界透出一种诡异的琥珀色亮光,预示着一场大雨的马上到来。
李察宫殿前面的广场上,一个亲卫士兵手持着一架工匠制作出了的古怪风筝,一脸紧张的看着头顶天空。
“轰隆”一声,天空云层间闷雷声响起,一阵凉风猛地吹过广场。
亲卫士兵扭头看向一边,看到李察点了点头,“咕咚”一声吞了吞口水,壮着胆子把风筝升了起来。
风筝并不是普通的风筝,而是引雷的风筝,上面带有一小串金链,牵引的风筝线中编入了纤细的银丝,在最末端更是连着一个造型古怪的瓶子。
这是李察在连续三次实验失败后,想出来的办法用风筝捕捉雷电。
其实,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并有人付诸于实际。现代地球历史上,1752年6月,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就把一个带有铜钥匙的风筝升到了空中,当风筝被雷电击中的时候,电流顺着风筝线上的铁丝成功引下来,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电,从此富兰克林名声大噪。
这算是现代地球小学课本上知识,操作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把引下来的雷电如何存储。李察的选择,便是莱顿瓶,也就是挂在风筝绳索最末端的瓶子。
莱顿瓶,是现代地球历史上,荷兰科学家马森布罗克于1745年研制的。
最原始的莱顿瓶,只是一个玻璃瓶或者陶瓷瓶,在瓶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贴上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一根插在瓶里面的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直径一厘米左右的金属球。这种结构通过电容器的原理,能把一定数量的电荷储存起来,等用的时候进行释放。
别看结构简单,释放的电流却足够强,在现代地球1748年巴黎的一次实验中,莱顿瓶释放的电流,让足足二百多名手拉手的修道士集体跳起来。
所以这种方法是绝对能满足要求的。
李察这样想着,看向亲卫士兵。
广场的风正慢慢大起来,亲卫士兵手中的风筝越升越高,直达天际。
“哗啦”,一点电光闪过,阴沉的大地陡然一亮,接着是雷声传来。
亲卫士兵吓了一跳,但还是咬着牙屏住呼吸,控制着风筝继续升高。
“呼呼”,狂风渐怒,云层间的电光频频闪过。
突然,“轰隆”一声惊雷炸响,一道霹雳落在了天空中的风筝上。
“轰”的一声,整个风筝直接被点燃变成一团火球,火焰顺着风筝线向下快速蔓延,一同蔓延的还有雷电。
亲卫士兵脸色霎那间一白,眼睛陡然瞪大。看着火焰,手不受控制的松开,吊在绳子末端的莱顿瓶立刻向着地上摔下。
站在旁边的爱德华看到了,骂了一声,猛地冲出。狠狠一脚踢在亲卫士兵的身上,接着整个人扑出,伸出双手接住即将落地的莱顿瓶。
下一刻,爱德华眼睛也瞪起来,亲眼看到一道蓝色的电光顺着风筝线,落入他手中的瓶子中。微弱的麻木感笼罩他的身体,与此同时,全身汗毛不受控制的立起,让他心中生出巨大的恐惧。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一时间都无法动弹。
许久许久,感受到身上的麻木感消散,立起的汗毛恢复正常,爱德华深呼吸一口气,这才动起来。恶狠狠的瞪了旁边的亲卫士兵一眼,持着莱顿瓶快速跑向宫殿中的李察。
结果他前脚进入宫殿,后脚就有倾盆大雨落下,一瞬间整个天地都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入耳的全都是“哗啦哗啦”的雨声。
爱德华诧异了一下,略感庆幸,接着扭头看向李察,把莱顿瓶小心的递上:“王子殿下,都办妥了。”
“嗯。”李察接过莱顿瓶轻点一下头,也不多说,转身就走。
爱德华在身后快速道:“王子殿下,午餐你就没有吃,那么晚餐你”结果还没有说完,李察的身影就走上了二楼楼梯,消失在视线中。
爱德华看了,无奈的一笑,自言自语出声:“唉,这是又要一整天不吃饭么,如果明天早上再不吃的话,可就真的又是一整天了啊。唉,我这个亲卫队长真的很难当啊”
次日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
打着哈欠的爱德华从宫殿的餐厅前走过,眼睛随意的一瞥,突然瞪起,就看到李察出现在了餐厅里面,正在吃着早餐。
这!
爱德华用力揉了揉眼睛,发现真的没有看错,带着几分不敢相信走进餐厅,问候道:“王子殿下,你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啊?”
“嗯,睡不着而已。”李察淡淡出声,用一把餐刀把白面包切成片,抹了酸果酱往嘴里面送去。
李察一边吃着,一边眉头紧皱,像是思考着什么事情。
昨晚用自然闪电和莱顿瓶做的测试,自然是失败了,不然也不再这么早的坐在餐厅中吃早餐了。
昨天晚上,按照门罗之章的描述,李察进行了第二次生命重塑的科学破解尝试。在进入星体投射后,费了一番功夫终于让意识体唤醒了肉体,然后对着肉体释放了莱顿瓶中的电流,希望可以让身体的生物电流增强,进入“高度活化状态”,进而“开辟法源”。
莱顿瓶的电流强度倒是的确够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李察就清楚的感受到了身体发生了某种神奇的变化,但也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罢了。
因为莱顿瓶的性质是电容器,释放的电流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没有。所以当储藏的电荷消耗一空后,“高能活化状态”瞬间消失,身体恢复正常,“开辟法源”自然无从做起。
“果然么,想要真的破解这第二次生命重塑,投机取巧是不行的,必须要真的投入一些精力才行。”李察在心中道。
味如嚼蜡的再次吃下一片涂满酸果酱的白面包,李察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获得稳定的强电流,其实并不难,即便是在当前这个中世纪世界,利用简单的材料也能做到。主要的问题是过程繁琐,自己一直不想太过麻烦,所以才会测试水果电池之类的。而现在既然都不行,那么就只能用最繁琐、最麻烦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了。
伸手拿起被子,喝掉里面的温水,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李察抬起头看向了爱德华吩咐出声道:“把王宫的工匠找来?”
“现在,这里?”爱德华微微一愣。
李察则是点头确认道:“对。”
“额,是,王子殿下。”爱德华听了快速走出去。
第019章 工匠
很快,王国的工匠到了李察所在的餐厅。
餐桌上的食物已经被收走,李察正在上面铺开一个长长的卷轴,用着鹅毛笔快速画着什么东西。
爱德华一脸疑惑,站在旁边不敢打扰。工匠更没有这个胆子,老老实实的低着头,不发一言,只是时不时的向着李察画着的卷轴偷偷瞄上一眼,觉得王子殿下好像是在画一个机械。看上去像是风车,但要更加复杂
“沙沙沙”
许久之后,李察放下了手中的鹅毛笔,看了一眼卷轴上的东西,微微点了点头,接着扭头看向旁边等候多时的工匠。
工匠是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男人,但其实年龄才四十多岁。当前这个世界的手艺人日子并不好过,即便是被王宫雇佣,也仅比一些农奴好点,长时间的劳累让对方很是显老。
Á³Éϲ¼ÂúÖåÎÆ£¬Á½Ö»ÑÛ¾¦Éî°¼£¬ÏÂÃæÍÏ×ųÁ³ÁµÄÑÛ´ü£¬´ËʱÕýÓÃìþìýµÄÄ¿¹âÍûÀ´¡£
“你叫马克对吧?”李察出声道。
“额,咕咚回王子殿下的话,我小的是马克。”工匠连忙道,没想到王子殿下能准确的叫出他的名字,声音中带着几分诧异和惶恐。毕竟,一个小人物,被王子殿下记着,不见得是好事。
李察挥手直接道:“你过来看看我画的这幅设计图,能不能看懂。”
“额,是。”工匠连忙走近,目光落在卷轴上,认真扫视了几眼,确定了刚才他的猜测,出声试探的问道,“这这好像是是个风车,王子殿下?”
“不错,的确是风车,那么你有把握制造出来吗?最多给你五天的时间。”李察道。
“额,这个”工匠迟疑了一下,看着设计图,估算着工作量,不确定的道,“应该可以。”
“你再仔细看看,确准了再说。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现在可以问我,我会给你解决。不要到时候,再告诉我有问题,不能完工。”李察道。
“额,是是是。”工匠脸上道,脸上忍不住的沁出汗珠来,再次看向设计图,眼睛闪了闪,突然发现着设计图好像真的不是他刚才想的那么简单,至少比起普通的风车来,有着很多他看不明白的部位。
连忙伸手一指道:“王子殿下,这个这个地方好像有些问题,一般的风车不是都安在一根柱子上面,这个风车安装的地方怎么是这样的”
李察看了一眼,缓缓出声道:“这是转塔。”
“转塔?”工匠愣怔。
“一般的风车,的确可以安装在柱子上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缺点是不能一直适应风向,需要通过人工调整,费力而且效率不高。而按照这个设计图上来制作,把风车叶片安装在专门的转塔上,转塔就能自动环绕中轴旋转以面对风向,就可以每时每刻最大程度的利用风力。”李察出声解释。
工匠眼睛瞪大,惊了:“真真的能这样?但但王子殿下,这是怎么做到的,风又不会从一个方向来,可能是任何一个方向”
“因为在转塔上有这个部位。”李察在设计图上用手指一点,“在主叶片后面,有一个与其成直角的尾扇,与转塔边缘的齿轮轨道相连。所以无论风从那个方向吹来,只要吹过这一尾扇,尾扇就会推动着转塔转动,保证风塔的主叶片始终对准风向。”
工匠听了,挠挠头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不过却从李察的话中至少明白一件事:王子殿下不是随便胡说的,而是真的懂,而且比他懂得多。
这样的话
下一刻,工匠深吸一口气,找到下一个不懂的地方问起来:“那王子殿下,这里”
“额,这两个在悬臂上向外摆的两个重球,是离心式调速器,原理你不需要知道,只要明白他可以用来自动的调整转子的转速,从而适配不同的风速就行。这算是十九世纪风车上的科技了,现在是早了点,不过应该也完全能制作起来。”
“额,好吧那王子殿下,这个转子”
“这个啊。”李察拿起鹅毛笔一挥,把相应的部位勾掉道,“这个部位有些复杂,不用你,我亲自来就好。是我用来感应生电的,需要用到人工磁铁,你还制作不出来。”
“好吧,那王子殿下这个部位又是”
“这是一个改进型的曲轴,用来转递能量驱动转子,这个要注意这里”
“那王子殿下这里”
“这是储存电流的部分,我亲自来,你只预留好相应的部位”
“那这里”
“”
工匠和李察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弄清楚了设计图上的所有细节,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出声道:“王子殿下,这个风车好像真的有点难啊,只怕五天的时间”
“那就一周的时间。”李察道,声音有些严肃,“但不能再长了,我的时间有限,不能拖。”
“额,这个”工匠缩了缩脖子不敢拒绝,咬牙点点头,“那好吧,王子殿下,我一定在一周后制作出来。”
“嗯,那就好。”
工匠拿着设计图走了,下一刻爱德华正要出声说些什么,李察已经先一步看向他,出声吩咐:“爱德华,你去帮我找一些铁屑,还有一些铁锈粉末来。”
“啊?”爱德华一愣,问出了刚才一直想要说的话,“王子殿下,你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啊?”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察道。
“额,好吧。”这个回答和没有回答差不多,爱德华耸耸肩,无奈的转身也离开了。
等到下午时分,铁屑和铁锈粉末送到了李察的独立实验室中。
下午,独立实验室。
午后的阳光照耀进来,明亮无比。
李察看着实验桌上足足几十斤的铁屑和铁锈粉末满意的点点头,爱德华虽然剑术平平,但是办事能力还是有的。
按照爱德华的说法,这些铁屑和铁锈粉,加起来的重量要超过100磅。磅是英美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59237千克,也就是0.9071847斤。不过按照习惯,每次听到别人提及这种英美制单位的时候,李察都是在大脑中自动换算成记忆的单位。
1磅也就是差不多0.9斤,100多磅合90多斤,的确不少了。
而之所以要这么多的铁屑、铁屑粉末,原因无他,那就是制作转子,用在风车上面。
这是李察决定用的最根本、也是绝对不会失败的、制作电流的方法。
第020章 中世纪的电磁学
要想制造电流,就要明白电磁学。在现代地球历史上,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算是电磁学的一项重要成果。
所谓的电磁感应现象,就是当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