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科技传承_校对版by:一桶布丁》-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之前他将手机交给了王世子摆弄,但是打死他都没想过王世子还真有这个本事让他的这台用了一年多的三星手机快起来,不仅仅是快,简直能用飞来形容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呆了片刻,岳少华朝着身边宠辱不惊的王世子飞快问道。

        王世子明显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微皱着眉头想了想才开口道:“我以前了解过智能手机的系统,比如你之前的安卓系统跟苹果手机的IOS系统,对比过两种系统的优缺点。了解到安卓系统使用时间过长后会有卡顿的缺点,所以我专门思考过该如何解决安卓系统的这一缺点。其实安卓系统还是很强大的,之所以使用长久后会卡顿,主要是这款系统跟苹果的IOS系统不一样,需要保证支持尽量多的已存在跟还未知的硬件组合。当时我就想如果能让这款强大的系统解决卡顿问题肯定也算是个突破。”

        “我专门研究过安卓手机系统,了解了它响应机制以及造成使用长久后卡顿的原因。比如,安卓系统在进行操作时首先要激活应用、框架,最后才是屏幕核心架构;比如,安卓系统采用JAVA语言编写,因为虚拟机的存在,二次转化在执行效率低;以及安卓系统程序总是常驻内存的后台管理方式,程序即便是停止应用后还一直保存在内存之中,直到系统需要更多的内存才会释放这些资源,等等。其实我所做的很简单,只是将这些缺点都改了,让系统运行的更为合理而已。”

        岳少华目瞪口呆的看着长篇大论的王世子。说实话,王世子说的这些他压根就没听懂。他这个问题的意思其实也不是想让王世子说这些原理性的东西,他仅仅只是想知道这个孩子怎么会如此逆天,竟然用一个多小时就能设计出如此逆天的程序,真的让他的手机运行飞快而已。所以面对王世子的答案,岳少华在震惊之余,只能苦笑着问的更清楚了些。

        “你的意思是你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将安卓系统改的近乎完美?”

        不怪岳少华如此震惊,不管是三星、华微、还是华夏的众多手机企业,绝大部分都使用的是安卓系统,他绝不相信那些手机厂家的工程师们不会对这款系统做改良,网络上各个厂家的刷机包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但是这么多手机厂家生产出的安卓手机,岳少华相信到目前为止绝对没有哪个厂家能开发出如此完美的系统来。尤其是他的手机可还是一年前的老配置,而他买的时候也没有太过追求性能,所以这款手机的硬件配置绝度不能算高,放在一年前也就只能算中等档次。

        王世子随便鼓捣一下出来的系统,都能让他的老手机焕发新春了,如果放在现在那些配置更高的高档手机上,程序岂不是能跑的飞起来?这似乎也太逆天了吧?

      第36章 朴实的梦想

        “当然不止一个小时,我可没那么厉害。其实我想这个问题很久了,最近也都一直都在考虑如何改良这款系统,只是没有机会试试。今天正好听你说手机卡,就把我的一些想法付诸实践,看来效果还不错!而且能这么快也是因为我只动了系统核心,对于外观界面没有做任何修改。”王世子挠了挠头道,随后不等岳少华开口,他再次开口问道:“对了,岳老师,您觉得我做的这款系统能够卖多少钱?”

        王世子虽然语焉不详但是到没有欺骗岳少华什么,实际上在他想到要为闫家村修一条路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通过开发出一个比安卓更为优越的手机系统来卖钱。

        之所以想到靠这款系统来赚钱也是有原因的。

        在王世子接触网络后,在他最关注的科技频道中被提到最多的无疑就是智能手机。苹果跟三星之争、锤子大战魅族、小米笑傲江湖、华微沉默中崛起,到最后甚至一些本身压根就不做手机的厂商都大举杀入智能手机领域,让王世子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这么多名人都要做手机?很显然因为这个行业赚钱啊!有了这个认知,在王世子在闫家村老宅那神奇的地下室中还专门下载了安卓系统仔细研究过一番。

        而当他打定主意要靠一己之力为闫家村修条路后,很自然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开发出一款比安卓系统性能要提升不少的智能手机系统来卖钱。所以这些日子他也的确一直在考虑如何开发出一款既能像安卓系统支持各种不同硬件组合,又能大幅度提升性能的系统。

        有了这个想法,他的脑袋里自然而然便浮现出了一大堆的机器语言代码。而在这些天闲暇的时候他的大脑还只在针对这些代码进行修正跟改良,只是还没有机会亲手试一试。所以当今天岳少华打算【创建和谐家园】,却尴尬的说出手机太卡时,他自然而然的就提出了要求,并正式的测试了一次他大脑中浮现的那些机器代码是否可行。

        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当然能否支持其他硬件组合的手机还有待测试。毕竟不同的厂商提供的驱动不尽相同,虽然他设计这款系统时,充分考虑了近乎万能的硬件接口程序,但是毕竟还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不过在他想尽快让闫家村摆脱现在这种穷困局面的情况下,他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自己琢磨出来的这款系统究竟价值几何。

        他很清楚自己这款系统绝对还是值些钱的,毕竟智能手机厂商那么赚钱嘛。只是换来的钱能否够修闫家村直通别山县的路他并不敢肯定,毕竟闫家村在别山深处,如果按照他想象中的省级公路建设标准来建造,花费的绝对是笔巨款。

        不过王世子这个问题还真把岳少华问住了。

        “能值多少钱?”岳少华愣了片刻后,喃喃自语了句。

        岳少华也能肯定王世子开发出的这个系统很值钱、相当值钱,但是具体到能卖多少他还真说不上来。毕竟他不是干这行的,更对技术一窍不通,对于智能手机也只是会使用而已。不过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他真的是招到一个宝贝了。

        甚至在他看来,眼前的王世子压根就不是一个考生这么简单了。简直就是个全才啊!考分高或许只能说明这孩子会读书,但是还有如此的动手能力,还精通编程,随便在脑海中构思一个系统,就能让他的手机跑得飞快,这简直逆天了。

        当然此时摆在他面前也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机遇,而眼前这个考生或许就是他人生中的贵人。虽然他此时同样估不出王世子随手开发出的系统具体能值多少,他相信就算一个业内人士也不能准确估计,但岳少华毕竟来自于京城,来自于华夏的顶级学府,三十多岁的他更有二十多年的社会阅历,判断能力自然要比王世子强。

        “听我说,王同学,你这系统很值钱,或许能值几亿?十多亿,甚至更多都有可能,但我也说不准!毕竟我以前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不过我相信就凭这款系统,你成为亿万富豪都完全不成问题!”岳少华斩钉截铁地说道。

        “能值这么多么?那您估计这个系统换来的钱够不够修一条闫家村通到县城的路?”王世子听完岳少华的回答,眼睛一亮立刻继续问道。

        “修路?”岳少华再次一愣,在看向王世子时目光也再次变得不同。

        昨天晚在他劝说王世子加入华清时就曾提到华清大学培养出了华夏最多上市公司老总时,他就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孩子似乎对于赚钱很感兴趣。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在这么一个年代,将金钱作为追求也无可厚非,尤其是像王世子这样来自贫困山区的考生,更比普通人有着更为强烈的对于金钱的向往,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出路,这种心态这么多年岳少华早已经司空见惯了,谈不上有什么太多感觉。

        这年头大家不管嘴里说的多高尚,但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为了钱而奋斗着,考生也只是普通人而已,能考到高分也正说明了他们不管从智商还是对未来的规划上,有着更为清晰的思路,所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习以为常,当今天从王世子口中问出这么一句话时,岳少华受到的震撼也分外强烈。原来这孩子对钱的渴望竟然源自于想要为自己的家乡修出一条致富之路!这种心灵上的震撼甚至超过了他对王世子曾经经历的好奇,让他生不起心思去了解王世子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逆天的,取而代之的是此时对自我的反省跟对王世子的敬佩。

        只因为岳少华曾经也出生于一个贫苦乡村,在考出去后,也曾经立志于要改变家乡的贫苦面貌,但是这么多年来,现实早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现在他也早已经改变了初衷,只是为了生活而奔波而已。

        这一刻岳少华似乎从王世子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只不过自己没能够实现最初的理想,而眼前这个少年只凭自己手中的这个手机,就有着能实现这个理想的希望!

        也就在这一刻,让岳少华突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去帮助眼前这个还能保持着这个朴实梦想的小家伙!

      第37章 探讨

        “从你说的闫家村到这别山县城大概有多远?”当心里有了计较,岳少华便压下了心底对王世子这个人的好奇,开始询问王世子关于他设想中的这条路的情况。

        听到岳少华的询问,王世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在电脑上找到了一副地图,随后用鼠标点着地图开始介绍起来。

        “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不算太远,大概只有九十公里不到,但是其中有五十多公里都在没有修路的山区,平均海拔在一千三百米左右,即便是山外也不可能沿着这条直线修路,中间有农家、耕田、池塘、湖泊,根据我的计算,这条路真要修起来大概要有两百公里左右。还要取决于山区这一块的路能否沿路开凿隧道洞。另外我希望这条路在山外部分按照一级公路标准来修,山内可以降低到二级公路的标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方便未来更多的车辆进入山中,尤其是初期的工程车辆,毕竟路了修通了就要通电通水。还有山里的风景不错,还有很多特产,这就给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基础。”

        “而要在未来开发这些资源,这条路肯定要负担起进入无数大型工程车辆的任务!所以路的质量一定要好,尤其是山路那一块,不然发生意外可不是好玩的。在鄂山市附近没有什么娱乐休闲的景区。所以我相信这条路如果修好了,肯定能吸引一部分城市人在小长假选择来此休闲娱乐的。这也能最快、并最大程度的带动起山里的经济!”

        王世子的回答没让岳少华失望。

        显然这孩子说要修这么一条路显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经过认真的考虑跟规划。甚至对于这条路要修成什么样,具体承担什么功能都考虑的很清楚,而且条理分明,这也充分说明了王世子可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这个心思。

        也就是说,虽然今天王世子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一款近乎完美的手机操作系统展现在他面前,可能正如刚才这孩子说的那样并不是临时的灵光一闪,而是早已经想过要通过这个系统来赚钱。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岳少华看来王世子也已经能用妖孽来形容了。不过这样淳朴的妖孽显然越多越好!

        当然王世子的介绍,同时也让岳少华倒吸了口冷气,这条路可当真不好修啊。需要的钱更不是一点半点。主要还是大别山山区内的那段路,山路难修这是共识。尤其是王世子还打算以二级公路的标准修这条路,还要保证质量,这投资让个人来承担,那可就太大了。

        真要是按照王世子的想法把这条路修出来,那就不是十几亿的问题了!

        主要还是王世子标准提的太高了,按照他的标准来修,即便是山区内只要求二级公路标准,每公里的造价要超过五百万,更何况还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不但前期需要较为复杂的勘察跟设计,正式施工中还可能碰到各种意外,甚至还要在山间凿洞开路,还要保证质量,那所需要的费用可就更高了,每公里造价破千万甚至两千万、三千万都跟玩儿一样的。

        而山区外如果按一级公路来修,即便只建双向四车道,造价也得三千万往上走。

        这样算下来这条路预估的造价工程款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六十亿。如果在算上施工中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就算最终造价破七十亿岳少华也绝对不会感到奇怪。

        “你心太大了,王……世子!”说道王世子名字时,岳少华明显犹豫了一下,现在他已经没法将眼前这个少年当做一个单纯的考生,而是将王世子放到了一个跟他平等位置上,所以也叫不出王同学这个称呼了,而是直称姓名。

        “你知道一级公路的标准可是双向四车道,中间还要配备隔离带,年平均日交通量达到一万五千至三万辆,你要想想,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通往山区的路哪会有如此大的交通吞吐量?同样山区里的路按二级公路来建设,日平均行车量也在4500到7000辆,即便在闫家村附近开发旅游资源,你能确定就能有如此多的游客?如果都按照你要求的来建设,最后这条路的造价可能要七十多个亿。”

        “如果你真想尽快帮助闫家村走出目前的困境,我觉得最现实的方法还是首先建设一条通往最近乡镇的乡村公路。即便是山路,每公里造价预估在百万左右,这样总体造价能控制在亿元之内,这才是比较现实的方案!如果未来这条路不够用在扩建也是可以的嘛!”

        虽然岳少华心里对王世子的观点也有认同,但在他看来自己的建议才是最为合理化的方案。按照王世子的规划,投资太过巨大就不说,关键是还没有什么收益,投入跟产出不成正比,甚至还有资源浪费的嫌疑。

        不过他的良心建议王世子似乎并不认同,只是在埋头思考片刻后,才开口道:“嗯,您说的也有些道理。或者山外的公路的确不需要一级公路的标准。不过全程二级公路是我的底限。要修就修条好路出来!”

        王世子的回答让岳少华有些无语,不过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即便整条路都按二级公路来修,最终投资也在四十亿左右,这可不是笔小钱!”

        “钱的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的,但是这条路一定要修好!”王世子倔强的坚持道。

        如果不是手上拿着王世子刚刚给他优化过的手机,岳少华绝对只会将这句话当成一个还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言,但是现在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少年的坚持了。不过他还是决定在多说两句:“好吧,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把这条路一次性修到位?”

        “人总在第一次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才会保持最大程度的【创建和谐家园】。如果真按你说的,先随便修上一条乡村公路,或许未来这条路就很难在扩建了。”王世子抬头望了岳少华一眼,很有哲理的如是解释道。

      第38章 两个单纯的人

        王世子只用了这一句话就让岳少华不在劝说什么。

        事实本就是如此。有多少人对于梦想不在坚持,总想着先将就一下应付过去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一将就或许就是一辈子。

        这样想想岳少华甚至觉得自己压根就没有资格再去给王世子什么建议,毕竟他连曾经踌躇满志走出山村时的理想都没能坚持,哪怕只是一条普通的乡村公路都没能给家乡带去,这让岳少华感觉很惭愧,甚至有了重新找回最初理想的冲动。

        当然,暂时也只能是冲动。毕竟他已经有家庭的人了,也并不算特别富裕,哪可能毫无顾虑的把自己养家的钱丢去修一条路?更何况就算他肯砸进去也不够啊!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坚持你的想法,我说不定还真能帮到你。咱们华清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全国来讲也是数一数二的。正好我跟土木的院长很熟,等你第一批资金到位后,我去跟他说说,到时候让土木工程研究院的教授带些学生来免费来做勘察跟设计。”

        说到这里,岳少华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另外,如果你放心我的话,我这次回京城句会把你修改了系统的手机拿去给一个懂行的朋友看看,他是我们华清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的就是电脑、手机系统方面的东西,而且跟很多业内大佬都有交集。他应该能够给你系统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价,也能帮着你把这套系统推销出去。不过可能需要你提供一份你这个系统的源文件给我,你看怎么样?”

        “谢谢你,岳老师,暂时我肯定不能跟你到京城去,所以一切就拜托你了!”王世子点了点头,毫无异议的开口道,随后他又挠了挠脑袋,继续道:“不过如果你要找人帮我推销的话,那还得等等,纯粹得机器语言可能很难被理解,不如我用C语言重新写一段给你带去。”

        说起来王世子似乎有些单纯了,甚至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愚蠢至极。随便一句话就将一个价值上亿甚至十多亿的软件交于一个甚至还不算熟悉的陌生人。

        只是一来从没真正接触社会的王世子对于金钱还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还没有想过金钱对于人性是怎样的考验;二来,或许是缘分,虽然两人交往不多,但是偏偏对了眼缘,这让王世子对岳少华有种莫名的信任;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在王世子看来只是涂鸦之作,他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实际上在他的设计中,这套系统可绝对不仅仅只是给岳少华手机上增加的这一点点内容,只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他只是更改了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换句话说,此时让岳少华原本卡顿的安卓系统变得流畅只是一个残缺王世子所设计的系统一部分而已。还有很多功能并没有加上去,所以他也并没有将它看的有多重。

        不过最重要的是,王世子有这个自信没人能夺去他开发的系统。虽然他没有刻意去留下后门,但是这系统毕竟是他亲手开发的,而且并不完整,还没有将保护系统安全性的部分写进去,如果真有人敢不经过他的允许大规模使用,他能有一万种办法让使用了这系统的手机全部瘫痪。

        当然岳少华此时可没想这么多,王世子平淡的表态甚至让他升起了一丝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情绪。毕竟这年头想收获被人信任的感觉可太稀缺了。

        而岳少华会提出这个要求其实也跟他长期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工作有关。说起来他被调到鄂省做招生组负责人也不过两年,之前一直在华清大学内部工作。这也直接导致了他这个人同样相对单纯跟真诚。

        如果真是那些社会上的老油子,如果没有存什么坏心思一般根本不会提出这种要求。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相信有人会将有如此价值的东西托付与人,就算王世子干脆的将这系统交出去,估计他们都还得想想是不是会反被算计。

        “行,那你需要多久,我等你!”岳少华立刻道。

        此时岳少华整个人也激动起来,或者因为自己曾经有着跟王世子同样的梦想,这让他突然很希望参与到眼前这个少年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来,也算是圆了一个自己在现在看来遥不可及的理想。

        “也就是二个多小时就够了,我会把一个C语言的版本直接存你手机上。现在是十点十分,大概午饭时间能全部搞定!”王世子一边说着话,一边将注意力再次放到了面前的电脑前上,手指更是已经在键盘上跳动起来,很快颇有节奏感的键盘敲击声开始回荡在这间办公室内。

        “对了,接下来一个月你肯定会过的很精彩,如果你真想快些把你说的那条路修起来,应该适当多跟那些来联系你的媒体或者企业打打交道,多认识写这些人结个善缘,多少会对你未来修路提供帮助。毕竟现在是个人情社会。”就在王世子埋头在电脑前打字时,岳少华突然开【创建和谐家园】代了句。

        “嗯,我知道了!”哒哒的打字声突兀的停止了片刻,王世子认真思索片刻后,答应了句,之后才继续认真对着键盘敲击起来。

        看到王世子进入心无旁骛的工作状态,岳少华也不大算在继续开口说些什么。其实此刻缓过劲来后,他到是的确有很多话想跟王世子谈谈,比如他突然觉得让王世子去学法律似乎有些不靠谱,以王世子此时展现出的编程能力不进计算机学院或者软件学院简直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啊。

        “等会吃饭的时候,一定得跟他好好谈谈这个问题,争取让他改变主意。”岳少华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虽然王世子报考什么专业对他来说关系不大,但是既然王世子展现出了这方面的才华,怎么也不能埋没了才是。

        不过明显不是技术出生的岳少华似乎忽略了一点,以王世子展现出的技术真的是学校那些老师们教的了的吗?

      第39章 高考卷的终章(上)

        岳少华没有将问题想透彻,他的劝说自然是无疾而终。所以他在中午主动请王世子吃了顿饭后,便直接离开了别山县,赶往了省城。

        王世子果然如他说的那般在午饭前将一份他看不懂的文件保存在了他的手机中,当然在电脑上的备份直接被王世子彻底删除。

        虽然岳少华一心想要赶紧赶赴京城先去忙跟王世子商量好的事情,不过毕竟他手头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第一批招生工作才刚刚展开,他作为鄂省的招生组负责人自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下去。

        不过岳少华也打定了主意,在省城呆上几天将工作分配下去后,便直接回京城。反正这次能够如此顺利的将王世子纳入囊中他也算立了大功。更何况如果王世子像那些高考状元一样左思量右考虑的,他也得一直在别山县呆着不能离开。毕竟得等着这家伙做出决断啊。

        所以王世子的干脆也让他省了不少时间,起码在此期间赶回京城一趟绝对不算太过分的事情。而王世子则正如岳少华所说的那样,每天的生活突然变的精彩起来。

        一批批的记者蜂拥而来,几乎每天都有媒体记者跟闫校长联系上要求给王世子做个专访。不仅如此,正如岳少华所说的那样,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家代表也出现在了别山县,有做青少年营养品的、有做实体学习机的、做辅助学习APP软件的、甚至连华夏做牛奶最有名的两家企业牛牛、跟尹利都有公关代表来到了别山县。

        这些人自然是来邀请王世子做产品代言的。没办法,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王世子现在已经在整个华夏彻底火了。就算他想低调都不行。这个发现也让王世子感觉分外苦恼。在高考前他还真没想到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竟然能让华夏民众们如此疯狂。

        实在是他接触社会太少了!压根就不清楚每年一界的高考已经成了华夏一年一度热炒的盛宴。更何况这次王世子不但成绩惊人,更是提供了太多可供媒体炒作的素材。

        比如没得满分作文的满分作文。这个时间各省市的优秀作文已经都在网络上发布了出门,王世子的作文绝对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篇。这可不仅仅因为王世子的考分高,更因为他的作文几乎没人看的懂。就是能把整篇作文字认全的都根本没有!实在是这篇文章里用到的古字太多了。

        更夸张的是还有位老教授专门为王世子这篇文章写了注释,足足一万多字,是原文的十多倍!而通过这些注释网友们完全读懂这篇文章后才发现这篇文章有多牛!

        用骈体古文写文章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即便用到古字也不是不行,但是能用到如此多的复杂古字,没写错一个,文言语法也没有任何错漏,还能够完全贴题这全华夏还真没多少人能做到。如果在加上这篇文章出自于高考,最多只给考生一个小时时间便要酝酿出如此一篇佳作,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也难怪网络上有无数人都在为王世子鸣不平!这篇作文竟然没能得满分简直太亏了!

        为此还有媒体专门采访了这次鄂省语文作文阅卷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也正是为王世子这篇文章写注释的中华师范大学的陈老教授。老教授面对媒体的回答也相当耿直。

        “网上爆料没错,当时由四位教授组成的阅卷专家组有三位都给了这篇文章满分,就是因为我不满古文有如此功力的考生竟然选择理科,所以力排众议坚持扣掉了0.5分。但当时我可不知道这个小家伙竟然数学也这么厉害,竟然把所有大题都用了三种解法,理综更是考出了前所未有的满分,如果我早知道他的理科成绩同样如此优秀,或许就不会坚持在作文上扣这0.5分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华夏讲究一个凡事不能至极,盛极必衰!所以最后出个749.5分的成绩我并不认为比750分要差!现在高考已经过去了,分数也无法更改了,而且我也听说王世子已经确定了会被华清大学录取,现在计较这些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不过我希望这位王世子同学能够再接再厉,在华清大学中再续辉煌。当然我更希望未来有一天这个小家伙能来考我的博士生,我可以帮他申请免试,不过这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这段老教授的采访视屏发布到网络上后,短短一天内就被播放了二十多万次,到目前一周过去了,更是已经突破了百万次,仅次于三个王世子的专访视频。尤其是老教授在接受采访末端说出那番话时脸上难以掩饰的失望之色,更是让人们看的出这老教授对王世子那绝对是满满的真爱啊!所以他所说的一切自然应该是发自肺腑之言呢!

        如此之多可供炒作的内容加在一起,王世子此时炙手可热的程度可想而知。关于他的新闻时不时的都能上个头条,毫不客气的说,这些天他的曝光率甚至超过了很多华夏一线的明星们。

        但这还不是炒作的顶峰,真正被炒作最高峰的时候还是王世子的身世被万能的记者曝光,并发挥想象再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呈现在大众面前之后!

        “他是大山里的孤儿,无父无母,只有个爷爷守在身边,住在不足三十平米的危房之中,从来都吃不饱,穿不暖!艰辛的生活让他从小就要靠上山扒柴维持家用,即便缀学也从不放弃。在没有电的山里,利用月光跟古朴的煤油灯学习到深夜!感谢闫家村的老村长有一个在县城一中当校长的儿子,给这个山里的贫困少年提供了无数学习资料。再加上有个颇有文化的爷爷这才让他一天天成长起来。”

        “而就在王世子走出大山开始高考的前夜悲剧发生了!孩子的爷爷因为山里地壳的突然变动加上本就住的危房,在即将能看到自己疼爱的孙子可以出人头地时,这位可敬的老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甚至尸骨无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3: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