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科技之锤--一桶布丁--全集》-第7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方便吗?”

        “必然的!”

        “那行!”

        ……

        回家的路上宁为直接打了辆出租车。

        还好,司机不属于那种健谈的类型。

        两人也得以认真的探讨些学术上的话题,鲁东义也跟宁为说了些他对昨天那些内容的想法跟理解,只是在出租车上关于数学的话题都是浅尝辄止,也不方便深入的探讨。

        下车结账时,宁为发现手机邮箱提示有封新邮件,下车后便点开看了看,感觉很稀奇。

        这封邮件是由一个名为《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编辑室发来的,大概意思就是请他审核一篇论文稿件,邮件内有论文的摘要,以及接受邀请的链接。

        这还是宁为第一次接到这种邮件,感觉很是新奇,还有一丝丝得意,于是举着手机,看向身边的鲁东义:“师兄,竟然有编辑找我审稿?不会是真的吧!”

        “哦?我看看。”

        鲁东义接过手机,看了眼,恭贺道:“不错哦,是美国数学学会杂志的稿件。嘿,第一次找你审稿就是一区顶流的期刊,这可比我当年强多了,我的第一次给了一个二区末流的期刊,现在想想,好可惜。”

        虽然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很不错,但宁为觉得被鲁东义这么一说,似乎又没啥好得意的。

        “那我接不接?”宁为问了句。

        “可以先看看摘要,如果觉得有兴趣就接,没兴趣就拒绝。反正审稿这种事,都是做义务工,看心情就好。不过如果你稿子审得好,说不定还能得个某期刊的年度优秀审稿人。”鲁东义答道。

        “年度优秀审稿人?有奖金?”

        鲁东义摇了摇头,很干脆的答道:“别的不知道,反正我得过的都没有。”

        “哦!”

        宁为点了点头,然后感慨:“所以都是打白工啊。”

        鲁东义笑了:“其实也不算打白工。有时候别人的论文也能给你启发。等以后你就知道了,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期刊编辑给你推这种论文审核,甚至有很多可能跟你专业不相关的,都丢给你。所以有选择的做评审员,其实还能有收获的。尤其是帮那些一、二区期刊做审核。三、四区的就算了。大部分都是灌水的。”

        “哦,那我接了。”说着宁为点了接受的按钮。

        “你不先看看论文摘要在做决定?”鲁东义问了句。

        “那个,师兄不是说你第一次接的是个二区末流吗?还说这个期刊是一区顶流,做师弟的总得有个地方能先超越师兄才好。”宁为很虔诚的答道。

        “哦!”

        鲁东义想了想,觉得宁为说得挺对,然后点了点头,拍了拍宁为的肩膀,鼓励道:“嗯,那你加油!对了,找你这个期刊今年给了我个年度优秀审稿人的头衔。”

        嗯?

        好像又输了?

        宁为终于明白为什么昨天被人那样污蔑他都感觉不到太气恼,原来每个人在意的痛点真的不太一样。

        就好像现在,其实鲁东义也没说啥,但他却感觉被伤到了。

        这种感觉大概就像大哥脖上带着大金链子,手腕上圈着劳力士,兜里揣着华子到处晃悠,却被人当面讽刺了句穷逼……

        很挫败!

        好在家很近了。

        ……

        把鲁东义直接带回了家,面对来自北大的副教授,家里两老本打算以最隆重的礼节来招待,结果就打了个招呼,宁为便把鲁东义拽进自己房间了。

        随后便是房间里不时传出争论声。

        老宁偷偷从房门侧缝里看过好几次,只见两人围着宁为的书桌,时而埋头写些什么,时而指着书桌上的内容争论起来,时而将桌上的稿纸随手扔到一边,拿起张新的稿纸开始写写画画……

        反正两人很投入,很忘我,具体在说些什么,他听不懂,也不太敢问。

        内心是很欣慰的。

        孩子终于还是培养出来了,能跟燕北大学副教授争论学术上的问题了……

        但欣慰归欣慰,这两人争论得全神贯注的,他想叫两人吃饭,已经敲了两次门,两人硬是都没反应,想直接冲进去吧,又怕打断两人思路。

        昨天他看视频到半夜,据说搞学术的人都注重灵感,有灵感的时候最怕人打搅,这让他这个当爹的很为难啊。

        “老宁,要不我去叫一声?”

        看到自家男人纠结那个样子,宁妈妈开口说道。

        “还是再等等,没看两人在忙正事吗?”老宁很快下了决定。

        “再忙也得吃饭啊?!这都快一点了,没看菜都快凉了?”宁妈嘟囔道。

        “急啥?凉了等会再热热,这搞学问要的就是这股子劲儿,这劲儿一泄再鼓起来就难了。等他们饿了,自然会想吃的。”老宁依然很坚决的说道。

        这一等就到了下午两点,看着两个孩子还没有吃饭的意思,宁妈终于忍不住了,冲进了房间:“这位鲁教授,宁为,先吃饭了,吃完饭在说。”

        “这个空间序列……哦,不说我还忘了,鲁教授先去吃饭,尝尝我妈的手艺,可好了,那啥,这不是燕北大学啊,没有包子。”

        生怕鲁东义又来一句来两包子,宁为抢着说道。

        “哦,吃饭,对对对,吃饭,谢谢阿姨。”

        “鲁教授要不要来一杯?”

        “不好意思,叔叔,我不会喝酒。”

        “没事,没事,家里有饮料。”

        “不用,白开水就行了。”

        风卷残云的一顿饭飞快的吃完,宁为便又跟鲁东义回到房间去了,只剩老宁一个人坐在餐桌上,喝着小酒,慢慢品着。

        宁妈则坐在了老宁的身边,指了指儿子的房间,平静的问道:“你都看到了吧?”

        “看到什么?”老宁愣了愣,反问。

        “你孩子在学校是怎么过日子的!”宁妈妈瞪着自己男人,强调道。

        老宁不吭声了。

        “以后你少管孩子的闲事听到没?我可是认真跟你说,你以后要是再啥都要插手,我可真跟你没完。尤其是孩子的感情问题,你以后都不准管!有什么事,也我来说。”宁妈严肃的说道。

        “行行行,我以后再也不管了,也管不了了。只要他去京城读研、读博,以后他啥事我都不管。都听你们娘俩的,行不行?哎……”老宁长叹口气道。

        孩子大了,还有出息了,当然是好事,心里愉悦之后又感觉有些空落落的。

        “你等会把相册拿出来,突然想看看孩子小时候的照片了。”

        老宁放下酒杯,长叹了一声道:“哎……孩子出息归出息了,但仔细想想,其实还是小时候可爱啊。”

        ……

      ¡¡¡¡Â³¶«ÒåÔÚÛ±³Ç´ôÁËÕûÕûÎåÌ죬ÊÕ»ñ×ÔÈ»ÊǾ޴óµÄ¡£

        虽然两人并没能把NS方程给完全证明,而且问题越提越多,但绝对可以说将数学界对NS方程的理解又推进了一步,具体用学术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在一限定空间下的整体存在性。

        更关键的是,宁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跟数学工具来研究N-S方程。通过这种方法。

        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法靠这些直接证明N-S方程,但对于整个数论领域这一方向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论证能被理论界认可,又或者说,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证明宁为跟鲁东义讨论的结果是正确的。

        其实鲁东义本打算还要再呆几天的,但偏偏快过年了,鲁东义的爸爸妈妈也在催着他赶紧回家过年了,加上这个问题讨论得也差不多了,在继续下去或许还能有收获,但也不一定能像前些天那么大了,遂只能作罢。

        不过送鲁东义去车站的时候,不用打的了,知道燕北大学的教授来了宁家,虽然想吃顿饭被鲁东义婉言谢绝,但罗厂长还是早早的安排了车把鲁东义送到火车站,宁为自然也跟着一起。

        车上,两人终于可以开始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宁为啊,这两天讨论的东西整理成论文后你打算发哪儿?”

        宁为虚心的问道:“那师兄觉得发哪合适?要不还丢自然?”

        鲁东义答道:“自然就算了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史密斯上次会把那篇纯数论文发到自然上。我觉得想要更专业的审核,还是选择数学类的四大顶刊吧。《AnnalsofMathematics》、《Inventione【创建和谐家园】athematicae》、《ActaMathematica》跟《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都可以。”

        “其实在整个偏微分方程这个方向上,能发这四大顶刊还是挺难的,但你这篇论文肯定能过审。国内能在这四大刊上【创建和谐家园】文的不多,从建国到现在应该不超过三十五篇,你加把劲,刷波荣誉下来,到时候再让老师帮你争取一下,拿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会对你的发展帮助很大。”

        “另外这篇论文顺利发表之后,到时候肯定会有顶级学术会议向你发出邀请。你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出去看看,跟外面多做交流。虽然你的天赋惊人,但这行数论这块闭门造车很容易便陷入死胡同,沟通跟交流非常重要。西方很多教授往往有一些很天马行空的想法,虽然不一定使用,但往往能让人深受启发。”

        鲁东义一席话说得很诚恳,是真的在为宁为考虑。

        宁为受教的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脑门,道:“等等,我想起来了,好像《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的编辑给我发了一篇论文让我审核,我还没来得及看呢。”

        “呵……”

        看到宁为忐忑的样子,鲁东义笑了,道:“别急,没事的,这才几天呢?义务审稿人就算拖上一、两个月都是正常的。而且如果真是催得急的稿子,你一段时间不回应,期刊的编辑会主动给你发邮件询问的。编辑那边都还没催,你着什么急啊?”

        “不过你这也算跟《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有缘,不如这篇论文干脆就发给他们吧。”

        “行!”

        宁为干脆的点了点头,反正对与他来说四大期刊没什么区别,都属于一区顶流,只是很快他又想到另一个问题,看着鲁东义,问道:“师兄啊,这论文单位我咋填呢?把咱们江大跟燕北大学都写上去?”

        宁为话音落下,鲁东义笑得更愉快了:“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你是第一作者就写江大行了。能给我二作,我已经很满意了,毕竟我还真没在《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上发表过论文。”

        宁为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正想说点什么,鲁东义又继续道:“没事的,虽然我在《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没发表过,但我在《AnnalsofMathematics》以一作身份发表过两篇。”

        听了这话,宁为只觉得那一丝不好意思的情绪不翼而飞。

        嗯,感情那句“能发这四大顶刊还是挺难的,从建国到现在应该不超过三十五篇”并不只是在夸他,更是在自夸啊……

      第106章 人狠话少,才是混圈王道 (四千一更)

        送走了鲁东义,在回家的车上,宁为在心里仔细的梳理了一遍自己的近景规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宁为家里这些天,讨论完关于NS方程的问题,鲁东义没少专属田导那些想法。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别在江大耽误一年时间了,赶紧去燕北大学,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对于数学家而言,绝大多数的成就都是在四十岁之前做出来的。

        这大概也是菲尔兹奖对获奖者要求在四十岁以下的原因。

        而且让许多华夏数论研究科学家们痛心的是,到目前为止华夏暂时还没有出现本土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华裔到是有两位,一位邱院士是美籍,还有一位跟拥有澳、美双重国籍的陶神。

        在这一点上,田导对宁为寄予了极大希望,自然是打心眼里不希望宁为在江大继续浪费人生。

        这也是最让宁为心动的地方。

        如果他真能代表华夏拿一次菲尔兹奖……

        想想都让他有些小激动。

        最高端的凡尔赛,大概就是他什么都不用什么,不管走到哪,别人介绍他的时候,都要加一句,华夏首位菲尔兹获得者,想想便挺带感。

        啥叫人设,这就是了!

        但仔细思考之后,宁为还是放弃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4: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