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话版三国四千七百二十九章》-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如当初陈曦在冀州压服甄家一样,那个时候不管陈曦做什么最后结局都不会有变化,沮授准备的银钱就算是奉上也改变不了局势,因为那一个局对于甄家来说已经别无选择了!

      投靠袁家绝对连渣滓都留不下来,迁出冀州,家族的百年基业转手为空,唯一有一线希望的便是陈曦,刘玄德再闹也只是在青州,手还没有伸到冀州,甄家还有翻盘的希望,所以横竖甄家在看到陈曦放手之后都会选择陈曦需要的那条路。

      因此在李优看来,陈子川不是不擅长处理突发事件,而是陈子川下手会连突发事件一起计算在内,不会留下丝毫的隐患,按照李优的想法,陈曦要么是以前吃过阴谋被拆穿的亏,要么就是因为太懒了,做什么都想要一次性过手不来二遍,当然按照李优对于陈曦的了解,陈曦有八成以上的可能都是不想做二遍,一次性过手,为了节约时间睡觉……

      听了李优的解释,刘备沉默良久,最后仰天长叹,“文儒你说的很对,子川有八成的可能都是想一次性过手不做二遍,节约时间睡觉,这种性格啊……”

      刘备虽说是在叹气,但是却觉得很放心,不管是陈曦的能力,还是陈曦的心性他都很放心,因为陈子川这个心性根本不适合去谋反,只适合天下太平之后去当一个宅在家中的公侯,吃了睡,睡了吃最适合这种人。

      陈曦绕到自家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干了和夏禹同样的事情――没进门,直接去了政务厅,刘备听不懂,但是这里有两位能听懂,之前虽说这两位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却也将这两位从繁琐的政务中解放了出来,现在正在愉悦的喝着茶吃着豆糕。

      “开工了开工了,又有事情要做了。”陈曦看着悠闲的将政务厅当茶馆的两位仁兄大声的吼道。

      “子川又怎么了,你不会又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帮忙吧。”鲁肃被陈曦一拍肩膀,直接一块豆糕整个滑倒了喉咙里面,差点被噎死,大口大口的喝了一杯茶水之后才算是缓了过来,双眼愤愤的盯着陈曦问道。

      “这倒不是,玄德公让你们整理新的户籍制度,还有以后开府建衙所需要的制度,我已经弄了一个大概了,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漏洞。”陈曦面不改色的摇了摇头说道。

      对于刘备要开府建衙这件事两人也都心里有数,毕竟现在的刘备已经是亭侯,镇东将军,领青州牧,再加上汉室宗亲出身,所以刘协也就准了刘备开府建衙的想法,所以为此准备新的执政制度倒也不算有错。

      “既然如此,子川请讲吧。”鲁肃和刘晔叹了口气,他两个很清楚,陈曦绝对是来将自己的任务分润给他们两个的,但是就陈曦这个家伙的习惯,他们两个人根本跑不了,现实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别挣扎了,乖乖的苦中作乐吧。(未完待续。。)

      ps:四更搞定,没存稿真心无奈,明天晚点更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户籍以及土地农税

      陈曦不是没想过其他的户籍制度,但是想来想去,最后眼光还是落在明朝的户籍制度,毕竟这个制度可以算是自上古至今时以来最完善的制度,虽说其中有不少不和谐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明朝的户籍制度对于税收,人口管理,徭役有着巨大的好处!

      不管是相当于二十一世纪户口本的户帖,还是户籍划分管理的方式实在是太先进了。(. 无弹窗广告)

      首先这个户帖不仅注明了一家人姓名,籍贯,还注明了财产,写在户帖上的财产才是受到社会认可的,法律保护的,没写上去,那就对不住了,偷了也没办法证明,所以这个东西还是很有用处的。

      再一个划分户籍,主要就是分为民籍,军籍,匠籍,分别由户部,兵部,工部各自管理,这些籍贯不影响当官,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当官,这个户籍主要是用来区分,再加上古代一般都是子承父业,所以这种绑定的户籍一般来说影响不大,最多让一批有理想的家伙果断的面对了现实,而且按照这个时代子承父业的惯性,这种户籍大多数的长辈都很高兴……

      接下来是民籍自带的里甲制度,将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最擅长的种田的十户为里长,然后将剩下的一百户平均化为十甲。

      这样每年需要出徭役的时节,一名里正带着一名甲首还有这一甲十户要出的人去负担徭役。

      每一甲负责一年,大家排着班。叫做“排年”。这样,每年有九成的老百姓不必再惊扰,保护了乡间农业生产和正常秩序的生活。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徭役是排年排出来的。所以老百姓会自发的盯着自己这个里是不是有人要溜,因为服过徭役的那个甲相当于那一年给一个里的人都服了徭役,然后没服过徭役的你想要逃徭役,那先要问过之前那些人愿不愿意了。

      至于一次排年结束之后,就可以重新编制,顺带着将人口普查一下,有心情再算算人口结构。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调整各地男女的比例,总之除了将民籍的百姓全部绑在居住地以外,其他的还算不错。

      至于这种户籍制度等以后繁荣了该怎么办。陈曦只能说凉拌,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话,天知道到处搬迁的时候该用什么户籍制度,要不真心达到农无税。也就无所谓了靠着这种绑定的户籍收缴农税了。

      给鲁肃和刘晔拖拖拉拉的讲了一大通之后。看着两人眼中光芒大振没有丝毫听晕的意思,顿时心中大喜,不愧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能臣,对于这种远远超越了当时水准的制度居然能全部理解!

      “基本就是这些了,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漏洞,没有的话就交给你们了,有的话,你们想办法解决。这对于你们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陈曦灌了一口茶水之后,勉强不再口干舌燥了。

      “短时间我看不出来问题。这套制度几乎已经完整,想必子川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吧。”鲁肃头也不抬的问道,很明显没有一点的诚意,对于陈曦是否劳累他根本没当回事,只要还能到处晃,就说明没伤到根基。

      “好的,那如何操作就交给你们了,我实在是累的够呛,对了土地方面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还有青州其它部分你们想出办法没有,我们在青州再有声望,也不能在这里干等,名望、仁德对于黄巾来说不能当饭吃,就像宣高,再过几个月去青州兵大营,除了那些一路跟随到最后的将领,别的人基本都不会认识这个大渠帅了。”陈曦都懒得说这制度的问题,直接扯其他的话题。

      “子扬,想了一个办法,原本还有一些问题,不过你的户籍出来之后就有了执行的基础了。”鲁肃一边书写一边说道。

      “子扬,说说你的土地方案,让我参考一下,顺带既然你已经有了土地方案,农税怎么处理?”陈曦侧头问向刘晔,作为计划的设计者刘晔肯定有着自己的见解,至于鲁肃还是不要浪费人家的时间了。

      “我打算直接授田,青州和泰山不存在真正的世家,黄巾劫掠直接将青州一扫而空,这种地方非常适合分田地,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分田,不过我不建议按照户或者个人分田。”刘晔想也没想开口说道。

      “原本这种方式有着巨大的漏洞,但是子川的里甲制度可以填补这个问题,我打算按照里甲分田,每一里分多少田地先不确定,按照各地不同,授田不同,落到各里也会不同,作为里正再分给各个甲首,之后甲首在分给各户。”刘烨冷静地说道。

      “这种方案……”陈曦有一种强烈的即视感,不过却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案直接将矛盾分摊了下去,不再会因为土地问题直指中央了。

      “至于如何公平,那就与我无关了,我保证的是最上层的公平,州郡保证的是中层的公平,县里保证的是最后的公平,可能会存在问题,但是相对于现在我觉得的制度已经好了很多。”刘晔很是自豪地说道。

      陈曦皱了皱眉头,他已经注意到刘晔这套制度最中心苛求的是什么了,并非是为了百姓能有土地,而是为了天下能平稳,分摊了的矛盾,到时候就算爆发问题,也不会揭竿而起,就算揭竿而起也不会处处依附,这样对于刘氏江山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好处。

      “还算可以,我也差不多猜出了你的税收是怎么回事,大概也是直接下放到各里是吧。”陈曦虽说有些不太满意刘晔的中心,但是天下平稳对于百姓的好处也是极大,所以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毕竟是人就有私心。

      “嗯,我的确是打算按照整个里来收税,每年抽取各州郡产粮的均值,然后计算出平均产量,以该产量的为基准收税。”刘烨点了点头说道,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得意,毕竟像这种注意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而且刘晔自信自己的税法要比现行的农税好的太多了。

      陈曦苦笑,刘晔这家伙的中心全部集中在如何维护汉室统治上面了,完全没有去想,某些人要是想要讨好上层只要改一个数字,可能整个州郡都要遭灾。(未完待续。。)

      ps:求票票,顺带求点二十四小时的订阅,现在还混在首页新作榜的第七,别让我下去啊,话说要离就在身后第十的位置,感觉有些地位不稳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刘晔的新式记账法

      “要是有人要迎合上意,更改了一两个数字,或者直接选择的就是最好的地方怎么办?”之前那个陈曦可以当作什么都没看到,但是这个就不行了,这种情况,有时候抄错一个数据就足够让一州之人全部完蛋了。

      “将年景分为平年和灾年,至于丰年按照平年计算,上一次平年产粮的均值作为这一次平年的产值,第三次平年去前两次平年的均值,以此类推。”刘晔也不是没有思考过这种方式的弊端,像他这种发散思维的角色,肯定会多个角度去选择,至少不能留下严重的漏洞,所以这种取天下均值的方式虽说麻烦,但是胜在安稳。

      “我就说你也不应该出这么大的纰漏。”陈曦舒了一口气,像这种取天下均值的方式,除非全天下人一起疯了,否则不可能在数据上出现太大的问题。

      “单独立账即可。”刘晔不骄不躁的点了点头,很是自信的说道。

      “也行。”陈曦觉得这个方法还算可以,除了每年需要一些人工,其他的不算太大问题。

      “对了,你一说账目,我倒想起来。”陈曦终于记起来他每次想说,都被搞飞了的复式记账,话说大学之后多年没用过,就记了几句话,借贷必相等什么的,不过陈曦很相信,就靠着这一句话,就有人能将整个复式记账弄得差不离。

      古人的智力你不要小看,说实在除了眼光、经验其他的你真的不占到任何便宜。嗯,至于书法,世家小孩子都够甩你一条街。就像现在电脑一代的钢笔字和二十年前那群人差的实在太远,而二十年前那群人的毛笔字和七十年前那群人差的更远……

      至于国学什么的,说句难听的,现在的国学【创建和谐家园】到古代要混进国子监当看门的都不容易,人家整个时代一举一动都是国学,言辞谈吐,四周环境无不洋溢着国学的气氛。现在的【创建和谐家园】去了大概都是送人头的份,差距太大了,完全是业余级混职业赛的场景。

      正因为这样。在这么一个时代,就算有一个正统的世家身份,有着过去的记忆,陈曦也都一直保持多说少做的习惯。估摸着等到局势稳定之后。陈曦就会转变为少说不做的习惯,反正那么大一群人,少了他一个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子扬,你没发现,现在得流水账实在是太有问题了,里面漏洞太多,而且也不好查,我最近听到一个买菜的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相等。总觉得这个能在账上用到,你去给咱研究一下。”陈曦打着哈欠给刘晔灌输那句话,想来要不了多久他就能研究出来,看吧一句话的事情,多简单。

      “钱货相等,钱货相等,钱货相等……”刘晔听了陈曦的话貌似进入了某一种顿悟的状态,一边敲着桌面,一边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靠你了,子扬,加油,我先走了。”说完陈曦就转身到政务厅后院,一路行礼的文官,然后陈曦命人将所有的帐簿准备好,只要刘晔叫嚣要处理所有的帐簿的时候,就不要有任何犹豫,直接将所有没有处理完的帐簿全部都交给刘晔。

      当然这在陈曦看来,是为了让刘晔好好的验证一下自己的新开发出的记账方式,为此他愿意提供本郡,乃至小半个青州最近一段时间产生的账簿,作为郡守上半年查账的职责已经有了下家了,生活真好啊~

      大概过了十几天,刘晔就整出了新的记账方式,然后将满宠叫来,当着陈曦面将所有的帐簿全部验算了一遍,然后大声宣布自己要将这套方式推广至大汉各处,殊不知坐在一旁的鲁肃掩着脸自觉丢人丢到姥姥家了,刘晔这个笨蛋又被陈曦给诱拐到了坑中,这下上半年最大的政务陈曦已经搞定了。

      “恭喜,恭喜,子扬不愧是天下奇才,有这一套刘氏记账法,必然名传天下!”陈曦面上带着诚挚的笑意说道,这一点是真的,毕竟能帮助自己验算完半年帐簿的人物,怎么能不对对方表现出诚挚的微笑?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若非子川那句钱货相等我也想不到还可以这样记账,哈哈哈哈,走,我这就传书宗【创建和谐家园】,让他们好好看看我这个新式记账法,我淮南刘子扬也有名传天下的一天。”刘晔有些范进中举的情况了,整个人在验算完账簿之后彻底癫狂了。

      对于这种情况,陈曦可能觉得好傻,但是鲁肃却非常能理解,古代对于名气的追求要远远的超过利益!像刘晔现在这种能惠济苍生的技术,对于名气的加成绝对足够让绝大多数人颠狂,而且有了这一份名气之后,只要刘晔不过分乱来,不经常挑衅帝王,一些个麻烦绝对不会往刘晔身上沾,而且就算有时做了一些个出格的事情,也会有一大群人帮忙担着,这就是名士的好处……

      “伯宁,子敬,也一起去吧,至于这些账目作假的小吏,伯宁给个面子,今天我大喜,给他们一条活路,你让手下全部去警告一番了事!”刘晔一扭身兴奋的对着鲁肃和满宠说道。

      原本刘晔还抱着查完震惊一下陈曦,然后查出来的人交给满宠处理,结果完整验算一遍之后,刘晔瞬间觉醒了,什么什么的,都不是事,和之前的记账方式比起来,他绝对要名传千古了!

      和名传千古一对比,抓人就太不和谐了,圣人出世大赦天下,虽说他不是圣人,为了一个好兆头也该赦免这群被他搜刮出来的倒霉蛋。

      “轻者警告,重者依律查办!”满宠板着一张黑脸说道,看似没有给刘晔一点面子,实际上,知道满宠的人都明白,这已经很给面子了,否则全体依律查办!

      “好吧,好吧,我们去喝酒吧,我家里有珍藏的佳酿!我要邀请所有人来,我的新式记账法一出,天下贪官污吏就要倒霉了。哈哈哈,走!”刘晔的节操也没多少了,主要是刘备正常也在放纵这群人,所以这群人说起翘班来完全没压力,直接呼朋引伴,高层全部走完,可惜简雍和刘琰去了荆州,否则还能再拉两个人去吃大户。(未完待续。。)

      ps:求票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粮了咱就去扩军

      刘晔这种大喜事自然少不了找刘备,刘备这种喜事自然少不了关张,然后留守奉高的所有人都来了,包括刚刚从历城回来的赵云还有曲奇都全部到场了。

      话说曲奇这家伙虽说性格比较奇葩,但是对于农业确实非常重视,听说赵云跑满了整个泰山搜集了所有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于是乎他就没在奉高多呆,第二天就去了历城,他需要了解所有的方案,然后获得最佳的种田方式。

      曲奇的教导方式很简单,仓禀实而知礼仪,最简单实际的方式,所以曲奇很需要高质量的种田方式,还有高质量的种子,他的教化方式就是,大家都吃饱了,坐下来自然就有研究礼仪的时间了。

      至于曲奇以前在书上看的那些东西,曲奇统统打上了空中楼阁,别人吃都吃不饱你还想要别人知书达礼?开什么玩笑,这根本不符合实际!现实点,坐下来谈谈还是怎么让人吃饱比较现实。

      大概就用了五天,曲奇就将赵云身上能吸收的全部吸收了,然后陈曦传令赵云回来,准备夏种,北方交由臧霸和太史慈防护。

      至于为什么要赵云回来,原因很简单,赵云有威信,去年夏种之后泰山的百姓就认准了赵云,只要赵云开口怎么种他们肯定认可,要是别人的话,就不要想着百姓能认可了,毕竟是去年赵云混的够熟,干的够好,已经够在泰山各处刷脸吃饭了。

      因此曲奇的那些不合理的种田技术就全部落在了赵云身上。只有赵云能推广出去,要靠曲奇自己的话,真心没人信。毕竟土地决定着明年的伙食,所以若非真心认可,汉朝的老百姓宁可求稳,也不敢去试试可能增加产量的方式,还有口饭吃,谁敢拿自己命去赌?

      对于这一点曲奇也稍显无奈,颇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但是却也没有表示什么,反倒还对赵云表示了谢意。看得出来这家伙也不是那种趾高气扬看不起人的家伙,虽说有些年少轻狂。

      酒宴没开多久,【创建和谐家园】就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带着一个发冠走了进来,随便的抓起东西就吃。这十几天算是将【创建和谐家园】累死了。每天都要思考兖州的曹操到底想干什么,打袁术几乎已经成了定局,怎么打,怎么下手,因为什么事情开打,到现在【创建和谐家园】脑袋都是一团糟。

      郭嘉和贾诩都没有给【创建和谐家园】提醒,贾诩在接受情报部门的时候就感觉很烫手,第一天情报没有自己处置交由刘备和陈曦解决就是为了避嫌。( 花小说网)

      贾诩很清楚自己虽是无主之人。但是初一来刘备这里就身处要位,还是有些太招人嫉了。就算有郭奉孝闲暇之时的制衡,贾诩也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坏印象。

      因此贾诩并没有直接接手,只是做了最高长官,权力在和郭嘉确认之后下放给【创建和谐家园】,也算是一边锻炼【创建和谐家园】,一边熟悉现在刘备手下的情况。

      郭嘉则是希望看到【创建和谐家园】能独立完成这次事件,只要过了情报这一关,能在荀彧,荀攸,程昱,戏志才等人手上看出一丝眉目,那就说明【创建和谐家园】当真是前途无量。

      至于做不做布置,贾诩和郭嘉通气的结果都是当作没看到,不管是曹操吞掉鲁国挑衅袁术,还是威逼徐州,对于泰山都有好处,徐州这一个产粮地必须要和泰山深入结合才行,这是泰山所有谋臣的统一的想法。

      郭嘉很清楚现在【创建和谐家园】的着眼点绝对在颍川身上,不仅仅因为颍川是曹孟德手下主力文臣的老家,更是因为打下颍川,荆州收复南阳郡,双方就能会盟,之后袁术想要夺取哪一个郡都会变得很困难了,而且有了荆州的粮食瞬间就能解决最大的问题,实现腾飞。

      不过郭嘉更清楚一点,按照曹孟德的心性,在这个准备夏收临近的时候,绝对不会盯着防守严密的颍川!

      原因很简单,曹操没有那么多兵力可以用来拿下颍川,准确的说法是他没有那么多的老兵了!

      刘岱战死,连带着兖州老兵一起带走了,而原本曹孟德在追击董卓的时候就【创建和谐家园】掉了所有的老兵,这就导致曹孟德接手兖州之后,虽然手下猛将成群,但是也就只能打打顺风仗,新兵打不了硬仗,就算有猛将统帅也很难改写一触即溃的情况,还有可能裹挟着猛将一起逃跑,甚至新兵摆在前面,连后面的老兵都有可能冲散!

      总之,不练上一年半载,不经历几次大战,新兵都只能用来充门面,这也是为什么曹操现在这么难为。

      至于泰山则好了很多,老兵很多,而且陈曦在编制的时候,杀过人见过血的老兵一个最多带两个新兵,也就是为什么陈曦明明有一万多老兵来到泰山,到现在也才只有不到四万真正能拿出手的正规军。

      不过等这一波老兵训练出来之后,扩编就容易多了,每个老兵兵团塞点人进去就差不多了。

      毕竟现在有了一个青州,四万正规军连防守关隘都不够,所以必须扩编了,至于屯田兵什么的陈曦从来都是不予以计算的,那些兵种的战斗力真心是凑人数吓唬人的,只能用来抓俘虏,守卫一下后方什么的,要真打起来只能装装样子了。

      对于这些事情所有人都有感觉,臧霸,太史慈,孙观这些还没有转正的副将,就等着夏收,夏收之后有了粮草,他们也就能扶正成为主将,然后带领着自己的兵马努力训练一下,正式打出自己的旗号,至于各部需要的马匹,臧霸等人已经清算了出来,华雄抢的西凉战马还有公孙伯圭的回礼加起来已经绰绰有余了。

      不过骑兵这种高级兵种,太史慈和臧霸完全没有信心能练好,整个泰山能练这种兵种的只有赵云和华雄了,很明显夏收和夏种期间要被拉起当文官的赵云肯定是不靠谱了,只能靠华雄混日子,再想想需要两年到三年才能成型的骑兵,臧霸的脸都绿了,他都有一种从华雄那里分润一千骑兵,然后将自己的马匹给华雄,让华雄自己练去吧,就当给自己这个副将的礼物了。(未完待续。。)

      ps:求票,求票,推荐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时来运转曹孟德

      曹孟德的日子过得不太好,最近缺粮缺的有些严重了,不过听荀彧说鲁国的粮食快熟了,他准备像黄巾学习了,不过他不会像黄巾那么傻,所过之处寸土不留,曹操想要给自己打下一个产粮地,不需要太大,只需要能保证自己士卒绝对吃粮就行了。

      出征只有五日的粮食这能玩,曹操每次想到都极其羡慕刘备,泰山本身就产粮极多,又背靠徐州,得到陶恭祖的大力支持,陈子川兵压冀州,搬空了整个南皮粮仓,糜子仲天下第一豪商大力出粮,江东陆家水运川流不息,大量的粮食运往泰山青州各地,硬是在吃下了百多万黄巾还能保证没有出现乱象。

      曹操很清楚自己必须尽快加速了,刘玄德发展的太快了,最多只要只要两年就足够彻底消化整个青州,而他曹孟德至少今年已经算是浪费了,没有粮食就没有办法发展,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围着粮食转。

      “文若,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曹操叹了口气说道,豫州的富裕,让曹操艳羡不已,要是他手上的士卒全部都是老兵他也就不需要如此忌讳了,他自信就算兵力不如袁术也不会在袁术手下吃亏。

      “再等三日,志才就将荆州布置好了,可惜了刘景升居然不接受我们的好意,既然如此只能让他不得不拖住袁公路了。[ 超多好看小说]”荀彧无奈地说道,刘琰的威力实在太大了,荀彧第一次正视这种清谈名士。没想到这么一个清谈名士在遇到刘表这种人之后会产生这么大的麻烦。

      说实在的刘琰最近一年官方出钱,大肆的邀请天下名士,或是歌舞饮宴。或是诗词抚琴,加之这家伙在诗词歌赋一道确实有能力,不计成本的砸钱下能请的名士他都请了,许子将这种人物都能出现在他的饭局上,可想而知这家伙现在在名士圈名气有多大。

      正因为这样刘琰北来,整个荆州的都轰动了起来,荆州本就是士林的天下。有这么一个誉满海内的人物前来,自然荆州士人拥簇这刘景升去迎接刘琰这个名士。

      当然除了原本刘琰的名气,还有不计成本的砸钱请人以外。实际上刘琰还是因为做了一件大事才获得这等地位!否则的话也打不到现在这种誉满士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