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冰听了萧鹏的话,怒火中烧,却也冷静了下来,萧鹏的武力超出自己想象了,自己一个人可不是萧鹏对手,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后带齐了人手再说。
想到这,陈冰从地上爬了起来,掉头就跑,逃跑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指着萧鹏说道:“你小子给我等着,等我回头收拾你!”
听着陈冰的话,萧鹏直接选择了无视。如果是原来的萧鹏,可能还能被陈冰吓住,但是现在的萧鹏,修炼了巫术,陈冰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而已。跟这样的人生气那是真不值得。当然,如果陈冰真的不知死活的再惹到自己头上的话,萧鹏不介意好好给他个教训的。
“跳梁小丑。”萧鹏撇撇嘴,给陈冰下了一个定位。
陈冰的事情放到一边,萧鹏继续制作起浒苔饲料来。开玩笑呢,这浒苔堆积成山,萧鹏就靠家里的老灶台做饲料,那效率可慢的很,一点时间都不敢浪费。
萧鹏在那里忙的焦头烂额,陈冰也没闲着,拿着电话不停的拨打电话:“小六,给我找点人,我要对付一个人。”
电话那边叫小六的答道:“冰哥,没问题,找多少人?”
“越多越好!我要弄死他,敢让我栽面!”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陈冰气的牙根痒痒。
听了陈冰的话,小六也吸了一口凉气:“冰哥,搞这么大?对面多少人?干什么的?”
陈冰长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对面就一个人,我家老爷子村里的一个小瘪三。竟然让我栽了面子,我让你多带人来,就是给我摆好面子,好好教育教育他!让他知道有的人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没问题。”一听只有一个人,小六也来精神了。“冰哥,你放心,这事交给我了。不过这事能等几天么?这两天我手头有个活,替人要一笔债,给我们四个点呢。”
“行,不急。这事成了,我给兄弟们发红包。”陈冰一口应下来,心情也好了很多:“萧鹏,你给我等着!”
陈冰找人报复自己的事,萧鹏并不知道。他还在灶台前忙碌着呢。这些浒苔饲料,可是关系着自己家是否能起死回生的关键。萧鹏可一点也不敢马虎。
就这样,一锅一锅的饲料不断出炉。可是看着堆积成山的浒苔,萧鹏不禁犯愁起来:“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这生产效率可跟不上。必须想想办法了。”
萧鹏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肚子却响了起来:“该吃午饭了。吃什么好呢?”看着屋檐下挂着一串咸鱼,萧鹏顺手拿了下来,准备蒸咸鱼吃。
拿到咸鱼的时候,萧鹏却愣住了,一拍自己的脑袋:“有办法了!我怎么早没想到呢?可以用烘干机啊。”
这少量的海鲜制作干海鲜,可以采用晒干的办法,但是如果大量的干海鲜加工,那自然要使用烘干机!
想到这,萧鹏赶紧掏出手机,上价格,这一看还真不便宜,就连二手的,都要两万多。
萧鹏工作几年,倒是有几万积蓄。萧建军住院时,治疗费用不够,萧鹏把钱统统给了母亲,自己手头别说两万块,二百块都没有了。
“只有借钱了。”萧鹏叹了口气,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更何况是两万块。拿着手机萧鹏却不知道打给谁好了。
犹豫了一会儿,萧鹏拨打了一个号码。
电话刚一接通,萧鹏还没说话,就听到电话里一个大嗓子喊了起来:“我靠,这不是传说中的鹏哥么?怎么会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萧鹏听到这大嗓门。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电话的那头,是杨猛,萧鹏的高中同学。
高中时,萧鹏因为某些事情变得性格内敛没有什么朋友。杨猛呢,则是学习成绩永远是班里最后几名,不受人待见,没想到这两人倒能玩到一起去成为好朋友。
后来萧鹏考上大学,而杨猛则开始打工生涯,一次喝酒后同人发生争执,杨猛被捕入狱,出狱后,成为一名代班出租车司机。
“哪那么多废话?不欢迎我给你打电话?那我挂了。”萧鹏作势要挂电话。
“别啊,你给我打电话可不容易,说吧,什么事?”杨猛问道。
萧鹏也没拐弯抹角:“现在手头方便不?我需要两万块钱。”两人的关系,不需要任何客套。
杨猛沉默了一会儿:“我这里有四万多点,我给你三万吧。”
萧鹏赶紧说:“两万就够了。用不了那么多。”
杨猛呵呵一笑:“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能跟我借钱就说明你是真没办法了。两万是你需要的,多出的一万你留着应应急吧。一会儿转给你。”
萧鹏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行,回头请你喝酒。”
“行,回头好好喝一个,车上有客人。我先挂了,回头聊。”杨猛也没多废话,直接挂了电话。没多久,萧鹏手机响起短信提示,萧鹏一看,钱已经到账了。杨猛这办事效率到真没的说。
萧鹏想了想陈冰的嘴脸,又想起杨猛的所作所为,不禁感叹,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果然是狐朋【创建和谐家园】三千,不如挚友一个。
他也没浪费时间,赶紧坐着轮渡跑回市区,通过萧鹏联系到有人卖二手烘干机,约好见面时间后,直接去购买好烘干机,又购买了一些生活物资,去医院里看望了一下父亲,汇报了一下岛上情况,赶紧跑回岛上,投入到浒苔饲料加工的工作中。
有了烘干机后,浒苔饲料生产的效率倒是大大提高。萧鹏更是干劲满满,每天的生活就是生产浒苔饲料,去渔场投放饲料,晚上则在拼命修炼。虽说无聊,可是也算过得充实。
老天总是眷恋努力的人。萧鹏这样没白没黑的努力,倒是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在萧鹏的浒苔饲料吸引下。渔场里的水产越来越丰富了。这还不是最让萧鹏开心的,最让萧鹏开心的是,浒苔饲料的效果显著,饲养区里幸存的鲍鱼,再吃了浒苔饲料后,成长迅速。短短的一个来月时间。鲍鱼的个头都超出了萧鹏的想象。
萧鹏看着水里的大鲍鱼,心里激动地不行。要知道鲍鱼的市场价格可是极为混乱的,不同品种的鲍鱼,价格可是相差数十倍甚至数千倍。虽然品种很重要,但是,最直接影响鲍鱼价格的,还是鲍鱼的个头。平常人提起鲍鱼,都说什么两头鲍三头鲍八头鲍之类的,指的就是鲍鱼的个头。一斤几个就叫几头鲍,个头越大越值钱。当然,越大越稀有。正所谓,千金难买两头鲍,指的就是两头鲍的稀少。两头鲍的价格和小鲍鱼的价格,差距可是百倍千倍万倍以上。
而萧鹏渔场里鲍鱼,现在差不多都是一个将近一斤,干制后,正是最稀少的两头鲍了。要知道,这么大的鲍鱼,至少要成长十多年,才能长这么大。
更为关键的是,萧家渔场里的鲍鱼,还不是一般品种,而是公认鲍鱼之王的吉品鲍。
吉品鲍,又名吉宾鲍,原产地为倭国青森县,被誉为鲍中极品。市场上的吉品鲍,都需要干制后通过一年以上的干燥而成。最关键的是,由于倭国近海污染,近海吉品鲍质量降低了很多,所以吉品鲍的价格日渐高涨。
萧建军当年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冒了巨大风险引进了吉品鲍的幼苗。搞起吉品鲍养殖起来。毕竟不同的水域引进一种新的鲍种,风险是巨大的,万一不适合华夏水域,遭遇个病害死亡之类的,那投资可就打水漂了。
看到鲍鱼一天天长大。萧鹏心里美滋滋的。这么大的吉品鲍,一定能卖个好价格!
这个头的鲍鱼,绝对可以上市了。想到这,萧鹏干脆从海里捞上了十来头鲍鱼,装入保鲜箱。坐上轮渡,去集市上卖鲍鱼去。
先去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第四章 卖鲍鱼
住在岛上的人,想卖海鲜倒也容易镇上的轮渡码头除了渡船外,也是附近渔民靠岸的地方。所以,这里倒成了一个很出名的海鲜集市。附近的渔家都在这里卖海鲜,而由于这里价格便宜,海鲜新鲜,品种繁多。所以不管附近的老百姓,还有酒店饭店之类的,都在这里采购。
萧鹏可从没练过摊,看到有几个人卖鲍鱼,就往他们旁边一坐,把保鲜箱往那一放,盖子一打开,在旁边抽起烟来了。
“嘿,兄弟,你这鲍鱼牛逼啊。”旁边一个卖鲍鱼的中年黑胖子看着萧鹏的鲍鱼,跟萧鹏搭讪起来。一般的渔民,都是黑黑瘦瘦的,像这样的黑胖子,倒是比较少见。
“还行吧。”萧鹏客套道。也偷偷观察起旁边几个人的鲍鱼起来。大多数是在卖杂色鲍,也有少数卖皱纹盘鲍的。杂色鲍,可以说是最便宜的鲍鱼了,而皱纹盘鲍,则是华夏海域最好的鲍鱼了。当然,不管这里的杂色鲍还是皱纹盘鲍,个头都不大。十几二十个一斤的样子。所以,价格卖得都不贵,杂色鲍一百多一斤,而皱纹盘鲍,价格高点,也就是二百多块,算下来一个也就是十块八块的。
“我叫高扬帆,怎么称呼?”黑胖子递给萧鹏一根烟,继续问道。
萧鹏接过烟:“我叫萧鹏,高大哥,你这鲍鱼这么小就拿出来卖了?”
黑胖子叹了一口气:“唉,我也不想啊,今年的浒苔太可怕了。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不如早点捞上来,能减少点损失是一点。小萧,你这鲍鱼怎么这么大?十多年了吧?样子和我们的鲍鱼也不太一样。”听黑胖子的话,萧鹏知道了,这也是附近养鲍鱼的养殖户了。
“也算是运气吧,我家今年损失也很大,不过运气不错,在水下找到这几个大家伙,这不跑这里看看有没有识货的。”萧鹏笑嘻嘻的说道。
正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讨厌的声音:“小孩年龄不大,口气倒挺大,还看看有没有识货的?你这鲍鱼还能卖出个花来?”
萧鹏和高扬帆循声望去,是隔壁摊卖皱纹盘鲍的:“你这鲍鱼个头是不小,可是根本不是咱们平时看到的鲍鱼,还不知道是什么破品种杂牌鲍鱼呢。长得大有用?老百姓不认的破玩意。谁去买啊。”
高扬帆低声对萧鹏道:“他叫王四平,在北面包了一片海,专门养皱纹盘鲍,不过嘴特臭,大伙儿都烦他。”
萧鹏懒得搭理王四平,干脆一歪头:“或许有人吃够了皱纹盘鲍了,想尝尝新口味呢?”
听到萧鹏的话,王四平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小子,你开什么玩笑呢?还有人能吃够了皱纹盘鲍?还能有什么鲍鱼比皱纹盘鲍贵?我告诉你,你看我这里的鲍鱼,可都是四头鲍,我这一斤卖个一两千玩一样。你这杂牌鲍鱼卖多少钱?”
萧鹏笑了笑:“第一次卖,便宜点吧。五千一只。”萧鹏这价格定的可真不算高,吉品鲍干制的可比新鲜的值钱。在岛国和港岛,极品两头吉品鲍甚至能卖到三十万。当然,那样的两头鲍可是名师平田五郎家族制作的。普通的两头吉品鲍价格便宜点,那也要几万块。当然,倭国极品干制吉品鲍做起来可不轻松,光制作过程就要一年多。
新鲜的吉品鲍价格倒没干制的值钱,这在海鲜市场上可是不多见的。不过像萧鹏拿出的吉品鲍,市场价倒是绝对不会低于一万块。萧鹏定价五千,倒是相当便宜了。
听到萧鹏的话,别说王四平和高扬帆了。旁边几个听到的人都愣住了,半响后,还是王四平先回过神来:“嘿,感情咱这里来了个小疯子,这不出名的破鲍鱼卖五千?还是便宜点?小青年看起来挺精神,怎么缺心眼呢?”
萧鹏看了王四平一眼:“所以我刚才说,看看有没有识货的。”
王四平听到后,哈哈笑了半天,笑完后,直接在码头上喊了起来:“都快点到这里来开开眼了,过这村没这店了,看看五千一只的鲍鱼啦。这里有人卖鲍鱼,五千一只啦!”喊完后,对着萧鹏说道:“哥给你做广告了,别客气啊。”说完乐呵呵的站一旁,等着看萧鹏笑话了。
别说,让王四平这一喊,真有不少人凑了过来,华夏人有看热闹的天性。
围观者里,有的人就说话难听了:“一只鲍鱼卖五千?这小子是不是傻了?什么样的鲍鱼卖五千?个头倒是不小,可谁知道这是什么破鲍鱼?”
听到有人这么说,王四平在旁边添油加醋道:“人家刚才还说了。因为是第一次在这里卖鲍鱼,五千块还是便宜卖。”
听到王四平的话,人群里也纷纷议论起来了。五千一只鲍鱼?还是便宜卖?这卖鲍鱼的年轻人真是疯了吧?
萧鹏仿佛没听见议论一般,坐在那里抽着烟。
“小兄弟,”有人招呼萧鹏问道:“这是什么鲍鱼?怎么跟我们平时看的不太一样,黄灿灿的倒是挺好看,怎么能卖这么贵呢?”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萧鹏解答道:“这叫吉品鲍,原产地是倭国。是鲍鱼中的极品。”
“这是吉品鲍?吹吧!”王四平一脸不屑。“我虽说没见过新鲜的吉品鲍,可是我也知道,吉品鲍天生个小,很难找到这么大的,两头鲍的价格几万块一个都不贵,平时根本见不到,像你这样一次十多个,吹呢吧。再说了,吉品鲍原产地是倭国,咱这里没听说谁引进吉品鲍了。你这拿出什么破鲍鱼来冒充吉品鲍呢?原来你不是疯子,还是个小骗子啊。”
萧鹏开始明白高扬帆为什么评价王四平嘴臭了。萧鹏卖自己的鲍鱼,管他什么事?如果不是旁边那么多围观者,萧鹏倒真想抽他两个大嘴巴。守着这么多人,萧鹏倒不好下手,干脆不说话。任由旁人指指画画。
萧鹏不说话不解释的坐在那里,围观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当然,都是在这看热闹的,都在一旁纷纷议论呢。
“你说这鲍鱼真的值那么多钱”
“扯呢,没听到旁边人说了,这人是骗子么,那根本不是什么吉品鲍。”
“旁边的那人也是卖鲍鱼的。不会是同行是冤家吧?”
“旁边那人我知道,他叫王四平,本身就是养鲍鱼的,他说的话能错?”
“看来真是骗.子,这年头,人想赚钱都想疯了,年纪轻轻的不走正道啊。”
“你说这年轻人,长得也算仪表堂堂,怎么能这样呢?”
听着身边众人的议论,萧鹏郁闷不已,嘴长在别人脸上,你总不能为了他们的话就去揍他们吧?可是萧鹏又不能走,如果走了的话,更是落下了骗子这个名头。萧鹏气的发疯,看着旁边得意洋洋的王四平。此时更恨不得抽他脸一顿解解气。
可是守着那么多人,他又不能这么做,萧鹏觉得特憋屈。一定找个办法教育教育他,萧鹏心底默默念道。
看出萧鹏脸色不对,高扬帆拍了下萧鹏,小声说道:“别生气,这家伙就是个碎嘴子,一直这德行,这里没人待见他。”
萧鹏看了看高扬帆,一脸不解:“就这德行没人教训他?”
高扬帆咧嘴一笑:“都是在这里赚钱的,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较那份真干什么?有那时间跟他逗闷子,不如多挣点钱不是?”
萧鹏撇撇嘴,没发表意见。憋着可不是萧鹏风格,正在萧鹏心里琢磨怎么教训王四平的时候,突然耳边传来一位女声:“你这鲍鱼怎么卖?”
萧鹏抬头看去,只见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一身夏季黑色西装,标准的OL打扮。淡棕色的头发盘成一个发髻,最好看的还是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人的心底一般。
萧鹏还没回答,王四平又插话了:“人家说了,今天的鲍鱼便宜卖,只要五千。”说话时还一脸的不屑,巴不得听到女人嘴里能说什么难听的话。
谁知道,女人并没有说话,而是拿起一只鲍鱼仔细观察起来。端详了半天后,女人问萧鹏:“散养的?”
萧鹏点点头,算是作了答复。
女人想了一下,说道:“五千一只,价格看起来很便宜,不过毕竟不是在原产地长大的,具体口味质量是否可以和原产地媲美我也无法确定。这样,四千一只,如果同意这个价格,我全部要了。”
女人的话让围观的人震惊起来。这几千块一只的鲍鱼,还真有人要啊?
王四平一听,一脸的不敢相信:“我说,这位小姐,你可别上当,这可不是什么吉品鲍,琴岛海域怎么会有吉品鲍?倭国的鲍种,到我们这里来,就算可以适应这里的水温水质,能长这么大么?这还不知道是什么杂牌子鲍鱼呢。如果这是真的吉品鲍,我把我的鲍鱼都扔海里去。”
谁知道女人好像没听到王四平的话一般,仍然在盯着萧鹏,在等待着萧鹏答复。
王四平一拍额头:“我明白了,你是这小子找来的托是吧?把这鲍鱼价格炒起来骗别人钱对吧?”
女人听到王四平这句话,眉头一皱:“王老板,听你的意思说,那个所谓的托儿,是说我么?”
王四平一愣,这女人到底是谁?怎么能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他站的位置,只能看到女人的侧面,凑前一看,王四平话都不会说了:“叶总?怎么是您?”
第五章 教育王四平
女人看了一眼王四平,倒没有恶言相向,面带微笑的看着王四平说道:“王老板,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小兄弟。以前素不相识,真不是您口中所谓的托儿。”
王四平紧张道:“方总,这是个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也是怕你上当。方总,你也知道,我养鲍鱼这么多年了。根本没听说国内有养殖吉品鲍成功的。更何况的是,众所周知,吉品鲍本来个头就小,长这么大的吉品鲍就算原产地都少见。在华夏能一次拿出这么多?不是骗子还能是什么?”
被叫做方总的女人看来修养极好,微微一笑:“谢谢王老板关心,您觉得我会分辨不出吉品鲍的真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