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贵鸿升官了,成了红星厂采购中心的一名副总,也搬了新办公室。唐飞敲门进去的时候,见办公室之中没有别人,只有陈贵鸿一个人,于是唐飞道:“陈哥,这办公室可以啊,比以前那个气派多了。”
陈贵鸿谦虚的道:“一个办公的地方而已,对了,你来得正好,我有重要事情找你,如果你不来,我是会打电话通知你赶紧过来的。”
有重要事情找我,什么事情?
唐飞微微不解的看着陈贵鸿。
第51章 招标
“陈哥,你找我,有重要事情?”
“对!”陈贵鸿道:“这几天你可能还不知道吗,我们厂里无形之中起风了,还吹到了厂里的办公会上面。”
陈贵鸿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听完之后,唐飞不解的道:“我没有听错吧,要拿接线头做试点,进行招标?”
这可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招标什么的在内地还并不流行好吧,只在沿海一些先进大企业流行采购招标,像红星厂这样的内地国企,基本都是几个领导说了算,想将业务给谁做就给谁。
看出唐飞的纳闷和不解,陈贵鸿解释道:“这件事情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且这个人就是刘金久,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估计就是专门针对你的。”
针对我!
“对,我想就是为了针对你。这些天,刘金久可没少四处活动,鼓吹我们厂的领导们推行接线头的招标。”
既然这件事情是刘金久搞起来的,那肯定是有目的的,不然,他不会费这么大的力气来搞这件事情。
陈贵鸿道:“兄弟,我也帮你打听清楚了,刘金久还四处说接线头的来料加工必须废除,由供应商自己购买原材料,这样才能节省我们厂大量的资金。”
废除来料加工。
唐飞眼睛一凝,嘴角浮现出了一丝冷笑。这个刘金久真的是针对自己的,且还阴险毒辣,想一下子打在自己的七寸上。
唐飞不缺乏技术,接线头也做得质量一流,刘金久不傻,知道和唐飞拼质量他搞不赢,于是,他想拼价格,甚至想废除一贯以来的来料加工。
这在里要提一提红星厂的来料加工制度。
做接线头的原材料是纯铜管,这种原材料很贵,每一吨这样的原材料价格不菲。大家不要以为一吨铜管有很多,其实并没有多少,因为铜的密度大。
做接线头需要大量的铜管作为原材料,如果供应商自己出资购买原材料,需要大量的资金,少则上百万,多则好几百万。
红星厂出于对供应商的保护,都是自己采购纯铜管,订单签订之后,然后将这种原材料交给供应商,这样一来,资金压力相当于红星厂承担了,各供应商不用耗费大量的资金。
毕竟红星厂财大气粗,而周边的各供应商实力普遍较弱,其中金久公司在几家做接线头的供应商之中算是资金实力最强的。
于是,刘金久灵机一动,自告奋勇的游说红星厂的领导,废除这个来料加工制度,由供应商自己去买铜材。
红星厂的领导一听,唉哟,还有这种要求,那行啊,正好为红星厂能节省大量的资金,马上就顺势同意了。
借这次接线头招标试点,红星厂将正式宣布,招标的接线头,由应标的供应商自己出资去购买原材料。
如果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对不起,你只能退出招标,最好不要参与这场游戏。
刘金久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想出了这么阴毒的一招。唐飞不缺技术,做出来的接线头也质量一流,但恰恰缺资金。
陈贵鸿安慰道:“唐飞,反正你现在手上还有一个百万订单,先将这个单子做完再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唐飞坚定的道:“陈哥,大约什么时候开始接线头的招标,我一定要参加。”
“你真的要参加,将来可没有了来料加工,需要自己出资去买铜材,需要大量的资金,你有这么多的钱。”
这可不是十几万,或几十万能就够的事情,少则需要上百万,多则最好需要数百万的巨额资金。
唐飞目光坚毅,缓缓的道:“我们一定参加,这一次,一定陪金久公司好好的玩一玩,看最终鹿死谁手。”
如果刘金久不出这样的幺蛾子,唐飞可能还会让金久公司多存活几年,现在则在心中动了杀气,这个对手要尽早干掉,早一点将金久公司干垮,让他们尽快倒闭。
见唐飞一定要参加,且态度坚决,陈贵鸿只好点一点头,“我们目前正在清理接线头的加工业务,将进行汇总,正式招标应该在下一个月,到时我会提前通知你们。”
唐飞问道:“陈哥,招标的事务由你负责?”
“可以这么说吧,王副总要我牵头将这件事情搞起来,兄弟,你放心吧,只要我在,我会尽量向你倾斜,尽量让你中标的。”
见陈贵鸿这样说,唐飞连忙表示感谢。
坐一坐,聊一聊,了解清楚之后,唐飞也起身告辞了,出了采购中心,一边往回走,一边思考着。
嗯,起码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一些事情需要准备了,这一次就光明正大的和金久公司干一场,看是他们赢,还是我取得胜利。
……
新的冲压模具做回来了。
那家模具厂将模具送到了唐飞的生产现场。唐飞亲自验收无误之后,爽快的签字结账。
模具到了,刘江负责亲自制造的那几个关键零部件也早就做好了,赵可亲自安装,指挥冲压工将模具装上冲床的工作平台。
这套模具比第一套要大一些,看上去也要复杂一些,但先进一些,功能也多一些。
很多工人也听说了这套模具,主要是刘江平时和大家讲的。现在正是大家休息的时候,一些工人围了过来,想要看一看着套先进的模具。
在王海龙的管理下,大家早上八点上班,开完早会马上上岗干活,一直到上午十点整休息十五分钟,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抽一支烟,上一个厕所,或是聊一聊天。
现在大家正巧休息,一些人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套冲压模具的安装和调试。
“这比第一套冲压模具要大一些。”
“嗯,看上去也先进一些。”
“真想看一看它是怎么冲压,怎么工作的。”
“……”
大家的兴致很浓,希望早一点看到这套模具开始接线头的冲压。幸好模具的安装很方便,没有多久,模具安装完毕,分毫不差,试着冲压了几下,应该没有问题。
赵可亲自检查一番,确定道:“老板,应该能用了。”
唐飞也看一看这套模具的情况,大手一挥道:“那就开始冲压,上料!”
第一套模具不用上料,因为它是靠手工一个个给料的,而这套模具需要上料,它有一个料夹。冲压工小刘将将要冲压的接线头毛坯一个个压进这个料夹,有一点像在给弹夹压子弹一样。
压满这个料夹,开动冲床,“咔擦,咔擦、咔擦”的声音响起来,开始了接线头的正式冲压。
对于接线头的冲压,大家都不再陌生,这些天这里一直在进行接线头的冲压生产,但像今天这样的冲压,大家绝对是第一次见到。
不会吧!
我没有看错吧!
看到眼前的一幕,很多人不淡定了,连冲压工小刘都长大了嘴巴,完全一下子愣住了,眼前的这一幕,完全颠覆了他对接线头冲压的认识。
第52章 告急
这速度!
这效率!
简直就是……
咔擦,咔擦,咔擦……
接线头的冲压极具节奏感,每一个冲压动作,就有一个接线头被冲压成形,且自动的从冲压模具之中被轻轻的弹出来,轻轻的滚落在旁边盛放接线头的木箱之中。
以前是怎么冲压的呢?
虽然也是一次性冲压成形,但完全是手动操作,需要冲压工人将毛坯放进冲压模具之中,冲压完成之后,又要将接线头拿出来。
现在则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手动和自动的强烈对比,让大家纷纷愣住了,神情一下子在脸上定格下来,只有“咔擦、咔擦”的冲压声响起,足足愣了好几秒之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大声惊呼!
“我的老天,我没有看错吧,简直难以相信,速度能这么快!”
“这速度,太快了!”
小刘更是激动万分的道:“老板,这就是我们的新模具,这冲压速度起码是以前的三倍以上,太不敢相信了!”
唐飞高兴的道:“小刘,从此以后,你就轻松多了,不用一个个的手动操作,而是实现了冲压的自动化。”
“嗯。”小刘欣喜万分的用力点一点头。
升级版的自动化冲压模具终于有了第一套,唐飞想好了,先使用几天,它肯定有一些小毛病,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会暴露出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然后,再做第二套,甚至第三套这样的冲压模具。
这么好的冲压模具,起码必须得有几套。
将来啊,自己接线头的生产,全部实现自动化冲压,不用再手动一个个的进行冲压,那样的冲压效率太低。
如果有其他供应商知道,唐飞嫌一次性冲压的效率低,估计会跳起来,含着眼泪道,我们不仅手动一个个冲压,一个接线头要好几道冲压工序才能完成呢,你们一次冲压成形,难道还不知足吗。
其他做接线头的供应商全部是传统工艺,效率低下,质量也较差,唐飞自然是看不上他们那种生产工艺,在唐飞这里,将统统的采用自动化的冲压成形,效率是那些供应商的好几倍。
第一套自动化冲压模具投入使用,开始体现出惊人的冲压效率,今天生产的第一种接线头很快就生产完成,一共两千个。
这比平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居然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到一共两千个冲压完成,唐飞大声的道:“换冲压模块,我们进行第二种接线头的冲压。”
“老板,我马上更换。”
负责冲压的工人小刘显得似乎比唐飞还兴奋,马上开始讲冲压模具的冲压模块拆下来,更换上另外一种接线头需要的冲压模块。
这套冲压模具,其实就是一个冲压平台,完全实现了模块化,更换起来很方便,也很快。
没有多久,极富节奏的声音又响起来,咔擦,咔擦,咔擦……
另外一种型号的接线头又开始冲压,一个个的被冲压成形……
红星厂,总装车间。
负责生产进程的副总卢钢心情有一点不好,某一种车型的接线头居然告急了,问题还出在自己员工的身上,不能怪别人。
几天之前,计划员就发现有一点不对,用量最大的一种接线头总是告缺,这不对啊!
计划员一头雾水,满是纳闷。
这种接线头下足了采购计划,也足额采购,应该不会出现缺货的情况,但实际却是缺货了。
前天就缺货,采购计划员马上要求其中一家供应商送货,数量是5000个,幸好这家供应商还有一定的库存,也将这个5000个接线头及时送了过来。
才仅仅过两天,这5000个接线头就告罄,因为这种接线头的用量很大,多种车型都要用到它,红星厂每天消耗数千个很正常,用得多的时候,每天要消耗上万个呢。
又用完了,采购计划员只好又打电话,要下面的供应商马上再送货,但问题来了,各供应商没有这么多的库存啊,无法一次性送数千上万个这种接线头过来。
这种接线头供应不上,问题就大了,因为它是用量最大的,多个车型都要用到它,一旦告缺,马上将影响多个正在进行组装的车型。
这名采购员计划员不敢隐瞒,马上将问题汇报上去,最后到了卢钢那里,一听是这种用量最大的接线头,多个车型都要用到,顿时,卢钢也急了。
一方面亲自通知那几家做接线头的供应商送货,另外则马上查原因,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因终于查清楚了,定额出了问题,某一种车型每一台车需要用量3000个,结果少写了一个零,写成了300个。
问题出在总装车间的定额员身上,属于总装车间自己的问题,卢钢有一点急了,连忙向陈贵鸿求救,这不,他亲自到了陈贵鸿的办公室,请求帮忙。
“陈总,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定额搞错了,这种型号的接线头目前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