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9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要看多瑙河流域两公国的面积不小,土地也很肥沃,可是这些地区还没有开发出来,从经济价值上来说还低于伦巴第和威尼斯。

      现在占领这些地区,奥地利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不说,还成为了反俄的急先锋,冲在了抗俄第一线,在战略上是非常不利的。

      与其如此,不如和俄国人联手,奥地利同样可以拿到这些地盘,无非是牺牲一下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弗朗茨向来信奉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真理,可不会为了制衡俄国人的大业,就牺牲自身的利益。

      蝴蝶效应还是有用的,因为奥撒战争中奥地利军队的表现,向外界证明了列强的实力。帕麦斯顿的新战略计划中,没有提出把伦巴第和威尼斯给撒丁王国了。

      看人下菜是英国人的强项,奥地利实力比历史上强,待遇自然也比历史上强了。

      为了忽悠奥地利同俄国人翻脸,他们不惜许以重利。可惜他们的计划还没有说服奥斯曼人,战争就已经爆发了。

      “可是愚蠢奥斯曼政府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了割让多瑙河流域两公国,会让他们损失惨重,根本就看不到这么做的好处。

      相信这次俄土战争过后,现实会让奥斯曼人更加清醒一些,做出正确的选择。”约翰-罗素喋喋不休的报怨道

      显然奥斯曼帝国的事情,已经让他这个英国首相厌烦了。

      帕麦斯顿冷笑着说:“首相阁下,奥斯曼政府现在已经清醒了,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尽快说服国会出兵巴尔干半岛,如果晚了的话,奥斯曼人恐怕就要撑不住了。”

      这是英国人的国策,优先对付威胁最大的敌人,在俄国人倒下之前,他们是不会改变针对目标的。

      论起威胁来说,这个时候的奥地利还比不上法国,糟糕的地理位置,已经注定了奥地利无法威胁到英国人的核心利益。

      约翰-罗素想了想说:“国会那边的问题不大,为了保住我们在地中海地区的利益,必须要把俄国人关在笼子里面。”

      利益是永恒的主题,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严重损害到了英国人的利益。利益集团为了保住海外投资,自然要支持政府干涉近东战争。

      ……

      君士坦丁堡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后悔了,要是早知道俄国人和奥地利会这么快妥协,他就接受英国人的建议了。

      政治没有后悔药,这个时候俄军和奥斯曼军队已经在保加利亚地区开打了。更悲剧的是作为兵力更多的一方,在战场上他们居然处于下风。

      “我们的援兵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抵达前线?”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关心的问道

      “陛下,保加利亚地区的游击队太多,我们的援军还要三天才能抵达。”战争大臣压低了音量回答道

      在这场战争中,奥斯曼军队的速度比他们预想中还要慢,战争大臣自然说话没有了底气。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冷喝一声:“哼!”

      又说道:“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反正保加利亚地区不能丢。这里意味着什么,你们心里都清楚!”

      众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奥斯曼帝国的民族政策,到了近代实际上已经很开明了。

      可惜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有人去执行,腐朽的奥斯曼政府无疑是缺乏高效的执行能力,最后自然是民怨沸腾。

      后遗症现在就出来了,本土作战得不到民众们的支持不说,还遭到了游击队的袭击,迟滞了援军的行军速度。

      幸好俄国人的反应速度也很慢,不然现在前线就爆发了大决战,奥斯曼政府就真的只能哭了。

      ……

      希腊——雅典

      近东战争爆发,希腊人高兴了,他们实现目标的机会来了。

      而奥托一世却头疼了,同时面对四个大国的拉拢,他不知道这个队该怎么站。

      自从1850年和英国人冲突爆发后,希腊的民族主义就开始高涨。初起奥托一世认为民族主义有利于他的统治,就支持这种思想。

      奥托一世自认为抓住了获得民众支持的关键,把自己置于了爱国运动的前列。

      如何不让民众的爱国热情冷却下来,就成为了奥托一世的难题。

      在民族主义大爆发过后,收复失地就成为了希腊人共同的目标,也是奥托一世和王后阿玛尼亚的“伟大理想”。

      希腊人收回领土的要求差不多是没有止境的。这种要求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想要重现拜占庭帝国时代的版图。

      当力量与理想失衡过后,悲剧的日子就不远了。这个年代的希腊王国领土面积仅有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百万,根本就支撑不起他们的“理想”。

      “诸位,现在我们该站在那一边?”奥托一世愁眉不展的问道

      作为一个小国,最理智的做法是站在胜利者一边;而民族主义勃发的国家,往往不会那么理智,反而会选择利益最大的一边。

      这个时候奥托一世还不知道,他的统治即将迎来新的危机。无论站在那一边,都不可能满足民众们收复失地的胃口。

      在理想主义盛行的希腊,民众可不会管那么多,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理想,向政府提出要求。

      历史上,从奥托一世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希腊的历届国王都没有过上舒心日子,因为他们谁也无法完成希腊民众的理想。

      财政大臣神色复杂的回答道:“陛下,英法海军已经控制了地中海和爱琴海海域,为了国家的安全,我们只能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是最理智的做法,不管谁胜谁负,被英法奥斯曼包围的希腊,根本就没有选择。

      战争大臣反驳道:“和奥斯曼帝国站在一起,我们能够获得什么?难道指望靠他们施舍,就能够把故土还给我们?

      现在俄国人已经做出了承诺,只要我们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战后就会支持我们获得色萨利和伊庇鲁斯。

      奥地利人更是承诺,我们打下了多少领土,他们就支持我们获得多少领土。

      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难道我们就放弃了?”

      没有办法,俄国人和奥地利是慷他人之慨,自然不介意给希腊人许诺。英法现在和奥斯曼帝国是盟友,他们怎么可能选择牺牲奥斯曼的利益,去满足希腊人的要求呢?

      就算是要拉拢盟友,希腊王国也不够资格啊?

      英法也是有傲气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

      首相附和道:“没错,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要是放弃了,外面的民众也不会答应。

      为了伟大的希腊王国复兴,冒一点儿风险是值得的!”

      不是他想要和俄国人站在一起,也不是他看不到这么做的风险,而是外面的希腊民众已经替他们做出了选择。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杀敌也能够伤己,现在奥托一世政府已经被我民意绑架了。

      奥托一世想了想说:“既然民众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我们政府就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不过考虑到英法的立场,我们也不能够直接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

      ºÃ°ì·¨Ã»ÓУ¬âÈÖ÷ÒâÓÐÒ»¸ö¡£

      战争大臣提议道:“陛下,我们可以组建民间武装向奥斯曼帝国发起进攻,既可以给俄国人和奥地利一个交代,又顾全了英法的面子。”

      在他看来英法对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只是为了打击俄国人,并不是说两国就真的在支持奥斯曼人。

      只要希腊王国把握好其中的度,在打击奥斯曼帝国的同时,不伤害到英法的颜面,他们就不会干涉。

      âÈÖ÷ÒâÒ²±ÈûÓÐÖ÷ÒâºÃ£¬Ã»ÓиüºÃµÄ°ì·¨£¬âÈÖ÷ÒâÒ²Ö»ÄÜÄóöÀ´´ÕºÏ×ÅÓÃÁË¡£

      见众人纷纷叫好,奥托一世最后做出了决定:“那么就给奥地利和俄国代表回话吧,这次战争中我们支持他们!”

      第六十五章、战争贷款

      希腊人被拉了过来,弗朗茨根本就没有当成一回事。这次近东战争的主角是俄国人,奥地利只是打酱油的,最多给落了井的奥斯曼帝国丢了几块石头。

      即便是两国已经宣战了,实际上双方回旋余地都非常大,奥地利只是占领了他们的两个属国就收手了,矛盾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腐朽的苏丹政府实际上还是非常能忍的,只不过之前错估了自己的实力,奥地利又需要这次战争,双方才走到了这一步。

      要不要把奥斯曼帝国捶死,弗朗茨是无所谓的态度。有英法的支持,再不济奥斯曼帝国也能够保住小亚细亚半岛。

      至于希腊人,老实说弗朗茨对他们没有抱有任何期待。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抱英国人的大腿,才是最佳的选择;实力上的不足,又决定了奥斯曼人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把他们按下去。

      如果是正大光明的加【创建和谐家园】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那么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有责任心的弗朗茨和尼古拉一世肯定会拉他们一把。

      就算是在战场上输了,战后谈判也不会让他们吃亏。

      偷偷摸摸的进场,这可算不上是盟友,打赢了还好,弗朗茨是讲信用的,奥地利政府绝对会支持他们的要求,俄国人多半也会兑现承诺。

      打输了就自己哭吧,都是民间武装干的,和希腊政府没有关系,和奥地利、俄罗斯自然也没有关系。弗朗茨可是记得历史上希腊人就输了,被奥斯曼帝国揍的鼻青脸肿。

      相比希腊人,另外一个巴尔干小国黑山或者说是门的内哥罗,立场就要坚定的多了。

      本来达尼洛主教是想要中立的,黑山这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国,在1821年、1829年、1835年三次向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以期获得南方的出海口,均以失败告终,刚刚恢复元气。

      达尼洛主教是一个和平派,黑山被奥斯曼帝国给四面包围了,他怕等不到援军就翻车了。

      很遗憾,亲俄的黑山人民不答应。好战是所有巴尔干国家的特性,黑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奥斯曼帝国都统治巴尔干半岛几百年了,依然没有能够征服黑山大公国,苏丹政府早就厌烦了。

      于是向黑山政府提出了一个建议,只要他们肯停止和奥斯曼帝国的敌对,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创建和谐家园】,就把斯库台城、亚得里亚海地区一处出海口和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领土赐给黑山。

      硬气的黑山民众果断的拒绝了这份诱惑,他们宁愿用自己的双手打下这些地盘,也不愿意向奥斯曼帝国屈服。

      仇恨的力量已经深入到了每个黑山民众骨髓当中,现在机会来了,俄国人和奥地利同时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他们怎么可能缺席呢?

      要知道克里米亚战争中,亲俄的黑山民众都是要参战的。

      只不过达尼洛主教看清楚了局势,他认为俄国人距离太远,一旦战争爆发黑山就孤立无援,选择了中立。

      为此,达尼洛主教差点儿被推翻。

      现在不用担心孤立无援了,他们距离奥地利的达尔马提亚行省并不远,这就由不得达尼洛主教拒绝。

      为了能够结婚,达尼洛主教做出了妥协。他同意支持这次战争,不过作为回报他把主教位置让给了别人,给自己加冕了“黑山及布尔达的大公”。

      作为俄国人的传统小弟,黑山大公国还是很受照顾的,俄国出面和奥地利沟通,由奥地利向他们提供援助。

      弗朗茨自然不会拒绝俄国人的这点儿小要求,不就是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嘛,只要肯给钱一切好商量。

      在这个时候,国企的优越性就体现了出来,政府一道行政命令,企业就提前开始生产战略物资。

      考虑到黑山大公国的支付能力,弗朗茨还非常贴心的提供了贷款服务,解决了顾客的燃眉之急。

      提供贷款服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说黑山公国了,就算是俄国人的支付能力都很有限。

      现在他们还没有完成内部改革,一个封建王朝能够聚集起来的财富,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资本主义国家比。

      沙皇政府没有想到英【创建和谐家园】出手干预,现在海路不通,囤积在乌克兰沿岸的战略物资现在只能走陆路运输。这显然无法保障前线军队的需要,只能从奥地利就近采购。

      劳师远征巴尔干半岛的军费开销,可比历史上在克里米亚地区打要高的多。由于沙皇政府的【创建和谐家园】,那怕是奥地利政府没有哄抬物价,现在的物价也涨上去了。

      弗朗茨总不能阻挡俄国官僚发财吧?

      最后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受到伤害的只有俄国中央财政,反正他们家大业大顶得住,没钱大不了贷款。

      奥地利政府非常乐意接这单生意,这些贷款都是定向的,只能购买奥地利的商品,又不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反正贷款给俄国人付款,总比让俄国人拖欠货款的强。

      政治贷款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有附加的商业贸易条件在,就算俄国政府还不上贷款,奥地利政府也不会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06: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