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9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发家晚呢?如果不是拿破仑太牛叉了,法国民众还念着他的好,这个时候说他们是法国皇室,就是一个笑话。

      即便是有拿破仑这个牛逼的伯父,拿破仑三世同样不具备竞争力,如果换了拿破仑二世还差不多。

      很遗憾拿破仑二世夭折了,欧洲是看血统的,拿破仑三世明显不够格,甚至他还不是一名法国人。

      (1832年拿破仑三世就加入了瑞士国籍)

      如果他的政治对手精明一点儿,总统选举的时候就让他出局了,让一名外国人来当总统,估计高傲的法国人民还没有那么开放。

      拿破仑三世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固然和这一时期对手不在状态有关,可是他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容忽视。

      一路走来,他几乎就是在钢丝上跳舞。一次操作失误,就会摔的粉身碎骨。

      尤其利用各个团体之间的矛盾,让大家默认了他称帝,简直就是权术上的巅峰操作。

      根据手中的情报,弗朗茨得出了一个结论:拿破仑三世不是各方最理想的选择,却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选择。

      被拿破仑三世上了一课过后,弗朗茨不由自主的反省了一下自身,他发现自己的弱点就是是太注重节操了。

      当然,弗朗茨是不准备改变的。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再正统不过了,完全不需要搞那些歪门邪道。

      至于国内的政治对手?不是弗朗茨自吹,一支手就可以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奥地利的反对派和法国反对派相比,战斗力简直就是弱爆了。萤火怎么能够与皓月争辉?

      梅特涅笑眯眯的说道:“陛下,拿破仑三世已经复辟,现在正需要国际认可,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拿破仑三世是正常手段登上皇位的,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可惜他的皇位先天不足,受人抨击的地方太多,这个时候国际社会的承认就很重要了。

      别的不说,拿破仑三世的登基大典,欧洲大贵族们基本上都缺席了。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的规格就要低的多。

      就算是英国人支持他,可英国王室同样没有派出重量级成员出席,贵族圈的冷漠态度就说明了问题。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道:“试试看吧,法奥密约结束了,现在签订一份两国友好协议也不错。”

      如果利益不大,拿破仑三世可能会为了获得奥地利的外交承认,做出一定的让步。

      可惜现在奥地利和法国之间,没有这种恰到好处的利益交换。奥地利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如此弗朗茨也不介意卖一个小人情。

      费利克斯幸灾乐祸的说道:“陛下,拿破仑三世刚刚复辟,那怕是为了皇帝的面子,这次他也不能够在圣地问题上退缩,看来俄国人要有麻烦了。”

      俄奥是盟友,并不意味着奥地利就希望看着俄国人继续强大下去。

      只有在实力差距不大的时候,大家才有可能成为盟友。一旦拉开了差距,就变成小弟和老大的关系。

      奥地利自然是不准备做俄国人的小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大家也希望俄国人的战略能够受挫。

      真要是让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那么两国的蜜月期也就结束了。国与国之间,还是用实力和利益说话更靠谱。

      历史上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拿破仑三世刚刚继位,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竖立威望需要。

      现在拿破仑三世复辟的时间提前了,可是这种需求没有变,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发生变化。

      弗朗茨想了想说:“那就给他们添上一把火,但是要小心不要烧到我们身上,这场戏还要演下去。

      如果让英法知道了我们的真实目的,恐怕局势就要超过掌控了。关键时刻,俄国人肯定会把俄奥密约泄露出来。

      我们必须要做好外交准备,关键时刻必须让英法知道即便是俄奥两国结盟了,在俄土战争中,奥地利也只是会中立,最多在外交上支持他们!”

      这不是说笑的,要是奥地利铁了心和俄国人共进退,没准英法就被吓跑了。在近东地区,俄奥联手就是无敌的存在,不惧怕任何挑战。

      不给英法吃下一颗定心丸,他们怎么可能劳师远征去打击俄国人呢?没有俄国人牵制他们的精力,奥地利又怎么有机会暗度陈仓呢?

      奥地利在利用俄国人,俄国人何尝又不是在利用奥地利呢?只要奥地利一动,英法的精力同样会分散一部分过去,减轻他们在战场上的压力。

      况且,俄国人想要吞并奥斯曼帝国,就少不了奥地利的物资支持,以他们本国的工业能力,可支撑不起一场现代化战争。

      从一开始,这就是各取所需、又各怀鬼胎的合作。

      第六十章、代价

      圣彼得堡

      俄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皱着眉头说道“陛下,驻巴黎公使传来消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1852年1月1日复辟,自称拿破仑三世。”

      听到拿破仑三世复辟的消息后,尼古拉一世就怒了。在他看来拿破仑家族这个爆发户,没有资格充当法国皇帝。

      这不光是他个人的看法,还有切实的利益。拿破仑靠民选上位,打破了“君权神授”的传统,动摇了欧洲所有君主制国家的根基,这也是反法战争的由来。

      好不容易把这种歪理邪说镇压了下去,现在又让拿破仑三世复辟,这不是侮辱了维也纳会议的所有参与者么?最重要的是侮辱了亚历山大一世。

      更令他气愤的是拿破仑三世还敢挑战俄罗斯帝国的威严,在圣地危机爆发后,法国政府就出手干预,动摇了俄国人对东正教的控制权。

      新仇旧恨加在了一起,尼古拉一世自然不可能承认拿破仑三世的合法性了。如果双方距离太远,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让法国人知道俄罗斯帝国的厉害。

      尼古拉一世不屑的说道“果然是一个小瘪三,就只是会耍一些不入流的小手段。

      命令驻法公使发一份外交照会给法国政府,谴责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篡位的【创建和谐家园】行为,责令他立即退位。”

      拿破仑三世复辟自然是快刀斩乱麻,为了避免被国际势力干涉,具体时间都是保密的。

      在尼古拉一世看来这就是小家子气,没有一丝君主的威严,不配成为君主集团中的一员。

      卡尔渥赛尔劝诫道“陛下,我们这样强硬回答不好吧,这会让两国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

      不承认就不承认了,还专门发一份外交照会去恶心拿破仑三世,这无疑是让法俄关系雪上加霜。

      由于距离的关系,俄罗斯对法国的影响力并不大,这种外交上的责难,也就是初起让拿破仑三世面子上难看一些。

      反正就算是沙皇政府吼的再凶,拿破仑三世也是不可能退位的,到了这一步不管前方是什么,他都要继续走下去。

      尼古拉一世不屑的说道“怕什么,得罪也就得罪了,反正俄法关系都这样了,还能够糟糕到哪里去?”

      破罐子破摔,这就是尼古拉一世的态度。不是他冲动,而是在奥斯曼的问题上,法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双方都不肯让步,和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面对主意已定的尼古拉一世,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自然不会应顶了,法国人的死活又关他什么事呢?

      ¡°ÊÇ£¬±ÝÏ¡£¡±¿¨¶ûä×Èü¶û»Ø´ðµÀ

      随及又转移话题道“陛下,君士坦丁堡谈判已经确定不可能有成果了,有英法的支持奥斯曼帝国这次是不会让步的。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可以启动了。”

      换句话说就是战争要来了,现在需要一个看上去合理的借口。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沙皇政府已经不是当年那么莽了,知道当【创建和谐家园】立牌坊的重要性。

      尼古拉一世点了点头,然后说“命令缅什可夫公爵给奥斯曼帝国下达最后通牒,如果他们还是拒绝我们的善意,外交部就挑选一个借口吧!”

      善意,谁感觉到了沙皇政府的“善意”?他们的胃口那么大,苏丹政府就算是再怎么软弱,也必须要硬抗下去啊?

      妥协就是慢性【创建和谐家园】,硬抗还有一线生机,在英法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又不是完全没有胜算。

      ¡°ÊÇ£¬±ÝÏ£¡¡±¿¨¶ûä×Èü¶û»Ø´ðµÀ

      借口千千万,总是会找到的,奥斯曼帝国本身就腐朽了,乱七八糟的烂事太多了,要挑他们的刺,实在是太容易了。

      君士坦丁堡是沙皇政府几代人的梦想,这不光是单纯的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蕴含着巨大政治价值和宗教价值。

      总之,只要沙皇政府能够成功夺取君士坦丁堡,就算是损失再惨重,都是可以接受的。

      从这方面来说,历史上尼古拉二世就太蠢了,跑去和德国人、奥匈帝国死磕。

      如果他要是先欺负奥斯曼帝国,夺下君士坦丁堡地区,靠着政治、宗教上的加成,完全可以压倒国内的一切矛盾。

      从这方面来说,尼古拉一世的战略完全是正确的,抢回了君士坦丁堡,凭借强大的威望,再回家搞改革就要容-->>(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六十一章、近东战争爆发

      1852年2月21日,奥斯曼帝国拒绝了俄国人无礼要求,君士坦丁堡谈判以失败而告终,俄土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这没有大家的出乎意料,俄国人的要求,换谁也不可能同意。

      如果只是敲一点儿边角料,没准腐朽的奥斯曼政府也就忍了,可是想要一口吞下他们,那就没有办法妥协了。

      一个星期过后,苏丹政府同样也拒绝了奥地利的条件,战争进入了倒计时。

      从军事上来说,两线作战这是非常不智的。

      理论上,让奥地利占领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俄土之间在巴尔干地区就隔开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压力会小很多。

      不过从政治上来说,苏丹政府根本就无法妥协,这个时候露出一丝软弱,英法的支持就可能发生变故。

      搞不好英法就和俄国人妥协了,到时候四大列强一起来瓜分奥斯曼帝国,那就真的完犊子了。

      奥斯曼帝国虽然腐朽了,可是在表面上他们还是一个“强国”。在虚弱本质没有暴露之前,英法对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欧洲四大列强分成了两波,剩下的国家,自然是中立的中立,跟着各自老大脚步吆喝的吆喝,参战就算了,大家都是文明人怎么能够打打杀杀呢?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名声非常不好,当然俄国人的名声也好不了多少,他们算是烂兄烂弟,在欧洲都属于不受欢迎的主。

      只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名声要更臭一些,弗朗茨派人又翻出了奥斯曼人的旧账,所以在舆论上俄国人的支持度还更高些。

      民间的反应,给了俄国人信心。尼古拉一世以【创建和谐家园】世界解放者自居,同样扛起了这个旗号的还有弗朗茨。

      1852年3月27日,俄罗斯帝国正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

      3月28日,在尼古拉一世的命令下,俄军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进攻。

      这回沙皇政府非常的守规矩,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操作,没有搞什么不宣而战。

      维也纳

      在俄土战争爆发前,俄国人就按照盟约通报了奥地利,弗朗茨立即下令全军做好战争准备,同时召开了军政两届的扩大会议。

      拉德斯基元帅指着军事地图分析道:“众位请看,根据我们总参谋部的判断,这次俄国人有三条进攻路线可供选择。

      其一、从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其二、从巴尔干半岛发起进攻;其三、从海上发起进攻。

      俄军从高加索地区进攻,这和我们没有多少关系,可以不用理会。

      如果他们从巴尔干半岛发起进攻,那么势必要先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按照约定这里是我们的势力范围。

      那么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不然西进战略就穿帮了,俄国人只要将密约泄露出去,英法普三国就会死死的盯着我们。

      如果他们从海上发起进攻,那么可供选择的登陆点就多了,奥斯曼帝国黑海沿岸的港口城市都有可能。

      从军事上来说,这三条进攻路线都是可行的,俄国人可能会选择其中的一两条,或者是三路一起进攻。”

      在英法不干预的情况下,俄国人的选择太多了。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到处都是漏洞,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一旦英法干预,海路进攻就不存在了。黑海舰队欺负一下奥斯曼海军还可以,遇到英法海军就只能送菜了。

      对奥地利来说,最令他们为难的就是俄国人沿着巴尔干半岛打过去,要是让俄国人占领了多瑙河流域,再让他们退出去就难了。

      至于盟约,从签订那一刻开始,就是用来撕毁的。只要利益足够大,任何联盟都是不靠谱的。

      梅特涅想了想说:“西进战略绝对不能够暴露,要是引起了各国的注意,我们想要统一南德意志地区就难了。”

      众人纷纷点头,为了西进战略奥地利已经付出了太多,要是在关键时刻暴露了,那就亏大发了。

      奥地利想要的统一南德意志地区,不是要打烂南德意志地区。

      如果突然袭击的话,在带路党的帮助下,第一时间占领了慕尼黑,基本上就可以宣布战争结束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9 06: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