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资本家们的投资是不是理性,带动了奥地利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高速增长意味着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政府有钱了大家才能出来抢预算,陆军部只不过是胃口太大了一点儿。
财政大臣卡尔不为所动道:“把预备役扩充到两百万,也不可能一步就到位吧?
按照目前的情况,就算是每年增加二十万预备役,减掉超龄人员,最后完成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你们的“大预备役战略”预算,实际上可以砍掉后面的一个零,几百万盾你们自己挤一挤也就出来了。”
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无论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怎么掩盖,这个弱点还是暴露了出来。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旦俄国人出手打破局势,我们就必须要采取行动,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军事实力,才是保障奥地利帝国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扩大预备役数量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等士兵退役后转化,我们完全可以组织青壮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
战争爆发后,只需要一两个月时间,他们就可以变成合格的士兵,比单纯的招募新兵从头开始训练要快的多。”
卡尔想了想说:“这个办法不错,可是花费太大了。俄国人就算动手了,战争也不会短时间内结束,奥斯曼帝国又不是纸糊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最短也要打上两三年,要是拖的时间长了,打个十年八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再用好了,放心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局,政府的重心都会转向军队,你们想怎么扩充都没有问题。”
这种事情弗朗茨遇到的多了,基本上每年财政预算前都会出现,几乎每次卡尔都是舌战群英。
“好了,财政的问题年度预算还有时间,你们下去慢慢商议。先讨论一下陆军部提出了预备役计划,有没有可行性。”
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陛下,建立一支基数庞大的预备役,对我们的国防安全确实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我们接下来的战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出来,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弗朗茨知道大家是准备学习俄国人的人海战术了,现在是排枪时代,在战场上人多的确占优势。
从人口上来说,奥地利和法兰西相差无几,除了毛熊那个变态外,在欧洲大陆上拼人多,奥地利帝国是不怂的。
“支持!”
“支持!”
……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人多力量大的真理再次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弗朗茨严肃的问道:“那么我的陆军大臣,这么庞大的军队,如何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不能因为兵多就当炮灰用,奥地利又不是毛熊,士兵战死了也是要给抚恤金的。
弗朗茨可不认为和士兵谈爱国热情有用,与其扯那么多高大上的理论。
不如直接告诉他们打赢了就可以获得土地、金钱、战利品、爵位……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靠谱。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回答道:“陛下,保障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军官。我们陆军部准备扩编军官数量,给一线部队的军官们配上两名副职。
战争时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部队扩充到一百万,以便在战争初起占据优势。”
弗朗茨点了点头,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只要战争初起莽一波成功了,战争也就结束了。
普鲁士王国国力有限,只能搞一波流,失败了短时间内根本就无力再来一次;法国人只要在战场上发生了大败,法国民众就会帮忙干掉政府的。
只要不脑残到去进攻法国本土,新的法国政府又会陷入持续的内斗中,等他们内斗结束,黄花菜都凉了。
第四十三章、没有永远的敌人
大预备役战略通过了,增加军费也是必然的。短期内军费增长还不明显,如果奥地利财政收入上不去,未来也是一笔承重的负担。
养预备役再怎么便宜,军费开销也不会低于正规军的百分之十五。武器装备可以用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旧货,士兵工资也可以省了,但是训练经费无论如何也不能省。
正常情况下,奥地利的预备役部队,每年都有不低于两个月的训练时间,训练完成过后,政府多少还要发放一笔慰问补贴。
按照每年新增预备役士兵二十万计算,这笔开销就相当于每年扩军三万,预备役总量达到两百万后封顶,就相当于在现在的基础上,现役部队增长了二十五万。(扣掉已有的五十万预备役)
如果按照以往奥地利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估计坚持不了多久,这项计划就夭折了。
弗朗茨不由的庆幸工业时代降临了,不然农业国的奥地利真的就养不起这么多兵。
“考虑到未来的海外殖民战略要陆海军紧密配合,我决定建立一个总参谋部,由拉德斯基元帅担任首任总参谋长。”弗朗茨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毫无疑问,这个总参谋部是独立在陆海军之外的,名义上只是协调陆海军配合,实际上到了战争时期,这个参谋部就凌驾在了陆、海军部之上了。
要是没有权利怎么协调?难道还要派人去和下面的部队讲道理?
尤其是这个首任参谋长拉德斯基元帅,作为奥地利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存在,有他在还能架空总参谋部不成?
“陛下,我们的殖民海外战略还没有到实施的时候,现在设立总参谋部是不是太早了。”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反对道
反对,必须要要反对。增加了一个总参谋部,在很多地方和陆、海军部权利重叠,必然会大大挤占他们的权利。
相比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的反应激烈,没有多少存在感的海军大臣就无所谓了。
设立一个统筹两军的机构是早晚的事情,陆军出身拉德斯基元帅出任总参谋长,固然是表明了陆军的主导地位。
同样陆军出身的总参谋长,想要插手海军也就难了。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名鼎鼎的拉德斯基元帅总不会乱插手吧?
总参谋部的设立,也标志着奥地利政府正式确定了海外殖民战略,那么大建海军就成为了必然。
以奥地利的国际地位,海军怎么也要进入世界前五位,不然出去抢地盘的时候,都没有底气。
和这个收益比,些许权利受损,海军部完全可以接受。别的不说,今年的海军军费又可以提高个几百万了。
弗朗茨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解释道:“早点儿准备更加充分,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现在欧洲大陆还维持着平衡,这个局势什么时候打破都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我们判断俄国人可能会对奥斯曼帝国动手,可凡事都有万一,如果俄国人跑去中亚扩张,或者是跑去远东地区扩张。
我们原先的战略计划,就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了。那么放在最后的海外殖民战略,也可以优先到第一位。”
俄国人傻了才会放过近在咫尺的奥斯曼人不打,跑去中亚或者是远东地区吃土。
不管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能不能接受,应付一下就是弗朗茨给面子了。拿出来和大家商议,那是为了体现民主,顺便查漏补缺。
要是所有人都反对,那证明这项计划不靠谱。要么是太超前,大家接受不了;要么是不符合奥地利的国情,实施不下去。
碰到这种情况,弗朗茨自然会从善如流的收回。现在就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反对,那么这项决议就算是通过了。
考虑到陆军将领可能会【创建和谐家园】总参谋部,弗朗茨还专门挑选了德高望重的拉德斯基元帅。就算是心中再怎么不情愿,面对拉德斯基元帅也是要配合的。
只要第一代总参谋长坐稳了,后面大家就习惯了。和平年代总参谋部的权利实际上并不大,弗朗茨可不会让他们训练指挥一把抓。
权利制衡是必须要有的,总参谋部战争时期可以指挥全国的军队,但是士兵招募、训练、后勤保障体系,依然在陆海军部手中。
历史上德国那种总参谋部直接架空皇帝的事情,弗朗茨可是早有防备的。
除了这些制衡外,宫廷卫队、维也纳的城防军也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陆军部、总参谋部都没有指挥权。
……
慕尼黑
原本以为获得了列强的支持后,巴伐利亚王国就能够整合德意志地区的小邦国,现实给了马克西米一世当头一棒。
大家不愿意被奥地利和普鲁士吞并,同样也不会愿意被巴伐利亚吞并。平常时期大家的关系好,那是为了抱团取暖,共抗来自普奥的威胁。
这也是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中人员差的原因,奥地利的威胁被巴伐利亚隔开了,大家还感受不明显,作为邻居普鲁士的威胁大家都有切身感受。
“符腾堡也拒绝了我们的拉拢么?”马克西米一世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陛下。”外交大臣干脆的回答道
符腾堡在德意志联邦中也算是“大国”了,领土面积仅次于奥地利、普鲁士和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王国想要自立门户,没有符腾堡的支持是无法做到的。显然没有人愿意给别人做踏脚石,符腾堡政府也不愿意成为巴伐利亚的附庸。
那怕大家只是名义上的合并,实际上符腾堡依然保留了近乎全部的权利,那也不行。
没有谁是傻子,假如现在德意志邦国全部合并,那么占据主导地位的奥地利同样会保留他们的权利,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吞不下去。
同样,如果是普鲁士兼并除奥地利外的小邦国,他们也吞不下去,不得不做出妥协。
现在巴伐利亚王国也是如此,不要看剩下的德意志邦国领土面积不大,实际上几乎都是经济发展不错、人口稠密的地区。
所以当马克西米一世将优厚的条件抛出来过后,大家直接就拒绝了。有普奥两国还在旁边看着,巴伐利亚是不可能武力威胁他们的。
真以为有了列强的支持,就可以让大家退让了?不要忘了普奥还是列强呢,大家都没有对他们妥协!
不对,普鲁士只能算是准列强,空有列强的军事实力,却没有列强的国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普鲁士王国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是害怕被奥地利给兼并了。
如果有的选择,腓特烈-威廉四世也不愿意打肿脸充胖子。现在普鲁士政府的财政随时都可能会破产,可是他们的军费开销,就从来没有短少过一分。
暗流已经在巴伐利亚王国内部涌动,奥地利那么多的德意志交流组织,怎么可能不发挥作用呢?
巴伐利亚政府想要独立的消息,被人传递了出去,一场反国家分裂的【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已经在策划中了。
为了避嫌,负责策划这次【创建和谐家园】的都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和奥地利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都只是在摇旗呐喊。
……
柏林
自从普丹战争结束过后,普鲁士王国就开起了改革之路。摆在政府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财政。
不同于历史上,这次普丹战争拖延的时间长了那么一点点,也就是说军费开支增加了那么五六千万盾。
理论上,只要拿到了德意志地区民众帮他们筹集的资金,基本上就可以填上大半的窟窿。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拿到剩下的钱了。现在普鲁士王国在各个邦国的使馆或者是办事处,时常都还有讨债的民众骚扰。
面对这些民众,他们是碰也碰不到、骂也骂不得,讲道理人家一口咬定——骗子。
逼不得已,这些工作人员连买菜都不敢去出门,生怕被不明飞行物击中,生活问题全部由所在国政府解决。
为了转【创建和谐家园】众的视线,普鲁士政府甚至不惜让步,和巴伐利亚王国一起提出“三国责任内阁”。
没有想到引起了列强的忌惮,迫于外交压力,这项计划刚刚实施就夭折了。
如果说腓特烈-威廉四世内心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可惜心中有气他也没有地方发。
在这系列的措施中,普鲁士政府表现的中规中矩,并没有出现过大的失误,失败的责任并不能怪在他们身上。
奥地利、巴伐利亚等国的反应再自然不过了,大家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虑问题,没有谁欠谁的。
“首相,和英国人借款的事情,进展到了那一步?”腓特烈-威廉四世关心的问道
“陛下,向英国人借款恐怕是不行了,他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条件。”首相约瑟夫-冯-拉多维茨苦笑着回答道
“什么样的条件,连谈判的余地都没有?”腓特烈-威廉四世疑惑的问
约瑟夫-冯-拉多维茨叹了一口气说:“英国人要求我们永久退出德意志联邦!”
“什么?”腓特烈-威廉四世难以置信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