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7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反正德意志联邦就只有普鲁士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接壤,别的邦国不管口号喊的有多响,实际上都只能放空炮。

      在这个问题上,德意志联邦的态度并不重要。甚至这个国际组织,实质上并不能算一个国家,各邦国的外交权都是自由的,他们本身就不具备替大家签订外交条约的权利。

      受《普丹柏林条约》的影响,普鲁士王国在德意志地区的威望大损,无力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

      这个时候,德意志地区各邦国的普鲁士使馆外面,都围满了追讨捐款的民众,高举着讨债的牌子【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不时还有乱石飞入。

      舆论造势成功了,当初募集捐款的时候,报纸可是刊登了普鲁士政府的强势表态。其中有一部分是真的,大部分都是编辑脑补的。

      这些都不重要,反正民众们认为这是真的。说好的和俄国人死战到底,结果仗都打起来就怂了,自认为受到欺骗的民众正在用这种方式发泄着心中的愤怒。

      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普鲁士政府穷的叮当响,就算是骂的再狠十倍,他们一样拿不出钱来。

      最后各国政府不得不派兵保卫普鲁士的使馆,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普鲁士使馆工作人员可不敢出去买菜。

      坑完了普鲁士,奥地利和德意志地区邦国的友好关系,也开始转为冷淡。

      以巴伐利亚为首的德意志邦国,可不愿意看到德意志地区统一,他们企图在普奥两个邦国之间玩儿平衡。

      这些邦国亲近奥地利,除了宗教、政治上的影响力外,还和普鲁士王国的吃相有关系。

      普鲁士王国本来就是一个小邦国,壮大成为了德意志地区第二大邦国,自然是少不了一路扩张了。

      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普鲁士王国的领土面积就扩大了三倍,领土的扩张黑历史自然是少不了的,这就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梅特涅时代的外交政策还是有价值的,至少让德意志邦国认为奥地利没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野心,忽视了奥地利的国策已经发生了改变。

      前不久的法兰克福会议,普鲁士政府参与的证据又被奥地利捅了出来,这就把大家给恶心坏了,奥地利政府振臂一呼才群起云集。

      现在普鲁士王国被打压下去了,巴伐利亚王国的立场再次发生了改变,他们不愿意看到普奥的实力失衡,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正常的组合都是老二联合老三对抗老大,奥地利能够联合老三打压老二,在外交上已经是了不得的胜利了。

      现在回归了正轨,巴伐利亚政府的外交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

      受1848年革命影响,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被迫退位。在退位前,路德维希一世于在3月6日发布了一项声明,许诺巴伐利亚政府将致力于德意志的自由和统一事业。

      这就给他继承王位的儿子马克西米一世埋下了政治炸弹。

      没有办法,和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相比,巴伐利亚国内的民族统一派,更希望宗教信仰和他们一样的奥地利能够统一德意志地区。

      历史上马克西米因为支持法兰克福会议的宪法,主张将奥地利排斥在德意志地区之外,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为了稳定统治,1851年又转为亲奥。

      无论是倾向于谁,巴伐利亚政府最高的追求还是建立奥普巴的三巨头并立模式,显然巴伐利亚王国的实力距离普奥太远了,做不到这一点。

      巴伐利亚王国向普鲁士靠拢,这是奥地利西进派乐见其成的。对盟友下狠手,那个影响太坏了,奥地利政府也是要脸的。

      如果不能下狠手的话,就算是奥地利统一了南德意志地区,这些邦国依然会独立存在,会影响到奥地利的中央集权。

      这些邦国主要就是巴伐利亚,别的小邦国都实力弱小,没有了这个带头大哥,也不敢给中央政府添乱。

      马克西米一世这个作死的亲普国王出现,无疑是给奥地利政府提供了一个兼并巴伐利亚王国的机会。

      现在就要看他的表演,能不能给制造出一个,让奥地利名正言顺废除巴伐利亚王室的借口了。

      奥地利首相办公室中,费利克斯沉声说道:“奥地利同巴伐利亚的盟友关系,已经成为了我们统一德意志地区的阻碍。

      解除这个盟约势在必行,但是奥地利不能背盟,最好是让巴伐利亚政府主动背叛。解除这个盟约的时间也必须要选择好,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这个度很难把握,如果盟友关系提前终止,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那么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的影响力将大受影响,神圣罗马同盟也可能受到影响。

      要是在奥地利发起统一战争时,双方依然保持着盟友关系,搞不好马克西米一世直接就宣布巴伐利亚王国易帜了。

      巴伐利亚谁当带路党都可以,唯独让国王当带路党不行,这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真要是发生了这种情况,奥地利政府就要哭了。

      参考一下历史上的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保留独立的政治权利,还可以自行招募军队。

      拉着其它几个邦国,在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利机构联邦议会上,还拥有着否决对他们不利条款的权利,中央政府拿他们这个国中之国根本就无可奈何。

      梅特涅皱着眉头说道:“借口找一找总是会有的,问题是我们的计划能成功么?要是玩儿崩了,奥地利帝国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了。”

      他不喜欢冒险,对俄奥密约也不认同。可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现在的奥地利政府中,已经不是他的一言堂了。

      费利克斯想了想说:“梅特涅先生,奥地利统一南德意志地区的风险不在军事上。

      我们要是打着统一德国的旗号出兵,这些邦国军队倒戈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德意志统一的。

      敌人兵无战心,我们在军事上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真正风险来自于外交上,在这方面你最有发言权。

      俄奥密约已经签订了,在没有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俄国人会站在我们这边。

      英国人鞭长莫及,危险来自于两个方向,西边的法兰西和北边的普鲁士,只要能够搞定其中一家,我们就胜利了。

      如果奥地利政府可以在其它地区做出让步,你认为有没有可能说服法国人支持我们?

      不需要他们支持,只是让法国政府默认就可以了。

      甚至是让法国政府内部摇摆不定,拖延一下他们的决策的时间,我们都可以联合俄国人压服普鲁士!”

      梅特涅陷入了沉思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影响外交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考虑周全,尤其是涉及到了国家命运的。

      梅特涅想了想后,皱着眉头说道:“在意大利地区大出血,承诺割让莱茵河以西的全部领土,换取法国人支持我们的几率有三层,中立的可能性有六层。

      至于拖延法国政府的决策时间,如果是现在的法国政府,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他们也要争议上几个月。”

      在他看来费利克斯这是走火入魔了,和法国人做邻居很好么?

      未来奥地利大量的国防预算,都要花费在防备法国人身上,这也是俄国人放任奥地利吞并南德意志的原因。

      况且,现在所谓的战略预估根本就不靠谱,谁知道法国政府什么时候又换了?

      财政大臣卡尔不满的说:“首相,这个问题能不能到了后面再讨论,不要忘了我们现在的任务,在没有理顺国内之前,我是反对任何扩张行动的。”

      本来奥地利政府的财政是很宽裕的,1848年没收了大量的贵族产业,又在奥撒战争中敲诈回来了一笔巨款。

      自从俄奥密约过后,看到俄国人的战争准备,奥地利政府就判断欧洲大陆的格局即将被打破,为了应对突【创建和谐家园】况,这些钱就变成了战争储备金。

      然后,财政部就不得不精打细算,量入而出。

      前不久在皇宫中就爆发了路线之争,没有讨论出结果来,皇帝陛下提出了整肃官场队伍,终止了争议。

      本来现在议题是整肃官场风气,现在因为巴伐利亚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消息传来,又被带偏了话题。

      毫无疑问,这是费利克斯首相想要让内阁支持他的西进战略了,可惜大家很有主见,不是所有人都对扩张有兴趣的。

      费利克斯哈哈一笑说:“抱歉,这是我的错!最近满脑子都是关于南德意志地区的问题,情不自禁的就跑题了。

      我们还继续今天的话题,关于整肃官场风气的具体方案。”

      第三十五章、唯才是举

      整肃官场风气,这个话题对梅特涅来说有些沉重。尽管没有人指责他什么,但这确实是他留下来的烂摊子。

      “欧洲首相”可不是白叫的,为了欧洲各国的繁荣与稳定,梅特涅是操碎了心。还要和国内的政敌做斗争,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关注【创建和谐家园】的问题了。

      结果几十年积累下来,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整个奥地利的官场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搞的现在奥地利政府,连反腐倡廉的口号都不好意思喊了,因为在坐的几位【创建和谐家园】底下未必都是干净的。

      弗朗茨非常照顾大家的面子,太早的问题他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直接揭过去了。

      可是现在发生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处理,踢出无能之辈,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这是他提出的最低要求。

      见识到了弗朗茨的手段过后,他们可不敢小瞧这位年轻的皇帝。

      只要想想1848年叛乱,奥地利政府借机清洗了多少利益集团,打掉了多少实力派,就知道这位皇帝的狠辣了。

      按照正常情况,杀了这么多人,得罪了这么多利益集团,不给扣上一个昏君的帽子,那就对不起他们的手段。

      现实却恰恰相反,反对皇帝的都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忠君爱国的主。仇恨都被乱党拉去了,剩下的黑锅也被前线的将领和内阁给背下来了。

      就算有人指责政府手段过激,都是冲着内阁在骂,皇帝永远都是伟大的。

      刚刚平定叛乱,失去土地的贵族们,向政府施加了最大的压力,费利克斯都准备引咎辞职来承担责任了。

      结果,黑锅他确实背下来了,屠夫首相就是他的收获。

      更是被贵族们骂的狗血淋头,当然辞职就不需要了,皇帝非常有担当的顶住了压力。用赎买金做诱饵,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没有人想背上一身骂名下台,为了洗刷屠夫首相的名头。费利克斯不得不努力干活,想要拿出政绩来让他们闭嘴。他推动向德意志地区扩张,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梅特涅也是被这么忽悠出山的,在国内的名声坏了,只能想办法洗白,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个令人没话说的功绩来。

      如果梅特涅在1848年前辞职,那么他会是载誉而归,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很遗憾赶上了大革命,成为了被革命的对象,灰溜溜的逃跑更是成为了他的人生污点。

      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家族的声誉,那怕是内心非常反感发动战争统一南德意志,他还是在为之而努力。

      完成了民族统一伟业的人,都会成为英雄,那怕只是完成了一半,那也是德意志的民族英雄,足以掩盖住他们之前的一切过失。

      “首相,既然要实施考功制,那就做的彻底一点儿,把今后官员的升迁和他们所取得的功绩挂钩。

      身份、血统将不再是官员升迁的指标,我们只看政绩,有能力的上,没有能力的滚蛋。”梅特涅狠狠的说道

      如果弗朗茨知道内阁要搞唯政绩论,他一定大吃一惊,奥地利政府居然这么进步?

      尽管唯政绩论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和看爵位、血统的官员升迁体系相比,就要靠谱的多了。

      优越性都是对比出来的,没有最先进的制度,只要新的制度比老制度更加适合现实情况,那就是成功的改革。

      “可以,不过还必须要加上一条,政治思想必须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费利克斯想了想说

      债多了不压身,被骂多了他们也就不在乎了。反正只要他们在位一天,就没有敢当面过来骂他们。

      等改革的成果出来了,这些提拔起来的人自然是这套体系的忠实维护者,在奥地利的历史上,他们这些改革者绝对会留下浓厚的一笔。

      成功者是不受指责的,这些骂他们的人,反而会站在反派的位置上,忖托他们为改革所做出的努力。

      任人唯才,个人操守有瑕疵也可以接受。唯独政治思想不能有缺陷,能力再强,要是不忠于伟大的弗朗茨陛下,同样没有任何提拔的价值,这是奥地利政府最基本的用人原则。

      一件需要用二十万盾才能办好的事情,一名个人操守完美无瑕的官员,只用十万盾就给办好了,为国家节省了十万盾,这就是:国之栋梁,必须要重点提拔;

      同样的事情,另一个人操守很好的人,他需要二十万盾才能够办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干吏,能够按部就班的做好领导安排的任务,可以提拔进入特殊岗位;

      同样的事情,一名有能力的贪官用十万盾给办好了,他自己吞了五万盾,最后还节省了五万盾,那么内阁给他评价会是:能吏,能重用但是必须要慎用;

      同样的事情,如果这名贪官用十万盾办好了,又私吞了十万盾,没有为国家节省成本,那么内阁给他的评价也是:干吏,可以当猪养;

      如果同样的事情,你需要花三十万盾才能办下来,就算是再清廉,内阁给出的评价也是:昏官,留下来背黑锅,或者是回家种土豆;

      如果同样的事情,你需要花三十万盾才能办下来,又多报了五万预算,给自己私吞了,那么不需要评价了,直接送进监狱改造就好。

      前面几种官员都有存在的价值,清官如果能力不足,还可以调岗去做特殊岗位的工作。

      贪官只要有能力就有价值,既可以用来办事,又可以当猪养。等养肥了就杀了用来收买民心,顺便还增加一笔财政收入。

      唯独最后一种,既无能又【创建和谐家园】的官员,实在是不可救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8: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