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至此,推动奥地利帝国前进的三驾马车,全部就位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发展这些产业了。
“陛下,这是铁道部关于快速建成全国铁路网的草案,请过目。”新任铁道部长施泰因男爵说道
说完,向弗朗茨递交了一份文件。文件不是很厚,只有薄薄的十几页纸。
弗朗茨顺手接过了文件,翻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不多,却很有料。有表格和文字说明,所有的内容都是纯手工制作,可能是赶制太匆忙了,有些线条还是弯曲的。
花了十几分钟,弗朗茨大致的浏览了一遍过后,面无表情的说“珍妮,取一份奥地利地图来。”
这是一份全国铁路网的计划,中间涉及到的城市很多,弗朗茨可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能够清楚的记住每一个地方。
对照着地图看,弗朗茨发现这份计划一旦实施,奥地利的主要城市全部都被串联了起来,有些铁路还延伸到了边疆地区,显然铁道部也考虑到了军事需要。
“计划没有问题,问题是在技术上能够达到么?很多地区铁路都要经过崇山峻岭,这会给铁路施工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弗朗茨想了想说
“陛下,这只是一份草案,实际上在施工前,还必须要派出工程师沿途进行实地考察,在没有得到这些数据前,我们不能够保证可以实施。
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某些路段受地理条件限制,无法修通就绕路。现在只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让铁路延伸到全国的主要城市。”施泰因解释道
弗朗茨点了点头,严格来说施泰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他更应该是一名工程师。
不过,现在奥地利铁道部的主要工作就是修路,铁路管理工作是由下属的铁路公司负责,同时接受交通部的监管。
如果不是为了体现政府对铁路的重视,或许就没有铁道部这么高的级别,而是一家铁路建设公司了。
既然是单纯的修路,弗朗茨自然不介意任命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主持工作了,起码不用担心出现天马行空的铁路建设方案。
施泰因先后参与了奥地利多条铁路的设计、施工,是这个年代奥地利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之一。
原本是奥地利奥地利政府娉请的铁路总工程师,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铁道部长。
称呼变了,权利大了,可是工作内容没有变。他还是负责修铁路,要参与设计、施工。
这个年代的铁路设计人员很苦,他们必须要亲自参与重要地段的实地勘探工作,可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福利。
对于这份铁路网的计划能不能够完成,弗朗茨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只是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就是一个问题了。
19世纪可不是21世纪,三万八千多公里的铁路网,那怕是主干道也有一万两千多公里。
要修这么多公里铁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现在奥地利正在运营的铁路不过1359公里,在建铁路896公里。
“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这项计划呢?”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至少二十年,如果财力充足的话,这个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施泰因没有把话说死,修铁路不是其它产业,只要舍得砸钱,还是可以多线开工的,建设速度自然可以倍增。
弗朗茨没有半响没有说话,这个回答等于没有回答,三万八千多公里铁路,要是慢慢修的话,二十年时间真不一定够。
如果分标段进行建设,划分成三十个小项目,那么每个项目就只有一千多公里了,要是继续划分下去,没准几年就可以修完。
如果真的这么想,那一定就是外行人。首先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还需要大量的铁路工人。
保证了这两项基本要求外,还要考虑技术人员是否充足,交通运输,原材料供应,地理条件等一系列因素。
“那我就给你二十年时间,资金方面,我能够保证政府每年都会有不低于两千万盾的财政拨款,政府还会出台相关法律,允许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
我希望在二十年内,看到这条遍布全国的铁路网,你能不能做到?”弗朗茨慎重的问
“陛下,请放心,我保证会提前完成任务!”施泰因激动的说道
只要有钱,铁路建设就不是问题。
要知道奥地利政府手中还有一帮劳工呢?这帮参加过叛乱的倒霉蛋,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牺牲掉。
弗朗茨不信,用这二十万条命还铺不出来三万八千公里铁路。要是不够就继续挑起战争好了,欺负一下奥斯曼帝国,劳工还不滚滚而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是充满血腥的,不是对内就是对外,没有牺牲哪里来的成功?
第二十五章、分果果
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弗朗茨不会忽视生产力的局限性。这个年代铁路施工技术已经成熟了,可是施工效率依然不高。
二十年修建三万八千公里铁路,平均下来每年修建1900公里铁路,在这个年代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
资金上也是一个问题,两千万盾要修1900公里铁路,平均预算才一万多盾每公里,在人工基本上免费的情况下,平原地区施工可能勉强够了。(只计算工程费,不考虑【创建和谐家园】补偿,不考虑地质条件。)
实际上,奥地利帝国就不是一个平原国家,复杂的地形不在少数,这又严重制约了铁路施工。
这些自然环境的限制还可以克服,大不了就是绕路,反正这个年代奥地利铁路施工,是不可能开凿几公里长,乃至于几十公里长的隧道。
遇到特殊地形,无论是绕路,还是迎难而上,这都意味着成本上的大幅度提高。
最终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或许等实地勘探完成过后,工程师们能够给出一个初步预算。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不可能都投入到铁路建设上。在弗朗茨看来每年的铁路建设费用,最好压缩在百分之五财政收入的以内。
不足的部分就只有靠民间资本补齐了,简单的来说,就是想办法让贵族掏钱建设铁路。
这是奥地利的特殊国情,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发展了起来,可是全社会大部分财富依然掌握在贵族手中。
当然,现在的奥地利中央政府手中也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主要表现为土地、山林、房产、国有企业,实际上抄家得来的现金,这个时候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不到一亿盾。
房产已经在陆续出手中,土地收益主要还是出租给农民,靠收取租金和赎买金,未来数十年内,每年都可以给政府一亿五千万盾的收入。
这些钱并不是全部归政府所有,还有支付给贵族土地补偿款,弗朗茨可是有信誉的,这个钱是必须要给的。
那怕是分成了二十年,乃至于四十年,也必须要把他们的钱还清。
没有办法,这些贵族们太配合了,奥地利政府都找不到借口赖账。
加上人脉关系的影响,为了不引起国家动荡,现在奥地利政府每年要支付一亿盾的补偿款。
这是国情所决定的,贵族阶级主导的政府,自然要考虑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了。弗朗茨还是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这么大一笔钱都进入了贵族的腰包,如果不拿出来投资,显然是在浪费。而且坐吃山空,补偿款又不是永久性的,给完了就没有了。
作为一名好皇帝,自然要替他们考虑未来的生活了。投资别的项目风险多大,一个不好就血本无归。
投资铁路就安全的多了,只要一通车上面跑的不都是黄金么?
内阁会议上,弗朗茨有些犹豫的问“你们觉得是发行铁路债卷,还是组建铁路公司出售股份,或者是干脆授权给资本家某一条线路,让他们自己去建铁路,那一项更适合我们?”
财政大臣卡尔急忙说道“陛下,发行铁路债卷不可取,铁路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数年之内都看不到任何回报。
考虑到实际情况,很多铁路线路甚至十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这么长的时间,巨额的债务都需要政府来承担,很容易拖垮财政的。
况且,把这么多铁路全部握在我们手中,由政府进行运营的话,这个管理成本也太高了,不如交给企业管理,我们负责收税就行了。”
投资铁路赚钱么?
这是毫无疑问的。
只不过前提条件是投资商业繁华地区的铁路,奥地利铁路网显然不是只考虑经济,还兼顾了政治、军事因素。
这个铁路网一旦建成,奥地利所有的大城市都被串联了起来,就连最偏远的达尔马提亚行省,都被规划了一条铁路。
这就意味着很多路段的铁路运营是要亏本的。当然奥地利的国土面积不算辽阔,自然条件也算是优越,没有太过偏远的地区,只要经济发展了起来,这些铁路的前景都是可观的。(69.87万平方公里)
政府负责建设铁路可以,这样可以保证质量,让政府负责运营铁路就不行了。
在节约成本上,企业绝对做的比政府机关要好,私企又比国企做的更好。
没有办法,奥地利有《劳工保【创建和谐家园】》,资本家们想方设法的逃避,尽可能的压缩开支,可是政府绝对没有人敢不执行。
“陛下,发行公司股票到是问题不大,可是根据奥地利的《证券法》,在铁路没有开工建设前是不能够上市募股的。
前期资金仍然需要我们垫付,要不然我们以土地入股,寻找一些社会股东出资,等开工过后再上市募集资金?”路易斯大公提议道
这是要分果果了,奥地利虽然保守,可是投资铁路赚钱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国内已经建成的几段铁路,就没有听说谁亏本了。
这种情况下,在奥地利政府将铁路当成国策后,那怕是保守的贵族也动心了。
毕竟铁路不比其它产业,风险是看得见的,只要选择的路线好,还怕赚不了钱么?
“可以,不过在投资比例上要加以限制,所有的社会股东出资总金额,不得低于铁路建设资金的百分之四十五。”弗朗茨想了想说
弗朗茨不排斥贵族参与赚钱,本来他就是想要掏钱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想要空手套白狼那就不行了。
股份制公司出现了,资本家们想要入场难度就大了。弗朗茨只是需要有人出钱把铁路修起来,他可不管是谁出的钱。
最后商议出来的结果是政府出面组建五家铁路运营公司,由这五家公司分别负责五条铁路线的投资建设工作。
毫无疑问,这只是一次试点,如果成功了就继续推广下去,失败了就换一种玩法。
投资建设可以给民间资本,但是铁路设计工作,依然要由铁道部负责,他们必须要照图施工,并且接受铁道部的监管。
这五家铁路运营公司只是分摊了一部分铁路投资,所选取的路段也大都是建设容易,短时间内就能赢利的。
美其名曰,要让先投资的人赚到钱,然后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铁路建设中,加快奥地利的铁路建设步伐,实际上大家都懂的。
弗朗茨没有道德洁癖,用铁路的利益拉拢利益集团,换取这项计划更好的推进,他自然是不会拒绝的,这里面也少不了皇室的一份。
赚钱的生意有人抢着做,赔钱的买卖无人问。大家都不想做,就只能由政府来做了。
商业铁路民间来修,政府只是在里面占有一定的股份,政治、军事用途的铁路就只能铁道部自己上了。
弗朗茨是注意吃相的人,就没有亲自参与进去了。
这个说法估计没有人会信,真相是手中没钱了,毕竟矿老板比铁老大更赚钱,不过哈布斯堡家族是有投资的。
反正这些铁路公司都会变成上市企业,随便给他们挖个坑,股灾一来就凉凉,他还可以买买买。
第二十六章、黄雀在后
铁路公司对外募股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轰动,不到三天时间,这五家公司的初始股份就被瓜分一空,共筹集到了启动资金三千万盾。
不得不说大贵族们就是豪气,一家出资百八十万盾,都不带眨眼的。
大家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很清楚政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地方实力派一起发财,免得有人给铁路工程捣乱。
即便是如此,大家也没有理由拒绝发财啊?
弗朗茨肯带他们一起发财,那么意味着皇帝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这让很多人都安心了。
至于去年镇压叛乱杀的人头滚滚,就被他们自动忽略了。不知不觉中【创建和谐家园】又挪了挪,叛徒自然是该杀了。
有了这么多实力派入股,后面的事情都不用弗朗茨操心了。这些人比他还着急,铁路早一天建成,大家就能早一天赚钱。
铁道部的勘探队已经出发了,为了加快速度,新成立了的铁路公司也组织了自己的勘探队,加入了勘探工作中。
同时动工五条铁路,分别是:双布铁路(布拉格到布拉迪斯拉发)、维塞铁路(维也纳到塞格德)、维米铁路(维也纳到米兰途径威尼斯)、卢萨铁路(卢布尔雅那到萨格乐布)。
当然实际修建距离,肯定不只这么一点儿,这五条只是主干线。
比如说:双布铁路会和维塞铁路之间就有支线铁路连接,维塞铁路会向西延伸到萨尔茨堡,双布铁路还有一堆支线。
卢萨铁路更不用说了,两地的直线距离才一百多公里,这么短的距离怎么可能成为主干线呢?
自然是向两边延伸了,向西延伸到了菲拉赫和维米铁路连接到一起,向东延伸到了斯拉沃尼亚布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