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被困在布达佩斯的科苏特等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向皇帝递交了【创建和谐家园】书,希望皇帝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

      弗朗茨当然是顺水推舟,接受了民众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明确表示会对所有的乱党进行公审,并且邀请受害者民众充当陪审团,由陪审团投票决定最终量刑。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奥地利政府对革命党人斩尽杀绝了。

      这一帮受害者,现在恨不得生吞革命党,又怎么可能对他们手下留情呢?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杀得人头滚滚。还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审判,就算是杀的再多,也不能指责奥地利政府。

      当然,这仅限于一次,未来的奥地利必然是法制国家,不可能再这么任性。

      在大革命前匈牙利和奥地利是分开管理的,两地的法律很多都不一样,匈牙利的法律不合时宜,奥地利的法律又没有在当地实行过,弗朗茨才可以钻空子把量刑权交给民众。

      ……

      看着各地的革命火种均被扑灭,唯一的盟友撒丁王国又被奥地利单手吊打,这个时候革命党人也在思考后路了。

      奥地利军队突然停止进攻布达佩斯,这令革命党人感到非常意外,科苏特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应。

      哈布斯堡家族在匈牙利从来都不缺乏支持者,布达佩斯城内同样有保王党的人,除此之外想要重新投机的贵族、资本家,也绝对不会是少数。

      这些人一旦发动起来,布达佩斯顷刻间就会易主。

      革命党的根基太浅了,还分成了不同的团体,在1847年前,最大的革命团体人数都不超过三位数。

      大革命爆发过后革命队伍扩大百倍,这些人大都是顶了革命党的一张皮,实际上革命党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约束力。

      迅速壮大队伍的后遗症爆发了,没有严密的革命组织,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大部分人都是头脑一热,或者是熟人推荐不好意思拒绝,就被成为了革命党成员。

      没有人想死,革命党人也不例外。奥地利军队没有急着进攻,匈牙利共和政府的内部矛盾却在激化。

      一系列的失败下来,科苏特这个元首的威望已经降到了临界点,反对派们对他忍无可忍,就算是他的嫡系手下,也开始怀疑他的能力。

      匈牙利国民自卫军扩充太快,混入了三教九流,科苏特也没有加以约束,终于这支乌合之众点燃了纷争。

      6月8日,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连队奉科苏特的命令冲进了伊斯特凡伯爵家中,给伊斯特凡伯爵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并且当场处决了包括伯爵在内的数十人,把财货洗劫一空后,还将所有的年轻女子带回了军营中淫乐。

      事情闹大发了,伊斯特凡伯爵可不是普通贵族,被后世匈牙利人尊称为:匈牙利最伟大的人,这样的人也是可以随便杀的?

      要知道,匈牙利共和国建立以来内部就矛盾重重,科苏特还亲自请伊斯特凡伯爵出面调停,现在居然以反革命罪给处决了?

      6月9日的匈牙利政府会议上,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直接发难。

      “科苏特先生,我要请问是谁授权你们给伊斯特凡伯爵定罪的?又凭什么处决一名伟大的贵族?发生在伯爵府内的暴行,又作何解释?”

      科苏特的内心是崩溃的,天地良心,他什么时候下令要处决伊斯特凡伯爵?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国民自卫军打着他的旗号干了,当事人那名连长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事情的真相已经没有办法还原了。

      “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从来都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科苏特矢口否认道

      第一百零五章、叛乱结束

      保守派贵族豪威尔愤怒质问道:“科苏特,你的解释并不能够令人信服,类似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两起了,你统帅的国民自卫军,为什么不加以约束?

      伊斯特凡伯爵和你是政敌,他也反对匈牙利独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他的伟大,你更不应该因为个人恩怨,就残忍的杀害他。”

      贝姆立即反驳道:“不,你这是在玩火胡说八道,科苏特先生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呢!”

      谢米尔冷笑道:“贝姆将军,现在科苏特先生是政府元首,还是国民自卫军的最高统帅,多次阻扰陆军部整肃军纪,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难道他不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么?”

      国民自卫军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彻底的堕落了,作奸犯科时有发生,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科苏特这个最高领袖难辞其咎。

      至于阻碍陆军部整肃军纪,那就是权利之争了,革命党不想看到陆军部借机把手深入到国民自卫军中。

      可是现在,这就成了攻击他们最佳的借口,无论伊斯特凡伯爵的死和科苏特有没有关系,他都必须要为此负责。

      裴多菲想了想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凶手,那名失踪的连长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在没有抓到他前,就给这次事件定性是不负责任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含着浓浓的担忧。没有办法,科苏特的节操实在是令人怀疑,谁知道这件事和他有没有关系?

      陆军大臣戈尔盖讥讽道:“可是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国民自卫军阻止了警方抓捕凶手。

      这件事情,科苏特先生必须要负责,纵容国民自卫军胡作非为的,让他们独立于司法之外,不受法律约束,可以私自行动,这些都是造成这次惨案的主要因素。

      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前,当事人有必要避嫌,我提议暂停科苏特、贝姆……等人在国民自卫军中职务!”

      戈尔盖这是穷图匕见了,直接将放走凶手的罪名扣到了国民自卫军头上,借机把国民自卫军纳入陆军部的指挥中。

      这让科苏特的支持者们很受伤,偏偏他们还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君子,不会阻碍查案吧?

      被逼到了墙角的科苏特,无奈的说:“好,我辞职!”

      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政府内部反对派齐齐发难,就连自己手下的小弟,这个时候都选择了沉默,他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

      历史发生了惊人的巧合,在内外压力下,科苏特还是被赶了下台,只不过这次比历史上更加狼狈。

      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掌权过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查案,而是立即组织人马突围。

      他们的做法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毕竟布达佩斯是坐困愁城,继续守下去就是等死,冲出去才有一线生机。

      城外,奥地利军队指挥部。

      “司令官,这是城内传来的消息,敌人正在准备突围,这是他们的作战计划!”作战参谋低声说道

      接过了情报,朱利叶斯中将露出了笑容,匈牙利共和政府居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权利变局,投降派堂而皇之的掌控了政权。

      卖队友也是有技巧的,直接宣布投降肯定不行,已经没有退路的革命党人不可能答应。

      不过,国民自卫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守城还有几分战斗力,主动进攻就是在送人头。

      打着突围的名义,让他们去送死,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

      1848年6月12日,布达佩斯城的匈牙利国民自卫军发起突围作战,被早有准备的奥地利军队打的四散而逃。

      在突围失败过后,奥地利军队一路尾随入城,匈牙利共和政府在谢米尔的带领下向奥地利军队投降。

      不甘心失败的革命党人,在贝姆将军的指挥下在城南负隅顽抗,抵抗了两天过后全军覆没。

      截止到了6月15日,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匈牙利叛乱,在布达佩斯落下了帷幕。

      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造成的后遗症却才刚刚开起,布达佩斯在这场叛乱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沦为了废墟,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收复了布达佩斯过后,朱利叶斯中将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又头疼了起来。

      看着手中庞大的俘虏对伍他很受伤,屠杀是不可能的。连同家属在内这可是十五万人,怎么杀?

      放过?那就更加不用考虑了,为了匈牙利的长治久安,这些隐患也必须要排除。

      “司令,不如以瘟疫的名义把他们给……”一名仇视革命的青年军官提议道

      朱利叶斯摇了摇头说:“不行,现在有这么多媒体看着,我们把革命党高层拿出去让民众审判,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要是捏造一场瘟疫,很容易穿帮的。总不能真的制造瘟疫吧?那玩意儿又不可控,要是蔓延开了,我们哭都来不及!”

      约西普·耶拉契奇总督提议道:“其实,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只要清洗掉顽固分子就可以了,剩下的人全部判个十年二十年,让他们服劳役赎罪好了。

      据说,维也纳叛乱就是那么干的,我们也可以效仿一下,这些人只要不被放出去,造成的威胁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朱利叶斯中将徘徊了一下,最后下令道:“将所有的军官、政府官员、已经加入革命党的成员、知识分子全部找借口处决掉。

      找不到借口,就制造罪名,让【创建和谐家园】判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实在不行让愤怒的难民动手打死他们,或者是让他们病死、畏罪【创建和谐家园】都可以,其余人都判劳役好了。”

      听了朱利叶斯中将的命令,众人脸色巨变,这意味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数万人要人头落地。

      不过大家都没有反对,这也是维也纳政府的意思。除了及时倒向奥地利政府的聪明人,剩下的都属于被清洗的对象。

      革命党的首脑人物,都已经“被负隅顽抗”给击毙了,包括科苏特这位元首,都在战争中见了上帝。

      为了收拢民心,朱利叶斯还为伊斯特凡伯爵举行了葬礼,顺便给出了盖棺定论: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保皇派的领袖,因为拒绝和革命党人同流合污,被科苏特残忍的杀害。

      没有办法,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实干派的领袖,虽然是保王党的一员,但是他也是坚持匈牙利主义者。

      为奥匈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包括推广匈牙利语言文字,发展匈牙利文化等等。历史上匈牙利被拆分后,能够再次重聚,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和奥地利政府背道而驰的政治理念,显然是不容许存在的,包括伊斯特凡伯爵在内,很多匈牙利的大人物都一起见了上帝。

      第一百零六章、欠债的是大爷

       维也纳 费利克斯首相愁眉不展的说:“殿下,眼下匈牙利叛乱已经结束了。不过有一部分贵族,没有参与叛乱,但是在战乱中被分掉了土地。 如果按照之前,我们颁布的《土地赎买法案》,现在奥地利政府共计要支付二十三点七亿盾的土地赎买金。” (1盾=11.69克白银) “怎么有这么多?”弗朗茨惊讶的问 要知道,经过了这次叛乱,匈牙利有近七层的贵族都完蛋了,包括已经领了盒饭的,和牵扯到叛乱中被剥夺爵位的贵族。 费利克斯解释道:“殿下,匈牙利的几家大贵族都没有参与叛乱,这笔赎买金中有近一半都是支付给他们的。 除此之外,还有国内部分开明贵族,愿意放弃土地,也需要我们支付赎买金。 另外,意大利地区也有部分忠于我们的贵族,在战乱中也被分掉了土地。 这些零零总总的加起来,初步估计我们就要二十三点七亿盾土地赎买金,如果还有人继续放弃土地,那么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弗朗茨揉了揉额头,为了鼓励贵族放弃土地,这个赎买金都是按照市价进行评估的。如果换算下来,这就相当于5.5亿两白银。 这笔钱显然不是奥地利政府可以一次性拿出来的,尽管因为抄家的关系,现在奥地利政府手中拥有大量的资产。 可是这些不动产不等于现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变现,奥地利政府还是穷。 根据《土地赎买法案》规定,农民支付的土地赎买金是由政府代收的,政府负责向放弃土地的贵族直接补偿。 这笔巨额债务,就砸到了奥地利政府头上。弗朗茨不可能一次性支付这笔巨额债务,赖账更加不可能,这关系到了政府信誉问题。 弗朗茨关心的问:“我们每年能够收取多少土地赎买金?” 费利克斯首相想了想说:“大约在1.8亿盾左右。” 这1.8亿盾可不是光这些土地的,而是还包括了政府查抄的大量土地,以及绝嗣贵族们的土地。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土地,按照百分之三十产出的比例提取赎买金,最多也就四五千万莱茵盾。 盘算了一遍,弗朗茨无奈的发现,种地果然不是什么好买卖,那怕是不计算资金时间成本,也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回本。 政府收取的土地赎买金,恐怕还不够支付资金的利息成本。 弗朗茨想了想说:“分期付款吧,给贵族们解释清楚,告诉他们我们的难处,让他们体谅一下。 国内自愿放弃土地的开明贵族,先支付他们一半的赎买金,剩下的在二十年之内分期付清。 匈牙利地区的几家大贵族,告诉他们这次叛乱中的小动作,政府不追究了,但是作为惩罚他们的土地赎买金,将被延长到分期四十年付清。 剩下的有小辫子的就警告一下,延长他们的赎买金支付时间,完全没有问题的,就按照自愿放弃土地的处理方案办!” 弗朗茨总算感受到了一回——欠钱的是大爷。 经过了一场革命,奥地利国内的利益集团也进行了重新洗牌,这些被强行土地赎买的贵族,自然是属于失败者。 钱在奥地利政府手中,土地在农民手中,他们根本就没得选择。 在此之前,奥地利政府忌惮他们,那是因为每一家大贵族手中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农奴,还有一大帮依附在他们之下的中小贵族,随时可以武装几千,乃至于数万大军出来。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农奴获得自由,不在受他们的控制,依附在他们麾下的中小贵族遭到了重创。 没了牙的老虎,就只剩下虎威了。没有斩尽杀绝,那是因为弗朗茨也是既得利益中的一员,不愿意打破规矩。 “是,殿下!”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在打击地方实力派的问题上,奥地利内阁和弗朗茨都站在同一立场上。 所谓的分期付款,可是不含半分利息的,分成四十年来支付,实际上连利息都不够。 就算是分期付款,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拿到钱,都是一个未知数,只要在承诺的期限内支付完成,都不算违约。 具体情况,就要看这些贵族是不是聪明人了。如果肯配合政府的行动,那么一切好说,奥地利政府会尽快还钱的。 如果,继续不知死活和政府对着干,估计他们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见到这笔钱。 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梅特涅就在一旁愁眉不展,半响过后才迟疑的说:“殿下,这么多贵族突然没有了土地,丧失了收入来源,想要转型可不容易。 如果不能给他们找一条出路,未来恐怕会成为一个社会隐患。”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可能让所有的贵族都变成资本家,做生意也是会亏本的,真要是盲目转型,他们多半都会亏得吐血。 不要指望这些人破产了,就老老实实的变成工人,安安分分的去工厂上班。 更大的可能是在破产过后,他们会加入革命大军中,企图打破社会秩序,重新进行社会财富分配。 教育大臣利奥伯爵想了想说:“我们教育部可以聘请一部分贵族担任语言教师,绝大部分贵族都可以胜任,不过这需要提高薪水待遇!” 同样的职位,贵族和非贵族之间的薪水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不要觉得奇怪,这是欧洲大陆的普遍现状。 “这只是杯水车薪,没有野心的小贵族可能会接受教师职位,可是绝大部分贵族都不可能放弃架子,去做一名乡村教师!”费利克斯摇了摇头说 路易斯大公提议道:“要不我们开辟殖民地吧,让他们去海外殖民,省得在国内不消停?” 梅特涅时代,奥地利没有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并不是说奥地利就没有开辟殖民地的实力。 作为世界上排名前四的大国,只要政府放开了手脚,在海外获得一块殖民地并不难。 看着英法在海外攻城掠地,就连荷兰、葡萄牙这样的小国都有一片殖民地,奥地利内部的贵族怎么能不眼热呢?

      第一百零七章、最适合做盟友的国家

       对开辟殖民地,弗朗茨也很有兴趣。不过他的看法和其他人不一样,并不是单纯为了从海外掠夺财富。 哈布斯堡王朝存在的时间太长了,古老的帝国意味着保守和固化,即便是因为这次叛乱,重新进行了一次洗牌,上升的通道依然狭窄。 作为既得利益中的一员,弗朗茨肯定不能选择推倒重来。那么就只有把蛋糕做大了,盘子大了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在欧洲进行扩张难度太大了,就算成功了后遗症也不小,海外殖民就不一样了,凭借奥地利的实力分一杯羹,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几乎不用花太大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本土数倍面积的殖民地。然后从德意志地区【创建和谐家园】慢慢开发,要知道现在欧洲【创建和谐家园】的主力就是德意志地区,根本不愁人力问题。 如果殖民计划成功了,奥地利的内部问题也解决了。一帮二代贵族也有了用武之地,省得留下来混吃等死。 不要以为贵族都是有钱人,实际上这纯属扯淡。看看教会就知道了,里面的传教士、修女很多都是贵族出身,原因非常残酷就是——穷。 落魄的贵族已经无法承担次子结婚的开销,无力支付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了可怜的贵族尊严,他们不得不如此做。 这些人可不是省心的货,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人不甘心受命运安排,欧洲各国殖【创建和谐家园】动的主力就是他们。 19世纪在海外晃荡的传教士,他们基本上都要另外一重身份——殖民者。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太早了,弗朗茨决定再往后拖一拖。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进行讨论。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已经进入奥地利,要不了多久就要抵达维也纳了。 帕麦斯顿这次来的目的,多半和撒丁王国的战争有关,大家觉得我们该怎么处置撒丁王国?” 提起撒丁王国众人都有一肚子火,列强都是有尊严的,对于挑战那必须要严惩。 外交大臣梅特涅开口说:“殿下,刚刚得到消息,6月23日巴黎爆发工人起义,据说是因为法国工人反对政府支持我们和俄国人镇压波兰革命。 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这个时候法国政府为了维持国内稳定,恐怕就要放弃和我们瓜分撒丁王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皆是一愣。谁能够想到,巴黎六月革命的主要因素,居然是为了支援波兰革命呢? 这说出来都是一个笑话,可是弗朗茨知道这个消息确实是真的,这个年代的巴黎民众,已经具备了国际主义精神。 当然他们支持波兰革命,并不意味着他们也会支持意大利革命,法国人依然窥视意大利地区。 只不过经过了这次起义,法国内部又要乱上一阵子了。不等他们领导层稳定下来,就不要想他们出兵了。 “这是一个机会,俄普两国因为普丹战争相互牵制,不会给我们造成障碍,法国人自顾不暇,只要我们能够顶住英国人的压力,就可以吞并撒丁王国了!”路易斯大公兴奋的说 奥地利太久没有对外扩张了,大家都憋坏了,现在机会送上门了,撒丁王国这次是自己找死,赶上了好时候。 梅特涅摇了摇头说:“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法国人和我们联合行动,那么造成既定事实,各国多半也就认了。 如果我们独吞撒丁王国的话,就算俄国人不反对,我们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普鲁士正忙着和丹麦战争多半是顾不上我们。 光英国人的压力,我们确实顶得住,可是吞并撒丁王国过后呢? 等法国人解决了内部矛盾,俄普冲突告一段落,到时候英法联合干涉,甚至是英法普俄四国联合干涉,要求我们退出撒丁王国,又该怎么办?” 显然,梅特涅的外交判断力还是非常准确的,轻松的捋清了列强之间的关系脉络。 现在不干涉,并不等于未来不干涉,奥地利吞并撒丁王国的做法是得不到列强承认的。 等大家腾出手来过后,还可以秋后算账。历史上奥地利趁克里米亚战争,出兵占领了多瑙河流域,最后不也吐了出去? 费利克斯首相点了点头说:“梅特涅先生说的没错,吃下撒丁王国不难,关键是各国的态度。 我们如果进行外交努力的话,让普俄两国中立不难,可是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却必须要花费大代价,甚至可能是得不偿失。 法国人的态度大家都清楚,他们绝对不可能容忍我们独吞撒丁王国,等他们稳定了国内就会和英国人联手干涉。 这个时间长则两三年,短则几个月,我们有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吃掉撒丁王国,并且消化下去么? 如果做不到的话,外有强敌环饲,没有游击队肆掠,撒丁王国根本就守不住。” 停顿了一下,财政大臣卡尔提议道:“如果无法吞并撒丁王国,那么勒索一笔战争赔款,或者是割让部分领土如何?” 梅特涅自信的说:“这就要看英国人的态度了,无论是索要战争赔款,还是割让领土,撒丁王国都必须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不能弥补我们的战争损失,那么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相信英国人会给我们一个交代的。” 这个信心来源于实力,列强之间也有一套行事准则,通常大家都不会掀翻桌子。 英国人的优势在于孤悬海外,还有一支纵横世界的海军,让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很超然。 同样这也是他们的弱点,作为一个岛国,重点发展海权,自然就放弃了陆权,要执行欧洲平衡的战略,就需要和欧洲大国合作。 在欧洲诸多列强中,现在最适合英国人的盟友无疑是奥地利。确切的说,这个年代的奥地利有和欧洲任何一个列强结盟的基础。 本身有一定的实力,可以配合盟友行动,又受制于内部问题,没有争霸世界的实力。 对英法俄三个有志于世界霸权的国家来说,只要奥地利不统一德意志地区,就是最理想的盟友。

      第一百零八章、都灵陷落

      盟友也不是好当的,欧洲各大列强矛盾重重,奥地利能够与之结盟的却只有一个,一旦站了队剩下的就是敌人了。

      或许梅特涅很早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反法战争过后就主动收缩了奥地利的势力范围,努力平衡欧洲各国的实力,让奥地利处于了超然地位。

      在这个年代来看,这些外交措施都算是成功的,唯一失败的就是奥地利内部改革失败了,自身实力没有跟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自然就无法继续让维也纳体系持续下去,奥地利又要重新做出抉择了。

      “先等等吧,看看英国人给出的筹码再说。如果他们还要继续支持意大利统一,那么撒丁王国就不能留了。

      大不了我们吃点儿亏,先帮法国人管理一下他们那一份地盘。等他们国内局势稳定了,再卖给他们好了!”弗朗茨狠狠的说

      在意大利问题上,法国人无疑是可以收买的,他们早就对意大利地区虎视眈眈了,而奥地利的战略重心根本就不在这里,双方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

      撒丁王国,查理-阿尔伯特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战争的发展和他的预想差距太大了。

      热武器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够赢得战争的。

      即便是撒丁军队前所未有的爆发,本土作战士气+200,依然改变不了乌合之众的本质。

      再加上武器弹药不足,很多士兵手中的装备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爱国热情再高也挡不住子弹横飞。

      “陛下,快走吧!敌人就要兵临城下,都灵守不住了!”

      阿泽利奥首相忠臣属性爆发了,在防线失守过后,第一时间通知查理-阿尔伯特跑路。

      没有办法,撒丁王国面积又不大,都灵距离米兰就那么一百多公里,前线的部队一崩溃,就只能准备都灵保卫战了。

      查理-阿尔伯特绝望的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与都灵共存亡!”

      “陛下,为了撒丁王国的未来,你必须要立刻离开这里。”陆军大臣李奇哭丧着脸的劝说道

      在欧洲大陆君主也是一个巨大的筹码,要是查理-阿尔伯特这个国王被奥地利军队俘虏了,那么撒丁王国也就差不多了。

      这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控制了君主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说逼迫查理-阿尔伯特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甚至是干脆利落吞并撒丁王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6: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