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被困在布达佩斯的科苏特等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向皇帝递交了【创建和谐家园】书,希望皇帝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
弗朗茨当然是顺水推舟,接受了民众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明确表示会对所有的乱党进行公审,并且邀请受害者民众充当陪审团,由陪审团投票决定最终量刑。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奥地利政府对革命党人斩尽杀绝了。
这一帮受害者,现在恨不得生吞革命党,又怎么可能对他们手下留情呢?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杀得人头滚滚。还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审判,就算是杀的再多,也不能指责奥地利政府。
当然,这仅限于一次,未来的奥地利必然是法制国家,不可能再这么任性。
在大革命前匈牙利和奥地利是分开管理的,两地的法律很多都不一样,匈牙利的法律不合时宜,奥地利的法律又没有在当地实行过,弗朗茨才可以钻空子把量刑权交给民众。
……
看着各地的革命火种均被扑灭,唯一的盟友撒丁王国又被奥地利单手吊打,这个时候革命党人也在思考后路了。
奥地利军队突然停止进攻布达佩斯,这令革命党人感到非常意外,科苏特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应。
哈布斯堡家族在匈牙利从来都不缺乏支持者,布达佩斯城内同样有保王党的人,除此之外想要重新投机的贵族、资本家,也绝对不会是少数。
这些人一旦发动起来,布达佩斯顷刻间就会易主。
革命党的根基太浅了,还分成了不同的团体,在1847年前,最大的革命团体人数都不超过三位数。
大革命爆发过后革命队伍扩大百倍,这些人大都是顶了革命党的一张皮,实际上革命党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约束力。
迅速壮大队伍的后遗症爆发了,没有严密的革命组织,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大部分人都是头脑一热,或者是熟人推荐不好意思拒绝,就被成为了革命党成员。
没有人想死,革命党人也不例外。奥地利军队没有急着进攻,匈牙利共和政府的内部矛盾却在激化。
一系列的失败下来,科苏特这个元首的威望已经降到了临界点,反对派们对他忍无可忍,就算是他的嫡系手下,也开始怀疑他的能力。
匈牙利国民自卫军扩充太快,混入了三教九流,科苏特也没有加以约束,终于这支乌合之众点燃了纷争。
6月8日,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连队奉科苏特的命令冲进了伊斯特凡伯爵家中,给伊斯特凡伯爵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并且当场处决了包括伯爵在内的数十人,把财货洗劫一空后,还将所有的年轻女子带回了军营中淫乐。
事情闹大发了,伊斯特凡伯爵可不是普通贵族,被后世匈牙利人尊称为:匈牙利最伟大的人,这样的人也是可以随便杀的?
要知道,匈牙利共和国建立以来内部就矛盾重重,科苏特还亲自请伊斯特凡伯爵出面调停,现在居然以反革命罪给处决了?
6月9日的匈牙利政府会议上,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直接发难。
“科苏特先生,我要请问是谁授权你们给伊斯特凡伯爵定罪的?又凭什么处决一名伟大的贵族?发生在伯爵府内的暴行,又作何解释?”
科苏特的内心是崩溃的,天地良心,他什么时候下令要处决伊斯特凡伯爵?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国民自卫军打着他的旗号干了,当事人那名连长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事情的真相已经没有办法还原了。
“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从来都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科苏特矢口否认道
第一百零五章、叛乱结束
保守派贵族豪威尔愤怒质问道:“科苏特,你的解释并不能够令人信服,类似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两起了,你统帅的国民自卫军,为什么不加以约束?
伊斯特凡伯爵和你是政敌,他也反对匈牙利独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他的伟大,你更不应该因为个人恩怨,就残忍的杀害他。”
贝姆立即反驳道:“不,你这是在玩火胡说八道,科苏特先生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呢!”
谢米尔冷笑道:“贝姆将军,现在科苏特先生是政府元首,还是国民自卫军的最高统帅,多次阻扰陆军部整肃军纪,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难道他不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么?”
国民自卫军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彻底的堕落了,作奸犯科时有发生,内部管理混乱不堪,科苏特这个最高领袖难辞其咎。
至于阻碍陆军部整肃军纪,那就是权利之争了,革命党不想看到陆军部借机把手深入到国民自卫军中。
可是现在,这就成了攻击他们最佳的借口,无论伊斯特凡伯爵的死和科苏特有没有关系,他都必须要为此负责。
裴多菲想了想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凶手,那名失踪的连长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在没有抓到他前,就给这次事件定性是不负责任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面含着浓浓的担忧。没有办法,科苏特的节操实在是令人怀疑,谁知道这件事和他有没有关系?
陆军大臣戈尔盖讥讽道:“可是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国民自卫军阻止了警方抓捕凶手。
这件事情,科苏特先生必须要负责,纵容国民自卫军胡作非为的,让他们独立于司法之外,不受法律约束,可以私自行动,这些都是造成这次惨案的主要因素。
在查清事情的真相前,当事人有必要避嫌,我提议暂停科苏特、贝姆……等人在国民自卫军中职务!”
戈尔盖这是穷图匕见了,直接将放走凶手的罪名扣到了国民自卫军头上,借机把国民自卫军纳入陆军部的指挥中。
这让科苏特的支持者们很受伤,偏偏他们还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君子,不会阻碍查案吧?
被逼到了墙角的科苏特,无奈的说:“好,我辞职!”
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政府内部反对派齐齐发难,就连自己手下的小弟,这个时候都选择了沉默,他已经是众叛亲离了。
……
历史发生了惊人的巧合,在内外压力下,科苏特还是被赶了下台,只不过这次比历史上更加狼狈。
谢米尔为首的反对派掌权过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查案,而是立即组织人马突围。
他们的做法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毕竟布达佩斯是坐困愁城,继续守下去就是等死,冲出去才有一线生机。
城外,奥地利军队指挥部。
“司令官,这是城内传来的消息,敌人正在准备突围,这是他们的作战计划!”作战参谋低声说道
接过了情报,朱利叶斯中将露出了笑容,匈牙利共和政府居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权利变局,投降派堂而皇之的掌控了政权。
卖队友也是有技巧的,直接宣布投降肯定不行,已经没有退路的革命党人不可能答应。
不过,国民自卫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守城还有几分战斗力,主动进攻就是在送人头。
打着突围的名义,让他们去送死,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
1848年6月12日,布达佩斯城的匈牙利国民自卫军发起突围作战,被早有准备的奥地利军队打的四散而逃。
在突围失败过后,奥地利军队一路尾随入城,匈牙利共和政府在谢米尔的带领下向奥地利军队投降。
不甘心失败的革命党人,在贝姆将军的指挥下在城南负隅顽抗,抵抗了两天过后全军覆没。
截止到了6月15日,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匈牙利叛乱,在布达佩斯落下了帷幕。
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造成的后遗症却才刚刚开起,布达佩斯在这场叛乱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沦为了废墟,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收复了布达佩斯过后,朱利叶斯中将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又头疼了起来。
看着手中庞大的俘虏对伍他很受伤,屠杀是不可能的。连同家属在内这可是十五万人,怎么杀?
放过?那就更加不用考虑了,为了匈牙利的长治久安,这些隐患也必须要排除。
“司令,不如以瘟疫的名义把他们给……”一名仇视革命的青年军官提议道
朱利叶斯摇了摇头说:“不行,现在有这么多媒体看着,我们把革命党高层拿出去让民众审判,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要是捏造一场瘟疫,很容易穿帮的。总不能真的制造瘟疫吧?那玩意儿又不可控,要是蔓延开了,我们哭都来不及!”
约西普·耶拉契奇总督提议道:“其实,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只要清洗掉顽固分子就可以了,剩下的人全部判个十年二十年,让他们服劳役赎罪好了。
据说,维也纳叛乱就是那么干的,我们也可以效仿一下,这些人只要不被放出去,造成的威胁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朱利叶斯中将徘徊了一下,最后下令道:“将所有的军官、政府官员、已经加入革命党的成员、知识分子全部找借口处决掉。
找不到借口,就制造罪名,让【创建和谐家园】判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实在不行让愤怒的难民动手打死他们,或者是让他们病死、畏罪【创建和谐家园】都可以,其余人都判劳役好了。”
听了朱利叶斯中将的命令,众人脸色巨变,这意味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数万人要人头落地。
不过大家都没有反对,这也是维也纳政府的意思。除了及时倒向奥地利政府的聪明人,剩下的都属于被清洗的对象。
革命党的首脑人物,都已经“被负隅顽抗”给击毙了,包括科苏特这位元首,都在战争中见了上帝。
为了收拢民心,朱利叶斯还为伊斯特凡伯爵举行了葬礼,顺便给出了盖棺定论: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保皇派的领袖,因为拒绝和革命党人同流合污,被科苏特残忍的杀害。
没有办法,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伊斯特凡伯爵是匈牙利实干派的领袖,虽然是保王党的一员,但是他也是坚持匈牙利主义者。
为奥匈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包括推广匈牙利语言文字,发展匈牙利文化等等。历史上匈牙利被拆分后,能够再次重聚,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和奥地利政府背道而驰的政治理念,显然是不容许存在的,包括伊斯特凡伯爵在内,很多匈牙利的大人物都一起见了上帝。
第一百零六章、欠债的是大爷
第一百零七章、最适合做盟友的国家
第一百零八章、都灵陷落
盟友也不是好当的,欧洲各大列强矛盾重重,奥地利能够与之结盟的却只有一个,一旦站了队剩下的就是敌人了。
或许梅特涅很早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反法战争过后就主动收缩了奥地利的势力范围,努力平衡欧洲各国的实力,让奥地利处于了超然地位。
在这个年代来看,这些外交措施都算是成功的,唯一失败的就是奥地利内部改革失败了,自身实力没有跟上去。
没有足够的实力,自然就无法继续让维也纳体系持续下去,奥地利又要重新做出抉择了。
“先等等吧,看看英国人给出的筹码再说。如果他们还要继续支持意大利统一,那么撒丁王国就不能留了。
大不了我们吃点儿亏,先帮法国人管理一下他们那一份地盘。等他们国内局势稳定了,再卖给他们好了!”弗朗茨狠狠的说
在意大利问题上,法国人无疑是可以收买的,他们早就对意大利地区虎视眈眈了,而奥地利的战略重心根本就不在这里,双方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
撒丁王国,查理-阿尔伯特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战争的发展和他的预想差距太大了。
热武器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够赢得战争的。
即便是撒丁军队前所未有的爆发,本土作战士气+200,依然改变不了乌合之众的本质。
再加上武器弹药不足,很多士兵手中的装备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爱国热情再高也挡不住子弹横飞。
“陛下,快走吧!敌人就要兵临城下,都灵守不住了!”
阿泽利奥首相忠臣属性爆发了,在防线失守过后,第一时间通知查理-阿尔伯特跑路。
没有办法,撒丁王国面积又不大,都灵距离米兰就那么一百多公里,前线的部队一崩溃,就只能准备都灵保卫战了。
查理-阿尔伯特绝望的说:“不,我哪里也不去,我要与都灵共存亡!”
“陛下,为了撒丁王国的未来,你必须要立刻离开这里。”陆军大臣李奇哭丧着脸的劝说道
在欧洲大陆君主也是一个巨大的筹码,要是查理-阿尔伯特这个国王被奥地利军队俘虏了,那么撒丁王国也就差不多了。
这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控制了君主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说逼迫查理-阿尔伯特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甚至是干脆利落吞并撒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