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m.
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
人都是现实的,尤其是传承数百年的贵族,都有自己的一套存身之道,这个时候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1848年4月13日,收到布拉格叛乱消息过后,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立即带兵回城平叛,在当地贵族的配合下,不到三天时间就收复了全城。
为了震慑地方实力派,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下令处决了所有参加叛乱的首脑人物,基本上小头目及以上的叛乱分子,全部被处决掉了。
两千多个人头挂在布拉格的大街上,令逃过一劫的贵族们胆战心惊。
要知道这次杀的可不光是普通人,在弗朗茨的要求下,现在可是优先处决大人物。
普通人还可以当劳工用,参加叛乱的贵族、资本家当劳工都不行,所以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就死得越快。
在处决的时候,市政府还挑出了一批声名狼藉的人,对他们进行了公审,揭露了他们往日所犯下的罪行。
用他们的脑袋,维也纳政府又收了一波民心,看看欢呼的布拉格民众就知道这些人有多拉仇恨了。
欠下的【创建和谐家园】不用还了,维也纳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保护他利益的法律,都将在这里落地,欺压他们的资本家、地痞流氓都上了断头台。
捷克人属于西斯拉夫人,在人种上与波兰人相近,但是他们的文化、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对现实的反应甚至饮食习惯,都和奥地利人很接近,以至被人称为“说斯拉夫语的奥地利人”。
因为文化传统上的相同,捷克民众都自认为是奥地利的一员。
在弗朗茨看来,奥地利政府只要稍微努点儿力,就可以将捷克人融合到奥地利的大家庭中。
“康德莱先生,我向维也纳政府推荐了你担任波西米亚地区教育总长,你有什么意见?”温迪施格雷茨亲王问道
(波西米亚地区,今捷克地区)
教育总长?这是神马鬼,他一名奥地利陆军上校,就这么被转为了文职?
好吧,奥地利的文武分界并不严,出将入相那是小菜一碟,可是他这样的转变也太快了。
正常情况下,武转文先要有个过度期,等适应了过后才会转过去,很少出现他这种跨越这么大的。
不过从行政级别上来说,他这也算是升官了,康德莱知道自己没有太多的选择,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不是喜欢别人拒绝的主。
“没有,亲王阁下!”康德莱回答道
“那事情就这么定了,维也纳政府想要统一全国的语言文字,你是知道的,为此甚至不惜放过了一部分参加叛乱的贵族。
现在你的任务,就是督促他们履行自己承诺的条件,如果有人敢反悔,或者是消极怠工,你要及时上报。
当然,光靠他们还不够,现在捷克地区增加了一批国营企业,你还要组织师资力量下工厂教授普通工人德语。
其他的地方,你自己看着办吧,总之要尽快将德语普及下去,在教科书上要强调奥地利,淡化地方名词!”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嘱咐道
统一语言文字的好处不言而喻,只不过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现在维也纳政府也只能悄悄的推广。
考虑到民众的抵抗情绪,弗朗茨连废除其他语言,统一德语的文件都不敢明发。
不能说,却不代表着不能做。弗朗茨是一名实用主义者,潜移默化的推广德语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要不了多久很多人就会发现会德语的优势了,比如说:会德语在工厂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薪水。
利诱很多时候,往往要比威逼的效果更好,还不容易引起反弹。
捷克地区只是一个开始,在打击了当地实力派过后,又拉拢了一部分贵族就是为了推广德语。
毕竟这些贵族都是来自于德意志地区,德语才是他们的母语,同时又会斯拉夫语,留下他们就是为了解决语言教师的缺口。
有这些地头蛇配合,敢闹腾的人又被砍的差不多了,普通民众才不会管那么多,为了更高的薪水不学都不行。
“亲王阁下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好这份工作的!”康德莱保证道
从这次布拉格叛乱中,康德莱已经发现维也纳政府非常重视普及德语,这就意味着他正在干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具体的奖励措施,维也纳政府还没有出台,消息灵通的人士已经知道,皇储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现在只是因为战争的因素,牵制了政府的精力,一旦国内的叛乱被镇压下去,统一语言文字很可能会变成奥地利的国策。
聪明人很多,跟着国家政策走,总是没有坏处的。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瞄准各地的教育长开始活动了。
康德莱能够担任波西米亚地区的教育总长,毫无疑问不光是这次他立下了功劳,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在里面也是出了力的。
……
弗朗茨布下的局,显然不只是为了一个波西米亚。
4月13日,加里西亚地区爆发叛乱,叛军一度占领了奥属波兰的大部分地区,还建立了波兰临时政府。
不过这场叛乱来的快,去的更快,4月16日奥地利军队开始平叛,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不到一个星期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就被镇压了下去。
借着机会,维也纳政府清洗了当地的实力派,弗朗茨露出了獠牙,一波打包带走了当地支持叛乱的贵族、资本家,甚至连中产阶级都没有放过。
没错,这会是真的在打土豪分田地,凡是帮助政府镇压叛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一份土地,其他人自然是按照规矩慢慢掏钱赎买了。
区别对待才能体现出忠于皇帝的优越性,要是所有人都一样,谁还愿意替皇帝卖命呢?
短短的半个月里,奥属波兰地区就有两万多颗人头落地,可以说是欧洲大革命爆发以来,镇压的最彻底的一次。
经此一役,初生的波兰民族主义在奥地利直接夭折了。剩下的人不是社会的底层,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忠臣,活跃分子都被送去见上帝了。
m.
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
维也纳政府先后镇压了布拉格叛乱和加里西亚叛乱,消息传到匈牙利过后,以科苏特为首的反对派坐不住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维也纳政府没有对革命党人丝毫妥协的意思,除了镇压还是镇压,尤其是发生在加里西亚的血腥镇压,更是令很多人胆寒。
负责镇压加里西亚叛乱的路德维希·冯·贝内德克,直接放任当地民众对贵族、资本家进行报复,死掉的两万多人大部分都是被民众打死的。
维也纳政府是不可能一次性处决两万多人,弗朗茨也是要脸的,为了奥属波兰的长治久安,借刀杀人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从当地召集了一帮民兵,利用他们同剥削集团间的矛盾,清洗了这帮作威作福的反动分子。
遍观全国,除了意大利地区战争还在继续,几乎所有的叛乱都被血腥镇压了下去,匈牙利马上就要孤军奋战了。
如果把时间提前一个月,匈牙利的内阁政府还没有建立,双方还有妥协的可能,甚至是在还4月14日的独立宣言发布前,都还有机会回头。
现在维也纳政府可是一直都没有承认匈牙利内阁的合法性,还三令五声的责令他们解散非法政府。
科苏特一直都主张脱离奥地利,建立一个独立的匈牙利共和国,可惜这种理念在匈牙利的市场有限。
绝大部分贵族都担心独立过后的安全问题,毕竟匈牙利并入奥地利,除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联姻外,还有就是他们需要奥地利的保护。
相比毛熊和奥斯曼,他们还是更加愿意跟着奥地利混。只不过这些年维也纳中央政府势弱,渐渐的丧失了威严。通过一系列的试探,他们发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为了摆脱奥地利的限制,获得更大的利益,资本家们接受了从法国传过来的民族主义,以科苏特为首的奥地利反对派势力开始壮大。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匈牙利就有实力摆脱奥地利独立了,很多人都武力革命依然持怀疑态度。
一名青年男子,急匆匆的说道:“科苏特先生,大事不好了,维也纳政府派出了法律宣讲员进入了匈牙利,恐怕是冲着我们来的!”
听到了这个消息,科苏特脸色大变,奥地利派法律宣讲员过来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向匈牙利人普法?
如果是弗朗茨在这里的话,他就会说——是,派出法律宣讲员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普法。
当然了,宣布匈牙利内阁的成立不合法也是少不了的,不过这只能算是顺带,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分化匈牙利王国。
不同的阶级利益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维也纳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本质上就是为了收买普通民众。
没有办法,不是弗朗茨不想收买精英阶层,收买少数人总比收买多数人更加容易。问题是他们要价太高了,根本就收买不起。
三月份以科苏特为代表的匈牙利代表团,向维也纳政府提出了成立匈牙利独立政府,和废除封建制度的要求。
双方进行一轮艰难的谈判,弗朗茨还是很开明的,不排斥进行改革,甚至他主张改革还更加彻底。
不过,碰到了一群理想主义者+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代言人,双方显然是谈不拢的。
维也纳政府要是敢接受他们的条件,就轮到奥地利人闹革命了。
平权并不等于特权,弗朗茨可以给予各民族平等地位,但是他绝对不可能让匈牙利民族凌驾在各民族之上。
这就涉及到了匈牙利王国的国情了,全国共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其中就有五十多万贵族,可以说是贵族满天飞。
匈牙利资本家还有另一重身份——贵族,所以匈牙利资本家和贵族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不到百分之二的人口,占据了社会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财富。
这个时期的匈牙利民族,实际上就是指这五十多万贵族、资本家,这些人拥有很多特权,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剥削阶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地利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专制帝国,只是一个大贵族的联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都依靠贵族的意志而实现。
现在爆发的匈牙利民族主义运动,实际上的主力是中小贵族和资本家,他们将国家的概念和自己的利益结合了起来,在利益争夺的时候套上一层民族主义的光环。
这也是以科苏特为首的匈牙利政府,一面喊着改革,一面又拒绝执行维也纳政府改革法案的原因。
即便是大家达成共识的废除农奴制,到了匈牙利也没有被执行下去,贵族们隐瞒了维也纳政府的废奴法案。
好吧,这个责任并不能算在科苏特身上,毕竟他这个领袖和炮党一样,只是大家妥协下的产物,而不是凭借实力上位的。
这一点从1848年4月12日匈牙利的选举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嘴上宣称要开放全民选举,实际上匈牙利这次总统选举依然只是停留在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拥有投票权的只有1.62万人,如果按当时的“匈牙利民族”理解,差不多可以算是实现了全城普选制。
最后的结果是共收到选票5176张,科苏特以1639票的结果高票当选,当然了对外公布的结果,肯定不是这个数字。
从这些数字上来看,弗朗茨的蝴蝶效应还是起了作用的,选择冷眼旁观的人比历史上更多。
“纳吉,立即派人把他们驱逐出境,我们匈牙利不欢迎他们!”科苏特脸色阴沉的说道
作为妥协出来的总统,在匈牙利王国有太多的人不买他的账,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个匈牙利共和国就是一个笑话,从大家对选举的冷漠就知道了。
科苏特的愤怒不是没有理由的,匈牙利共和国建立了,但是斐迪南一世依然兼任着匈牙利王国。
没有国王就没有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匈牙利贵族坚持反对废除国王,迫于形势科苏特被逼进行了妥协,现在他这个总统上面还有一位国王压着,在权利上大打折扣。
m.
第六十二章、缔造一个民族
科苏特可以派人阻挡奥地利明面上的代表,可是对暗地里站在奥地利一边的人,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匈牙利革命并不是通过流血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国内保留了大量倾向于维也纳政府的人,科苏特不是没有想过进行清洗,而是根本就做不到。(个把人的伤亡忽略不计)
匈牙利王国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新生的匈牙利政权是脆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
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