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肯想了想说:“好吧,有什么需要你可以提,能帮你解决的,我都会给你解决。
总之你必须要尽可能的守住华盛顿,那怕是躲在角落里打巷战,只要华盛顿没有全部丢掉,我都可以接受。”
用华盛顿做诱饵,吸引南方军队主力,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争取时间。
这些都是政治宣传口号,真要是有得选择,林肯绝对不会这么干。首都都丢了,他这个总统对联邦州还有几分威信?
格兰特想了想说:“西海岸加利福利亚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地区的5万援兵还没有出发。
我发电报催问过州政府,据说是他们还没有完成征兵任务。如果少了这部分生力军加入,华盛顿根本就没有办法守。”
不是每个联邦州都在积极参加这次战争,西海岸各州远离战场,本身感受不到压力。又有欧洲各国发动影响力在扯后腿,他们参战热情自然不高。
林肯总统问道:“萨法尔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国务卿萨法尔皱着眉头回答道:“西海岸各州人口本来就不多,他们已经为联邦政府提供了15万士兵,愿意服役的小伙子们差不多都已经来了。
前不久奥地利远洋舰队在西海岸各州进行访问,胡梅尔伯爵接见很多德裔,鼓动他们离开美国。
已经有不少人离开了,现在这些人以反内战为借口,【创建和谐家园】进【创建和谐家园】邦军队服役。为了不提供给奥地利人干预的借口,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服役。
然后,引发了连锁反应,西海岸地区很多民众都加入了反战运动中,各州政府没有办法完成征兵任务。
这背后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子。反战运动的大本营就在各国大使馆周边,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就进了大使馆。
为了避免造成外交冲突,引发各国干预这场战争,各州政府不敢冒然采取行动。”
联邦政府鼓吹国家统一,欧洲各国就发起反内战运动。这是美国体制弊端,不管能不能行,我就用大义压你了。
政府没有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纷争,那就是【创建和谐家园】,反对内战是绝对正确的。
很多支持反战的报纸上,直接把林肯政府归结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届,都超过了詹姆斯·布坎南。
嘴炮党又不需要负责,自然是信口开河。
反战派拿出了一堆表面上能够和平解决矛盾,实际上又不具备可行性的方案,抨击联邦政府的不作为,指责联邦政府被军火贩子操控,为了利益挑起内战。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反战派是信了。不想上战场,想要逃避兵役的人也信了。
当逃兵是会受人唾弃的,反内战就没有道德层面上的风险了。甚至因为政治正确,舆论支持,州政府还不能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度不高,爱国热情有限,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把自己当成美国人。
这个年代德裔、爱尔兰裔、意大利裔等等,他们处于了社会的底层,政治上时常受到歧视。
把持住了上层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根本就不给他们留上升的空间。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往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够取得同样的收获。
既然如此,大家干嘛还要替联邦政府卖命呢?打赢了又和自己没有关系,可命却是自己的。
胡梅尔能够忽悠人离开,那是他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承诺:每个前往中美洲的【创建和谐家园】都可以免费获得五十公顷土地,连续耕种五年就拥有全部产权,还可以获得殖民政府提供的300神盾两年无息贷款资助。
这也是为什么,才开辟几个月时间的中美洲殖民地,就亏损了两百多万神盾的原因。
林肯总统皱着眉头问道:“我们不是下令禁止任何反战活动,为什么反战运动还是发展了起来?”
国务卿萨法尔解释道:“这项禁令只要一半的联邦州在执行,西部各州认为这不符合宪法,违背了自由主义精神,拒绝执行这一法令。”
林肯头疼了,这个年代美国的各个联邦州,都是一个独立小朝廷,对抗联邦政府那是常有的事情。
即便是他的背后有资本家们支持,可是因为大家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美国的资本家也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总的来说是东强西弱,大财团都聚集在了东海岸各州,控制美国绝大部分财富,西部的资本家大都是依附在他们旗下的。
内战爆发,为了自己的利益,西部的资本家们恨不得把东海岸打烂,摆脱身上了枷锁,获取更大的利益。
直接对抗不他们还不敢,暗地里拖后腿就不怕了。除了事就用列强顶缸,反正英法奥西四国的立场人尽皆知,不在乎背锅。
内部的麻烦远比外部的麻烦更令人头疼,各国的政治干预,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内部有人配合的情况下。
如果美国内部没有人帮忙摇旗呐喊,英法奥西除非直接出兵干涉,不然连麻烦都算不上。
林肯意有所指的说:“派人和西部各州政府沟通,无论如何也必须要保障兵员。
联邦政府已经到了最危机的时候,如果因为兵力不足,造成了联邦战败,大家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显然,这是给扯后腿的人说的。暗示他们不要玩得太嗨,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还要考虑大局。
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废除奴隶制获得廉价劳动力,这是大部分资本家共同的利益所在。
要是联邦政府输了战争,南方的廉价原材料和市场,全部都没有了。丢了这些,最后谁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这是蝴蝶效应的后遗症了,南方政府增加了三个州,北方政府就减少了三个州,一增一减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人力问题,面对比历史上更加严峻的形势,兵力不足成为了联邦政府难题。
西部各州的援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没有这几个州的支持,北方政府的人力优势就不复存在。
在军队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北方军队可打不赢南方。质量上的差距,现在联邦政府只能靠数量来弥补。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二章、转折点
持续了一年的内战,联邦政府付出了二十万余人的伤亡,残酷的伤亡让士兵们厌战情绪高涨。
这只是一次内战,并非外敌入侵。被鼓动起来的爱国主义,早就在血件,大骂一声“这帮混球,居然威胁我们”
然后很遗憾的发现,他不得不接受这个威胁。
马里兰州、俄亥俄州几乎全部沦陷,印第安纳州只剩下了一偶之地,堪萨斯州丢了三分之一,要是伊利诺伊州再退出战争,那么北方政府的人力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战略上也会陷入了被动状态。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林肯缓缓的开口说“我决定了立即实施宅地法,拉拢渴望获得土地的民众。”
国务卿萨法尔语气冰冷的说“你确定已经想好了,而不是一时冲动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
林肯语气坚定的说“都到了这一步,如果不能赢得这次战争,恐怕我的结局还会更加糟糕
既然如此,干嘛不赌一把呢除了实施宅地法外,我想不到别的办法,可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了。
看看奥地利人就知道了,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就我们这里忽悠走了二十余万【创建和谐家园】,都快赶上我们一年从欧洲【创建和谐家园】的量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事情做绝,给他们留下一个后门,免得狗急跳墙。”
国务卿萨法尔点了点头,他和林肯已经绑在一起了,要倒霉谁也跑不了。当然他不是总统,拉的,仇恨值要小些。
迫于战争需要,1862年5月1日林肯签发了宅地法,北方政府兵员不足的困境得以解决。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
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
前面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拉拢想要获得土地的民众,虽然没有明说,这也是军功授田的翻版。
向联邦政府效忠,就必须要服兵役。这还包括南方各州民众的意思,想要证明没有背叛联邦政府非常简单,上战场打叛军就行了。
用土地收买民众上战场打仗,联邦政府的做法,无疑是损害了操作土地价格利益集团的利益。
后面的折偿条款,就是给他们留下的后门。只不过因为时间和每人登记土地数量限制,增加了操作难度。
历史上被誉为转折点的宅地法,效果自然杠杠的,原本大家躲之不及的征兵点,现在再次排起了长龙。
相比陆军上的不足,在海军上联邦政府取得的成果就要大的多了。当然现在邦联政府控制区拥有上百个港口,以联邦政府的海军实力,自然不可能封锁完。
不过他们还是干的还是很出色,1861年通往邦联政府的船舶,大约有百分之十被逮住了。
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小,实际上以美国海军的实力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拉偏架的皇家海军时常出没,很多时候棉花运输,英国舰队就在不远处盯着联邦海军。
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赢,而是根本就不能打。英法奥西在干涉美国内战问题上已经达成协议,一旦开战就是以一挑四。
各国现在差的就是一个说服国内战争借口,在这种背景下,联邦海军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为了打破封锁,南方政府也组建了海军。因为双方军舰数量差距悬殊,南方政府秘密建造铁甲舰,这个时候北方政府同样在建造铁甲舰。
1862年3月,南北双方海军在汉普顿展开了殊死搏斗,拉开了铁甲舰战争的序幕。
遗憾的是美国人的海军火炮技术不怎么样,南军的“梅里麦克”号与北军的“莫尼特”号进行对射,双方均为取得任何战果。
在这种背景下,1862年5月底奥地利远洋舰队访问南方邦联政府。
胡梅尔伯爵和杰弗逊戴维斯总统进行了友好交流,就加强双边贸易合作达成了一致,主要是劳工输出服务。
1862年6月7日,两人签订了劳工引进条约,条约规定未来十年内,南方邦联政府从奥属殖民地引进三百万劳工,南方政府将承担全部【创建和谐家园】费用,并且支付奥方每人60神盾的【创建和谐家园】费用。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大生意。前提条件是南方政府赢得这场战争,才能够兑现条约。
为了拉拢奥地利,南方政府也是下了血本的。
这是拳头决定的,不要看奥地利远洋舰队只要七十余艘军舰,这里面却有五艘铁甲舰,是目前东海岸最强大的舰队。
胡梅尔伯爵提议道“总统阁下,我觉得你们需要一支实力雄厚的海军,压制住北方政府的舰队,保障海外贸易的畅通。”
推销军舰,胡梅尔不是第一个了,欧洲主要的海军强国都向南方政府推销了军舰,邦联政府也订购了不少,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
杰弗逊戴维斯兴致缺乏的回答道“是的伯爵阁下,我们已经在欧洲订购了不少军舰,可是短时间内无法到货。”
胡梅尔伯爵微微一笑说“总统阁下,你们需要是现货,订购军舰实在是太慢了。战场上千变万化,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现在占据上风是贵国海军,那么这场战争或许已经结束了。你们只要封锁了新英格兰各州的海外贸易,北方政府就不得不妥协。”
杰弗逊戴维斯总统眼前一亮,他听出胡梅尔伯爵的言外之意,有限难以置信的问“贵国有意出售这支舰队么”
胡梅尔伯爵肯定的回答道“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不会出售现役装备的,不过对待朋友可以例外。”
略加思索过后,杰弗逊戴维斯总统慎重的说道“伯爵阁下,你开价吧,我们不会让朋友吃亏的”
没办法,那怕明知道要挨宰,他也不得不提出来。那怕是价格再贵,也没有被北方政府拦截的船舶损失大。
表面上来看,这些船舶损失是资本家的,实际上这些损失都是南方政府在承担,北方政府的封锁抬高了南方各州的物价,限制了商品出口。
最典型的就是商船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速度,逃脱北方海军的追捕,不得不留出大量的空仓。遇到北方海军,常常还要将船上的货物丢进海中,减轻重量以提高速度。
胡梅尔伯爵报价道“4600万神盾,远洋舰队打包出售,附赠可以可以进行三次大战的弹药,我们提供免费培训服务。”
这完全是一个天价,4600万神盾约合2300万英镑,如果只是计算造舰成本,都可以打造一支皇家海军了。
当然2300万英镑是肯定买不到一支皇家海军的,就算是翻一倍也不够。从无到有打造一支皇家海军出来,一亿英镑都不够。
皇家海军称霸世界,靠的可不仅仅是军舰,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庞大的工业链,和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些都不是南方政府具备的,北方政府同样也不具备。在内战爆发前,美国海军人数都不过万,南方政府的海军只是当中退役人员和商船水手组成的。
可以这么说,南北双方海军官兵素质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是倒着数。
杰弗逊戴维斯想了想说“伯爵阁下,你的报价太高。要不这样,我们雇佣远洋舰队作战。只要将北方海军压制在港口中,我们就支付4600万神盾的佣金。”
胡梅尔摇了摇头,这样的生意他可不敢接。不要看短期内压制北方海军非常容易,可实际上北方政府各大造船厂都在下饺子,越到后期北方舰队的规模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