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尼日利亚殖民政府亏损144.8万神盾;
刚果地区殖民地亏损68.4万神盾;
南洋地区殖民地亏损68.2万神盾;
喀麦隆殖民地亏损34.2万神盾;
利比亚殖民地亏损21.6万神盾;
西奈半岛亏损20.5万神盾;
塞浦路斯岛、克里特岛等地中海岛屿亏损18.6万神盾;
巴塔哥尼亚高原据点亏损2.8万神盾;
其它地区若干殖民据点共计亏损12.8万神盾。
林林总总加起来,1861年奥地利的所有殖民地加起来共计亏损595.7万神盾。
这还是建立没有大举对外用兵的情况下,要是爆发了战争,这个数字还要增加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巨额的亏损是制约奥地利殖民扩张的核心因素,尤其是殖民地开辟初起,那完全是纯投入状态。
新增加的兰芳自治省虽然不值得一提,可是在1861年末的年度核算中,他们却分摊了58万神盾的军费。
名义上是分摊军费,保护邦国的安全,实际上这和直接上缴中央政府没有任何区别。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盾的流通,还有一笔铸币税可以收。
这些收入加起来,从1862年开始南洋地区,就会由投入阶段转变为回报阶段。
如果考虑到增加的工商业市场,为国内提供的工业原材料,价值就更高了。
维也纳政府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安全保护,这根本就不需要说,财源所在自然要保护了。
财政大臣卡尔兴冲冲的提议道:“陛下,我们的殖民方式是否要改变一下,这种间接统治获得的收益,并不比我们直接控制收益低。
要是武力占领加里曼丹岛,至少五年之内我们无法赢利,后面能够带来的利润未必会增加多少。”
奥地利在海外开辟殖民,也只是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有苦难言。
作为财政大臣卡尔可以负责任的说:就算是综合各方面增加的税收计算,维也纳政府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当然,从事殖民活动的贵族、资本家们赚到了钱,奥地利国内的经济也因此受益。
突然出现了一种不需要投入,仅仅只是提供安全保护,就能够获利的模式,财政大臣卡尔自然有兴趣了。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不要做梦了,兰芳自治省这种好事怎么可能天天遇到。
海外的土著王国不少,可是这些国家自己经营都要破产,还能指望他们给我们提供助力不成?
兰芳自治省本身就是一家公司,只不过被外界误认为是共和国,加里曼丹岛又盛产黄金,才能够给我们提高助力的。
况且,真要是搞几个土著王国进入帝国,你确定下面的邦国、国内的贵族不会闹腾?”
满怀期望的众人,瞬间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真要是有几个土著王公进入帝国,他们也不会答应。
兰芳自治省原本都是一帮平民,弗朗茨也只是打发了几个低级众生制贵族,政治上的地位有限,又能够为政府提供财力,大家都不会介意。
要是冒出几个国王进来,一个个的地位比他们这帮人都高,估计是谁都会心里不平衡。
这和欧洲这个邦国不同,人家是公认的老牌贵族,大家早就接受了。
当然,政府中这些高层想要成为国王,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功劳足够大,弗朗茨不介意封几位殖民地国王。
这种国王最多也就名义上的,理论上每一个封地贵族都可以建立一个国家,可实际上大部分贵族建立不起来国家。
已经开发完成的殖民地不会大封,只能是没有开发的无主之地。
开发的好就是一个伯国、侯国、甚至是公国、王国,开发的不好要借助国家的力量统治,最后仍然只是一个封地贵族。
这个年代,国家都是可以交易的,爵位也是可以出售的,也可以向国王买。只不过价格非常的高,出售的通常只是终身制贵族。
就比如这次兰芳自治省册封的几个终身制贵族,那都是人家送了礼的,不然的话可能册封的就不是男爵、子爵了,而是荣誉骑士。
这也是礼送的不够多,如果有人出价足够高,世袭贵族也不是不能封。反正只要不让弗朗茨出封地,那么一切好商量。
这又不是他一个人在卖,几乎在任何一个欧洲国王手中都可以买到爵位,前提是你足够有钱。
这个价格也不一样,比如说新神圣罗马帝国爵位就非常难买到。
为了保证贵族的荣誉,弗朗茨对各邦国国王册封贵族就有名额限制,还必须要报皇帝审批。
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通常不会被通过。出身好的例外,比如说国王的儿子那就一定通过。
兰芳自治省的人能够获得爵位,那是他们促使了兰芳加入新神罗帝国,也属于有功之臣。
想要用钱够买爵位的,低于百万神盾伟大的弗朗茨陛下概不接待。这是他的心里价位,并且还在随着他身家增长而增长。
直接后果就是弗朗茨登基以来就没有卖出过任何爵位。让很多人以为皇帝非常重视贵族荣誉,对金钱不屑于顾,增加了在贵族中的声望。
人往往都对越难获得的东西,越是趋之若鹜。无功不封爵,不但没有挡住大家成为贵族的热情,反而让人更加沉迷其中。
为了获得贵族爵位,奥地利很多贵族子弟、资本家都组织人手开扩殖民地,然后折算功勋获取爵位。
普通民众没有这份儿财力,只能参军入伍,在战场上获取功勋。
在这种大背景下,光是1861年弗朗茨就册封了286名贵族,其中封地贵族61名。
封地自然是海外殖民地了,国内的封地皇帝陛下手中也没多少,可经不起这么分封。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提议道:“陛下,殖民部总结了各个殖民地的基本资料,通过分析发现南洋地区是最适合殖民的。
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殖民部建议接下来加大在南洋地区的扩张。”
弗朗茨看了看地图,犹豫了起来。短期来看南洋地区确实是最适合的殖民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且易于统治。
缺点就是太远了,并且英法西荷四国势力混杂,想要继续扩张容易引发外交冲突。
不是弗朗茨还怕冲突,他担心的是付出与回报的问题。只要奥地利不抢各国的殖民地,瞄准的目标是无主之地,冲突就在可控范围内。
奥地利的实力不是无限的,现在摊子铺开的已经很大了,仅此于英国人,和法国人不相上下。
为了防备美国崛起,中美洲地区战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必要加以控制。
南洋战略实际上一直都排在最后,那怕最近一两年发了力,也仅仅只是有限度投入。
弗朗茨直接抛出了所有问题:“殖民部看上了什么地方?竞争对手是谁?需要多大的投入?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多大?预计获得的回报,又需要多长时间?”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备选目标有很多,中南半岛包括金边王朝、泰国、越南,还有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以及若干中小岛屿。
这些地方都很不错,各国虽然开始了渗透,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殖民政权,按照国际惯例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英法荷西普五国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包括我们在内,在这些地区各国均有殖民据点。
初步判断,荷兰人已经锁定了苏门答腊岛,他们已经占领了岛上的不少地区。只不过他们实力有限,一时半会儿拿岛上的土著政权没有办法。
因为马六甲海峡的关系,英国人的触手已经深入到了马来西亚,可能是我们要面临的最大对手。
法国人似乎有意中南半岛,如果我们选择目标撞车的话,少不了一番争斗。
投入和风险,就要看选择的目标了。基本上利益越丰厚的地区,所需要的投入越大,面临的竞争也就越残酷。
这些地方的回报率都不错,理论上建立殖民政权过后,三年内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没办法,在不确定有多少竞争对手加入的情况下,想要核算成本实在是太难了。
殖民本来就是一项不确定的投入,很多看上去美味的地区,实际上也有可能是一块鸡肋。
犹豫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既定的战略不变,南洋地区虽然美味,可实际上我们能够吃下去的并不多。
殖民部可以把目标放在无主的中小岛屿上,其它地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尝试一下即可,和各国撞上了可以进行利益交换。
我们不可能什么地方都插一脚,一旦超越了极限,殖民地就不在是补品,反而是要命的毒药。
普鲁士王国不是要加入殖民队伍么?帮把他们一把,引普鲁士人进入南洋地区,给他们一个开门红的机会。”
海外殖民不仅仅是看国力,更多的还是要看投入。奥地利在大力投入中美洲、非洲大陆过后,能投入南洋地区的实力已经很小了。
实力不足,盲目硬上是要吃亏的。与其被人灰溜溜的赶走,不如从一开始就保守一点儿,省的劳民伤财还丢人。
至于帮助普鲁士王国,那只是顺手而为,让普鲁士人在殖民帝国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些。
若要取之,必先与之。
要是见不到好处,普鲁士人怎么舍得大力投入呢?
普鲁士国力有限,海军投入大了,陆军投入自然就少了,未来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的难度也就下降了。
凭这一点,就值得奥地利付出南洋地区的利益。反正德意志统一过后,这些肉还是在锅里,怎么也不会亏。
第二十一章、美国反战运动
华盛顿,联邦政府正在组织撤离。随着前线的不断失利,战火已经烧到了联邦首都。
马里兰州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挡住南军的脚步,没办法拖后腿的人太多了,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就算是联邦军队再努力也是徒劳。
况且,联邦政府要防守的地方太多。相比之下华盛顿最大的价值在政治上,五大湖地区才是联邦政府的核心。
可以这么说,只要五大湖工业区不丢,联邦政府就有镇压叛乱的底气。反之,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法打了。
林肯总统慎重的问道:“格兰特将军,我要一个确切的答案,华盛顿能不能守住?”
格兰特因为战争快速窜红的联邦将领,他指挥联邦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捷,成为了这次华盛顿保卫战的主角。
这并不是一份好差事,在联邦军队处于下风的情况,要守住首都太难了。
别的地方丢了也就丢了,反正整体战局中联邦军队都是一路溃败,联邦政府也不可能追究责任。
所谓的历史名将在实力面前还是得认怂,联邦政府后世被鼓吹的名将,战场上都被打的稀里糊涂,偶尔赢一次都要靠运气。
这不是他们的指挥能力问题不行,主要是联邦军队执行能力不足。
一帮刚刚放下家伙事儿的农民、工人,很多人训练不足一个月就被送上了战场,战斗力可想而知。
没有让部队在半路上崩溃,就算得上是名将了。带着这样的部队,打败仗是再自然不过的。
当然多打上几次,活下来菜鸟就变成老兵过后,战斗力也就上去了。历史上北方政府就是在战争中练兵,然后堆死南方的。
这种背景下,要是追究兵败责任的话,就没有人指挥部队了。
唯独华盛顿不一样,这里的政治意义太过重大,丢了首都肯定有人会倒霉。
格兰特回答道:“总统阁下,这个问题我无法给你答案。只能说华盛顿能不能保住,要看敌人的决心。”
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是南方邦联政府最大的问题。因为各加盟州的利益不一样,大家的战略目标也不一样。
为了平衡内部势力,南方政府给人的战略看上去就像是四面开花,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往往一处打,白白浪费了战机。
林肯想了想说:“好吧,有什么需要你可以提,能帮你解决的,我都会给你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