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20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麦克斯再次报价道:“好,我再提高两个点,这总可以吧?”

      卡洛斯爵士摇了摇头:“麦克斯先生,菲利克商贸有限公司长期在西非收购棉花,而你们达维尔公司一直都在美国购买棉花。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我不可能为了些许利益,就得罪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整个西非的种植园主都不会这么干。

      如果你只是想要购买一批棉花应急,那么我建议你还是直接从菲利克商行买吧!”

      麦克斯头疼了起来,这是最【创建和谐家园】烦。正是因为今年美国的棉花供应无法保障,国内才让他在西非地区收购棉花。

      可是这里的市场早就有人做了,他们想要插足进去,除了提高价格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至于从棉花商人手中购买,不被敲诈才怪。本来他想打一个时间差,忽悠一下消息不灵通的种植园主,结果刚刚开始就失败了。

      ……

      伦敦达维尔棉花收购公司总部,正在讨论从西非抢购棉花失败的消息。

      采购主管肯尼斯说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美国内战的消息已经传来了。除非我们大幅度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否则根本就抢不赢奥地利人。

      要知道我们从西非地区购买棉花,还要支付进出口关税,本来成本就要比他们高得多。

      现在要是打价格战,最后就算是收购到了足够的棉花,也未必能够赚到钱。”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美国的棉花到底能不能运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关系到来年棉花的价格。

      如果北方政府封锁了南方,那么棉花价格肯定会疯涨,他们这些囤积棉花的商人要大赚特赚。反之,就要考虑怎么把手中的棉花卖出去。

      市场主管马尔蒂分析道:“因为内战,今年美国棉花产量下跌了至少三层,因为战乱印度地区的棉花已经连续三年绝收了。

      就算是西非地区的棉花丰收了,国际棉花产量总体上还是呈下跌趋势,棉花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了必然。

      现在距离棉花收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如果我们要抢够棉花的话,就必须要快。”

      ……

      第十七章、善于学习的法国人

      受棉花危机影响的不只是英国人,法国人同样也不好过。作为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大国,法国人对棉花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棉纺织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一环,重视发展国内经济的拿破仑三世,自然不可能忽视这个问题。

      看到奥地利人在非洲推广棉花种植成功后,拿破仑三世也起了效仿心思,甚至连地方都选好了。

      凡尔赛宫,殖民大臣斯特恩为难的说:“陛下,我们在西非的殖民地,缺乏足够的【创建和谐家园】,想要推广棉花种植非常困难。”

      棉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尤其是收割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手。

      法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比蜗牛前进的速度还要慢,几乎就是原地不动。要是从国内组织【创建和谐家园】开发非洲大陆,搞不好本土人口还会负增长。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人口下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势必要造成人工成本上升,国内的资本家们肯定是不能忍的。

      拿破仑三世问道:“如果我们出台优惠政策,在欧洲地区吸纳【创建和谐家园】,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陛下,每年从欧洲离开的【创建和谐家园】,大都是出自德意志地区。自从奥地利开辟非洲殖民地过后,这部分【创建和谐家园】大都进入了奥属殖民地。

      从1854年到现在,短短7年时间内,奥属非洲就吸纳了一百四十多万【创建和谐家园】。

      靠着这批【创建和谐家园】,奥属非洲的发展速度,远超非洲大陆任何地区。他们打着再造德意志第二家园的旗号,我们很难和他竞争。”

      外交大臣奥弗涅直接打破了拿破仑三世的幻想,从19世纪初起开始,德意志地区就是欧洲最主要的【创建和谐家园】地,占据了欧洲【创建和谐家园】的一半。

      紧随其后,就是爱尔兰地区、意大利地区、南欧地区。爱尔兰地区不用说,【创建和谐家园】高峰期已经过去。

      南欧是奥地利基本盘,就算是【创建和谐家园】,大家也都是去发展更好的奥属殖民地。

      因为法国入侵撒丁王国,引起了意大利地区民众的【创建和谐家园】,很少有【创建和谐家园】去法属非洲。

      拿破仑三世点了点头,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人口资源不足,从事海外殖民自然困难重重。

      这点儿困难没有吓倒拿破仑三世,反而激发他吞并意大利地区的野心。拿破仑家族出自意大利地区,对意大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衣锦还乡,这是很多人的梦想,拿破仑三世也不例外。以法国皇帝的身份回去,固然是显赫。如果再兼任意大利国王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财政大臣佩利西斯开口说道:“陛下,如果想要解决非洲劳动力不足,也不是没有办法。”

      拿破仑三世欣喜的问道:“哦,说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佩利西斯提议道:“陛下,据我所知奥地利在开辟非洲殖民地初起,最早的【创建和谐家园】是来自巴尔干半岛的难民。

      现在虽然没有难民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巴尔干半岛上想办法,解决【创建和谐家园】不足的问题。”

      巴尔干半岛殖民地也算是法国殖民地中开发最好的一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恢复,法属巴尔干半岛人口已经达到了380万。

      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紧靠着俄奥两国,面临的军事压力非常大。

      俄奥两国又在暗地里给他们捅刀子,当地民众时常暴动,法国人在当地的统治非常艰难。

      此前,法国政府还有人提议把法属巴尔干半岛卖掉,只是保留达达尼尔海峡就可以了。

      可惜在国际上硬是找不到买主,英国人不想在陆地上和俄奥两国做邻居,俄国人没钱买不起,弗朗茨嫌法国人要价太高,而且容易引起俄国人的反弹。

      绕了一个圈过后,最后还是留在了法国人手中。为了守住这片富烁的殖民地,法国政府在巴尔干半岛驻扎了8万军队。

      庞大的军费开销,抵消了法国政府从巴尔干半岛上获得的收益。这块看上去美味的土地,实际上早就变成了鸡肋。

      拿破仑三世有些犹豫的说:“巴尔干半岛民风彪悍,俄国人又在输入大斯拉夫主义,当地人恐怕不会愿意去殖民地。”

      这也是法国政府的殖民策略失误,既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大清洗,又没有往巴尔干半岛输送【创建和谐家园】进行民族融合。

      如果没有外力干预,那么凭借法国以往的经验,统治巴尔干半岛也不是问题。

      可惜俄奥两个邻居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偏偏两国又是盟友,法国殖民政府的日子就难过了起来。

      好在大家都是帝制国家,没有输出什么民族共和思想,不然法国人的麻烦更大。

      现在法属巴尔干半岛最流行的就是大斯拉夫主义。本来弗朗茨也准备玩儿化输出的,残酷的现实告诉他,日耳曼化在这里真的没有市场。

      财政大臣佩利西斯胸有成竹的说:“我们可以征收人头税,再出台【创建和谐家园】优惠政策。我们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又不需要当地的知识分子。

      为了殖民地的稳定,我们可以先进行一次大清洗,把当地的顽固分子全部干掉,再慢慢的组织【创建和谐家园】。

      现在是最佳机会,亚历山大二世和国内的贵族斗得天昏地暗,根本就没有功夫干涉我们。

      奥地利人同样不喜欢大斯拉夫主义,我们打压这些歪理邪说,维也纳政府是不会干预的。”

      各自的出发点不同,陆权国家看问题和海权国家是不一样的。最初大家对奥地利的殖民政策,都是不屑一顾。

      到了现在,仅仅因为一个棉花自足,就让同为陆权国家的法国人就理解了奥地利的做法。

      大力组织【创建和谐家园】开辟殖民地,虽然成本高了一点儿,可是对殖民地的控制也加强了,还可以给国内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和市场。

      法国人本来对非洲殖民地就是直接控制,想要把北非消化掉,奥地利的做法就给他们打开了新思路。

      巴尔干半岛民众识字率非常低,如果不是因为近东战争,这些人还是农奴,根本就没有化传统可言。

      如果是发展工业,这些人就是劣质劳动力,要是发展初级农业,这些人又变成了优质劳动力。

      因为认知的关系,雇佣这些人只需要按巴尔干半岛的薪水支付工资,不到法国薪资水平的一半,就可以让他们卖命干活。

      因为没有化传承,自己都不知道是神马民族,进入法国殖民地过后,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变成法国人。

      此前,奥地利组织的那一批难民就是例子。到了非洲殖民地,才区区几年时间,就被初步日耳曼化了。

      就算是言行举止还有差别,可是这些人都以奥地利人自居了,还怕融合不了么?

      拿破仑三世做出了决定:“那就先尝试一下,命令驻巴尔干半岛总督,进行一次大清洗,把我们所有的敌人和潜在的敌人都干掉。

      我记得奥地利人在吞并奥属巴尔干的时候,就将当地十分之一的人变成了苦力,才有现在的安定,我们也可以效仿一下。”

      说到了这里,拿破仑三世还有些暗自惋惜。

      撒丁王国还没有吃下去,不然的话,能够提供【创建和谐家园】的地区就更多了。

      不过意大利地区不同于巴尔干半岛,当地有完整的化传承。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要大得多,不能够妄动。

      第十八章、别无选择

      看着各大列强搅动风云,刚刚继位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按耐不住了,或许说容克贵族们按耐不住了。

      蝴蝶效应是强大的,随着奥地利的重新崛起,普鲁士政府发现他们的强国梦,就真的快要变成了梦。

      危机意识是普鲁士走向强大的动力。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普鲁士军队的表现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垃圾。

      军事改革的呼声在普鲁士军队中居高不下,主要领导者就是普鲁士三杰之一——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

      罗恩的知名度低,干的事情却惊天动地。不但主持了普鲁士军队改革,还一手提拔了毛奇,并且把俾斯麦推上首相宝座。

      没有他这位伯乐,毛奇或许还有机会爬上去,俾斯麦这位王室公敌就不用想上位了。

      现在罗恩将军非常的烦,前不久他才以陆军大臣的身份兼任海军大臣,就要面临一个大问题:国内对开辟殖民地的呼声越来越高。

      别人怎么想罗恩不知道,反正他是反对开辟海外殖民地的,理由只有一个——没钱。

      为了打消大家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他必须要获得威廉一世的支持。偏偏现在威廉一世也想要从海外殖民地攫取财富,改变普鲁士王国的财政困境,这就令他头疼了。

      ……

      柏林王宫政府会议上,首相弗兰克再次重申了开辟殖民地的好处,提出要建立属于普鲁士的殖民帝国。

      葡萄牙、荷兰这两个小国在海外都有大片的殖民地,以普鲁士王国的实力,开辟海外殖民地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

      罗恩反对道:“首相阁下,我知道开辟殖民地很重要,可以给国内的工商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市场,改变政府的财政困境。

      可是,你似乎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殖民帝国都是一个海军强国。

      以我们海军的那几条船,恐怕连大股的海盗都不一定能够搞得定,凭什么在海外开辟殖民地?”

      这是事实,就凭陆军大臣可以兼任海军大臣,就知道普鲁士海军有多落魄。但凡是海军有点儿实力的国家,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弗兰克首相解释道:“政府已经准备扩建海军,普鲁士王国需要一支自己的铁甲舰队。”

      罗恩脸色铁青的问道:“军费从哪里来?”

      弗兰克淡定的回答道:“现在维也纳体系已经重建,各国矛盾趋于缓和,欧洲大陆趋于稳定,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迫切进行军事改革。陆军这次为国家牺牲一回,接下来过几年苦日子。

      可以将一部分士兵转入海军,以节省军费开销,政府再想办法凑一点儿,先建立一支铁甲舰队。

      等殖民地开辟,解决了国内工商业原材料和市场的问题,国内经济好转过后,再进行军事改革好了。”

      为了应对奥地利崛起,和法兰西新生带来的冲击,前不久罗恩才提出了军备改革的具体方案:

      要求把军队的服役年限从2年延长为4年;取消国民后备军;改换常备军装备,从下年度起每年拨款1750万塔勒。

      这些措施意味着征兵额从4万人增至8.5万人,军队从102个团增至163个团,平时兵力由20.8万人变为32.7万人。

      这份比历史上更加激进的军事改革措施,主要是建立在普鲁士王国承受了更大军事压力的情况下。

      目前俄国人的常备军是99万,新神圣罗马罗马帝国的常备军是58万,法国人的常备军是50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1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