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19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要是迟迟不能破案,那么法军占领撒丁王国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既定事实。

      现在英国人还利用各国牵制法国人,并没有让他们占领整个撒丁王国。如果能够及时找出凶手,还可以利用国际压力逼迫法国人撤军,当然割地赔款是少不了的。

      加富尔解释道:“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各国代表的立场各不相同,我们已经被剥夺了话语权。

      奥地利人这次的目标就是找到幕后黑手,如果有一个可以令他们接受的答案,再赔礼道歉,那么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麻烦的是法国人,他们想要利用这次刺杀案吞并撒丁王国,更可怕的是维也纳政府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做法。

      俄国人鞭长莫及,只要维也纳政府不反对,沙皇政府也不会支持我们,据说尼古拉一世对这次刺杀案也非常的愤怒。

      好在,目前英国人还在支持我们,只要找到了幕后黑手,事情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凯儿德不是傻子,他已经听出来了加富尔的言外之意。如果找不到幕后黑手,就要寻人顶缸了。

      并且这个黑锅还不好背,不光是要上断头台,还要获得调查团的认可。

      能够背得起锅的人又都跑路了,剩下的这些人都不够资格,就算是想背锅都不够格。

      “这么说,我父亲暂时没有危险?”凯儿德问道

      加富尔点了点头说:“你现在想办法筹集一笔钱,打点一下调查组,给他们说明情况。

      谁都知道真正的主谋已经跑路了,只要喂饱了他们,你父亲就不会有事。”

      说这话的时候,加富尔自己都不信。其他国家代表都好说,事不关己只要有钱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法奥两国代表敢放水么?万一真的找不到幕后黑手,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个烧炭党都是黑手。

      有杀错莫放过,只要把嫌疑犯都咔擦掉,真凶是谁也就不重要了。

      为了两件阴谋刺君案,杀掉几百名可能是凶手的嫌疑犯,完全就不值得一提。

      不要指望有人会替他们出头,没有哪个君主制国家,会在这个问题上投反对票。

      凯儿德勉强的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时候加富尔已经说不上话了。知道加富尔首相被撤职后,他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现在能够寻找到一个办法,也算是不错了。

      想救出父亲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这个罪名太大,一家老小都跑不掉。

      刺君案只要牵扯了进去,不要说他这个爆发户家族,就算是老牌贵族一样要完蛋。

      第五十九章、加特林

      1859年英国人占领了昆士兰,整个澳大利亚都落入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中。

      眼睁睁的看着英国人占领黄金海岸,弗朗茨只能望洋兴叹。对奥地利来说,澳洲实在是太远了,根本就没有争夺的能力。

      全世界有实力和英国人争夺澳洲的,就只有法国人,显然拿破仑三世对流放大陆没有兴趣。

      法国人也没有闲着,不断的加紧对撒丁王国的渗透,和法国接壤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法军控制住了。

      维和部队数量有限,各国承诺的部队并没有及时兑现,仅仅只是控制住了都灵地区。

      对于法国人的渗透,除了英国人带着一帮小弟在呼吁外,鞭长莫及的俄国人做起了吃瓜群众,奥地利人忙着抓凶手,对法军的行动不闻不问。

      伦敦政府气的火冒三丈,可惜还要忙着镇压印度叛乱,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干涉。

      法国政府亲英不假,那是建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撒丁王国可是一块肥肉,并且还没有多少风险。

      在欧洲大陆扩张地盘的机会太难得了,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拿破仑三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可以再遇到。

      至于得罪英国人的问题,英法百年世仇又不是说笑的,还怕再添上一笔么?

      现在他们只是在蚕食,没有一口吞下撒丁王国,就算是给英国人留面子了。

      欧洲扩张的同时,法国人还加紧了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比如说入侵摩洛哥、阿尔吉尼亚、突尼斯等地区。

      1859年底,不甘心没落的西班牙出兵五万入侵摩洛哥,攻占土安逼近了丹吉尔,在英国人的调停下两国签订了得土安条约。

      相比之下,这一年奥地利就表现的相当安分,当然殖民地还是扩张了一些,不过都是正常推进,没有搞大的军事行动。

      最大的动作,大概是疯狂向美洲各国输送【创建和谐家园】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内弗朗茨就举行了三次国葬,其中两次都是最高规格的。

      先是拉德斯基元帅去世,紧接着梅特涅又挂了,然后朱利叶斯元帅跟着去见了上帝。

      拉德斯基元帅还好说,德高望重,为他举行国葬没有人反对。

      梅特涅因为1848年维也纳叛乱,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加上执政这么多年得罪了不少人。

      他活着的时候,这些人还不敢闹腾,死了过后,很多人都跳了出来。找出了一堆理由,认为他配不上最高规格的国葬。

      毫无疑问,这点儿小风波影响不到弗朗茨的决议,强势压下了反对的声音。

      无论政府怎么宣传,朱利叶斯元帅屠夫的名声都洗刷不掉,镇压叛乱的时候对乱党斩尽杀绝,得罪的人更多。

      发布国葬的消息过后,还出现了【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毫无疑问,这些人搞错了概念,最后被丢进了监狱中反省。

      给朱利叶斯元帅高规格待遇,这是弗朗茨做给大家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只要是替他办事,就算是搞的声名狼藉,他这个皇帝一样会护着他们。

      在这种背景下,跳出来搞事情的蠢货,自然要倒霉了。

      非法串联、聚众闹事、破坏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这一系列的罪名加起来,足够到监狱中反省十几年了。这和无期差不多,目前的条件百分九十以上的人,都在监狱中活不过十年。

      跟着凑热闹的人,也要被批评教育,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判刑。

      收受他人金钱、财务接受雇佣参加【创建和谐家园】活动的人,都要面临着高额的罚款,和一年以上的监狱生涯。

      没错,【创建和谐家园】也是有利益交易的。很多【创建和谐家园】活动,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参与,组织者们就会雇佣普通人参加。

      对于这种行为,弗朗茨是严厉打击的。

      直接在法律上做出了明文规定,处以非法获利的一千倍的罚金,视情节轻重处于一年以上劳动改造。

      出钱的雇人的组织或者是个人,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十。

      为了打击财团操纵政治,弗朗茨也是操碎了心,针对性的法律是时常添加。

      现在是严打时期,对情节不严重的罪犯,基本上都会被流放。而三年以上的重犯,全部都要进入了修路大军中服刑。

      严打时期,处罚就是这么重。赶上了只能算你倒霉,谁让你要在这个时候搞事情?

      宪法虽然还没有出炉,不过大家已经知道,拥有任何犯罪记录的组织和人,都被剥夺了参政权。

      在打击敌人的时候,弗朗茨可是一点儿都不手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如果不建立严格的秩序,弗朗茨非常怀疑奥地利能不能经得起冲击。

      侍女珍妮柔声说道:“陛下,兵工厂又送来了一挺机枪样品,请你过目。”

      弗朗茨淡定的说:“好,安排一下明天试枪。”

      机枪早就出现了,1851年比利时工程师加特林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挺机枪,可惜这挺机枪的实战价值太低。

      加特林机枪的问世,立即引起了弗朗茨的关注,下令兵工厂进行研发、改进。

      前前后后,已经更新换代了四五代。设计师们脑洞大开,搞出来了三十多款造型各异的机枪。

      然而,这么多款机枪,就没有一款能够令弗朗茨满意。不是他要求高,实在是这些枪太坑了。

      移动起来就卡壳的机枪,怎么用?一点五吨重的机枪,谁拿得动?造价高达数万神盾的机枪,谁用的起?

      总之,弗朗茨想象中的物美价廉,一条都达不到。这些机枪用来守据点都勉强,因为转角不够,只能固定一个方向打。

      新技术研发就是如此,连参照物都没有,全靠摸索着前进。弗朗茨想要的马克沁机枪,目前连影子都看不到。

      加特林机枪到是改造的差不多了,在非洲殖民地实战测试,勉强达到了实战要求。

      没有在军队中列装,主要原因是各国陆军都没有装备机枪,现在又是和平年代不赶时间。

      弗朗茨还想等等看,有没有性能更好的机枪出现。要知道现在最轻的机枪,也有好几百斤,要用车拉着走。

      军队换装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国家武器装备落后,不是政府官僚们不知道,而是根本就换不起。

      这个年代,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刚刚换装的新式武器,过上几年落后了。

      如果运气不好,没准刚刚换装完成,更先进的装备又出来了。

      又该怎么办?

      不换装就落后了,再次换装,财政又受不了。

      况且,就算是换装,谁又能够保证不会再出现更先进的武器呢?

      这种情况下,就要考验大家的判断力了。

      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

      时光匆匆而过,一晃就进入了1860年。开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尼古拉一世去见上帝了。

      要是发生在欧洲其它国家,这也是小问题,不就是换一个皇帝嘛,日子照常过。

      发生在沙皇俄国就不一样了,换了沙皇,也意味着俄国人的外交政策即将发生改变。

      作为欧陆霸主,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肯定会影响到国际局势,维也纳政府必须要做好应对措施。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亚历山大二世的性格没有尼古拉大帝那么强势,他更加擅长妥协艺术。

      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立场和尼古拉大帝不一样,他主张进行更加彻底的社会改革,反对忙碌对外扩张。

      外交部判断,亚历山大二世可能会和英国人妥协,停止支持印度叛乱分子,换取英俄两国的妥协。

      没有俄国人的支持,印度人是挡不住英国人的,要不了多久这次叛乱就会被镇压下去。

      最多再过两年时间,英国人就可以从印度抽身。到时候英国人的战略重心是回到欧洲大陆,还是发起新一轮的殖民扩张,目前还不确定。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人应该会加快在撒丁王国的行动。

      巴黎政府已经成功的说服了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从撒丁王国撤军。按照约定,在抓捕凶手过后,我们也要从撒丁王国抽身。

      只要法俄两国达成协议,俄国人撤回在撒丁王国的军队,英国人就独木难支了,剩下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和法国为敌的底气。

      要说服俄国人不难。亚历山大二世要进行社会改革,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资金。法国人只要肯提供一笔贷款,沙皇政府就会卖掉撒丁王国。”

      财政大臣卡尔摇了摇头说:“伦敦政府不会罢手的,给撒丁王国提供贷款,虽然是前几届政府干的,可英国政府毕竟为贷款提供了担保。

      英国国会不可能承担这笔债务,资本家们更加不可能放弃这笔贷款,更何况贷款背后还有庞大的利益。

      现在撒丁王国可是他们的工商业产品倾销地,每年都有数百万英镑的出口贸易额,他们也舍不得放手。

      一旦法国人占领了撒丁王国,他们的特权全部都没有了,贷款也变成了烂账。

      现在英国人已经丢掉了半个撒丁王国的市场,差不多都要到他们忍受的极限了。

      除非法国人利用英国人无暇顾及撒丁王国的机会,快刀斩乱麻,造成占领撒丁王国的既定事实。

      可惜巴黎政府下不了这个决心,他们担心直接占领撒丁王国,引起大家的忌惮,甚至是引发反法战争。”

      这是后遗症了,拿破仑给法国人留下了辉煌的时代,同样也让法国人站在了聚光灯底下,他们在欧洲大陆上的任何行动,都被大家用放大镜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5: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