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19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皇帝贵族都是封建毒瘤,所以必须要清洗掉。如果运气好的话,皇帝还可以成为橡皮章,运气不好就上断头台。

      既然注定站在了对立面,那么就只能打压了。

      不过资产阶级,这个群体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内部斗争比外部斗争更加激烈,大家的竞争远高于合作。

      只有不让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联合体,那么威胁就在可控范围之内。

      安安分分的做生意赚钱,弗朗茨不反对。想要参合政治也可以,只要按照规矩进入体制中,他也不会反对。

      要是利用手中的金钱,腐蚀政府官员,妄图背后操纵国家政治,那就必须要打压了。

      ……

      第五十二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到了1859年初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截止到1858年底,奥地利工业生产总值较之上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点七,经济总量下跌了百分之十七点三,破产企业高达三千余家,失业人口一度突破百万大关……

      弗朗茨总算是明白大家为什么对经济危机那么恐惧了,维也纳政府可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结果损失还是这么大,没有采取措施的国家更不用说了。

      当然奥地利经济中损失这么大,和之前经济狂放增长也有直接关系,被弗朗茨炒起来的铁路公司,市值更是一度跌破了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大,也不仅仅是坏事。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这也意味着奥地利的工业化快要完成了。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这种损失。

      如果资本家主义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就算是遇到了经济,也不会受什么影响。

      隔壁的俄罗斯帝国就是一个例子,经济危机和他们有关系么?

      这次经济危机损失最惨重的就是美奥两国,美国是因为英国人抽回资金,市场上出现了钱荒,弱势的中央政府完全不知所措。

      奥地利自然是资本疯狂涌入,资本家盲目投资带来的后遗症。经济危机过后,市场回归了理性,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初略看了一遍经济报告,弗朗茨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能够这么快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维也纳政府的表现还是合格的。

      费利克斯首相开口说道:“陛下,经济危机已经结束了,世界经济都开始回暖。内阁决定结束经济【创建和谐家园】政策,以免再次出现狂热的盲目投资。

      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我们1858年财的政赤字高达2.8亿神盾,已经严重超过了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

      为了减小财政压力,政府计划未来三年里压缩财政开支,逐步减持债务3000万神盾。

      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继续进行,正在规划和尚未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全部延期进行。”

      基础建设也是要钱的,作为这次经济危机中最大的接盘侠,维也纳政府也支出了巨额的费用。

      发行债券募集到的资金,一部分用来接盘了烂尾工程;一部分以投资入股的方式,进入了铁路公司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中。

      财政赤字2.8亿神盾,就是花出去的。两年半的财政收入,都变成了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和企业股权。

      剩下的那一部分,还要专款专用。又不是所有的工程项目都烂尾,套牢计划还是套住了不少人。

      人家在继续完成工程项目,政府自然要付工程款了。维也纳政府可是非常重视信誉的,完工验收合格后立即付款。

      政府没钱了,自然要削减开销,第一刀就砍在了基础设施投入上。

      这一次基础设施大建设,已经相当于平常时期十年的投入,自然不可能持续下去。

      那怕是再怎么疯狂,弗朗茨也不可能每年拿出财政收入一倍的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

      经济危机时期,搞一波应急还可以。经济危机结束后,搞基建还是要优先考虑经济上的收益。

      弗朗茨想了想说:“这是必然的,我们的债务总额已经是世界第四了,确实应该削减一部分。

      现在国内重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被覆盖在内了,短期内没有大的必须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先告一段落。

      未来两三年内,政府的财政压力可能比较大。过了这个时间,我们手中持有的大量企业股权,就应该产生收益了。”

      说这话的时候,弗朗茨自己都没有底气。产生收益是不假,可惜最大的一笔资金,进入了铁路公司中,这笔投资是看不到利润的。

      除非,他现在放宽政策,允许铁路公司放弃部分冷门线路,只是经营商业繁华地区的铁路。

      经济上,这么做是收益最大的;政治上,这是万万不能干的。

      将铁路覆盖到本土每一个需要的城市,这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更多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这种背景下,弗朗茨只能和后期被套牢的投机者们说对不起了。为了国家发展,铁路公司要先赔本经营,短期内不以赢利为目的。

      如果不是理由市场火热的时期捆绑销售,由资本家们自由建设铁路,估计繁华地区会出现三五条铁路并行,经济落后的省份铁轨都不会有一根。

      这一点在英法已经被证明了,没有经济价值的铁路,根本就不会修建,而经济繁华地区又大量重复建设。

      如果只有这一个坑就算了,问题是政府入股的很多企业都属于重工业,属于那种高投入、周期长、高回报的投资。

      短期内这些企业还要扩大生产、推动技术革新,基本上都看不到分红,指望这些投资弥补财政遥遥无期。

      当然,从一开始维也纳政府都没有指望,能够从中获得多大的收益。

      更多的还是通过政府入股,给企业提供救命的资金,保住这些核心产业。

      这相当于【创建和谐家园】过苦日子,给后面的政府留下丰厚的家底。这种事情,也只能发生在政治稳定的国家。

      要是政府更换频繁的国家,不给下一任留下麻烦就不错了,还想要给他们积攒家底,做梦吧!

      这也是很多国家政府债务越来越多的原因,反正只要自己这一届干开心了,谁管后面继任者的死活?

      一届一届堆积起来,到了最后债台高筑,政府不得不受财团的影响,逐渐沦为金钱的代言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君主制国家就不一样了,内阁政府会发生变化,弗朗茨这个皇帝可变不了,就算要变继任者那也他的子孙。自然不会允许有人为了眼前利益,牺牲未来的发展。

      “陛下,”

      第五十三章、战略性【创建和谐家园】

      经济危机中最忙的应该算是殖民部下辖的【创建和谐家园】署了,从1857年末到1859年初,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创建和谐家园】署的成绩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

      在生存面前,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其中【创建和谐家园】巴尔干半岛的人最多,占据了总【创建和谐家园】数量的四层。

      这还是政府有意控制的结果,不然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创建和谐家园】,都会选择去巴尔干半岛。

      自愿去非洲殖民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野心想要发财的;另外一种是穷的叮当响,生存都成问题,迫于生计不得不去。

      【创建和谐家园】非洲大陆可以和政府,或者是种植园主、矿主签订雇佣合同,有稳定的收入,不用担心一家人的生计。

      很多人直接把去非洲大陆当成了外出务工。反正又不是强制要求【创建和谐家园】,合同期满了,愿意留下就留下,不想留下还可以回来。

      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只要能有一份儿收入养家糊口,就算是不错了,地方远点儿就远点儿。

      完成了人事调整,弗朗茨又说道:“殖民部,谈谈殖民地的发展情况。”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陛下,目前我们已经开辟了几内亚弯、尼日利亚、刚果、喀麦隆、利比亚等地区的殖民地。

      建立了殖民据点68个,拥有城市18座,前往殖民地的【创建和谐家园】超过百万人,直接控制殖民地领土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

      其中:几内亚湾拥有殖民据点25个,包括8座城市,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当地总人口共计184.8万,其中【创建和谐家园】28.4万,剩下的都是本地土著。

      刚果地区拥有殖民据点14个,包括4座城市,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管辖区总人口约300万,其中【创建和谐家园】约31.8万,其余都是当地土著。

      尼日利亚殖民地刚刚开辟不久,我们在当地只是建立了8个殖民据点,包括3座城市,拥有领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管辖区总人口约218万,其中【创建和谐家园】约为18.5万。

      喀麦隆地区开发的更晚,目前仅有5个殖民据点,包括2座城市,实际控制领土面积越10万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约56万,【创建和谐家园】仅有5.8万人。

      利比亚地区还在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因为当地人的【创建和谐家园】,进展速度比预想中要慢得多,大约还有15万人滞留在当地,可能会拖到明年才能够完成计划。

      我们已经控制了该地区的全部城市,输送【创建和谐家园】8.6万人,沿海绿洲已经全部控制住了,名义上还控制着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沙漠。

      西奈半岛资源太过贫瘠,我们没有进行开发,仅仅输送了两千【创建和谐家园】,名义上统治了这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半岛。

      欧洲地区的岛屿,直接纳入本土统治,不计算在殖民地范围之内。

      更远海外地区,殖民据点都是民间自发建立的,目前还没有纳入政府管理中。

      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几内亚湾殖民地因为金矿的发掘,实现了收支平衡,并且还小有盈余外,其它地区都处于亏损状态。

      总体上来看,1858年我们的殖民地总收益为负985万神盾,【创建和谐家园】支出和对外用兵军费开销,还是占据了大头。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较早开发的刚果地区,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其余的殖民都还需要一定时间,至少要在五年后,才可以反补财政。”

      弗朗茨点了点头,显然奥地利的殖民地还有很深的潜力可挖,现在殖民政府控制的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土地等着他们去占领。

      靠殖民地收入反补中央政府财政,弗朗茨还没有那么乐观。只要殖民地可以做到收支平衡,那就是血赚。

      犹豫了一下,弗朗茨说道:“殖民地的人口比例是一个大问题,土著数量太多,不利于我们长期统治。

      接下来殖民部的工作重心可以放在【创建和谐家园】上面,尽可能的把这些土著送到美洲各国去,减轻我们的统治隐患。

      如果进展不顺利,那就将他们驱逐掉,这个度你们自己把握。

      反正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五年之内土著人口要减少三层,十年之内我们的【创建和谐家园】数量要超过当地土著。”

      正常情况下,这是一个近乎完不成的任务。不过在这个年代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毕竟殖民者们的节操根本就不用怀疑。

      就算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可以学习一下英法同行,尤其是英国人,在这方面最有经验。

      “是,陛下!”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沉声回答道

      明知道这个任务不好做,可是皇帝已经下令了,约西普·耶拉契奇就不会拒绝。毕竟不好做,并不等于不能做,都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完不成呢?

      令弗朗茨哭笑不得的是,经济危机爆发过后,贵族们投资种植园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相比不熟悉的工业、金融,大家还是更加乐意投资自己熟悉的产业,毕竟种植园的收益比较稳定,风险也没有那么大。

      现在非洲大陆上有这么多【创建和谐家园】,可不仅仅是靠政府组织的,很多都是这些种植园主们招募过去的。

      皇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最早投资殖民地的存在,现在已经开发出来了数万公顷的种植园。

      大家都热衷于种植小麦、棉花、可可、咖啡,都是一些短期内就能够看到回报的产业。

      相比之下,弗朗茨这位重点投资橡胶园的存在,反而成为了另类。现在橡胶的用处还没有后世那么广,投资周期又长,自然不受欢迎了。

      如果人手充足的话,弗朗茨也愿意种植收益更快的棉花、咖啡,可惜现在是真的缺人。情急之下,就只能先种橡胶树了。

      目前皇室种植园,已经招募了三万多工人,依然是杯水车薪,不得不使用一部分当地土著劳工。

      从海外招募优质劳工,目前还在进行中。这个年代去一趟亚洲都要大半年时间,想快都难。

      弗朗茨现在非常担心,如果不加以限制,种植园主和矿主们很快就会迷上使用廉价的本地劳工,他可不想看到奴隶制在殖民地复兴。

      现在只是因为大家没有经验,这些土著又没有被驯化,时常发生暴起伤人、逃亡的事件,才让农场主和种植园主对大量使用土著劳工心存疑虑。

      金矿主们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本地劳工了,靠着手中强悍的武力压制住了反抗。

      弗朗茨不相信在利益面前,大家的节操会有多高。注意吃相的无非是学习皇室种植园,用食盐、布匹等物资向土著部落酋长雇人。

      心狠手辣的,直接派人捕奴。非洲大陆那么乱,殖民地政府管不到的地方多得去了。金矿主【创建和谐家园】奴隶主,再【创建和谐家园】奴隶贩子的比比皆是。

      从短期来看,这的确是一件好事,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获得更多利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