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没收了土地,他们未来怎么混?
全部去做资本家?
这分明就是把贵族进行资本家化改革,甚至还可以利用先手优势,让贵族变成赤贫阶层。
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外,政治上的改革也没得商量,资产阶级制定的宪法,贵族的政治权利还不如普通人。
没有任何权利,不得参军、不得从政、不得成为议员,这些条件完全是就是在扯淡。
当然了这是在谈判,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最初的报价都只是为了试探。即便是如此,也让大家变得同仇敌忾。
第三十七章、大难临头各自飞
不等双方谈出一个结果来,城防军返回维也纳,已经开始镇压叛乱的消息,就传到了霍夫堡宫。
谈判直接陷入了僵局,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谈判的主动权易位,维也纳宫廷再也不急着达成协议了。
资产阶级提出来的条件,在这些大公们看来就是一个耻辱,如果没有选择的话,为了小命着想,没准他们还有可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城防军主力已经回来了,维也纳周边的军队也在赶来的路上,皇宫中还有一个团的军队守着。
这个时候危险已经消失了,大家的心思都发生了变化,路易斯大公也不愿意向资本家妥协了。
就算是要进行政治改革,那也必须要是他们主动去改革,而不是被人逼着改革,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平叛的速度,比弗朗茨想象中的要快。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遇到平叛大军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击败敌人而是跑路。
没有办法,最初叛军组织了几次抵抗,就被城防军给打怕了。阿尔布雷希特还故意放跑了溃兵,就失败的恐惧传递了出去。
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弗朗茨也采取了政治攻势,他以皇储的身份宣布:首恶必究,胁从不问。
这个年代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还是非常有市场的,有了弗朗茨的保证,很多被挟裹进去的叛军士兵,都干脆利落的投降了。
被叛军祸害过的维也纳市民,现在也主动出来给平叛大军提供方便,离开了民众支持叛军已经变成了无根之萍。
平叛大军虽然进展顺利,可弗朗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着断壁残痕的建筑物,他知道经此一役,维也纳的经济倒退了至少五年。
不过这个时候,弗朗茨没有时间悲伤,他还要安抚民心呢?被叛军祸害了一遍过后,维也纳民众的心里是脆弱的。
作为皇储,弗朗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给他们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将他们从痛苦之中解救出来。
“大公,前往王宫的路已经打通了!”卫兵激动的说道
弗朗茨微微一笑,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大局已定,叛军没有能够控制皇帝,那么失败就成为了定局。
“给皇帝陛下传信,我处理完了这边的事情就过去!”
政治是黑暗的,为了获得最大的胜利果实。弗朗茨要平定叛乱,稳定了城内的局势过后,才会挟大胜之威回去。
要不然现在过去,搞不好摄政委员会就要和他抢主导权了,在权利面前,他可没有兴趣赌这些政客们的人品。
显然,弗朗茨还不知道梅特涅首相已经跑路了,科洛夫特伯爵也不在王宫中,摄政委员会中仅剩下了路易斯大公和他父亲。
这个时候,就算是路易斯大公想要抢夺主导权也做不到啊?除非是斐迪南一世亲自上阵,否则这次叛乱中捞取的最大政治资本,就属弗朗茨了。
一名青年男子,急切的催促道:“父亲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中年男子脸色神色暗淡,望了望自己的庄园,无奈的上了马车。
没错,这就是策划这次叛乱的幕后黑手之一大资本家欧文,此刻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城防军刚回来平叛,他们还没有当成一回事,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叛军数量已经扩充到五万余人。
不过一交手,大家都知道要完蛋了。当放开了手脚过后,这帮乌合之众怎么可是是正规军的对手呢?
和最初叛乱的时候不一样,当时士兵们还非常的忌惮,不敢对他们下狠手。
这个时候画风完全变了,大炮拿出来了,对着人多的地方直接轰。他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糊里糊涂的败了。
“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回来了。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家业,一朝丧尽啊!”欧文叹了一口气说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说这么多干嘛,大不了换一个地方东山再起!”青年男子无所谓的说
如果不是他眉宇间带着忧愁,还真的以为他就不在意了。
虽然资本无国界,可实际上这个年代,想要换个地方另起炉灶,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没有了长期以来经营的人脉关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搞不好会被人家吞得渣都不剩。
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没有少做过,可以说所有的资本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
按理来说,欧文这样的大资本家,没有道理要亲自参合革命。可惜前面吵高物价的时候,他们投入的资金太多了,本想大赚一笔,没想到却将老本都搭了进去。
如果不发动革命,他们的大半产业,都要变成银行的囊中之物,从此元气大伤衰败下去。
利益动人心,在同行们的鼓动下,欧文决定放手一搏,失败了大不了跑路。
这个时候,现在他们就真的要跑路了。要是继续留在奥地利,就算是政府不找他的麻烦,损失惨重的同行们也会要了他们的命。
这次叛乱会在短时间内就激化内部矛盾,除了弗朗茨的布置外,资本家们的内斗也是一个原因。
同行是冤家,哪怕是在这种时候,资本家们都想要打击竞争对手,好独自垄断市场。
借刀杀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利用革命的机会,将对手的财富劫掠一空,甚至连命一起带走,然后甩锅给政府军。
如果革命成功了,那么他们的谋划自然也就成功了。可惜最后功亏一篑,见事情不可为,在叛乱还没有被镇压下去前,聪明人就跑路了。
在奥地利只要有钱,绝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摆平,造反是一个例外。
这个时候,就算是有钱也送不出去。只要牵扯了进去,就不要指望维也纳政府会手软。
跑路的远远不只是欧文父子,凡是参与了进去的,无论是资本家,还是贵族,又或者是想要投机的政客,这个时候都纷纷逃离维也纳这个漩涡之地。
第三十八章、摄政
时光匆匆而逝,到了1848年3月11日,维也纳城内的叛军基本上都被肃清了,剩下的小杂鱼交给警察就行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来的快去的也快,可是造成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始,奥地利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不稳了。
弗朗茨没有精力去关注其它地区,现在平叛大军手中还有近四万俘虏,这些人怎么处置,还是一个大问题。
杀了显然是不可能,他又不是杀人狂魔,这些人和他也没有血海深仇。
直接放掉也不行,就算是胁从不问,他们也参加了造反,要是不处理的话,未来有人学样该怎么办?
处以罚金?
如果他们有钱的话,也不会干这杀头的买卖了。
从开始平叛,到最后结束就用了不到两天时间,这些人也不是顽固分子,真正的顽固分子早就跑了,留下来的都是弃子。
这个时候,阿尔布雷希特走了过来,他的眼睛里还有血丝,显然是这几天都没有睡好。
“阿尔布雷希特,部队的伤亡怎么样?”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还好,这次平叛根本就没怎么打仗,伤亡不过三百多人!”阿尔布雷希特想了想说
“这就好,现在没有什么事了,阿尔布雷希特你先去休息一下吧!”
听到了这个消息,弗朗茨松了一口气,三百多人的伤亡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叛军的伤亡就大了,光被当场被打死的就有三千多人,俘虏中的伤员还有五千多人,都是轻伤员,重伤的已经变成尸体了。
初步估计,这场不到一个星期的叛乱,维也纳就有上万人为此而丧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所谓的革命党给革命了。
贵族居住区,现在都快变成了一片白地,已经确定的遇难贵族都超过了三位数,估计这个消息要传出去,估计可以震撼整个欧洲大陆了。
手中的事情已经处置的差不多了,弗朗茨知道现在该去霍夫堡宫,奥地利的大权还等着他去接收。
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不光是梅特涅首相要滚蛋,就连摄政委员会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这个时候,阻挡弗朗茨摄政的所有阻碍都已经扫清了。
贵族和资本家这次都遭到了重创,因为斐迪南一世不能理事造成的皇权衰落,现在又将要回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弗朗茨,你可回来了,这次的表现不错!”
说话的正是弗朗茨的父亲弗朗茨卡尔大公,对他能够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弗朗茨深表怀疑。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这多半是母亲苏菲夫人指使的,先给这件事情定性。
“父亲,你们没有事吧?突然听到维也纳叛乱的消息,我们连夜就赶回来了,上帝保佑,总算是赶上了!”弗朗茨故作激动的说
看着父子俩的表演,路易斯大公欲言又止,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在这次事件中,摄政委员会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已经令维也纳宫廷不满了。
包括这些大公在内,都对摄政委员会的能力表示了质疑,对及时带兵回来平叛的弗朗茨,个个都评价很高。
当然,指挥这次平叛战争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已经被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
只因为弗朗茨是自己人,并且还是帝国的皇储,哈布斯堡家族不想权利旁落的话,这个时候支持皇储摄政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有人已经在策划,让斐迪南一世退位了。有了这次的叛乱,大家对皇权衰落非常的恐惧,生怕再来一次革命。
没错,在他们心中这次叛乱,就是皇权衰落的表现。如果君主威仪仍在的话,就不会发生这么多的叛乱。
如果弗朗茨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策划让斐迪南一世退位了,不过他是要脸的,逼伯父退位的事情他还干不出来。
况且,奥地利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维也纳叛乱只是点燃了第一个火星,后面还有意大利地区叛乱、匈牙利叛乱、达尔马提亚叛乱
每一次叛乱,对斐迪南一世都是一个打击,到时候保守派的贵族们肯定会受不了的。
历史上,斐迪南一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退位的,接连不断的叛乱吓坏了安娜皇后,哈布斯堡家族也担心继续下去会动摇在奥地利的统治地位,最后做出了决定让斐迪南一世退位。
不对,是劝说斐迪南一世退位。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弗朗茨认为这个劝说,和替他做决定没有任何区别。
和所有人打了一遍招呼过后,就进入了正题,关于善后的问题。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内阁难辞其咎,我建议罢免内阁!”路易斯大公抢先开口说
“同意!”
“同意!”
毫无疑问,全票通过,梅特涅首相就这么被罢免了。
“维也纳叛乱,摄政委员会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职责,我看摄政委员会不如解散算了。”弗朗茨卡尔大公开口说道
反正他早就不想干了,从摄政委员会成立到现在,他都没有真正的管过事,正好借这个机会解散掉,好安心做一个幸福的蛀米虫。
“同意!”
“同意!”
路易斯大公心里都想要骂娘了,你们都在瞎参合什么,有权解散摄政委员会的除了皇帝,就是摄政委员会本身。
可惜,这个时候摄政委员会就两个成员在,一个还提议解散摄政委员会,别的大公不管有没有权利,人家都可以凑人数。
犹豫了一下,最终路易斯大公无奈表示了:“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