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1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列强做事需要的不是证据,只要认为是真的就可以了。没撕破窗户纸,那只是大家看破不说破,最后该怎么办还是要怎么办。

      法国外交大臣奥弗涅避重就轻的说:“鉴于希腊政府在这次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我们有必要给予一定制裁。”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用制裁堵住英国人的嘴,让他们无法提出把希腊王国变成殖民地。

      这个时候伦敦政府下定决心吞并希腊王国么?答案是否定的。

      伦敦政府正被舆论搞的焦头烂额,还在想办法解决远征军的后勤问题,那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搞事情。

      现在伦敦政府中主张殖民希腊王国的声音才刚刚出现,距离成为主流还差的远。

      如果各国都不反对,那么他们吞了也就吞了。吃掉希腊王国,约翰牛还有这个胃口。

      不过等到法国人提议召开巴黎会议,奥地利人自欺欺人的顶着新神圣罗马帝国的牌子当调停者后,托马斯就知道吞并希腊王国不可能了。

      希腊王国的战略价值虽然高,可是本身的利益却不丰厚,还不值得英国人为了他们和法奥两国翻脸。

      托马斯试探性的说:“鉴于希腊王国未经宣战,就出兵我们的盟友奥斯曼帝国,我提议废除希腊政府、国王,由我国政府代管希腊事务。”

      门特内德反对道:“托马斯先生,这恐怕有些过了。

      希腊政府对这次的事情负有直接责任,罢免是应该的,但是废除国王就逾越了。

      君主的尊严不容亵渎,主导这次事件的是希腊政府,和奥托一世陛下没有关系,他不应该为此负责。

      罢免希腊政府过后,肯定会出现一定的乱子,贵国单独代管希腊事务,恐怕会有些吃力,不如由我们一起共管吧!”

      没有毛病,在欧洲大陆废除国王通常就那么几种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得位不正,要不就是被民众给驱逐了,奥托一世的还够不上。

      作为君主制国家的一员,维护君王的尊严是大家的必修课。

      托马斯也只是试探,真要是坚持废除了奥托一世,对他个人的政治前途来说不会有任何好处,真正的利益还是在代管希腊王国。

      “不错,希腊王国发生的事务,属于国际性问题,不能让贵国政府把所有压力都承担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法兰西愿意为此尽一份力。”法国外交大臣奥弗涅附和道

      不管他话说的多么漂亮,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益。显然近东地区的利益,法国人是不准备让步了。

      很快会议就进入到了英法奥地利三国博弈状态,希腊代表已经被晾在一边了。

      那不勒斯、托斯卡纳、教皇国、撒丁王国,这四个利益相关国家,从头到尾都是一言不发。

      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对他们来说就是列强给面子了。

      尽管希腊问题关系到了他们的利益,可大家还有自知之明,知道神灵打架凡人遭殃,还是躲开点儿好,免得被殃及池鱼。

      欧洲其他国家代表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地中海国家涉及不到自身利益,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ÄѵÀÒ»µã¶ùÀûÒæ¶¼¿´²»µ½£¬Ò²Òª²Î¼ÓÈý´ó¹úÖ®¼äµÄ²©ÞÄ£¿

      这个年代,能够在欧洲大陆生存下来的小国,统治者都是聪明人,没有人会这么作死。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唇枪舌战,三国终于达成了一致,各国签订了《对希腊王国决议书》。

      奥托一世的王位保住了,希腊内阁政府为此事负责,必须引咎辞职承担责任。

      由英法奥三国组成国际督导团,指导希腊王国重组新政府。

      名义上三国代管希腊,实际利益分配上,还是英国人拿到了大头,法国人其次,新神圣罗马帝国凑数打酱油收益最小。

      这也算是各取所需,英国人拿到了希腊的最大利益,法奥两国阻止了英国人吞并希腊王国,而奥托一世成功的保住了王位。

      奥斯曼帝国的利益被牺牲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战争赔款没有拿到,希腊王国穷的叮当响,根本就没钱赔。

      希腊政府都落入了三国的掌控中,总不能指望从三国口袋里掏钱给他们支付赔款吧?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王国的财政都会用来偿还英法的债务,因为战争的缘故,希腊政府已经有几笔贷款逾期了。

      当然这种代管只是暂时的,三国互相牵制下谁也无法一家独大,自然不可能长期代管下去,新政府建立过后就会把权利移交给新政府。

      财政代管时间可能要长一点儿,希腊王国必须要能够按时偿还债务,他们才可以拿回财政自【创建和谐家园】。

      希腊政府向三国全面开放市场、港口,三国船舶获得在希腊王国的自由通航权、驻军权,海关、铸币权、烟盐税、筑路权全部落入了三国手中。

      显然,除了利益分配外,还有针对俄国人的意思。英法在两海峡之外又建立了一道封锁线,利用爱琴海众多岛屿,英法海军可以随时围堵俄国人。

      这只能算是【创建和谐家园】了,俄国人连君士坦丁堡都没有拿到,第一道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无法掌控,爱琴海距离他们太远了。

      《对希腊王国决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时代的全面降临。

      在这个时代,只要列强国家达成一致,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弱肉强食的世界本质,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百二十五章、铁甲舰

      在近东战争爆发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区同样也不太平,英法俄开打了,这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感觉机会来了。

      先是古巴搞事情,被西班牙人斩断了触手,碰了一鼻子灰,又遭到了英法的警告,不得不继续缩回去装孙子。

      不过美国人还是没有死心,1853年7月美国人在日本制造了黑船事件,用武力威胁逼迫幕府政府接受了他们的条件,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按照列强的屎尿性,自然不可能看着美国人独吞日本利益了,于是大家纷纷加入其中,英法荷兰等国家率先入场,逼迫幕府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

      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让奥地利殖民派看到了机会,想要趁机加入进去。维也纳政府正在讨论,要不要跟着趁火打劫。

      费利克斯首相开口说道:“陛下,日本距离我们太远了鞭长莫及,况且我们在那边的利益不大,没有必要花费太大的精力。

      现在我们的重点还是发展国内,尤其是梳理南德意志地区,与其在东亚地区采取行动,不如向德意志联邦帝国渗透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

      海军大臣菲尔科斯反对道:“首相阁下,在近东地区采取行动,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荷兰人都可以逼迫日本政府妥协,我们想要获得等同的利益并不难。

      现在日本政府已经是惊弓之鸟,根本就不敢拒绝我们的提议。

      就算是外交手段失败,我们和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有约定,可以从他们殖民地获得补给,派出一支舰队前往亚洲威慑日本并不难。”

      想要开辟海外殖民地,奥地利也不是什么工作都没有做。和没落的殖民帝国签订海外港口补给条约,就是措施之一,代价是奥地利不得图谋各国的海外殖民地。

      短期来看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奥地利手中没有海外殖民地,不过没有人怀疑奥地利有开辟海外殖民地的实力。

      按照惯例,新兴帝国入场势必要抢占老牌帝国的势力范围。维也纳政府释放善意愿意和平共处,大家自然不会反对了。

      梅特涅分析道:“对日本虎视眈眈的国家很多,现在他们打开了国门,恐怕大家都会蜂拥而至。

      实际上俄国人早就有殖民日本的计划,要不是近东战争爆发,恐怕也轮不到美国人抢先了。

      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加入其中分一杯羹问题不大,但是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要派出海军舰队。”

      奥地利的海军不怎么样,即便是弗朗茨上位过后,进行了一定的扩充也一样。

      不过强弱都对比出来的,比起英法两个海军强国那就不值得一提,欺负这个时代的日本自然不存在压力。

      不过这并不能成为奥地利向远东地区派出海军舰队的理由,关键还是要看利益。

      犹豫了片刻功夫,弗朗茨做出了决定:“远东地区不是我们扩张的重点,就算是进行海外殖民,我们也必须要尽可能的避免和欧洲各国发生冲突。

      现在大家还是把目标放在无主之地上吧,那怕是荒凉了一点儿也没有关系,刚刚开始就当积累经验了。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多派出探险队,对尚未被各国占领的土地进行探测,只要是便于统治的地区,我们都可以拿下来练手,没有必要过分追逐眼前利益。

      在日本问题上就跟随各国的脚步好了,拿到我们一部分利益即可,不用继续进行扩张。”

      这话弗朗茨表面上说的轻松,实际上内心深处在滴血。好不容易赶上了殖民帝国的末班车,可因为海军实力的关系,只能去捡一些英法残羹冷炙。

      要是不知死活的去抢夺肥肉,不要说英法两国了,估计西班牙、荷兰这些老牌殖民帝国都能让奥地利吃不了兜着走。

      海外殖民也不仅仅只是看实力,还有看统治的方式方法。作为一个新丁冒然加入进去,这些老牌帝国都不用武力干涉,随便挖个坑,就可以让你赔的底朝天。

      包括历史上美国人抢占了菲律宾群岛,看似赢得了胜利,实际上有苦自知。在西班牙人手中富得流油的土地,到了他们手中就变成了赔钱货。

      这还是富裕的菲律宾群岛,要是换了一个穷乡僻壤,估计会赔的更惨。

      殖民统治也是要看成本的,没有殖民地管理经验,盲目的加入殖民大军中,就准备赔死吧!

      相比之下,弗朗茨更加愿意去无人岛屿插上国旗,随便派几个兵驻守就可以宣誓【创建和谐家园】了,还不要担心有人抢夺。

      当然这种岛屿,要么地质条件恶劣,要么就是太小了,也不要指望有多大的利益,最多只能当资源储备地区。

      海军大臣菲尔科斯提议道:“陛下,我们一直在欧洲大陆发展,没有在世界上发出声音,这对我们未来开辟海外殖民地来说非常的不利。

      不如组织一次海军巡航全球,访问世界各国,顺便找机会拿下一些无主之地,作为我们踏出欧洲的第一步。”

      几乎每一个海上强权的兴起,都离不开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显然奥地利没有这种机会,也找不到这样一个踏脚石。

      英法根本就打不赢,发展二十年还是打不赢,弗朗茨还不想去作死,没有挑战海上霸主的意思。

      退而求其次,很遗憾剩下的国家都不值得奥地利挑战。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大家根本就够不着,也没有足够的利益冲突。

      除非去揍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海军一度排名世界第五,勉强算是够格了。

      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弗朗茨非常的怀疑奥斯曼政府还有没有钱打造这么一支舰队出来。

      没有合适对手就只能走另一条道路了,反正奥地利是老牌帝国,也不需要通过战争确定列强地位,本来就在场上,又何必再去抢入场券呢?

      作为一个文明人,弗朗茨是讨厌战争的。在他看来战争就意味着风险,没有足够的利益就冒然挑起战争的疯子,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混不下去的。

      现在海军大臣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基于国际政治环境做出来的。既然奥地利采取保守的殖民策略,那么武力震慑就很重要了。

      就算是吓唬不了英法,好歹也要展露实力震慑一下其它国家啊,免得到时候海外殖民的时候,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历史上,20世纪初美国人就通过一次耀武扬威的环球航行,确立了自己海上强权的地位。

      可行归可行,前提条件是奥地利海军有那个实力才行。这一点弗朗茨非常的怀疑,远渡重洋也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年代环游世界还是有挑战性的。

      万一中途发生了意外,装逼不成变就成了【创建和谐家园】,到时候的乐子就大了。奥地利海军可没有环球行业的经验,军舰能不能吃得消都是一个问题。

      军舰中途要是发生了故障,在什么地方维修?远洋行业,如何获得后勤补给?海军官兵如何承受长期的海上生活?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

      弗朗茨直接问道:“菲尔科斯,你确定我们的海军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会闹出国际笑话来?”

      事关重大,菲尔科斯自然不敢保证。不要说奥地利海军,就算是英法海军都不敢保证,进行一次环球航行不出问题。

      菲尔科斯鼓动道:“陛下,这是中期战略构想,初起肯定是做不到的。我们可以先选去一条远洋航行线路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进行全球环航。

      况且我们的海军部也不是没有准备,为了缩小与英法海军强国的实力差距,我们自主研发的铁甲舰技术已经成熟了。

      我们已经下了订单,预计在两年内,第一艘铁甲舰就可以进入海军服役了。

      这种划时代的军舰,必将改写海军战舰的历史,淘汰掉现在所有国家的海军军舰。”

      作为追赶着,想要在海军上取得优势,最佳的办法就是推动技术革新,淘汰掉老式军舰,让大家重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历史上,德国海军爆发就是因为无畏舰时代降临,让他们看到了追赶英国人的机会。

      奥地利海军也不例外,如果发展风帆战舰去追赶英法,大家都没有这个信心,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自从三年前,弗朗茨提出铁甲舰的概念后,就引起了奥地利海军的重视,通过造船厂工程师们的仔细研究后发现,在理论上铁甲舰是可行的。

      既然可行,自然就要进行研发了,这几年奥地利海军增加的军费,大都投入到了军舰研发上,现在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不管英国人、法国人拥有多少风帆战舰,一旦铁甲舰问世,这些军舰都要被淘汰掉。

      封锁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个年代各国海军距离铁甲舰只差理念上的突破,技术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