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1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想到了这里,拿破仑三世看托马斯的眼神,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拿破仑三世的脸色变化,托马斯若无其事的说:“陛下,既然贵国要限制奥地利的发展,那么作为盟友我们自然要配合贵国的行动了。

      奥地利人野心勃勃发起的侵略战争,意在吞并德意志地区所有邦国,这是所有正义人士都无法容忍的。

      我建议我们两国立即联手,阻止奥地利人的行动,并且永久性拆分德意志地区,把普奥之外的地区组成一个独立国家,消弥欧洲的战争之源。”

      穷图匕见了,拿破仑三世知道这才是英国人的真实目的,不过他现在却有些不敢置信。

      约翰牛玩起外交算计太牛逼了,昔日他伯父拿破仑大帝牛气冲天,打遍欧洲无敌手,还是在英国人的外交算计之下倒下了。

      奥地利能够主导维也纳体系建立,那也是英国人海外殖民扩张需要,他们没有精力插手欧洲事务,才推了一把让奥地利上位帮忙维持欧洲稳定的。

      等他们有空了,立即就跑回来搞事情,现在的近东战争,干涉德意志地区的统一进程,这些都是在英国人主导下进行的。

      就连现在明明是英国人想要遏制奥地利的壮大,却变成了是法兰西要遏制奥地利的发展,成功的把拉仇恨的任务转交给了他。

      拒绝?拿破仑三世内心非常想要拒绝,可是他没得选择。

      理智告诉他,如果法兰西不出头限制奥地利的发展,英国人就真的会为了拆分俄奥同盟,放任奥地利做大。

      这是一个阳谋,由不得拿破仑三世不跳坑。现在法兰西违约,阻止了奥地利的扩张之路,未来他们扩张的时候,奥地利会怎么做还用说么?

      可以说一次算计,不但遏制了奥地利的发展,还让法奥两国相互牵制,断了两国的结盟之路,同时还让法国人不得不在国际政治上继续依附他们。

      拿破仑三世讥讽道:“托马斯先生,这才是你们的真实目标吧?

      可是你们以为奥地利是软柿子么,各国的干涉联军在哪里?

      在联军没有出现之前,就凭借几句威胁,让奥地利人让步,我不认为法兰西能够做到。

      不过托马斯先生能言善辩,不如就由你代表法兰西走一趟,让梅特涅俯首称臣吧!”

      联军是这么容易组织的么?在计划不暴露之前,忽悠普鲁士参加是没有问题,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撒丁王国向来唯英国人马首是瞻,要他们出兵也不难。

      瑞士一个中立国吃饱了撑着,干嘛要出兵得罪近在咫尺的奥地利呢?奥地利的壮大与否,和西班牙人根本就没有利益关系,他们凭什么趟这一潭浑水?

      拿破仑三世可不想到了最后由法兰西来当这个冤大头,万一奥地利人不屈服,战争打了起来,他上哪儿哭去?

      打仗也是要死人的,平常时期拿破仑三世是不怂的,可是在和俄国人开战的同时,再和奥地利开战,他还没有疯。

      托马斯胸有成竹的说:“陛下,请放心,干涉联军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

      瑞士、荷兰、比利时可以获得部分德意志地区的领土作为回报,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殖民上可以受到回报。

      只要我们两国立场一致,他们是不敢拒绝我们善意的。

      一旦奥地利人选择战争,皇家海军就会封锁亚得里亚海,切断他们的海外贸易通道。

      考虑到实际情况,我认为奥地利政府屈服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我们露出了组成联军的意思,他们就会妥协。

      况且,我们也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比如奥地利人已经占领的巴伐利亚王国,就可以让他们吞并。

      伦敦政府只是想要拆散俄奥联盟,并没有想要让俄奥同盟变得更加紧密,因此武力干涉只是最坏的打算。

      假如我们做出了武力干涉的举动,陛下,你觉得俄国人会如何自处?

      他们是冒险出兵和奥地利联手进攻普鲁士王国,还是在近东地区和我们对峙,口头上支持奥地利呢?”

      听了托马斯的解释,拿破仑三世只感觉惊雷滚滚,英国人算计的东西太多了。

      几乎是把欧洲所有的国家给一网打尽了,除了北欧的丹麦、瑞典距离毛熊太近,实在是拉拢不过来外,别的国家都被逼迫站队了。

      纵使俄奥同盟依然存在,大部分欧洲国家都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拥有海权就是这么牛。

      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联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三个殖民地国家,根本就没得选择。

      比利时是地理位置决定了,必须要抱英法的大腿;撒丁王国想要向奥地利复仇;瑞士和哈布斯堡王朝有宿怨,要是再得罪了英法,根本就混不下去。

      拿破仑三世冷冷的说:“既然如此,那么这项计划,就由我们两国一起提出来好了。

      俄国人那里还是由托马斯先生走一趟吧,只要俄国人的态度不够坚定,这项计划就成了。”

      托马斯面无表情的说:“陛下莫忘了,分割德意志地区的计划,就是俄国人提出来的,想必奥地利人知道了这份计划后,脸色一定会很精彩。”

      拿破仑三世不甘示弱的说:“前提条件是普鲁士人不知道我们后续的计划,不然他们选择和奥地利联手瓜分德意志地区。

      到时候,这所有的计划都变成了泡影。普奥两国同时壮大,贵国在德意志地区的利益不保,未来还要增加一个竞争对手。”

      ……

      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灯

      送走了托马斯,拿破仑三世第一时间召集智囊团开会,不对应该是召集大臣们开会。

      反正都差不多,任人唯亲是拿破仑三世的一贯用人风格,智囊团也【创建和谐家园】大臣,没有内阁。

      财政大臣:莫尼尔伯爵(投机的金主)、陆军大臣阿尔诺(小弟打手【创建和谐家园】谋士)、警务大臣莫帕(谋士)、内政大臣佩西尼(谋主)、海军大臣迪科(支持者大船主)、殖民大臣是他侄子……

      不要看这一帮人都是关系户,实际上他们干的业务还不错,至少比七月王朝要强的多,比后来的第三共和国也要强出了一大截。

      除了普法战争失败外,拿破仑三世统治期间,法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世界第二殖民帝国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打下来的。

      陆军大臣阿尔诺警惕的说:“陛下,英国人是把我们当枪使啊,一旦他们的计划成功,俄奥都是我们的敌人,未来在国际政治中我们的选择余地就非常有限了。

      况且,干涉奥地利也没有这么简单,多国联军实际上也就是名义上好听。

      各国分布在天南海北,要协调关系、组织联军,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不可能保密。

      奥地利人又不傻,一旦他们收到了消息,他们只要干一件事就行了,在联军组建完成前,逮着普鲁士人狠揍。

      没有了普鲁士人到炮灰,这次干涉战争,除非我们出全力,不然就联军那帮乌合之众,早晚会被各个击破。”

      阿尔诺这是经验之谈,巴尔干半岛战场上才四国联军,指挥系统就混乱不堪了,现在搞个九国联军,谁能带得动这么多心思各异的队友啊?

      坑队友他们也是有经验的,九国联军一起行动,不光要防备敌人,还要防备自己的八个盟友,那简直就是要命。

      “逮着普鲁士人揍?”

      “阿尔诺,你认为奥地利人会第一时间逮着普鲁士人揍?”拿破仑三世感兴趣的问

      阿尔诺回答道:“是的,陛下。九国联军如果组建完成,那怕奥地利能够击败联军,为了不被孤立,他们也会尽量避免和联军开战。

      但是奥地利政府也不可能直接认怂,不然怎么给民众交代呢?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肯定受不了这个委屈,无法找英国人的麻烦,那么逮着普鲁士人欺负出口气总可以吧?

      为了逃避这次行动失败的责任,维也纳政府应该会支持这次行动,正好把民众的愤怒转移到普鲁士人身上。等我们把联军组织起来了,普鲁士王国也差不多完蛋了。

      要是俄国人也趁火打劫,那么在联军抵达前,搞不好俄奥就先瓜分完了普鲁士。”

      作为曾经的小弟【创建和谐家园】打手,阿尔诺做事通常都比较爱——莽,现在分析问题,也常常带着这种思维。

      对于阿尔诺的分析,拿破仑三世眼前一亮。他为了巩固皇位,都可以和俄国开干,维也纳政府那帮人为了逃避责任,逮着普鲁士揍也是很正常的。

      叛徒永远比敌人更可恶,打残或者是打死了普鲁士,民众心中的怨气出了,政府不但可以顺利度过危机,搞不好还可以顺带捞点儿好处。

      至于各国的干涉联军,奥地利没有办法阻止各国出兵,难道还没有办法拖延大家的出兵时间么?

      等联军组建完成,普鲁士政府也成功领盒饭了。替普鲁士王国报仇,不存在的,没有利益谁干啊?

      至少拿破仑三世,不认为谁有那种国际精神。大不了就是奥地利人白忙活一场,退出新占领的土地。

      佩西尼补充道:“陛下,奥地利除了进攻普鲁士王国外,还有可能选择先下手为强,偷袭巴黎!

      我们的主力不在国内,奥地利军队已经到了巴伐利亚边界,只要穿过巴登就可以进入我国,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加上突然袭击,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偷袭巴黎,这是高投入、高收益的计划,一旦成【创建和谐家园】国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至少三五年内都不可能给奥地利制造麻烦。

      俄国人也可以趁机夺下君士坦丁堡,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英法联军进行关门打狗,英国人只能龟缩在英伦三岛,最多海军出来晃荡一下,整个欧洲大陆都任由俄奥同盟纵横。

      拿破仑三世冷笑道:“也就是说,从头到尾英国人都是在出一个馊主意了?”

      佩西尼分析道:“陛下,这是最符合英国人利益的计划,奥地利人偷袭巴黎的成功率太低,就算是拉德斯基元帅亲自指挥,这个几率也不会超过四层。

      这还是在我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有所准备,前线的部队加强戒备,奥地利人就只能一路强攻过来。

      我们和奥地利的矛盾,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维也纳政府应该不会冒险和我们死磕。

      只要不能在一个月内攻克巴黎,我们前线的部队就撤回来了,到时候就轮到他们倒霉了。

      本质上,英国人的计划最重要的就是恐吓,如果能借助九国联军的声势吓倒奥地利人,他们的目标就成功了。

      如果能够撕毁俄奥同盟,那更是赚大了。就算是不能做到些,他们还准备把巴伐利亚王国留给奥地利,实际上也是不想把奥地利逼的狗急跳墙。”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拿破仑三世做出了决定。

      “既然英国人都计划了,我们怎么能够不配合呢?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奥地利人一点儿提示,鼓动他们去打普鲁士。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各取所需,法奥俄三国瓜分普鲁士,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可以接受了,普鲁士王国的核心区域,就在莱茵兰地区,都在法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奥地利打残了普鲁士,他们正好做渔翁,获得最大的好处。

      盟友?法兰西什么时候和普鲁士成为盟友了,只要利益合适,就算是盟友也可以出卖。

      ……

      离开了凡尔赛宫,托马斯又去拜访普鲁士代表罗特鲁夫。

      除了法国人,普鲁士王国也是关键的一环,没有战斗力强悍的普鲁士人参加,这次干涉联军就是一个笑话。

      实际上托马斯内心也在打鼓,发生在巴伐利亚的事情太可怕了。万一普鲁士军队也受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战场上来一个临阵倒戈,或者是中立,那么联军就只有哭了。

      好在,这次计划并没有准备真的开打,还给奥地利留下了余地,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

      两人没有什么交情,直接进入正题,换了一套说辞说明来意过后,罗特鲁夫就陷入了沉思中。

      利用各国干涉的机会,趁机把奥地利踢出德意志地区,是普鲁士王国的国策。

      罗特鲁夫不满的说:“托马斯先生,为什么不让奥地利吐出巴伐利亚王国呢?纵容他们这种破坏欧洲稳定的行为,迟早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

      英国人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让奥地利带走了巴伐利亚王国。

      没有了奥地利过后,领导德意志的重任,除了普鲁士王国外,还能有谁可以?这是在挖他们的肉,罗特鲁夫自然要反对了。

      托马斯忽悠道:“罗特鲁夫先生,不是我们要纵容奥地利的非法行为,而是俄奥同盟必须要考虑,贵国也不希望俄奥继续抱团吧!”

      俄奥联盟,压力最大的就应该是普鲁士王国,可能是普鲁士政府这方面的反应能力比较迟钝,又或者是北欧三宫廷联盟久了,让他们忽视了这种威胁。

      总之,对普鲁士政府若无其事的表现,托马斯是佩服万分,如果换了他们,早就睡不着觉了,普鲁士政府居然没有搞什么大动作。

      也不是没有动作,本来他们是准备修复同俄奥两国外交关系的,可惜奥地利突然发起了统一战争,破坏了普鲁士政府的计划。

      罗特鲁夫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心里却在打鼓,他总是感觉英国人没安好心,又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于是选择了拖字决。

      “托马斯先生,这件事牵扯太大,我必须要先和国内汇报,等待柏林政府的决定。”

      尽管罗特鲁夫是业余外交选手,但军人出身的他,一直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靠武力夺取最靠谱。

      自己不确定,那就把问题抛给柏林政府好了,虽然腓特烈-威廉四世也是业余级别的外交选手,但是人家是国王不是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7: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