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圣罗马帝国》-第1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带着模棱两可的答案,费利克斯首相踏上了归途。即将召开的巴黎会议,还是让梅特涅去应付吧,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他才是最专业的。

      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

      自从十二国联合干预德意志统一进程后,整个德意志地区都陷入了低潮,仿佛像天塌了下来一样。那怕是最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也对德意志地区的统一绝望了。

      为了安抚民心,奥地利政府还是在自己的控制区域,贴出了安民告示。说明了维也纳政府还在做最后的外交努力,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德意志地区的统一,顺便再黑了一遍普鲁士王国吃里扒外。

      这也于事无补,大家除了痛骂一遍普鲁士政府外,然后就只能等待巴黎会谈的最后审判。

      慕尼黑大学校园内

      一名青年学生悲愤的说:“我们不能这么等下去,必须要做点儿什么!”

      旁边一名青年连忙抓住他的右臂,安慰道:“拜尔,不要做傻事。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靠维也纳政府进行外交斡旋,现在费利克斯首相已经去了伦敦,梅特涅先生也去了巴黎。

      据说弗朗茨陛下也访问圣彼得堡去了,现在奥地利政府正在为德意志地区统一尽最大的努力。

      你现在能做些什么?除了添乱意外,你能够让这些国家改变立场么?”

      拜尔一甩手臂挣脱了同伴的手,说:“施瓦尔,我忍不住了,就算是不能做什么,我们也可以组织一次【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要让他们看到我们渴望统一的决心!”

      “哼!”

      施压尔冷喝一声,然后说:“别傻了,拜尔。就算是报纸上说的那样,这个时候就算是全德意志地区的人一起出来【创建和谐家园】,都不会有半点儿作用。

      伦敦政府看不到,巴黎政府看不到,圣彼得堡政府同样也看不到,欧洲各国政府都看不到。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努力,努力让德意志强大起来,强大到他们不敢干涉我们内政的地步,德意志地区才可以实现统一。

      现在,即便是德意志地区最强大的奥地利,面对欧洲各国的干涉,都提不起来一战的勇气!

      【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除了破坏社会的秩序外,根本就不能增加半点儿国力;除了拖延我们发展的进程外,就不存在任何实际意义。”

      他们都有“恨”,恨德意志地区不够强大,即便是众多邦国加起来,都无法面对列强的集体压力。

      拜尔怒骂道:“都怪那帮普鲁士蛮子,如果不是他们当二五仔,现在局势绝对没有这么被动。

      英法俄正在开战,这是德意志地区最佳的统一机会,结果他们这帮【创建和谐家园】,居然倒向了英法俄,出卖了德意志地区的利益!”

      自从奥地利占领这里过后,黑普鲁士王国就成为了日常宣传的一环,尤其是在干涉国家名单中出现普鲁士王国后,他们就再也不可能洗白了。

      现在这个时候大家心里不舒服,自然就要逮着他们骂了,自古以来叛徒永远都比敌人更可恨。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普鲁士政府应该就有了挨骂的准备,反正他们现在又没有打南德的主意,民众基础有没有都一样。

      解释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根本就没法解释,总不能说:要是普鲁士王国不加入干涉联盟,剩下的北德意志地区邦国又要合并成一个国家,他们半点儿好处都捞不到。

      至于和奥地利联手,统一德意志地区?腓特烈-威廉四世表示自己不傻,和哈布斯堡家族在一起玩儿政治,不是自取其辱么?

      霍哼索伦家族最擅长的是武力,有能耐大家带着一支军队出去练练,腓特烈-威廉四世可以自傲的说:在带兵打仗上甩出弗朗茨几百条街。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遗传还是有点儿作用的。霍哼索伦家族诞生的名将不少,普鲁士历代国王基本上都比较能打。

      因为不怎么擅长政治斗争,所以一战爆发后威廉二世很快就被手底下人架空了,而哈布斯堡家族都是继承人自己玩死的。

      即便是最后一任皇帝,就是一个水货,也差点儿保住了帝国,只不过威尔逊的“十四点”【创建和谐家园】了民族主义爆发,要了奥匈帝国的命。

      这一点现在也可以看出来,自从普鲁士王国加入干涉国家行列后,国内就开始风起云涌,民族主义者对普鲁士政府的不满达到了巅峰。

      如果换了弗朗茨的话,他宁愿选择和奥地利一起出兵瓜分德意志地区,完事之后还要做出一副要和奥地利合并的假象,等列强施压后再分裂。

      借着这个机会,打着统一的旗号一口吞下北德意志地区,得罪英国人的时候还可以拉着奥地利一起背锅。

      反正早晚都有这么一遭,普鲁士王国想要更进一步,就势必要吞并北德意志地区,那么汉诺威就跑不掉。

      偏偏汉诺威非同寻常,对英国人来说除了利益外,作为女王的老家,还有面子。现在已经开始牛气冲天的约翰牛,怎么可以容忍被打脸呢?

      既然如此,拉一个人分担一下压力也好啊,德意志统一大业多么美妙的借口啊?

      这么干,虽然外部压力会增加,但是内部却可以获得民众们的拥护,让统治变得更加稳定,对国家来说这个利弊还难以确定,但是对国王来说,这却是最好的选择。

      拿破仑三世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不惜和俄国人在近东地区干一仗。

      从国家利益上来说,法国人只要守住君士坦丁堡就够,根本就没有必要在克里米亚半岛继续打下去。

      历史上在克里米亚半岛打了几场胜仗过后,个人政治上的收益拿到后,拿破仑三世就果断的和俄国人和谈了。

      ……

      轻风拂面,弗朗茨把头探出了窗外,感受这美好的时光。

      此刻他正在前往圣彼得堡的路上,名义是为了德意志地区统一访问沙皇政府,寻求外交支持。

      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出访俄罗斯,和这次谈判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单纯的为了政治作秀。

      尽管知道德意志地区这次不可能统一,但是作为奥地利的皇帝,弗朗茨还是要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至少要让德意志地区的民众们看到他努力了。

      七月中旬,弗朗茨就从维也纳出发了,马车悠悠的向圣彼得堡进发。奥地利国内的交通还勉强,弗朗茨还坐了一段火车。

      进入俄罗斯帝国后,他就懒得吐槽了,要不是他有一副好身体,估计还没有抵达圣彼得堡,在路上就被折腾散架了。

      弗朗茨现在最怀念的就是飞机、火车的时代,后世从维也纳到圣彼得堡,飞机最多就两三个小时,火车也就一天的时间。

      可是在这个年代,要走这1583公里,那就就是以月为单位了。

      好在穿越波兰过后就可以走海路,可以节省了不少时间。不然一路马车坐过去,就算是巴黎谈判开起,他还半道上。

      其实前往圣彼得堡,还可以从德意志地区穿过,无论是坐船从莱茵河通过,又或者是从易北河走都可以进入北海。

      可惜这两条路都必须要从普鲁士王国经过,这个时候的政治需要奥地利和普鲁士赌气,弗朗茨只能走波兰地区了。

      这个时候恰好是维斯瓦拉河的汛期,通航非常的危险。为了小命着想,弗朗茨还是决定慢慢赶路。

      反正也就是这一遭,在铁路贯通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再访问圣彼得堡了,这么远的路简直就是谋杀。

      圣彼得堡到维也纳的铁路,什么时候能够通车?这个问题就要问俄国人了,以奥地利的发展速度,二十年过后,国内的铁路网差不多就完善了。

      至于俄罗斯帝国,在本世纪是不可能完成铁路网全覆盖了,或许在下个世纪可以实现。

      路虽然颠簸了一点儿,可是沿途的风光却非常不错,完全是纯天然的,尤其是进入了俄罗斯过后,冒着黑烟的工厂都非常少见。

      偶尔碰到风景秀丽的地区,弗朗茨还会停下来观赏一番,算是旅途中的放松了。

      现在弗朗茨的车队每天以三十公里的速度前进,碰到下雨天就停下来休息。冒雨前行不存在的,他可是体恤下属的好皇帝,不会随便折腾人。

      在接待方面,沙皇政府还是非常注重礼节的,严格按照皇帝的待遇安排,那怕是弗朗茨带了一个团的卫兵在访问,俄国人也没有皱过眉头。

      这一天,随行的俄国代表梅得维斯伯爵走到马车前问道:“陛下,前面维斯瓦河可以通航了,你看是不是改走水路?”

      改,必须要改啊,这马车谁愿意坐,就让谁来做吧!

      弗朗茨随便找个借口糊弄道:“你安排吧,我们要赶时间!”

      ……

      很快弗朗茨就后悔了,事实证明这个年代走水路,绝对不是什么享受,尤其是他还晕船。

      沿河行船的时候还好,时常在港口停靠,弗朗茨还不觉得。出海过后就不一样了,海上的风浪和内河完全是两个概念。

      出海第一天还好,他凭借强健的体魄撑了过去,第二天就有些脸色苍白,第三天直接开始吐了。

      这一吐,行程又耽搁了下来,大家连忙在最近的港口靠岸。这个时候大队人马已经抵达了爱沙尼亚,距离圣彼得堡实际上已经不远了。

      没有办法,皇帝的小命金贵着,谁也不敢有丝毫马虎。那怕随行的医生都知道,这仅仅只是晕船的正常反应,也停下来修养了三天,等弗朗茨恢复过来后,才再次启程。

      后面的行程,自然只能减速了,几乎每逢港口必靠岸,每天晚上弗朗茨都在陆地上休息。

      一路折腾到了圣彼得堡,弗朗茨整个人都消廋了许多。

      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杀机

      巴黎

      1853年8月28日,万众期待的谈判开起了,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包括德意志众多小邦国、自由市,也派代表来参加会议。

      会议室瞬间涌入了上百号人,搞得就和菜市场差不多,吵吵闹闹,几天功夫下来半点儿协议都没达成。

      9月2日,俄国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向大会提议道:“诸位,这么吵下去,估计明年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达成协议,不如缩小一下参加会议的规模吧!”

      显然这是公关费发挥作用了,卡尔-渥赛尔还是很有信用的,秉承着收钱办事的原则,这次提议就是五十万卢布换来的。

      当谈判僵持不下的时候,梅特涅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是这么拖下去,早晚都是要出问题的,这对奥地利非常的不利。

      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奥地利出头排除各国代表的参加资格,有资格提出这个建议的,就剩下英法俄三国代表。

      英国人不用说,他们巴不得看奥地利的热闹;法国人也不好收买,在拿破仑三世的眼皮子底下,想搞小动作都难。

      就剩下卡尔-渥赛尔可以收买了,反正有俄奥同盟在,沙皇政府一早就确定了在会议上支持奥地利。

      这个支持的幅度有多大,决定权就在卡尔-渥赛尔手中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梅特涅自然是撒钱公关了。

      梅特涅冷冷的说:“卡尔-渥赛尔先生提议不错,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相关的人,没有必要参加下面的谈判了。”

      对于这帮凑热闹的墙头草,他可没有任何好感,现在完全是在给奥地利添乱。

      “好,后面的会议当事国参加就行了。”

      考虑了一下,外交大臣奥弗涅也表示了支持,这么拖下去对法兰西没有任何好处。

      三比一,英国外交大臣托马斯只能点头同意,他的时间也很宝贵,要是天天耗在这里,国内怎么办?

      在大国的共同意志下,参加会议的国家缩小到了15个,除了英法俄奥外,还有普鲁士、西班牙、比利时、瑞士、荷兰,加上即将被合并的南德意志邦国。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梅特涅的操纵下,9月5号会议规模再次缩小,德意志邦国丧失了参加会议的权利,在家等结果就行了。

      到了9月10日,随着这些小国陆续被踢出局,这个时候就只剩下英法俄奥西普六国了,颇有几分巴黎和会的意思。

      这个世界还是靠实力说话的,一场多国谈判,最后变成了英法俄奥西普的闭门会议。

      西班牙代表只是来打酱油的,只不过作为欧洲列强中的一员,他们还是拿到了会议参加权,发言权等于没有。

      真正决定最终结果的还是英法俄奥普五国,会议终于可以开始正常进行了。

      ……

      德意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德意志分治的思想开始抬头,很多专家学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述“南北德意志分治”的可行性。

      那怕是最乐观的人,现在也不认为德意志地区有统一的可能性,没看普鲁士王国旗帜宣明的表示反对了么?

      北德意志地区还有两个邦国政府响应了普鲁士人的提议,认为奥地利破坏了德意志地区的和平稳定,要把他们踢出德意志地区。

      这个两个傻乎乎的德意志邦国政府,很快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国内民众喷的狗血淋头。

      如果不是普鲁士人出兵干预,他们就要变成共和国了。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后,剩下的德意志邦国政府都变得谨慎了起来。

      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大部分还停留在嘴炮阶段,但是颠覆一两个小邦国的实力还是有的。

      不说别的,人家就靠嘴喷,都能喷的他们下不了台。

      德意志地区一共有39个邦国、加上一堆自由市组成,除开奥地利和普鲁士两个大邦国外,剩下的37个邦国和一堆自由市,共同占有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3: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