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费利克斯大气的忽悠道:“没有问题,考虑到德意志地区各个邦国都自成体系,原则上我们是主张邦国自治的。
除了大家要遵守共同的《宪法》外,中央政府通常是不会干涉地方政府施政的。”
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暂时。
弗里德里希亲王满意了,不满意也不行,费利克斯首相的态度太坚决,动则就是武力威胁,让他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至于把奥地利人的计划泄露出去,弗里德里希亲王还没有那么傻,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算是英法知道了,最终也改变不了巴登公国被统一的结果,现在能把巴登公国卖给好价钱,才是最优的选择。
要是翻了脸,可以参考一下巴伐利亚王室的待遇。置换国土听上去不错,实际上他们亏大发了,几代人的经营成果全没了,要重新开始。
万一奥地利政府不要脸,过上个十年八年又搞出了幺蛾子,找个借口把他们的王位拿下来怎么办?
在新国土上,他们可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废了王室也就废了,连风波都折腾不起来。
经过了长达一个星期的谈判,1853年7月9日,费利克斯首相代表奥地利和弗里德里希亲王代表的巴登公国,共同签署了《德意志统一宣言》。
简单的来说,就是从现在开始巴登公国和奥地利就算是同一个国家了,尽管这个新生的水货神罗帝国还没有挂牌成立。
在此之前,萨克森公国已经签约了。奥地利政府威逼利诱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国内的民众又跟着瞎起哄,他们想不妥协都难啊!
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已经被引爆了,阻碍国家统一的巴伐利亚政府被奥地利干掉了,萨克森公国、巴登公国又和奥地利达成了一致。
看上去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当费利克斯首相抵达符腾堡的时候,迎接的人群已经挤爆了街道,最后不得不在城外一座庄园内进行谈判。
当奥地利发出战争宣言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战争不可避免,结果巴伐利亚人的做法,成功的将战争变成了武装【创建和谐家园】,和平统一的曙光再次出现。
谈判还没开起,符腾堡政府就已经压力山大。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公开表示,如果统一战争爆发,他们是不会帮助政府作战的。
为了不让巴伐利亚政府旧事重演,符腾堡王国自然是屈服了,只要奥地利能够搞定国际压力,那么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1853年7月11日,尚未成立的水货神罗帝国已经出现了:奥地利、巴伐利亚、巴登、萨克森、符腾堡五个邦国了。
南德意志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统一,费利克斯在在前往黑森-达姆施塔特的路上,法兰克福自由市已经宣布加入神罗帝国了。
这个时候,准备干涉的英法俄等国已经达成了协议。7月6日英法俄三国联合发表了声明,宣布近东地区停战一个月。
次日,包括英、法、俄三国在内欧洲十二国发表了联合照会,要求奥地利停止德意志统一的行动。
没有任何威胁的语言,就这一份儿照会,奥地利就不得不停止统一的步伐,好在这个时候弗朗茨的目标已经完成了。
刚刚出现统一曙光的德意志地区,立即陷入了一片哀嚎,很多人无奈的发现统一还是遥遥无期。
普鲁士王国这次也出现在了干涉国家之中,弗朗茨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为了利益背上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现在他们的名声都被搞臭了,破罐子破摔,腓特烈-威廉四世不介意再被人多骂几句。
如果普鲁士王国不参加这次行动,可以肯定这次德意志地区的瓜分活动,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扶持普鲁士对抗奥地利?这么好事,在梦中想想就行了。
英国表示汉诺威是自家的小弟,不能够放弃,不然老大的面子往哪里搁?制衡奥地利,法国人和俄国人还不够么?
法国人表示,老子还不傻,有奥地利这个竞争对手还不够,现在还要在增加一个么?
俄国人表示,可以,精神上支持你,要实际利益自己争取去,俄罗斯不傻。
欧洲的利益就这么大,普鲁士人要是多拿一份,就意味着别人要少拿一份。
哪个【创建和谐家园】愿意,把自家的利益拿出来,培养一个对手起来?
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普鲁士王国一旦崛起,就是大家的竞争对手。因为现在留给普鲁士王国的肉已经不够了,他们只能去抢去夺。
制衡奥地利?把德意志地区一拆分过后,奥地利扩张的脚步就被挡住了。
西边是法国人,东边是俄国人,北边是普鲁士,南边是巴尔干半岛,西南地区的撒丁王国是英国人的小弟,意大利地区的其它邦国本来就是奥地利的小弟,根本就下不了嘴。
奥地利能怎么选择?哦,还有一个要啥没有啥的瑞士,除非维也纳政府脑子集体进水了,不然就不会对欧洲脊梁有兴趣。
按照俄国人提出的计划,奥地利要么原地不动,想要扩张就出去抢殖民吧!
这个英法真的不怂,在海外竞争奥地利还真不是对手,地理位置决定了殖民战略的被动。
至少在苏伊士运河被挖通之前,奥地利的海外发展就要被英法卡着脖子,不具备竞争力。
第一百零四章、交易
近东战争突然暂停了,瞬间打醒了奥地利政府中很多人。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列强不是傻子,不会让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出来和他们抢食。
这在弗朗茨的意料之中,和历史上的存在帝国不一样,,现在的奥地利看上去要强大的多。
在震慑住欧洲各国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受到大家的忌惮。这个时候外交手段就非常的重要了,一味的蛮干可不是智者所为。
柏林
梅特涅向普鲁士政府提出了瓜分德意志地区的建议,毫无疑问普鲁士人不傻,双方很难谈拢。
奥地利吞并南德意志地区很容易,普鲁士要吞并北德意志地区却非常的麻烦,这是软实力的问题。
****主义的普鲁士,强大的只是军事实力,在文化上,大部分德意志邦国都可以鄙视他们。
这也是普鲁士王国容易招黑的原因,在文化界他们没有话语权,文化上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
当然他们也可以学习历史上一样,用武力强迫大家同意。可是现在的腓特烈-威廉四世政府怂了,不敢踏出这一步。
各国联合叫停德意志统一,奥地利在外交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果这个时候普鲁士跳出来,奥地利的压力是减轻了,他们自己就苦逼了。
北德意志地区不同于南德意志地区,南德各国大都是奥地利的小弟,长时间受到奥地利的影响,这也是弗朗茨主张利用政治手段统一的原因。
北德意志地区还有英国人的手笔,普鲁士想要兼并这些地区,汉诺威就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坎。
经历了一次丹麦事件后,柏林政府知道列强不好惹,纵使英国人不会像俄国人一样直接兵临城下,人家海军出来堵门也是很可怕的。
梅特涅淡定的说:“陛下,北德意志地区是德意志最繁华的地区,尽管领土面积略小,但是他们的经济实力却一点儿也不弱。”
北德意志地区经济实力确实不弱,总量都超过了普鲁士王国的一半,这是腓特烈-威廉四世梦寐以求的地方。
腓特烈-威廉四世摇了摇头说:“首相阁下,北德意志地区经济虽然不错,却还是比不上南德意志地区,无论是人口基数,还是领土面积都差距悬殊。
考虑到北德意志地区的复杂形势,普鲁士王国很难将这些邦国吞并,这非常的不公平,普鲁士需要获得萨克森作为补偿。”
显然,这个时期普鲁士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梅特涅冷冷的回答道:“陛下,实力决定势力。一旦超过了这个界线,那意味着灾难!”
公平,怎么可能呢?奥地利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最后让普鲁士王国获得同样的利益,真当维也纳政府傻呀?
……
普鲁士政府不敢惹英国人,却希望在中德意志地区获得补偿,这显然不是奥地利可以接受的。普奥间的最后一次谈判,自然是以不欢而散告终。
梅特涅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普鲁士人动心了,想要在德意志地区分裂的当口瓜分一块肉,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和英法亲密合作了。
要是按照英法提议,德意志地区一分为三,把除开普鲁士和奥地利外的邦国合并成为一个国家,普鲁士人有什么好处?
总不能为了限制奥地利,普鲁士就自废武功吧?一旦这个国家建立起来,普鲁士王国的损失就大了。
没有了南德意志地区,奥地利还是一个欧陆强国;没有了北德意志地区,普鲁士王国现在的准列强地位都保不住。
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了,关系到普鲁士经济命脉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也不复存在了。
一个一千三四百万人口的普鲁士王国,是无法支撑起一个独立经济体的,那怕只是在19世纪也是不行。
北德意志地区面积不大,可是人口却不少,一旦兼并了这里,普鲁士王国的人口将超过两千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英格兰,经济总量更是要增长百分之六七十。
诱饵放下了,梅特涅不怕普鲁士人不动心。最后普鲁士人究竟是吃到了肉,还是惹上了一身骚,就不关他的事了。
……
1853年的巴黎,仍然保持着一部分中世纪的风貌,古典城市的角落里新的力量暗潮涌动,大量的移角民带着糊口的梦想流向了巴黎。
暴涨的人口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堆积如山的垃圾和粪便,随时发生拥堵的街道。
一条宽阔的水沟将马路一分为二,同时也阻断了马路两旁的道路。只要一场小雨,马路就要架起摇摇晃晃的桥了。
牲口屠宰场位于市中心,血水如溪流般流淌到马路上,在鞋底凝结,然后皮鞋就染成了绯红色。
这就是梅特涅眼中的巴黎,习惯了维也纳的整洁,看到脏乱差的巴黎,他实在是难以喜欢的上来。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还是臭水沟里不时出现的杀婴,残酷的社会逼迫着民众道德沦丧,为了生存底层民众不得不人为的控制出生率……儿孙满堂的农民式大家庭,已经在这里消声灭迹了。
这里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这里是欧洲的地标城市,这里也是罪恶的海洋,这就是19世纪的巴黎。
凡尔赛宫
梅特涅和拿破仑三世进行了秘密会晤,利益永远都是国家关系最好的催化剂,大革命前是法奥关系的蜜月期。
大革命过后这种情况就急转直下,拿破仑三世继位过后法奥关系一度出现回暖,随着近东战争的爆发,两国关系再次下降到了冰点。
现在两人可以说说笑笑的聚在一起,还是因为利益,同为大陆国家法奥之间有的是共同话题。
没有什么是利益不能够解决的,如果利益解决不了,那一定是利益不够大。
拿破仑三世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因此他对梅特涅的到来抱有非常大的期待,这意味着利益。
梅特涅开门见山说:“陛下,在欧洲大陆上法奥两国完全可以相互合作、各取所需。
‘两国对抗’,那是英国人的大陆平衡政策需要的,这并不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
我这次造访巴黎,就是想和贵国进行深入沟通,解决眼下两国出现的争端。”
“你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拿破仑三世干脆利落的问道
实际上层次越高的谈判,往往越是简单。大家都非常的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扯皮。
通常高层会晤时间都很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成果,那么直接谈利益更加容易达成共识。
梅特涅直接说出了条件:“陛下,奥地利希望获得贵国承认新神圣罗马帝国,作为回报奥地利将支持贵国在撒丁王国和中欧地区的扩张。”
拿破仑三世想了想说:“看来统一德意志地区只是一个幌子,你们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吞并南德意志地区,现在你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吧?”
梅特涅严肃的回答道:“是的,陛下!要统一德意志地区太难了,大家都不希望我们能够成功,奥地利还没有挑战世界的计划。”
拿破仑三世陷入了沉思中,德意志地区统一的呼声很高,南德意志地区奥地利已经吃下去了,显然是不会轻易吐出来。
站在法兰西的立场上,他自然不希望奥地利能够继续壮大下去,可是现在想要干涉又非常的困难。
不要看近东战争暂时休战了,拿破仑三世非常的清楚,英法俄三国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只要俄国人不罢手,他们就不能让步。
靠外交压力让奥地利退缩?拿破仑三世可以肯定的说,别做梦了。这个年代大家都是看实力说话,奥地利已经亮出了肌肉,没有压倒他们的实力,就不要指望他们妥协。
他不得不承认,奥地利选了一个好机会,趁英法俄三国鏖战的机会,一举拿下了南德意志地区,造成了既定事实。
拿破仑三世慎重的说:“贵国要割让莱茵河以西的土地给法兰西,同时贵国还必须要退出意大利地区。
新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目前的加盟国,不得继续向德意志地区进行扩张。
在近东战争中,贵国不得继续支持俄国人。如果贵国可以做到这些,我们可以承认新神圣罗马帝国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