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克西米一世慎重的说:“诸位,费利克斯要不了多久就要抵达慕尼黑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今天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这是之前外交失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前面被普鲁士人忽悠了,抛出了三分德意志战略,已经得罪众多小邦国。
这个时候,巴伐利亚政府要么投靠奥地利算了,大家一起建立神圣罗马集团,成为当中的一名小股东。
要么,阻止奥地利的计划,替众多德意志邦国发出内心的呼声,重新获得大家的拥戴。反正维系国家关系的是利益,只要利益一致大家就是朋友。
巴伐利亚首相奥古斯特分析道:“陛下,阻止奥地利人的计划容易,可是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
首先,我们会狠狠的得罪奥地利,再想要恢复两国的友好关系就难了;其次,国内民众那一关不好过,现在大部分民众都是希望德意志地区和平统一的。
尽管我们都知道,德意志地区不可能真的统一,但是作为亲自关上这扇大门的人,我们必将受到舆论的谴责。”
奥古斯特已经觉察到了危险,神圣罗马帝国解散后,奥地利人又搞出了德意志联邦议会,目的就是为了阻挡法国人的入侵。
没有想到法国人安分了几十年,奥地利的努力白废了。现在法国人已经恢复了武装,巴伐利亚的西线已经不够安全了。
这个时候不和东边的奥地利人搞好关系,没准什么时候灾难就降临了,谁让马克西米一世继位过后昏招不断呢?
野心是需要实力支撑的,德意志地区三足鼎立是英法俄最期待的,国际支持是不缺的,可惜巴伐利亚王国的实力有限,无法把计划落到实处。
理论上,巴伐利亚王国的实力再强大一倍,拥有列强们的支持,就差不多可以去努力了。
现在马克西米一世努力的太早了一些,自身实力不足,丧失了众多小邦国支持后,他们在联邦中的话语权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财政大臣巴泽尔反对道:“首相,这些压力都是可以抗过去的。一旦接受了奥地利的条件,神圣罗马帝国就复活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民族主义已经觉醒,中央政府不在是可有可无的橡皮章,他们可以用民意压迫我们让步。
奥地利本来就是德意志地区最大的邦国,无论是人口、还是领土面积、甚至是经济,他们都和我们所有邦国加在一起差不多。
他们拿到了中央政府的权利,到时候拥有大义在手,我们就不得不让步。
或许刚开始,只是统一货币、废除关税,看上去我们不用付出多少代价。
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军队指挥权、财政权、外交权,都会落入中央政府手中,我们最多也就是一个高度自治政府。”
这是早晚的事情,任何一个中央政府都会想办法收权。
偏偏德意志诸多邦国又不是铁板一块,比如那几个自由市,他们就不介意变成高度自治区,这对资本家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大部分小邦国能够让步的幅度也要大得多,在他们看来是鸡肋的权利,对大邦国来说确实切切实实的利益。
从这方面来说,王室的损失是最大的。上面多了一个皇帝,不再是至高无上,要是某些政策不受民众们欢迎,他们还可以跑【创建和谐家园】政府控诉。
内外夹击之下,要不了多久王室的权利就所剩无几了。连带着内阁政府都会慢慢退化为省政府,权利大幅度下降。
因此各邦国的官僚集团,都是坚定的反对派。
奥古斯特首相摇了摇头说:“巴泽尔先生,我想你误会了。我只是反对直接站出来反对奥地利,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支持他们。
不想看到神圣罗马帝国重新出现的人那么多,我们有必要跳出来拉仇恨么?凭什么好处大家一起得,黑锅要我们一家背?
我们现在的立场,应该是和大多数邦国保持一致。如果大家都不反对奥地利人的计划,我们也不反对。
把所有的邦国政府全部拖下去,要么大家一起反对重建神圣罗马帝国,要么大家一起重回帝国时代。”
“首相阁下,恐怕没有这么容易,现在德意志各邦国都想要我们出头,就连英法俄三国也希望我们站出来反对。
想要蒙混过关怕是不可能了,至少在外交上我们交代不过去。”外交大臣巴克豪斯反对道
简单的说,就是巴伐利亚想要退缩,也有很多个老大在逼他们往前冲。把列强的意见当厕纸,巴伐利亚政府还没有那么牛气。
马克西米一世眉头一皱,凭什么奥地利人搞出来的事情,大家都向他们施加压力,还不是在欺负软柿子。
普鲁士王国自己不想出头,就推巴伐利亚王国上前;英法吓不到奥地利,也左右不了普鲁士政府决策,就逮着他们欺负了。
俄国人推他们出来反对,完全就是为了给奥地利添麻烦,拖延盟友的统一步伐。
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巴伐利亚政府就被大家推到了最前线。面对外交压力,那怕是激烈反对的奥古斯特首相,也不得不认了。
有列强的支持,巴伐利亚王国才能够保住在联邦中的地位,本质上他们只是一个小国,综合国力和比利时有得一拼。
可小国就是小国,地狭民乏,不得不依赖于大国生存。
这也是马克西米一世想要整合德意志诸多小邦国的原因,只有把这些小邦国拉到了一起,他们才是一个中等国家,才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中等国家只要发展好了,那也是一个小强,就像是现在普鲁士王国,就以中等国家的国力,跨入了列强的门槛。
想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巴伐利亚就要获得列强的支持,没有英法俄压制奥地利和普鲁士,巴伐利亚哪里有机会去整合德意志众多小邦国?
在思想大碰撞的时候,马克西米一世也提出的以巴伐利亚为核心的小小德意志计划,可惜连巴伐利亚民众都缺乏兴趣。
原因非常的简单——太小了,不符合大家“大国梦”的期待值。
只要是祖上阔过的民族,都有一个大国梦,德意志民众怎么可能没有呢?既然是大国梦,那就必须要够的大,这也是现在奥地利受欢迎的原因。
新版的神圣罗马帝国真的够大,一旦建立起来面积就超过了110万平方公里,各方面都超过了隔壁的邻居——法国人,这就满足了很多中二少年的大国梦。
德法矛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人死磕了几百年的结果,历史上的普法战争,只是这一矛盾的延续。
超越法国人,这里面还蕴含了德国人的特殊感情。这也是普法战争过后,为什么普鲁士可以把松散德意志邦国整合起来的原因。
大家的虚荣心满足了,民族自豪感出现了,对这个国家认同感也上去了,然后德意志就从地区名词变成了一个国家。
马克西米一世冷笑着说:“既然大家都要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为敌,那么我们也只能走下去。
这也是一个机会,只要我们站出来反对奥地利,就可以获得列强的支持,那么整合德意志地区各邦国就不再是梦。
英法俄都不想要看到一个庞然大物的德意志帝国出现,我们的计划整好符合他们的利益,有他们的支持,最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胳膊拗不过大腿,马克西米一世捏着鼻子认了,他还在畅想美好的未来,可不知道这一脚就踏入了不归路。
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
1853年3月16日,费利克斯首相抵达慕尼黑,经过了长达一个星期的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
巴伐利亚政府明确反对重建神罗帝国,费利克斯的外交努力宣告失败。
迫于舆论压力,巴伐利亚政府在3月27日提出了重开联邦议会,决定是否重建神圣罗马帝国。
3月28日,费利克斯首相还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演讲,公开回应巴伐利亚政府。
“我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德意志地区实现统一。是真正的德意志民族统一,而不是名义上挂牌的德意志联邦,联邦就是一个笑话。
今天是一个糟糕的日子,巴伐利亚政府关闭了重建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门,我们所做的努力全部失败了。
看来我的梦想想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看不到了,希望你们能够继续走下去,作为德意志地区的精英,这是你们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都知道重建神罗是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最佳选择,这是唯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统一的办法。
德意志诸多邦国分裂已久,都已经自成体系,这就决定了想要实统一会很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让联邦议会表决?实际上我们都清楚,这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活动,更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重建神罗必须要获得所有邦国的支持,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勉强合并一个帝国出来,也会因为矛盾重重而最终破裂。
强迫的后果大家都清楚,瑞士独立了、比利时独立了、荷兰独立了、卢森堡也独立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历史原因我们今天没有必要去考究。
现在如果我们做的不好,新一轮的独立浪潮又会出现。不要怀疑,已经有国际势力在策划分裂德意志了,甚至他们还和德意志内部的势力勾结了起来。
因此我不得不谨小慎微,生怕一步迈错就成为了德意志的罪人。
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必须要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帝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就只是一个联邦,而不是帝国。
我知道很多人反对重建神罗是觉得这个帝国太松散了,地方政府权利太大、中央政府权利太小,这样的体制不符合大家的胃口。
可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想要获得全体民众的认可,那就不能流血,至少不能流太多的血。
如果因为统一爆发内战,大家杀的血流成河,战后还能够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么?
答案是否定的,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这种仇恨很快就会生根发芽,最后走向分裂。
……”
费利克斯进入了状态,开起了嘴炮模式。
台下巴伐利亚政府的官员已经气的脸色铁青,却又不好发作,外交礼仪还是要有的,费利克斯虽然在狂喷,却也没有指名道姓的骂巴伐利亚政府。
他们要是站出来阻止演讲,那不是说明心虚了么?
况且,学生们的情绪已经调动了起来,这个时候去【创建和谐家园】一下,天知道会不会有中二少年喊革命了。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欧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都是中二少年随口一喊,然后就盲从的发动了。
比如法国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柏林三月革命等等,这些革命事先都没有严密的组织,热血上头口号一喊,大家就盲从的跟着闹了。
自从巴伐利亚政府做出了决定的时候,他们就加强了戒备,严防中二少年作乱。
就比如说现在,慕尼黑大学内就有超过三位数的警察,美其名曰是保护费利克斯首相的安全,实际上这也是在监视他接触的人群。
要知道费利克斯首相现在可是巴伐利亚王国最不稳定的因素,身份地位又太高,巴伐利亚政府只能期待他快点儿滚蛋。
政府有多讨厌他,民间就有多欢迎他,大部分巴伐利亚民众对这位和平主义的奥地利首相都非常尊重。
大约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费利克斯停止了演讲,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
一名青年学生激动的说:“尊敬的费利克斯首相,我想请问如何能够保证,神圣罗马帝国可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邦国?”
这种问题,一路走来费利克斯已经回答了很多遍,他再次重复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靠制度、一个公平的制度。我不相信所谓的人治,因为人都是有私心的,天生就有倾向性,只有靠公平的制度来解决问题。
这个制度将由所有的邦国共同参与制定,并且在全国公示,由大家共同来评判是否公平。”
扯淡模式开启,场下的掌声响起来,巴伐利亚政府的随行官员闭上了眼睛,似乎是要眼不见为净。
又一名年轻学子好奇的问:“首相阁下,这种完美的制度存在么?”
费利克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不存在!”
不理会现场的哗然,他继续说道:“世界上根本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今天看起来美妙的制度,到了明天可能就过时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更新制度,让它变得更加适合我们。
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开始,最早的部落文明,母系氏族然后到父系制度,然后进入奴隶制时代,最早的国家出现……
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都是在自我修整、完善社会制度。在我们今天看来,现在的制度比过去更先进。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祖先,采用了现在的先进制定,德意志民族已经变成了历史,甚至是在历史书上都找不到了。
这是制度的问题么?显然不是的!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制度,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的抨击过去社会体制腐朽、落后,至少在当时,那些制度是符合需要的。”
跑偏了,没有办法大家的思想太活跃,问题太过刁端,费利克斯不得不往远处引,尽可能的控制住节奏。
……
“首相阁下,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过后,奥地利就会成为新的中央政府,这对其它邦国是否不公平呢?”
一名青年学生的问话,再次把话题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