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神国之上》-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人似都忘记了昨晚的对话,皆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昨天有人来传话,说今日师父的遗体已检查完毕,为了防止尸变,今日便要在九灵台下焚毁。”竟是宁长久率先打破了平静:“去看看吗?”

      宁小龄微整,她幽幽道:“那个老……师父,他差点害死我们,有什么好看的?”

      宁长久问:“你不想知道凶手?”

      宁小龄看了他一眼,心中发寒,压下了那个藏在心底深处的念头,面不改色道:“我听说皇城中藏着一个叫雀鬼的大鬼,已经杀了很多人了,那些人,死相都极惨。”

      宁长久问:“你觉得师父道法如何?”

      宁小龄想了想,道:“虽然我讨厌他,但是他道法精妙得很,之前去了那么多大户人家驱邪抓鬼,从未见他失过手,这次……死得不明不白的,倒也奇怪。”

      宁长久点点头,用山下人间的眼光来看,宁擒水确实算是高人。

      宁小龄叹了口气:“这事就这样吧,以后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对吧,师兄?”

      宁长久无视她有些躲闪的目光,道:“肉身消亡,灵质不灭,散则还于天地,聚则凝为魂灵。世间魂灵越多,天地间的灵质便越少,很多道士认为这不合规矩。”

      宁小龄听得似懂非懂:“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要守这规矩?”

      宁长久摇摇头:“我要留在这里找些东西,自然得师出有名。”

      宁小龄更加云里雾里。

      谈话间,门扉咚咚咚地敲了三响,官服官帽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正是宋侧。

      他望着这对师兄妹,道:“去送送你们师父?”

      宁长久点点头,拉着宁小龄的手腕,把她从床上拽了下来,宁小龄有些畏惧地看着师兄,默默地穿着鞋袜,一句话也不说。

      宋侧道:“稍后会有人送你们两笔钱,虽不能抵消那丧师之痛,却也够你们学门手艺,好好活下去。”

      宋侧想着,经过了那一夜,他们应该也没有继续当道士的心气了吧。

      宁小龄行了一礼,道:“小龄谢过宋大人了。”

      宁长久看着他:“宋大人为何这般憔悴?”

      宋侧道:“如今皇城人心惶惶,宫中派人去世外寻那隐修高人,半个月也未有结果……”

      宁长久摇了摇头,打断道:“是因为昨夜不太平,皇宫又有人死了。”

      宋侧惊异地看着他,神色捉摸不定。

      宁长久看着他的脸,认真道:“既然无人可用,不如让我试试?”

      宋侧只觉得他在说笑,微怒道:“你师父都不行,你学了几成便胆敢以身犯险?”

      宁长久道:“略懂。”

      宋侧忍不住笑了起来,道:“稍后随我一同去看看你师父的尸骨,看完之后,不知你还能否说出此番轻狂话语。”

      宁长久道:“不试试如何知道?”

      宋侧有些不耐烦:“那一夜你随你师父一同进殿,里面发生了什么,你这么快便忘了?少年人,大难不死便应惜命,可懂?”

      “我们既是道士,便应承起斩妖除魔之业。”宁长久平静道:“如今师父死了,但我还活着。”

      第五章 雀鬼

      九灵台高耸如小山,上千级石阶延展而上,最上端,隐约可见有巨鸟腾空的铜像。

      那是赵国皇亲贵戚的祭奠之处,亦是每年大祭诰天的圣地。

      九灵台的下端,围着八个巨大的铜炉,此刻其中一个火势已起,汹涌的焰芒喷吐着热浪,星火游窜其间。

      宁擒水的尸体哪怕盖着一块白布,依然瞧得见其中血肉腐烂,白骨生疮的惨状。

      宋侧瞥了一眼身后的那对少年少女,那少女皱紧了眉头,心中应是极痛苦的,而那方才胆敢口出狂言的少年人,见到了活生生的这幕,想必也不会起再起什么荒唐念头了吧?

      只是宋侧仔细观察了宁长久一会,竟在他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呵,故作镇定。

      宋侧刚想说几句,只见宁长久走了过去,对着那尸身微微躬身,算是行了一礼。

      宁小龄紧张不安地看着他,硬着头皮跟了上去,闭着眼,对着个心中憎恶无比的老东西,假惺惺地行了一礼。

      宋侧双手交叠腹前,袍袖低垂。

      如今赵国与瑨国时常有大大小小的战争爆发,生灵涂炭已非一朝一夕,所以他看着这对师兄妹,心中也生不出什么悲悯情绪,只想着快些将他们送走。

      思绪间,宁长久已走到他的身前,道:“走吧。”

      宋侧松了口气,心想这少年终究放弃了,他自然不会说出什么讥讽话语,只是道:“稍后自会有人送你。”

      宁长久摇了摇头:“宋大人,我的意思是去小将军府。”

      宋侧面色剧变:“你说什么?”

      宁长久道:“昨夜不太平,小将军府有异动,死者应是王殃渔将军的儿子。”

      “谁告诉你的?”宋侧问。

      宁长久道:“推演计算。”

      宋侧没有说话,他看着身前少年的眼神却已变了:“有点意思。”

      宁长久静静地与他对视。

      过了一会,宋侧才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你随我来吧。”

      ……

      小将军府,佣人家仆一列在外,几个侍卫按刀而立,眉头紧锁,隐有几分畏惧。

      “自从王殃渔将军死后,小将军便在家中摆了许多佛像,今天小将军一如既往地敬香,拜了三拜之后,他的头扑通一声叩在地上,一直没起来,侍女感觉不对,过去看他,然后闻到了血腥味……他的脖子被切开,胸口无大伤却大量渗着血,那些血透过衣衫隐隐约约是只怪鸟的形状。”

      “雀鬼?”

      “对!这是第五个人了,所有死人的胸前,都会有这个血印,包括请来作法的道士。”

      “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

      “没有。”

      “二十天前发生了什么事?”

      宋侧看着这个稚气未脱的清秀少年,神色有些不悦,“少年人,你跟着你师父修习,可能学了些本事,但妄自托大可没人救的了你。”

      说话间,宋侧已经带着他跨过了门槛,向着小将军府内走去,宁小龄跟在他们身后,低着头不敢插话。

      入了大门,血腥味刺鼻而来,黑稠的血浆长蛇般蜿蜒着,血浆尽头,庄严宝相的金色佛像前,身材健硕却早已断绝气息的年轻男子木然跪着,自后望去,那脖颈处的肌肤如被烫水泼过般腐烂着。

      宁小龄捂着口鼻,忍不住向后退了两步。

      宁长久走到他面前,蹲下身,面不改色地撕下他胸前的衣衫,那个诡异的怪鸟图案由无数细小的红点攒成,那似是数千根针扎过的痕迹。

      宁长久看了一会,望着眉头紧锁的宋侧,问道:“宋大人,二十天前到底出了什么事?”

      宋侧面色也带上怒意:“你们道士只管驱邪,能驱则驱,不能则让能的来,哪来这么多问题?”

      宁长久道:“雀鬼未除,便一直会有人死,若能找到症结所在,此事会简单许多。”

      宋侧看了他一眼,本想发怒,最终叹息道:“回去吧,再过几日,想必世外的修道者便可抵达皇宫,届时万事具定了。”

      宁长久问:“如果明日便是宋大人呢?”

      宁小龄一惊,惊恐地看着师兄,心想皇宫中你怎敢如此说话?

      宋侧瞪着他,问:“你如此关心此事,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宁长久没有回答,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被门外的声音打破了。

      “陛下驾到!”

      宋侧神色微变,身旁其他陪同的官员已出门跪迎了上去。

      门口奢华的辇车上,下来了一位明黄色衣袍的男子,男子虽然年纪轻轻,举手投足间却已有几分帝王的威严气度。

      他立在门口,示意那些官员侍卫平身,然后远远地朝着殿中望了一眼。

      身边的近卫正弓着身子,与他说些什么。

      这位年轻的皇帝听着,脸上隐有悲恸之色,慷慨地说了几句,大致是对这对父子曾经功勋的赞美与如今离奇死亡的惋惜。

      接着,他掀起前襟,作势欲迈过门槛,身边的官员连忙劝阻,一个个神色悲痛,说着虽然陛下天潢贵胄,但如今赵国国势危急,应当保重龙体,怎可这般试险?

      年轻皇帝在众人的劝阻中才止住了脚步。

      说话间,年轻皇帝隐约看到了殿中立着的少年少女,神色隐有不悦,但看他们一身道袍,却也并未发作。他又神色悲痛地与周围的官员嘱咐了几句,这才似放心了一般,乘着辇车回宫。

      宁小龄幽幽地收回了目光,低声道:“这般假惺惺……竟也是一国之君?”

      宁长久笑了笑,问:“若你是皇帝,你会进来吗?”

      宁小龄低声道:“哪有女人当皇帝的事情?”

      年轻的国君回宫,众官散去,宋侧回来时,见这对师兄妹还在这站着,愈发不悦。

      方才陛下亲至,你们不去跪拜,陛下仁厚没有怪罪,此刻还在这杵着做什么?

      他懒得再与这故作高深的少年人纠缠,对着身边的侍卫道:“安排仵作前来验尸,再派人送这两个小道士出城。”

      宁长久却似没有听到他说话,依旧立在原地,他的目光却已落到了大殿深处。

      “什么人?”宁长久问。

      大殿深处,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惊讶传了过来。

      “小子眼力不错,师承何处?”

      昏暗的殿堂深处,一根木纹深重的木拐轻轻敲着地面,接着,顺着木拐,影像似细沙凝聚,一个伛偻着身子的年迈老者缓缓出现,只是他与众人之间似隔着一片雾,无法看清他真实的面容。

      宁长久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宋侧一惊,随后神色端正,似发自内心的恭敬与虔诚:“巫主大人,您怎么出关了?”

      被称作巫主的老人嗓音干涩地笑了笑,“书读倦了,便出来走走。”

      宋侧隐约听说他参详的是什么书,于是神色愈发恭敬:“恭喜大人更上一层,想必距离天道也是咫尺之间了吧。”

      老人摆了摆手,没有作答,而是望向了那具跪在神像前的尸体,老人缓缓抬起了手,周遭的空气似也随着他的动作凝滞了下来。

      宋侧似吃了一颗定心丸,笑道:“如今巫主大人出关,这般邪秽哪还有容身之地?”

      老人袍袖鼓起,那片隔着淡雾的虚影晃动了起来,古灰色的袖袍间,一根干枯如焦木的手指自淡雾间缓缓探出,点向了那具尸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