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碎片都市》-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卢建林听了这番话,也是心情振奋地站起身来,激动地搓了搓手道:“太好了!”

      “别高兴的太早了!”

      这时,办公室陆续又走进来两位老者,这两人表情平静,也非常的镇定稳重,不像第一个老头那般风风火火的。

      听了这盆泼冷水的话,卢建林的笑容平息了下来,有些疑惑。

      一位表情严肃,面含威严的老者扫视了办公室一圈,犀利的目光随即就落到了徐然的身上:“小卢,这就是那个提供技术资料的小家伙?”

      “哦,三老,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卢建林闻言后,立即走了过来对双方进行了介绍。

      那三位老者最先风风火火闯进来的叫李升平,后面进来的两位分别叫张问和马玉龙,都是中科院省研究所退休之后,又被卢建林三顾茅庐,以极大的诚意重金返聘回来担任技术顾问的三位资深专家。

      听到徐然是西都大学那种学术科研氛围比较浓厚的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张问和马玉龙看他的眼神柔和了一些,脸上疑惑的神情也消减了几分。

      但那位李升平是个性子急躁的人,他走到徐然面前便问:“小伙子,我现在郑重地问你一个问题……”

      徐然立即先打断这位老者:“李老,容我先声明一下,任何关于那技术资料来源的问题,因为是商业机密,我是概不回答的!”

      被打断,让老头很不爽,吹胡子瞪眼睛道:“臭小子,我不是问你资料哪里来的,而是要问你,如果没有手纸,你拉屎只拉一半,你觉得难受不?”

      听到这么粗俗的问题,徐然额头黑线。

      卢建林也是有些云里雾里的有些搞不清状况了,便问:“三老,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老不是说验证成功了吗?”

      张老有些口干,见桌上有杯茶,也不管是谁的,就端起了喝了一口,道:“前面几个阶段我们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几项技术应用,有了那份技术资料确实已经破解验证成功了,但是……”

      卢建林挺振奋的,可听这老头说话一波三折,心脏不好的人还真有些受不了,只好追问道:“张老,别卖关子,但是什么?”

      还是李升平急性子道:“可是那小子提供的资料,我们三个反复的看过几遍,感觉根本不全啊,有些尖端技术的阐述分析只讲到一半就断掉了,这不让人浑身难受么?”

      马玉龙倒是挺温和平静地看着徐然道:“年轻人,我们只是纯粹对技术上的研究感到好奇,并不会泄漏你的资料内容,也不会影响你的商业谈判,如果你有后续的资料,就拿出来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经这么一说,卢建林就什么都明白了,看了徐然一眼之后,禁不住笑了起来。

      先前他还疑惑,这年轻人缘何这么镇定自若,不急不躁地【创建和谐家园】在这里跟他喝茶闲聊,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只是一想到三老推导出来的几项技术应用居然全部被验证成功了,其中自然还包括几项先进的技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续居然还有更尖端的技术,卢建林就心头火热了起来。

      他看向徐然,道:“小徐,既然三老已经确认了推导出来的技术应用已经验证成功,那么他的价值也可以进行评估了,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谈谈合作的事宜了?”

      徐然并不急,而是问三老:“三位老前辈,我们不说资料提供的技术前面的部分你们已经验证成功,就说这份资料最后一部分阐述分析的技术内容,以你们的资深学识,认为他的价值几何?”

      李升平道:“那几项技术如果能研发成功的话,我们在这个领域将完全能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这不论对小卢的企业,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非常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他的价值,自然是十分巨大的,不能以金钱估量的!”

      徐然却摇头道:“三老,我是个生意人,我的目的,就是以先进技术所产生的价值为出发点的,你们说不能以金钱估量,这会让我没法跟卢总谈合作的!”

      卢建林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不禁看向三老。

      那位始终很淡然镇定的马老倒是点点头,道:“小伙子说的没错,人家要做生意进行商业谈判,都是以商品的价值为依托的,我们想看到后续资料,就得小卢花钱买喽,那么老张,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就资料阐述分析的几项技术给小伙子做个评估吧?”

      张问听了这番话,便看向卢建林,笑道:“小卢,这次怕是你得大出血了,就我们推导验证成功的几项技术,按实际应用到汽配生产领域的净投资价值,正如你说的那样,这起码就值四个亿左右。

      但是后续的几项尖端技术,如果研发应用成功,在这个领域我们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也能添补国内在高精尖领域被科技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空白,其投资价值最低也要上百亿软民币了,一旦成功,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恐怕就要上千亿了。

      不过那些尖端技术里面,还有几项重大的难题需要多个领域的科研人员配合攻克了,就是相关的加工配套设施和材料辅助,而且这同样也是被发达国家重点进行技术封锁的领域……”

      听到这么一番极具发展前景的描述,卢建林心中已经开始算盘着构架在国内这个高精尖技术领域形成垄断之后,再发起向全球发起冲击的宏伟蓝图了。

      不过这里面还有许多的存在限制发展的难题,就是空有技术,没有配套设施和材料辅助,那简直就是看到一条大肥鱼在自家水池子里摇曳身姿,可你却没有捕鱼和烹饪的工具将它捞上来做成大餐,可别提有多难受了。

      因而,卢建林看向徐然,道:“小徐,听到专家给出的评估,我想以你的聪明才智,想必心中对我提议的两种合作模式,已经有了明确的选择了吧?”

      第四十三章 文字陷阱

      实际上专家评估的时候,徐然就已经考虑过了他和卢建林的合作模式。

      他觉得卢建林这个人挺有魄力和眼光,那么领导的企业发展,也就并不会局限于北方地区,他应该有拓展更广阔市场空间的壮志和野心。

      理智的人,其实都会选择换取股份,给自己买一张长期饭票。

      一般情况下,徐然当然也会倾向于换点股份回来。

      当个小股东,只分红,不行权,这对他来说反倒比较省事,毕竟他不太了解这个行业,自然也不会去插手干涉经营管理讨人嫌。

      可在来之前,徐然通过郭新越妻家在工商的亲戚关系,帮他查过卢建林亲手创立的建林汽配制造,建林汽配销售、建林汽配服务等子公司和其母公司建林实业公司的责任人与股权结构划分。

      他的母公司建林实业,卢建林是第一大股东,公司的最高掌舵人,拥有78%的股份,其它20%,分散在他老婆,以及公司核心员工的手里,剩下的2%应该是送给哪个不知名人士的干股。

      而那些子公司当中,就像这家汽配厂,卢建林也有75%的股份,其它的都配给了核心技术员工、科研专家和重要管理岗位员工。

      至于那建林销售和建林服务公司,里面的股权结构就非常的复杂,占股人数非常多,卢建林在其中占11%的股份,居然就是第一大股东。

      其实看得出来,卢建林创办的公司都是建林打头的,这都是他挂在建林实业公司下的独立子公司。

      除此之外,卢建林还风投了一些小公司,在那些公司有占股,以及合作企业,也有交叉换股的情况。

      至于财务报表这些,因为还不是上市公司,徐然自然是没有任何渠道获悉人家的商业机密的。

      徐然只是对这些公司股权情况做过了解之后,在和卢建林交谈的时候,始终牢牢地把持着他的底牌,就是三个老头极其渴望得到的后续文档。

      本身他先给了一份文档给卢建林,已经释放出极大的诚意了。

      在真正的好处没有落实,合同协议没有签定以前,他自然不会将后续文档交给任何人看,哪怕三个老头先是强硬索要,转变到后来软语相求,徐然始终不为所动。

      卢建林在确认了几项技术上的验证成功以后,再度向徐然提出了洽谈合作的意向,徐然仍没有轻率的表态。

      徐然只是问:“卢总,既然专家做了那技术资料的投资价值评估,而您提到了两种合作模式,我想知道在第一种模式下,你准备出资多少买下技术资料,第二种模式下,你准备让出多少股份来交换?”

      卢建林有些意外,同时心中更加诧异于这个年轻人做事的细致与谨慎,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因而心中对徐然的评价再次加高了几分之后,卢建林也认真了起来。

      慎重地想了想后,卢建林才道:“技术资料的价值评估按他净投资价值估算,你给我的这部分我会用四千万买下,或者是用建林制造公司1.2%的股分交换,而后面部分的资料因涉及高精尖的先进技术,价值十分巨大,如果是出资购买的话,我大概会出四亿现金给你,若以股份交换,就用建林制造公司22.8%的股份交换,你觉得如何?”

      徐然算了下,心中有谱后,才道:“也就是说,第一种模式下,卢总会拿出四亿四千万现金来【创建和谐家园】我的技术资料,而第二种模式下,卢总准备用这家汽配工厂24%的股份来交换,是这样么?”

      卢建林看着这年轻人的表情仍然显得一片镇定淡然,不禁心中微微迟疑不定,有些犹豫要不要改变想法。

      可犹豫稍许,他终还是点了点头:“没错!”

      最终,徐然笑了笑,并起身道:“既然这样,那我选择第一种模式,卢总准备四亿五千万吧,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合作愉快!”

      卢建林此刻的表情显得极为吃惊,不禁道:“小徐,你怎么就不考虑一下换取股份吃分红呢,毕竟这对常人来说,相当于手中有了一张长期饭票啊,以你的智慧和才能,不会这么短视吧?”

      “我当然不会这么短视!”

      徐然道:“卢总,其实我先拿部分资料出来给你验证,是因为我信得过你的为人和品性,不会黑了我的技术资料,我已经表现了我最大的诚意了。

      但卢总在某些利益方面,却终还是跟我玩了点小花招,我想我还是直接要钱吧,这样会来的更踏实放心一些!”

      卢建林这一刻才终于发现,这个年轻人的精明之处,已经不再限于他的年龄了。

      徐然显然是已经看穿了他玩的那点小花招了,不会轻易的被他用股份忽悠了,人家才会选择现金交易。

      这不是短视,而是睿智。

      想了想,徐然要现金交易的话,这会一下子抽干他目前公司帐上的现金流,而且他还要陆续对那几项技术进行投资,这会让公司陷入到【创建和谐家园】的麻烦之中,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显然是智者不可取的。

      实际上,连卢建林自己也比较倾向于用股份换取那份技术资料,跟徐然达成一种长期合作意向。

      但因徐然太年轻的缘故,从而让他容易产生一种侥幸心理,犹豫了下便在语言文字上玩了点小花招,没想到终究还是被人家看穿了。

      到了这份上,卢建林对徐然已经不再是长辈看待小辈,而是在以一个和他谈生意合作的平辈对手级别的人物来看待了,更不会再带着侥幸。

      他要挽回之前带给对方带来的疑虑和猜忌,那就只能用真诚换真心了,便道:“小徐,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股份这件事确实是我私心有些过重,在此我向你道歉,希望大家能够重新就这项合作友好真诚的谈下来!”

      如果是别的小年轻,这会儿恐怕早就脑袋发烧,被天降巨额资产忽悠的团团转,为得到了24%的股份而兴奋的开香槟庆祝了。

      但徐然明显是有备而来的,他提前做了那么多的调查,就是怕在谈判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对方用什么语言文字的陷阱给忽悠了进去。

      也许卢建林做人方面很仗义豪爽,没的说,可是做生意就不一定了。

      商场如战场,尤其是涉及到股权利益的事情,任何老辣的企业老板,都会从中玩手段,耍花招,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常态,卢建林自然也不会例外。

      这会儿卢建林拿出了真诚的态度以后,徐然自然也不会计较对方玩那点小手段,便道:“卢总,其实现金交易也不是我想要的合作模式,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太多好处,我不能利益最大化,卢总因抽走太多现金流,可能会在【创建和谐家园】上出现问题,影响投资项目的运作,这对双方来说,是不可能达成合作共赢的,智者自不可取。”

      第四十四章 交易谈成

      徐然说的那番话,卢建林还是非常认同的。

      同时,卢建林对这场谈判之中徐然那种不急不躁,始终沉稳有度的表现,内心也是十分欣赏的。

      这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虽然不能拉拢到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人身上投资一笔,卢建林还是颇为看好徐然的未来发展的。

      因而,在后续的谈判过程中,卢建林也真正的拿出了诚意。

      就徐然提供的那份技术资料,其实张问和马玉龙这些资深的科研专家都是按其中科技含量的保底估值来估算的。

      卢建林自己也是搞技术出身,而且又开公司办工厂,他比别人更深知那些技术的价值有多大,获得一项或几项汽配领域内高精尖先进技术,会给他企业发展带来怎样的飞跃。

      所以后面的谈判,还是围绕着以卢建林手中掌握着的建林实业公司的优质股份来达成这项合作交易。

      就像建林汽配制造厂,建林汽配销售服务公司,建林汽修服务这些独立子公司,那都是卢建林配以干股分红等好处,用来拓展人脉圈,拉拢盟友的附属产物。

      他真正最优质,并且是他用心经营拓展的公司,正是建林实业公司,他所有的优质产业资源与核心人才,都聚拢在这个公司里面。

      所以当卢建林此前拿出汽配厂的24%的股份来换取他的技术资料,徐然当然是不愿意的,他宁可要现金。

      现在换到了建林实业公司的优质股份上面,那么卢建林自然是不可能给徐然开出24%的价格。

      徐然也非常清楚这家打算上市的优质公司的原始股含金量有多高,他也不可能换到太多的。

      他只是就针对那份技术资料所能带来的价值最大化的进行争取,同时以后续可能还会提供先进技术和材料为诱饵,引诱卢建林对他做出让步。

      哪怕是0.1%的股份,换算成分红,按他对建林实业公司的心理估算,保守估计每年也能产生数百万的股份分红,徐然自是要努力争取的。

      涉及到股份交易的机密,卢建林并没有让外人在场,因而在办公室中,年龄不对等的二人你来我往展开拉锯,都在据理力争。

      卢建林道:“小然,你知道我白手起家到如今,把企业做到这样的规模真心不容易,我看好你,想拉你入伙大家一起合作,在这股份上,我真的是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了!”

      徐然道:“卢总,我们不打感情牌,我提供的那些技术资料,能为你带来的好处,将超乎你的想象,他的价值,我认为换取20%左右的原始股真的不多。

      咱不说汽配加工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你今后想要发展壮大,垄断国内,进击国际市场,少不得会在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材料进口这方面受人掣肘,难道你就不想多元化发展?我有这个自信能为你提供相关的便利,所以你付出了现在的一点股份,却赢得了将来,完全是值得的……”

      卢建林听徐然竟然还能够帮他从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材料方面打开突破口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心动了。

      但是在谈判之中,卢建林就算要让步,也是必须有技巧性的来,于是便提出了资料之中提及的技术的独家性,以及汽配相关技术资料的垄断性。

      也就是说,徐然用那份技术资料换取了卢建林手中的优质股份,那么他今后就不能再货卖三家,损害卢建林的利益,如果有相关的其它领域行业的先进技术,也要优先提供给卢建林,双方视技术资料的价值再行商谈合作方案。

      对于这样的要求,徐然自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只是限于汽配加工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他会保证卢建林是独家的。

      最终,双方终于在19.5%这个股份比例上谈妥了下来,外加卢建林要当场支付给徐然四千万现金。

      谈妥之后,卢建林打电话将公司的一位专职律师叫到了办公室,就双方商议谈妥的一些条款一一列举,书写到草拟的合同协议之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4: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