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作者:西羚墨》-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还笑得出来。”吕雉的表情也很难看。

        虽然与刘邦感情不和,但是她死后定然也是葬在刘邦的高陵里,被盗墓了自己也逃不过。

        【汉朝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朝代】

        【汉朝的墓葬也写满了故事】

        【比如汉朝帝王陵的盗墓故事,挨个讲下来足够我单独开一期】

        【毕竟,大家都知道的,汉朝帝王陵十墓九空。那么多帝王陵被盗,我都可以一陵讲一期了】

        【有的陵墓还被反复刷,比如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盗了好多次,老惨了】

        十墓九空!茂陵还反复被盗!

        刘彻:“是谁!谁干得!”

        【西汉王朝自高祖刘邦到平帝刘衎,共经历了十一个皇帝。除文帝和宣帝分别葬于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和杜东原上外,其它九个皇帝葬就葬在汉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

        【这九座帝陵十分整齐,东西一线排开,绵延百余里。由东向西依次为: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

        【西汉末年赤眉军盗墓的时候,位置非常好找,一墓一墓挨个进,大概开心坏了】

        先不说刘邦等西汉皇帝如何气愤,东汉,刘秀有些提心吊胆。

        目前说得是前朝大汉,几乎所有帝王陵都遭殃,他的帝王陵呢?

        天幕这次讲汉朝帝王陵,会不会也有他这个汉朝的?

        【今天主要讲帝王陵,就从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开始讲起】

        【长陵是汉代修建的第一座帝王陵,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合葬于此,陪葬者大都是跟随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比如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等人。当时据说陪葬墓有100多人,但是现在仅存70多个墓冢,可见历史之中已经遗失了不少】

        被点名能被陪葬的大臣喜气洋洋。

        刘邦却有些忧心忡忡。

        萧何:“怎么了?”

        刘邦:“你说,始皇帝那里能不能看到天幕?”

        假如也能,他们这是一窝端,全暴露了。

        吕雉眼神悠长,她倒是希望,可以看到。

        嬴政可以接受巴寡妇清的效力,为什么不可以接受她吕雉的效力。

        嬴政冷笑:“很好,都给朕记下来,一个不许漏下。”

        可惜,名字没说全,陪葬的100多位开国文臣武将,如果都能挖过来多好。

        刘邦挖走他的大秦江山,挖走他的秦朝制度,他挖走汉朝的文臣武将,很公平。

        【我们可以从长陵看到当时的祭祀仪式】

        【比如长陵外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应该是当时寝殿、便殿一类的礼制建筑。寝殿是主要的祭祀场所,殿堂摆放亡者神位,陵园中的宫人要像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样,每天恭恭敬敬送上四次饮食,这就是“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便殿是休息场所,寝殿举行祭祀活动前后,参与者可以在便殿休息】

        【除了秦始皇陵有兵马俑,长陵也有。在陪葬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3000座彩绘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不如真人高大,虽然也有步兵和骑兵,但是大的身高只有48.5厘米,小的44.5厘米,相当于正常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放上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长陵兵马俑的对比图,那叫一个对比惨烈,仿佛是成年士兵和儿童玩具的差别。

        嬴政:呵呵。

        学他又学不像,这么小,啧。

        刘邦:“这不是朕的!”

        陪葬墓陪葬墓,是大臣的。

        但是吧,帝王陵的一切规制都是由帝王决定的,大臣想要什么也做不了主。

        只能说,汉朝建国初期,真得很穷……

        【在陪葬墓中,考古人员除了发现彩绘漆木车、漆箱等物品,还发现了两百余玉片,个别玉片的四角小孔有残留的银丝,死者应该是穿着银缕玉衣下葬的】

        【后来经过多方验证,有学者认为,这陪葬墓应该是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

        【周勃与刘邦是贫贱之交,一直追随他打江山、定江山。周亚夫助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保住大汉江山稳定,周氏父子对安定大汉功劳巨大】

        【据史料记载,汉朝的重要将领死后,朝廷都要给以隆重的礼遇,以军阵送葬。这些陶俑应该象征着为死者送葬的军队,与秦始皇陵的军队意义不同】

        刘邦的脸色明显阴沉了下来:七国之乱,是哪七个诸侯国?

        朝堂上,被封王的异姓诸侯王在汉初都还健在,他们忧心忡忡地彼此看了看,不知道八王之乱里,有没有自己的子孙后代。

        【汉文帝也是个故事男孩】

        【二十四孝里的“亲尝汤药”故事男主角就是汉文帝,文景之治是他跟他儿子,顶妻背母是他跟他的妻子母亲的陵墓格局】

        【霸陵,之所以叫这个与著名白莲花皇帝气质不符的陵墓不是因为他霸气,是因为邻着灞水】

        刘恒:“白莲花?为什么用莲花比喻?”

        邓通道:“屈子用香草比喻君子品德高尚,莲花清香,白莲更是纯洁无瑕,定是夸奖陛下品德高尚,心性无暇。”

        刘恒被夸得通体舒畅,眼神的欣赏毫不掩饰,看得朝堂上的其他大臣和太子表情各异。

        【汉文帝生前奉行节俭,杜绝奢侈,在以厚葬成风的秦汉时代,他没有用金银来装饰陵墓,也没有大兴土木,因山建陵,凿洞为玄宫,不起坟,无封土。】

        【但是,从发掘出的动物骨骼来看,他的陵墓仍旧采取的是“减礼不减制”的规格,陵墓内殉葬了大量的牛、羊、马等动物】

        牛可以耕地,马可以用于军事,羊是这时候重要的肉食来源。

        这些动物,其实都是大汉目前很缺的。汉朝牛马富裕得到汉武帝时期,经过几任帝王的积累和鼓励百姓养牛养马才充裕起来。

        但是缺谁都不会缺帝王,帝王们宁愿把牛殉葬了也不会租借给百姓耕地。

        刘恒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很节俭了,听天幕这么特意指出后,脸色有些尴尬了。

        【8505年,在汉文帝母亲的陵墓南陵西北的小型外藏坑,还曾经发现过大熊猫头骨和犀牛的骨骸。】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汉文帝霸陵附近的外藏坑同样发现了两千年前的大熊猫骨骼。】

        “动物殉葬坑内出土的这具大熊猫骨骼非常完整,头向帝陵,尾向西边,这应该是秦岭北坡的大熊猫。”考古人员说道。

        刘恒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为什么天幕会重点提到动物了:“后世还研究动物?”

        动物除了用来吃,用来使唤,还有什么用?有什么值得研究的?

        听天幕这人的话,看个骨头架子连是哪里的动物都能知道,显然研究的也很深入。

        【熊猫在如今被称为国宝,因为非常珍稀。一度少到全国只有一千多只,差点灭绝。后来经过人工培育,才从濒危动物变成易危,并且开始放归山林,目前野外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8500只左右】

        【如今熊猫不仅是我华夏的象征,也是国际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符号】

        荆咕放出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符号,很明显的一个黑白熊猫图,下面是WWF的字母,也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英文缩写。

        【熊猫在国内很受欢迎,基本上能养得起熊猫的动物园人气都很高,但是不是每个动物园都有资格养熊猫的,要求很高】

        先是国内,放出了不同的动物园,游客们买门票进去,直奔熊猫馆去看熊猫,激动地一边喊名字一边拍照:

        “花花!”

        “萌兰!”

        “奇一!”

        “毛笋!”

        他们目标明确的样子,好像每只熊猫都认识。

        但是古人看得觉得每只都一样。

        “它们有哪里长得不一样?怎么分辨出来的?”大臣们也很纳闷。

        刘恒却一脸痴迷:好喜欢,每只都很可爱,每只都很喜欢……

        后宫中,缠绵病榻的薄太后又痴迷的看着天幕,露出跟儿子如出一辙的神情:“好可爱,好可爱……”

        【熊猫在海外也非常受欢迎,从外国花费大价钱来租借就知道了,熊猫给我国挣了许多外快】

        【很多国家为了迎接熊猫,还会专门为它打造熊猫馆,怕它想家还给它演奏华夏乐曲】

        荆咕特意放出了租借熊猫的要求:

        租借每只大熊猫每年需支付50-100万美元租金……想借大熊猫先自证饲养能力……大熊猫每产下一只幼崽,租借方需支付中方50万美元,且3岁以后必须回国,如果非正常死亡,就必须支付50万美元的赔款……

        刘恒第一次有些失态到看直了眼。

        别的没看到,光注意到上面的天价租金了。

        刘恒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这熊猫这么能挣钱吗?之前天幕说的那什么罗马,要租借吗?”

        这还没完。

        天幕还放出各国为了租借熊猫的各种待遇,超乎人的想象。

        荷兰花了大约5100万人民币为两只熊猫宝宝“星雅”和“武雯”建造了一个大约1900平方米的熊猫馆,而且为了防止两只熊猫宝宝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水土不服,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从华夏进口……

        芬兰怕熊猫太想家,组织音乐乐团给熊猫唱中文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北宋,苏轼:“………………”

        想不到,自己的词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传扬四海。

        更想不到,熊猫比自己过得舒服多了。

        苏轼看一眼自己被贬之后的简陋环境,再对比一下天幕上熊猫馆的精致、还有乐队唱歌的有悠闲,羡慕了。

        乐团认认真真在唱,熊猫懒洋洋伸懒腰,打滚,睡觉,可以说熊生惬意。

        “好多钱!好多钱!”搞经济的桑弘羊快疯了,眼睛盯着刘彻疯狂暗示。

        陛下的上林苑也有不少动物,搞什么殉葬,去挣钱不好吗。

        许多皇帝基本都有自己的“私人动物园”,是来自各地和藩属国进贡的动物,一般就养在皇宫中,皇帝和后妃偶尔去散散心看看。

        比如刘彻的上林苑,就是他的游乐动物园。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

        刘彻摸摸下巴,真有些意动:“这个动物园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大汉能办的起来吗?”

        比如,有人出得起钱买门票来看吗?主父偃不怕死的顶着众多朝臣的死亡视线道:“陛下,藩王有,世家也有。”

        他也用眼神暗示:陛下您开的动物园,王公贵族敢不赏脸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