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宠医品夫人》-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自己把府里管的毫无缝隙,下人们是什么货色,她比谁都清楚。

        就这么一个死丫头,无钱又无话语权,那些个贪财的下作人又凭什么听她的?

        柳翠的事一出,黄妈妈便立即想到了徐若瑾,杨氏也把她恨到了骨子里,只寻思瞎了眼,把这个关节漏掉了。

        可连翘闹腾出事,杨氏对黄妈妈的信任度微有下降。

        一想到那个不知羞耻的丫头伺候了子墨多年,杨氏便头晕脑胀,黄妈妈还整日在自己面前把连翘夸的像朵花儿。

        一时间,杨氏也不知道恨谁才对了。

        “你这一通抱怨,好似在说我不疼你,若被外人听了去,还以为我是多么刻薄刁钻的母亲,整日抽你的血,扒你的皮了?”

        杨氏虽消除了疑虑,却也不会对徐若瑾有好脸色。

        徐若瑾也没期望杨氏能转变观念,“母亲一直是疼女儿的,女儿对所有人都这样说。”

        “那你就一直这样记着!”

        杨氏站起身,冷眸对着徐若瑾,“你的亲事已经定好了日子,开春的二月初五,这几个月你就好生学规矩,学技艺,我会一直盯着你!”

        徐若瑾的心中一紧,只能默默的点头忍下。

        仅仅剩下五个月的时间。

        她真的要从徐家的火坑,迈入张家的坟场吗?

      第三十七章 技艺

        杨氏对黄妈妈狠批了一通之后,便对她略有冷落。

        黄妈妈得知必须将功补过,亲自把连翘处置了,又为徐子墨选了两个年纪较小的丫鬟。

        青涩,听话,杨氏见过之后点了头,对黄妈妈的过错不再多提。

        毕竟是跟在身边多年的妈妈,杨氏仔细思忖,发现自己还真的离不开她。

        一番警告敲打,随即又恢复如常,而此时的张家却没那么平静。

        张夫人得到京中来信,为张仲恒订好的成亲的日子。

        她也知道,与徐家的婚事是板上钉钉了。

        亲自为张仲恒选了两个隽秀曼妙的丫鬟放身边,随即便告诉了他成亲订在过了年的二月初五。

        “这件事是你祖父定的,你想驳也驳不了,成亲娶妻是你躲不掉的,身边也不缺伺候的,你也别再闹个没完了。”

        张夫人沉着脸,心里虽然也不高兴,但谁让她说的不算?

        也不知那严大人为何偏偏要保媒这样一门亲,虽说她们这一房不是张家的嫡出,却也是在老家守祖宅的。

        徐主簿是穷书生出身就罢了,亲家母却是个小商户穷算计。

        想起杨氏那一日的德性,张夫人便没了丁点儿的期盼。

        只能等媳妇儿嫁过来好生管教一番,可别沾染了徐家那股子土气才行。

        张仲恒听到了“二月初五”的日子,便想起徐若瑾那一日与他对顶的话。

        都是一枚棋,顶多是个镶金边儿的……

        如今再看家中的安排,张仲恒心又被狠狠的刺痛。

        “我要去京都见祖父和父亲。”

        张仲恒的不服,让张夫人很不满,“你够了!”

        张夫人皱紧眉头,“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把徐家丫头推进湖里的,做事都要有分寸,你认了就算了,真闹到老太爷知道真相,你就不怕他打折了你的腿?娶回家你扔一边也没人管你,可这门亲事你必须老老实实答应!”

        见张仲恒不说话,张夫人也没了好心情,“你先下去吧,我还要去梁家一趟,你父亲来信特意叮嘱你不许再挑衅梁家的人,你自己看着办。”

        “他把人救上来,他娶回家正合适!”

        “不许胡闹!”张夫人冷声呵斥,“你也要顾忌着张家的脸面!”

        张仲恒的拳头攥了紧紧,眼神微眯,口中喃喃道:“梁霄,徐若瑾!”

        张夫人第二天便带着准备好的礼去了梁家。

        这事儿也不是她自己乐意的,而是老爷在信中吩咐过,她也不得不从。

        梁夫人倒没拒绝相见,请进屋内,沏上好茶,客套亲近的叙谈着。

        若非知情的人,还以为是相识多年的朋友。

        “……说起来都是我那儿子的错,自幼娇养惯了,祖宗的规矩也都忘了脑后了,梁夫人心慈善念,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梁夫人只微微摇头,“哪会与一个小辈计较,那岂不是太没长辈的样子了。”

        看向了梁夫人身边的方妈妈,张夫人突然蹦出了徐家的姑娘来,“也要感谢梁夫人能允身边的妈妈去教习徐家的姑娘,盘算起来,这也是帮了我的大忙,婚事已经定了日子,到时候还望梁夫人能来喝杯喜酒。”

        “规矩都是人教的,哪有生来就会的?张夫人快有儿媳帮衬着,着实是大福气,我在此也恭喜你了。”

        梁夫人的不阴不阳让张夫人不太舒服,“……梁霄公子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

        “他身子不佳,暂时不考虑亲事。”梁夫人的脸色落了下来,俨然不容人再叙谈这个话题。

        张夫人面色尴尬,心里却格外舒坦。

        因救父亲,被刀捅穿了身子,离心脏只有两指宽,梁霄私下虽被夸赞是个孝子,却也被众位名医判定无法再习武,只能是个废人。

        何况梁家现在又正是被新皇责贬之期,另外两个儿子在戍守边境,被责令不允与梁将军见面。

        中林县的梁家,就是一块鸡肋,就是皇帝摆在这里供人嘲笑的。

        若非梁夫人出身忠勇侯府,自家老太爷和老爷也不会在意他们的。

        不过这个心思徐若瑾不知道,否则一定诧异那个受伤的冷面男,离开时如同一阵风,那不受伤时是什么样?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夫人礼送到了,寒暄两句便离开了。

        梁夫人待她前脚一出门,脸色便落了下来。

        看向身边的方妈妈,不由问道:“徐家的姑娘怎么样?”

        “人很不错,并不像徐家夫人那般市侩,不过她似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还向老奴表过谢意,谢谢少爷救了她。”

        梁夫人没有什么反应,沉默后又问起梁霄,“他人呢?”

        “不在府中,又去寻访名医了。”

        见自家夫人满脸愁容,方妈妈劝解道:“夫人,您就由着少爷去吧,好歹他也有个念想。”

        “终归亲事也得有个着落吧?前些天提了一句,他却说根本不愿,其实谁不知道他心里是嫣儿?幼时,他和嫣儿一对儿的玉如意的坠子,他到现在还留着呢。”

        “这些日子摘了。”方妈妈的话,让梁夫人无奈的叹气,“日子,就这么难熬吗?”

        徐若瑾接下来的日子分毫没有闲着。

        杨氏抽了疯,自定好成亲的日子后,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成亲的礼单,还有陪嫁丫鬟和陪房。

        出嫁时会有各府的女眷到闺院来添妆。

        好院子,杨氏自当不会分给徐若瑾,找来工匠,在徐若瑾现有的院子旁再盖上两间厢房和一个耳房。

        能不能用另外一说,起码让人看着不会丢了颜面。

        每日的叮叮咣咣,徐若瑾只能在早上跟随方妈妈习课时有点儿清净功夫。

        方妈妈每三天教徐若瑾一项技艺。

        并非是琴棋书画之类的雅致手艺,而是织、绣、中馈、酒浆等妇人活。

        对于织绣,徐若瑾大概明白了个道理,真的动起手来,除了把手上扎了无数个针眼儿窟窿外一无所得。

        而中馈之事便是操持家务的算账功夫。

        这对于徐若瑾来说并不难,连方妈妈也很惊诧她数算能力的厉害。

        今天要学的便是酒浆,这个时代家家都要藏酒,在外买的酒不如自家妇人动手的陈酿。

        徐若瑾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时代酿酒的法子。

        黄酒、枣酒、菊花酒,葡萄酒、桂花酒、五加皮酒都已经有了,只是酿造的法子还很简单。

        选材、熬汁调酒浆,每坛加醋和辅料,随后隔水煮开,封好坛口便算着日子等着喝。

        酿酒除却喝之外,还用于祭祀。

        大魏国对祭祀之事看的格外重要。

        祭祀所用的酒也都要精心酿造,不能去外面酒铺中买二钱银子一大坛的糙酒对付,那是对祖宗的不敬重。

        提及酒,徐若瑾忽然起了心思。

        或许也借着与方妈妈学习的由头,弄回来些药材,自己亲眼见一见?

        上辈子的药学知识如若不用,她始终觉得是个遗憾。

      第三十八章 酿酒

        学习了酿酒的法子,还需要亲自动手操练才行。

        请示过方妈妈,徐若瑾便拿了写好的料单子,又往上面写上一本药书的名。

        方妈妈虽点了头,却也告诫徐若瑾不要贸然行事,做药酒之前一定要与她商议后才行。

        自己是几把刷子,徐若瑾心里清楚的很。

        上辈子也不过是背过理论书籍,从未亲手实验、更没有临床经验。

        碧娘子上一次给的熏香渣滓她都没研究明白,对于药,她更加小心谨慎。

        做什么事都可胆子大,医药救人却必须胆子小,那可都是玩命的事,绝度不能疏忽。

        哪怕是做简单的药酒,她也一定学个精透再动手。

        拿了料单去找黄妈妈,徐若瑾要请她吩咐小厮出去采买。

        还没等走到主院,就看到徐子墨迎面走过来,远远看到徐若瑾,徐子墨立即招手喊着,“二姐,原来你在这儿呢。”

        “三弟找我?”

        自从王教谕不再教习他们二人,徐若瑾还没再见过徐子墨的面。

        徐子墨脚步太快,不由得气喘吁吁,“我院子里太闹腾了,想到你那里喝杯茶清净清净,你这是要去哪儿?”

        “我是要把料单子送给黄妈妈,让管采买的出去时为我带回点儿东西。”

        徐若瑾没想到徐子墨是来找他。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3: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