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唐高歌》-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怎么,这么简单也做不出,还想冒充读书人?”老头话音一变,厉声说道:“看我不把你们拉到见官。”

      见官?

      都说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自己人生地不熟,说不定未见官就先打三十大板,看着有些得意洋洋的老头,郑鹏眼珠转了转,突然往老头身后一指,一脸吃惊地说:“不会吧,那个小娘子光天化日之下没穿衣裳就出街?”

      还有这种事?

      老头闻言大吃一惊,忙转身去看,没有啊,身后空荡荡的,人影都没一个,更别说【创建和谐家园】衣裳的小娘子,等他察觉被郑鹏骗了,回头一看,正好看到郑鹏拖着绿姝,像两只惊慌的野兔般消失在一个路口的拐弯处....

      “这个兔崽子,有点意思,哈哈哈....”郑鹏跑了,老头也不生气,反而冲着郑鹏消息的方向呵呵一笑。

      说完,又自言自语地说:“奇怪,那个小兔崽子,好像有点眼熟...”

      012 初战告捷

      没多久,距贵乡县北城门约二里处的一个驿亭里,郑鹏的字摊开始营业。

      “少爷,我们为什么跑到这里摆字摊,在城里不好吗?”绿姝有些想不明白。

      城里人多也热闹,商机自然多很多。

      郑鹏解释道:“位置好,竞争也多,最怕就是货比三家,因为我的年纪小,也是生脸,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弄不好还被别人以为是抢饭碗,还不如跑到这里碰碰运气。”

      绿姝这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饿不?”郑鹏突然开口问道。

      “饿。”绿姝摸了摸快要饿扁的肚皮,很诚实地说。

      “饿,就按我教你的做。”

      “是,少爷。”

      绿姝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大声叫起来:

      “大叔大爷们好,我家小郎君在这里开设便民字摊,可以读信、写信,起名字,为什么说是便民呢,我家小郎君说了,主要是历练一下,钱随便给,多少不论,没钱就是给点东西也行。”

      “来看一看,来瞧一瞧,写信、读信、起名,包你满意,不满意不要钱。”

      “便宜啊,钱随便给,不给钱给东西也可以。”

      这年头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遍地是不识字的文肓,读书人地位很高,普通百姓平日要给孩子起个名字,还得恭恭敬敬带着礼到当地读书人家里,请他们给起名,礼轻了人家的脸色还不好看。

      听说钱随便给,不给钱也行,低价促销很快就带来了第一笔生意,一位穿着圆领麻布袍子、头发白了大半的老者小心翼翼地说:“小郎君,小老有一封远房亲戚寄来的信,身上没带钱,只有三个鸡蛋和一个馒头,不知能不能帮忙读一下信”

      郑鹏和绿姝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里都有惊喜:现在饿得快要晕倒,别说还有鸡蛋,就是给一个馒头都干了。

      “当然可以,老丈,坐下说话。”郑鹏强捺内心的激动,面带微笑地说。

      读书人就得有读书人的样,不捏一下架子,人家还以为自己没能耐。

      信不复杂,郑鹏大声读给老者听,一些涩暗难明的词,还耐心地解释,老者连连点头,末了还替他写回信,旁围观的人也暗暗称赞:

      “这小郎君真是不错,讲得清晰明白。”

      “人家可是秀才,这有什么难的”

      “你们看,小郎君的字写得真好。”

      “比城里的那些先生好多了,要知道那些先生多是不拿正眼看人,问多几句还要训人,这位小郎君说得详细,还彬彬有礼呢。”

      “要是我家那不孝子有这小郎君一半好,我这老骨头就是埋到土里也安心了。”

      在一旁打下手的绿姝听到这些话,有些崇拜地看着自家少爷,嘴角露出一丝骄傲的微笑:自家少爷,就不是普通人。

      不到二刻钟,听读完信,又拿着一封回好的信,老者留下鸡蛋和馒头,再三道谢后心满意足地走了,到城里,读信加上回信,润笔费至少要十文钱,而馒头和鸡蛋加起来最多值三文钱。

      老者一走,郑鹏马上拿起馒头一分为二,把一半往嘴里塞,另一半递给一旁的绿姝。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漏下她了。

      绿姝呆了一下,没想到自家少爷这么饿还分自己一半,回过神忙说:“少爷,你先吃,绿姝还不饿。”

      “让你拿就拿,罗嗦什么”郑鹏有些不大高兴地说:“不吃饱,哪有力气替本少爷吆喝?”

      郑鹏话里有责备的语气,可绿姝却能感受到当中的那份关爱,欢天喜地接过有半块馒头,感激地瞄了郑鹏一眼,然后一脸幸福地吃下去。

      馒头不大,几口就吃完了,吃完看着吹着口哨整理纸张的郑鹏,绿姝好看的嘴角微微向上翘:少爷就是笨,骂人一点也不凶,他自己不知道,虎着脸的时候有点可爱。

      正在想入神的时候,突然传来郑鹏的声音:“绿姝,还楞着干什么,继续吆喝找客人啊,我们还没有脱贫呢。”

      “是,是,少爷。”绿姝应了一声,然后劲头十足地叫起来。

      第一桩生意做成,很快就迎来第二桩生意,这次是一个姓黄的老伯。

      “小郎君好,小老想让小郎君费费心,替我家孙儿起个名字。”出于对读书人的尊敬,黄老伯对比自己小得多的郑鹏行了一礼,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

      “老伯贵姓”

      “不敢,小老姓黄。”

      郑鹏摇头晃脑说:“俗话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这名字是很重要的,不能乱起,劳烦老伯把你孙儿的生辰八字说一下。”

      黄老伯一听,眼前一亮,神色更加恭敬:“没想到小郎君还知晓这么多,看来小老是找对人了。”

      说完,便把自己孙子的生辰八字小声地说出来。

      在年历上,华夏有一套独特的历法,十二生肖代入年份中,再配以天支地干,还要注意五行,黄老伯原先还抱着试试看的情绪,一看到郑鹏说得头头是道,态度更得更恭敬。

      听完生辰八字,郑鹏掐指一算,然后说:“令孙儿五行属金,缺土,都说土生金,名字要有土才能旺,让我想想。”

      Æ¬¿Ì£¬Ö£ÅôÔÚÖ½ÉÏдÁËÒ»¸ö´ó´óµÄ¡°Æè¡±×Ö£¬Ö¸×ŶԻÆÀϲ®Ëµ£º¡°Àϲ®Äã¿´£¬Õâ½ÐÆè£¬ÓÐÌïÓеأ¬¿Ï¶¨ÄÜÍúÁîËï¡£¡±

      “畦”黄老伯看了一下,很快眉开眼笑地说:“好,好,好,这名字好,小郎君真是渊学多才,太好了。”

      一边说,一边掏出钱袋,直接拉开袋口,把里面钱全倒出来,大约有七八文的样子,恭恭敬敬放在石桌上:“小郎君,这是小老的一点点心溻,请你万万不要嫌弃。”

      本来想给一二文意思一下,可是这名字起到他心坎里,一高兴,就全倒了出来。

      铜钱啊,看看黄澄澄的五株钱,身无分文的郑鹏不由眼前一亮,几天身无分文,看到这黄澄澄的铜钱,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就是瞳孔都有点收缩,估计这是传说中的见钱开眼吧。

      本想谦让一下,一旁的绿姝眼疾手快,生怕黄老伯反悔一般,一下子收起,笑脸如花地说:“替我家小郎君谢过老伯。”

      “不谢,不谢,小郎君不嫌弃就好。”黄老伯高兴地说。

      等黄老伯走后,绿姝两眼冒着精光,高兴地又把铜钱数了一遍,这才小声问道:“少爷,你怎么认识那么多的”

      “易经先生有教啊,计算一下就行。”

      “少爷真是厉害,一个名字,那黄老伯高兴得把钱都倒出来了。”

      有了黄老伯的效应,都不用吆喝,很快一个姓赵的中年人主动坐下.......

      傍晚太阳快要下山,驿路的人越来越少,二人这才有些不舍收起摊子,忙着往县城的方向走,得赶在关城门时入城,外面又冷又不安全,还是在城里安全点。

      “绿姝,我们赚了多少钱”

      “回少爷的话,我们现在有五十二文钱,三斤米,还有鸡蛋、肉干、青菜、瓜果等一筐。”绿姝眉开眼笑地说。

      钱数了好几次,铜钱上都擦得发亮,很多人选择用瓜果等东西酬谢,足足装了大半筐,连买米买菜都省下。

      这下可好,早上还想着有个馒头就满足,晚上可以大吃一顿。

      少爷真是厉害,不少客人看到他那么年轻,刚开始时还有些小看,可在少爷三寸不烂之舌的努力,一个个都是面带笑容离开,有一个大方的大叔,还送了二人一条三斤多重的肉干。

      回去的路上,绿姝兴致很高,边走边问:“少爷,你真是厉害,起的名字个个都说好,对了,你为什么有替黄老伯的孙子起名黄畦”

      “庄户人家,最大希望是有自己的田地,畦字有田有地,老人家自然喜欢了。”

      “赵姓的那位大叔呢,为什么替他儿子起名赵展鹏呢”

      “很简单,姓赵的大叔虽说也是庄户人,可是他穿的衣服是绸的,说话也得体,家境应该不错,这种人家,目光不会仅盯着田地,更希望儿孙出人头地,有个鹏字就是鹏程万里,光耀门楣。”

      “少爷,你真的太厉害了,我还怕你应付不来呢”

      “这有什么难的,只要观察仔细一点,投其所好,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回到家,不用郑鹏下令,绿姝很自觉淘米做饭,本想省一点用,炒个鸡蛋和青菜就算了,可郑鹏不管,说要好好庆祝一下,累了一天,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让绿姝把肉干切了一大半去做菜。

      绿姝自小跟着父亲在外面流浪,别看她年纪小,可是厨艺却不差,炒的菜色香味俱全,饿急了的郑鹏也不客气,拿快筷子就风云残云,吃了一个肚皮圆才放下筷子。

      “少爷,你慢点,来,先喝口水。”绿姝等郑鹏喝完,细心送上一碗水。

      ºÈÍêË®£¬Ö£ÅôÊæÊæ·þ·þ´òÁËÒ»¸öàã¬Êæ·þµØ¼ÜÆðÁ˶þÀÉÍÈ¡£

      现在郑鹏才明白“百万家财,不如一技傍身”的道理,前世算是薄有积财,可一文也带不来,现在还靠着知识来赚钱。

      013 意外的惊喜

      伺服完郑鹏,绿姝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道:“少爷,明天我们还去摆字摊吗?”

      “你说呢?”

      “去!”绿姝很肯定地说。

      除了半筐瓜果,就只有52文钱,这点钱什么也干不了,没有收入来源的二个人,差不多是手停口停,积谷防饥的道理绿姝还是明白的。

      只有饥饿过,才能体会食物的甘甜和温饱的幸福感。

      郑鹏呵呵一笑:“那行,到时不要叫累就行。”

      “少爷不累,绿姝也不累。”

      一连三天,郑鹏和绿姝都是早早去摆摊,然后在关城门前回城,有了前面的经验,生意还算不错,手上的钱攒到了三百多文,有了钱,郑鹏给绿姝买了一床新被子。

      不是绿姝有意见,而是郑鹏怕自己按捺不住,哪天变成“禽兽”了,要知绿姝可是一个小美人胚子,对自己不设防还百衣百顺,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第四一早,绿姝准备了干粮和水,边等郑鹏起床边收拾东西,准备去城外摆字摊。

      “绿姝,不用收拾,今日不去摆摊。”郑鹏起床,看到准备就绪的绿姝,语出惊人地说。

      “啊,不去少爷,我们不去赚钱了”绿姝有些吃惊地说。

      干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去了呢

      郑鹏摇摇头说:“这样来钱太慢,恶意降价抢别人饭碗,容易招人怨恨,再说我发现生意越来越差,现在书信不多,舍得花钱在这方面的人也少,我们捡来的笔墨纸也快用完,估计很难再去郭氏书院捡,是时候换个赚钱的法子。”

      摆字摊只是权宜之计,每天说得口干舌躁就那么一点小钱,继续摆下去生计不是问题,想有出息就难了。

      有点像温水煮青蛙,一旦在平凡的生活前面磨耗完进取和雄心,以后就只能做一个围绕着柴米油盐打转的人,郑鹏二世为人,前世太过普通平凡,这辈子可不想再过得窝囊。

      郑鹏的话犹如一盆冷水,一下子浇灭了绿姝去摊字摊的热情,闻言纠结地说:“少爷说的是,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小小的字摊上”

      说完,又自我安慰地说:“这样也好,昨天我看到平日在城隍庙摆字摊的人到驿亭转,目光有些阴森森的,要是他找人来捣乱就不好了。”

      不知为什么,绿姝心里突然有一个想法:要是自己每天陪着少爷一起摆字摊,一起早出晚归,有说有笑一辈子,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可惜.....

      郑鹏拍拍身上的衣服,大手一挥:“说得有道理,小字摊咱不摆了,本公子就不相信,这么大的一个贵乡县,,看能不能找到赚大钱的商机。”

      再次踏上熟悉又陌生的元城县城,和上次不同,三天前到这里,是为了填饱肚子,很多地方都没有细看清楚,现在不愁温饱,可以慢慢地观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