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有人说郑老爷子是郑瞎眼(睁瞎眼),这把郑老爷子憋屈得差点没吐血。
桌面放着一张纸,纸上工整地抄眷着三首诗,正是昨晚郑鹏所作,看着那张纸,郑老爷子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当日要是不把郑鹏赶出家门,还说得那么决绝,今日也不会.....
郑元兴一听似有转机,知道老爷子不好说,小心翼翼地的说:“耶,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现在鹏儿已改过自新,还那么用心上进,不如...让他回家吧。”
郑鹏不再是当日那个败家子,现在买奴置宅,卤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最重要的是,不知他哪来的好运,不仅和郭府走得近,还跟崔希逸称兄道弟,郭府的叔翁、国子监前任祭酒都对郑鹏赞赏有加,也就说郑鹏前途一片光明。
要是郑鹏回家,顺便把那些资源也带回家,元城郑氏就真的家业兴旺了,这样一来,郑元兴的两个儿子,也有更多的选择。
作为商人的郑元兴,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郑元兴话音一落,坐在旁边的郑元业阴声怪气地说:“老三,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觉得,最先要做的,就是看看大房,特别是郑鹏那小子这些年从家里弄了多少钱,被赶出家门,转眼就花三十贯买了一个美婢,三十贯啊,我们元城郑氏,买一个丫头片子花几贯钱也得再三考虑,阿耶当日严令谁也不许资助他,钱哪来的?”
“老二,你这话什么意思”郑元家性子有些懦弱,可不代表他没脾气,闻言马上反驳:“帐房某从没沾过手,你说大房弄了钱,今日你找不出证据,某跟你没完。”
郑元业有些语塞,不过他很快说道:“大哥,那你说说,你的好儿子在路上,眼也不眨就花三十贯买了一个小美婢,这事老三在贵乡也确认了,钱是哪来的?”
郑家设有帐房,郑元家是不经手,可他是长子,又是读书人,除了月例,老娘没少给他偷偷塞钱,老爷子一只眼开一只眼闭,郑元业不敢当着老爷子说出,于是死死咬着买小美婢的事不放。
还在路上,当时还没摆字摊也没卖卤肉,就是想说是挣来的也不通。
郑元家哪敢说妻子偷偷在换洗衣服塞金叶子的事,有些期期艾艾地说:“这事我也不清楚,说不定是路上捡的呢。”
“捡?”郑元业冷笑道:“哪有这么好捡,还一捡就是几十贯呢,我的好大哥,你告诉我哪里有得捡,让我也捡几贯,孝敬耶娘也好。”
看到二人闹翻,郑元兴连忙劝道:“两位兄长不要吵了,怎么说也是自家人,鹏儿是有错,可是他能改,我们也得能给他一个机会,说什么也是血浓于水啊。”
“三叔,这话小侄倒不敢认同。”郑程突然开口说道。
“程儿,你这话什么意思?”
郑程振振有词地说:“祖父大人吐个唾沫就是个一个钉,说出的话,岂能轻易收回,这不是陷祖父于不义之地吗,依某看,派人去郑鹏的宅子和钱财收了,就当是他补偿这些年的亏空,这是我们郑家的家事,就是到官府打官司,咱也不怕他。”
本以为郑鹏日子过得艰苦,没想到人家抱美婢住豪宅,呼奴喝婢,和达官贵人眉来眼去,郑程眼都红了,他不想郑鹏回来,因为郑鹏一回,这里也就没自己什么事,要是郑鹏做了家主,以自己和郑鹏的矛盾,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郑程故意挤兑老爷子,让他不好开口同意郑鹏回来,还怂恿老爷子去抢夺郑鹏的家业。
真抢回来,有一笔横财可以受益,就是抢不到,也可以加深郑鹏和元城郑氏的矛盾,自己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可以说一石二鸟。
郑老爷子同意郑元业和郑程去看望郑鹏,其实心里还放不下这个嫡孙,可还没开口,就让郑程变相堵住了嘴巴。
当日说得那么决绝,现在想改变主意都有些难,谁希望自家儿孙在外面流浪,何况是一个很有希望能中兴家族的人才。
“老四,你有什么意见?”郑老爷子心里有些后悔,可他还是面不改色地说:“一直没听你说话,有什么话就直说。”
都赶出去,声明不来往,可现在还开家庭会议,其实用点心都知老爷子有那么一点意思,问题是三房立场不够坚定,大房说话不够硬气,三房和大房加起来对付二房隐隐还落下风,于是老爷子把目光投向一向安份守己的四房。
郑元旺有些惊讶,没想到老爷子会点名让自己发表意见,这可是很少有的,家里有什么事,都是老爷子一言堂拍板,大房、二房、三房最多提供一点意见,自己还是第一次受到重视呢。
“耶,你拿主意就行,孩儿全听你的。”郑元程很快说道。
说了等于没说,郑老爷子突然发火道:“好了,某说过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郑鹏一事,以后不要提,没混出名堂,别想回这个家,没有证据,也不能指证他偷了家里的钱,就这样吧。”
人活一张脸,自己做长辈的,凭什么跟一个小辈认错?
天地君亲师,别说郑鹏现在混得好,就是他当了一品大员,还是元城郑家的人,还是自己的孙子,见了自己还得低头。
明知自己有错,可郑老爷子就是不认。
郑元家本想替郑鹏说几句好话,可郑老爷子一锤定音,心里有些不甘,可一看老爷子的脸阴得快要滴水,还是知趣地闭上了嘴巴。
郑元兴摇摇头,暗自叹了一口气,郑元旺有些无所谓,只有郑元业、郑程父子面露喜色。
然而,郑元业父子还没笑完,老爷子突然发话:“年过完了,是时候收心,老二,家里就你最空闲,小程的先生回家过年,托人说要晚几天开课,你们两个帮忙下田干活,一年之计在于春,得为春耕作准备,哪个敢愉懒的,看我不折了他的腿。”
郑元业和郑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很快变成两张苦瓜脸......
085 高兴就好
仲岛更热闹了。
在郑鹏的建议下,卤肉采取降价走量的策略,需求本来就旺盛,兰亭会后,一条吃卤肉吃出一个才华横溢的第一才子的传言,连带读书人都鼓动了,原来受到偏见或买了只能偷偷吃的卤肉,变得高大上起来。
对读书人来说,一壶酒、一包卤肉就是最好的享受,让卤肉的生意进一步提升。
读书人也有馋的,吃着觉得好吃,为了多吃点,没事也夸大功效,让不少长辈屁颠颠掏钱抢购,希望自家也“吃”出一个大才子,销量的激增促使规模的扩大,郭可棠一下子又补了一出去,明白吗?”
“是,郭老伯所言极是,晚辈一定守口如瓶。”
很少看郭老头这么正经,郑鹏看到也不敢开玩笑,一脸郑重地答应。
四人说了一会,很快就各自散了。
接下来几天,郑鹏有空就往仲岛跑,主要是看新式印刷的进展,不时指点几下,还要照看卤肉加工坊开发新品种的情况,每天早出晚归,日子倒也过得充实。
郑鹏过得充实,可是专职充当护卫的阿军最近有些异常,不仅身上多了一把横刀,郑鹏每次出门,阿军还要多叫二个健奴跟着保护郑鹏。
一连几天都是风平浪静,郑鹏觉得可能是阿军神经紧张,让他放轻松点,可每次阿军都不听。
由他吧,郑鹏也不在意。
你高兴就好。
086 张九龄的郁闷
贵乡县变得越来越红火,然而,贵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在大唐广阔的疆中,比贵乡繁华的比比皆是,无人敢否认,大唐最繁荣的城市是长安。
长安是大唐的京师,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华夏古代最大的都城,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达到:“众位卿家免礼,朕看到今日天气还些寒冷,让御厨做了些羊肉汤给各位卿家暧身。”
生于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的李隆基,现在正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黄金阶段,在人生的黄金阶段登上帝位,可以说李隆基已到达了人生的巅峰,而李隆基也没有辜负上天给他的机会,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为了收拢人心,不时赏赐一些小福利。
一碗暧身的羊肉汤不值几个钱,却可以暧臣子的心。
皇帝亲自送汤来了,做臣子的自然感激涕零,连连谢恩,恨不得当场掏心窝子来表忠心。
正当宫女准备派发汤水时,突然一阵风吹来,风在房间内打个卷,把一张纸吹起,最后慢慢落在玄宗李隆基的脚边,当看清那张纸时,张九龄脸色一白:不好,那张纸正是自己刚刚欣赏那张,皇帝来得突然,自然没准备,来不及收好,也来不及用镇纸压住,给风吹了起来。
“嗯,这是哪位卿家的?”李隆基是一个亲易近人的君王,随手捡了起来。
“陛下,臣有罪。”张九龄吓了一跳,连忙躬身行礼。
“原来是张拾遗的,不急,朕这就...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好诗,好诗,等等,这字也挺特别啊。”李隆基正想还给张九龄时的,无意中看到那诗句和字,楞了一下,马上仔细看了起来。
李隆基一开口,几个站得近的大臣忙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玄宗李隆基手里的字,片刻之间,现在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这诗绝了,绝对可以名流千古。”
“绝句,千古绝句,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一首千古绝句。”
“天啊,你们看,这笔的笔法,刚劲飘逸,这是哪门哪派的字,某可从没见过。”
“某也没见过,哟,有名字呢,郑飞腾?哪位?”
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摇头晃脑读起纸上的诗来,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围了上来,连新鲜甘美的羊肉汤都没人顾上了。
看到现场秩序都乱了,李隆基把字帖一折,塞入袖筒中,然后干咳二声,示意众人静下,这才笑着对张九龄说:“没想到张卿家才高八斗,就是字也不拘一格,不错,不错。”
张九龄一听,知道玄宗误会,连忙解释道:“皇上,诗和字,都是出自魏州一个名叫郑鹏的小秀才,某也是收藏他的一张字帖,并不是微臣所作。”
郑鹏?这个名字倒有趣。
玄宗知晓音律、好书法,闻言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说:“好了,现在是当值时间,众卿家用过羊肉汤后,继续办理公务,来人,回宫。”
来得快,去得也快,张九龄有些纠结地看到到玄宗在恭送声中渐行渐远,带走的,还有自己那张字帖,有心想要回,可怎么也开不子这个口。
敢找皇上追讨东西,不要活了?
087 家门惊魂
郑鹏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字有一天会出在大明宫,还被玄宗李隆基带走欣赏,不过郑鹏觉得自己已经活在梦中。
住上园林式的豪宅,身边有如花美女相伴,每天都是睡觉睡到自然醒,钱财也不缺,真去数那堆积如山的铜钱时,数到手抽筋绝对没问题,最重要是没人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空到仲岛转转,无聊和绿姝、小音打打牌,兴致来了让郑婶弄上一桌美食慢慢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就是快活不知时日过。
羊肉和鸡肉的卤制方法已经成型,在积分鼓励制度的鼓动下,卤肉加工坊的奴隶一个个卖力干活,千方:“知你身手不错,也许你躲得开,可你家少爷能不能躲得开,某可不敢保证。”
阿军脸色一白,握刀的手由于用力过猛,一直在颤抖着,最后阿军还是手一松,横刀掉在地上,发出“啪”一声脆响。
郑鹏感到,这一声脆响有点像自己心碎的声音。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方摸清了自己的底细,还毅然在城里动手,这事肯定不简单。
领头人冷笑一声,一挥手,马上有人冲上来把阿军捆个严实,嘴上还塞上破布拉了下去,也不知怎么处置。
088 神秘老头(求收藏、票票)
看到阿军被带下,郑鹏心里暗暗自责。
阿军早就说过情况不对,好像有人暗中监视,出入严谨了很多,而自己一直说他神经紧张,还劝他放松,现在看来,那是阿军的第六感,像他这样的练家子、从战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对危机的意识比自己强太多。
郑鹏有一种感觉,要不是怕伤着自己,阿军有机会逃出生天。
“走”一个黑衣人推了郑鹏一下,低声警告:“最好配合点,要不然,后果自己想。”
郑鹏连忙说:“配合,配合,不知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不,不用说”郑鹏想起那些杀人灭口的情节,马上抢着说:“某什么也不知道,各位好汉,看中什么只管拿,就当是某的见面礼,要是不够再想办法,再想办法。”
记看过一个小品,两人比惨,一个说最惨是人活着,没钱;而另一个则说比它更惨的是,有钱,人死了,此刻郑鹏深刻理解它的意思。
“兄台,厨房里有陈年美酒还、上好的卤肉,要不要尝一下?”
“对了,在大堂郭家老爷子送的新茶,味道还不错,给二位泡上一壶。”
“房间的柜子里,有崔希逸公子送的绸子,质量不错。”
“把脑袋提在腰带上也是为了财,对不对,要是出了命案,性质就不一样了。”
......
无论郑鹏好说歹说,还巧妙把郭府和崔希逸这两座靠山搬出来,可那两个押送的油盐不进,凭你说得天花乱坠,硬是一声不响,推着郑鹏往大堂的方向走去,最后把郑鹏按坐在一张椅上。
大堂内只点着一根蜡烛,灯光有些昏暗,郑鹏隐隐看到,有人在上首的位置端坐着。
就在郑鹏想提要不要多点几根蜡烛时,大厅内突然响起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你就是郑鹏?”
“是”郑鹏犹豫了一下,很快点头承认。
很明显,对方策划这件事很久,肯定是想了解的都查清楚了,跟他对着干没必要。
眼前这伙人,绝对不好惹,要知大唐虽说开放,游侠、书生可以佩剑行走,商贩也能带刀防身,但对杀伤力较大的武器,如陌刀、一石以上的强弓、强弩等,禁止私人拥有,光是门口那十多把对准自己的强弩,就看出这伙人的厉害。
要是普通小【创建和谐家园】,捞上一笔风流快活去了,哪里还在这里等着。
郑鹏感到,坐在自己对面、跟自己说话的人,从听声音应是一个老头,只是这老头不仅神秘,气场很大。
那人坐在哪里,不动,不说,可郑鹏却感到有一个强大的气场,这股气场强大到,郑鹏说话都有点不自然。
“你不害怕?”黑中的老人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