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亏他能面不改色说出这种话,对了,还说什么,喝花酒?
传出去,自家那头母老虎还不把自己撕了。
郭管家感到自己几十年的涵养快不够了,再谈下真得吐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少爷,郭管家呢?”绿姝拿着一盘点心出来,左右张望一下,忍不住问道。
郑鹏漫不经心地说:“走了,还走得真急,算了,省下一封红包。”
“少爷,那请柬是干什么的,有喜事?”
“喜事倒没有,装孙子的差事倒有一个。”郑鹏把请柬往桌面一抛,有些郁闷地说。
也不知到时上门要不要带礼......
唐时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唐朝的春节喜庆到了最【创建和谐家园】,以观灯为主,又叫灯节,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一向实施夜禁制度的长安,也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松禁,商铺可以通宵营业,人们可以彻夜狂欢,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盛况一时。
《朝野佥载w这样记载道“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书中描绘的盛世大唐依然向往膜拜。
贵乡县比不上京师长安,可是在华灯初时,游人如织花灯似海,除了官府组织的赏灯活动外,商家富户也自发制了很多灯笼挂在门口,为上元节添喜庆之余,也可以吸引人驻停欣赏,和过年时相比,还要热闹几分。
郑鹏坐在自家的马车上,看着外面花样繁多的花灯,还有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大唐少女,嘴边浮现一丝发自内心的微笑。
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大唐能在世界的东方创立一个如此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度而感到骄傲。
在大唐要做官,不仅要有功名,还得有人举荐,考得好不如举荐得好是常有的事,于是贵人云集的兰亭会成为读书人削尖脑袋也要往里钻的地方。
没功名可以追逐功名,有功名也可以涨名望,谁会嫌自己名望多的?
郑鹏对做官兴趣不大,在官场勾心斗角不如做一个舒心的盛世大富翁,再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招人妒忌就不好了,可郭老头就是不安生,派郭管家亲自来送请柬,想不去也不好意思。
于是,在上元节的傍晚,郑鹏还是收缀一下往郭府赶。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低调没错,可让人觉到清高自傲就不好了,郑鹏打定主意,一会坐的时候坐后一点,多听多吃少说,差不多就撤。
郭府这么重视兰亭会,估计饭菜不会差。
“少爷,到了。”就在郑鹏胡思乱想时,车厢外传来管家郑福的声音。
郑鹏挑起帘子一看,一眼就看到那个金漆大匾,在两排精致的花灯下显得光彩夺目,别的不说,光是那花灯就够架势,记得上次逛街时看过,郭府挂的,是一种叫八角琉璃宫灯,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等组成,上面还镶了珠玉,宫灯四周的图案经过精心设计,还请画师现场绘画,或是神话故事、或许美好祝愿,每一盏都各有特色,可以说高贵大气上档次。
花灯漂亮,价格也不便宜,少说也要十贯一盏,郑鹏数了一下,像这种规格花灯少说也有三五十盏,也就是说,光是门口花灯这一项花销,郭府就花了几百贯钱。
郑鹏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才是真正的豪门大族,像元城郑家,过年让仆人做了上百盏花灯,花费不足十贯,看起来也很热闹,但和郭府,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071 魏州第一才子
这么重要的日子,郭府自然重视,早早派了族中子弟在府门前迎接。
可以让他们多点历练,也可以趁机拓展他们的人际关系,可以说一举两得。
能参加兰亭会的人,不是成功人士就是走在成路道路上的人,每逢有人登门,负责迎宾的子弟都会笑面相对、快步相迎,有时为了迎一个客人,几个子弟争着去,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扩展人脉、拉笼关系的好时机,然而,当一个面带稚气的翩翩少年郎从马车走下时,却没人迎上来。
不是没人,门口就站着郭府的郭真和郭诚,看到马车停下,两人都作好上前迎接的准备,可他们看清来人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眼里还现出了不屑。
郭诚有些奇怪地问:“兰亭会,郑家小子怎么也来凑热闹,咦,大哥,你看他手里,好像拿着请柬。”
“没听说吗,好像叔祖父让大管家给他送了一张请柬,一个贱商也敢出现在这种场合,这么大的人,贵贱还不自知吗?”郭真小声地嘀咕道。
“好好的兰亭会多了铜臭气,这不是自砸招牌吗?叔祖父怎么想的?”郭诚郁闷地说。
郭真压低声音说:“叔祖父一向对可棠另眼相看,姓郑的和可棠关系不错,说不定就是我们这个好妹妹给他走的后门,哼,都说女生外向,手肘向外拐。”
郭可棠虽说是一介女流,可她一向精明、能干,还在财政大权上有很大的话事权,在郭府的地位比很多府上的小郎君还高,以致很多人对她不满,郭真和郭诚就是其中之二。
兄弟两人窃窃私语,对手持请柬的郑鹏视而不见,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郑鹏摸了摸鼻子,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最后还是自顾往郭府里面走。
料到这次郭府之行不受待见,没想到刚到门口就受到冷落。
狗眼看人低。
郑鹏心里有点不爽,不过还是脸色平静往里走,心里安慰自己说:算了,被狗咬了,还能咬回去不成?被没素质的人看扁,自个有素质,不跟他们一般计较。
还在考虑碰面时,要不要说上二句,没想到站在门口的郭真和郭诚突然动了,小跑着跑过来,眼里透着真切,脸上也挂上亲切的笑容。
难道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又或者刚才没注意?
郑鹏有些意外,刚想说句客套的话,没想到郭真和郭诚一左一右从身边走过,然后听到他们热切地招呼声:
“耀州兄、仲明兄,你们可来了,一路辛苦。”
“可把两位盼来了,快快请进。”
郑鹏扭头一看,只见郭真和郭诚拉着两个刚刚下车的少年郎亲切地交谈着,郭诚还细心替一个身材挺拨、剑眉星目的少年拂去肩上的雪末,好像他是迎接主人回家的下人一般。
“有劳两位久候,失敬失敬。”
“能参加兰亭会是某的荣幸,哪有不赴宴的道理,要打扰永真和永诚两位仁兄。”
永真和永真是郭真和郭诚的表字,要是猜得没错,耀州和仲明也是那两个少年的表字,可惜,郑鹏并不认识他们。
从郭家两兄弟表现的态度,不是非富则贵,就是才华横溢。
也懒得上前去找不自在,郑鹏摇摇头,自顾走了进去。
刚进到大门,差点和一个人撞上,郑鹏一看来人,没好气地说:“小刚,慌里慌张的干什么?
小刚是郭大管家的儿子,郑鹏和郭管家的关系不错,跟小刚也算熟络。
“郑公子?抱歉,抱歉”小刚面色一喜,连忙道歉:“我阿爹看到公子迟迟未出席,生怕公子忘了,让我去提醒一下,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公子,倒是省下一顿功夫。”
说到这里,小刚左右看了一下,有些疑惑地说:“公子,你一个人?”
每一个进府的客人,都会有郭氏子弟陪同,就是抽不出身,也会指派一名下人带路,而郑鹏是孤身一个人,感觉有点不太合情理。
郑鹏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淡定自若地说:“两个府上的小郎君有重要的客人要接待,某算是熟人,也熟悉,就不用找人带路了。”
小刚一听,大约猜到什么事,不过他没有吱声,走到大门向外张望二眼,好像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然后笑着对郑鹏说:“郑公子,小的给你带路,这边请。”
郑鹏和郭府走得近,可是不少小郎君对郑鹏态度很冷淡,还有人说郑鹏借故靠近郭可棠,想攀上郭府这棵大树吃软饭,不受待见很正常。
“小刚,那两人你认识?”郑鹏突然开口问道。
郭真和郭诚可是郭府的小郎君,虽说不是正房所出,可是地位也不低,可对那两个人的态度也太好了吧,以至郑鹏都有些好奇起来。
“郑公子,那两位叫洪仲明和孙耀州,洪仲明的姨夫是当任魏州刺史,而孙耀州更了不得,当年我们府上大翁还在世时,说他是魏州第一才子,孙耀州写过一首菊花赋,传到京师长安,都说下一次科考他必中进士,有朝中贵人放话,孙耀州中进士之日,就是收他为门下【创建和谐家园】之时,有贵人相助,就是想不飞黄腾达都难。”小刚细心的解释道。
一个是魏州的明日之星,一个有做刺史的姨父,难怪郭真和郭诚跑得那么欢快。
这两兄弟,一个名真,一个名诚,不知为什么,郑鹏觉得这名字有点讽刺。
“哦,原来是贵客到,理解,理解。”郑鹏有些自嘲地说。
小刚左右看了一下,然后小声地说:“郑公子,有句话小的不知该不该说。”
“说这话是看不起某了,有什么话,直说,不然以后别去我哪里白吃白喝。”郑鹏故意扳起了脸。
借着跑腿传话的便利,小刚可没少吃郑鹏卤制的卤肉,平常给郭管家的考敬,这小子也没少沾光。
“郑公子,孙耀州对府上的三小姐情有独钟,去年还找人上门提亲,不过被三小姐挡了回去,最近公子和三小姐走得近,听说他扬言要公子好看呢。”
郭府有三位千金,分别是可梅、可兰和可棠,前二位都已嫁作他人妇,只剩下郭可棠侍字闺中,说三小姐,就是说郭可棠。
尼玛,又来?
上次被崔希逸误会,自家的大门都被砸,崔希逸可是世家子弟中的大魔王,好不容易才对付了一个,现在又来一个什么魏州第一才子,自己是招黑体?
要是自己有那心思,去面对也没关系,可无端又拉了仇恨,还真冤。
郑鹏小声说:“哦,那崔公子对这位孙耀州没看法?”
上次郑程就是去郭府转一下,就被崔希逸打个半死,这个孙耀州敢找人上门提亲,崔希逸没意见?
“听说崔公子在他手上吃过亏,具体什么事小的也不清楚,总之郑公子小心就是。”小刚小心提醒道。
不会吧,崔希逸那呆霸王,也吃过孙耀州的亏,还找不回场子?还以为这呆霸王有多牛呢,原来也有治他的人。
郑鹏用手揉了揉眉心,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在郑鹏无言的时候,客套完孙耀州随口说道:“永真兄,刚才进府是哪位,好像有点面生,不知是哪里的少年才俊?”
“哪是什么才俊,就是一个卖肉的贱商。”郭真随口说道。
一旁的洪仲明皱着眉头说:“贱商?他来兰亭会凑什么热闹?”
郭诚解释道:“这事我们兄弟都不甚清楚,不过此人跟我们郭府有些往来,不知他是怎么哄得我们叔翁欢心,特地给他一张请柬,说句心里话,我们都不喜欢此人,兰亭会不就吟风诵月的吗,到时耀州兄好好教训他一顿,让他知道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来,不是什么热闹都能凑。”
孙耀州看着郭府的大门,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原来他就是郑鹏,有趣,永诚兄,放心,某会好好领教一下这位郑公子的才学。”
还想想兰亭会后再找郑鹏,看看什么人敢抢自己心爱的女子,没想到这个小贱商还敢出现在兰亭会,真是...太好了。
072 碰上本家人
“北皋黄少白到。”
“沙口集钱枫到。”
“贵乡县令陆明府到。”
郑鹏还没有到兰亭,就听到下人唱客的声音不断于耳,忍不住拍拍小刚的肩膀说:“某就不想被唱,绕过它吧。”
唱客就是有客人到的时候,仆人高呼一声,介绍来客的身份,方便宾客相互认识,也让熟人知道朋友上次好相见,当然,念到有身份的人参加聚会,也显示聚会的格调高,所以仆人唱到重量级人物时,会故意加重语气,像唱到陆明府时,声音明显比前面提高了几度。
这年头,就是唱客也是一门技术活。
郑鹏自知不受侍见,有心躲开,唱客这个流程也就免了。
都说大人物都会压轴出场,兰亭会刚开始不久,贵乡县的陆县令就来了,读书人把县令称为明府,刚才听到陆明府,这么早就来这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兰亭会的规格肯定很高。
“好的,郑公子,这边请。”小刚只是犹豫了一下,很快就同意了郑鹏的要求。
郑鹏是郭府的贵宾,这个要求微不足道,听他的。
很快,郑鹏在小刚的安排下,坐在外围的一张小桌上,一边享用着茶水点心,一边好奇的四处打量。
兰亭所在的位置,是郭府后花园的一角的假山上,假山不是观赏用的那种,而是层层向上,以假山顶上的兰亭为中心,通过桂花台、花之径、环碧廊层层环绕,可以说三步一景、五步一观,通过位置和空间的巧妙利用,左回右折,互相沟通,漂亮、实用、又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绝佳的【创建和谐家园】场所。
郑鹏听郭管家简单介绍过,设计园子的时候,除了请有名的大匠设计,还把华夏文化的“隐”和“叠”的理念加进去,让园林不仅仅局限于风景,还赋予它生命,有了生命,整个建筑群都鲜活生动起来,供人落坐的桌椅,都是能工巧匠用青石凿成,石桌有圆有方、有高有低,很有心思地和周围的环境相衬托,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就是地板也是用板砖与青砖加工,打磨光滑,拼凑针插不入,不得不说,郭府的后花园,是一个很值得一游的地方。
这就是豪门的底蕴,据说光是地板一项,花费就在过千贯之巨。
“某是车前韩为民,字若水,不知阁下尊姓大名?”郑鹏刚坐下,旁一个长得精瘦的少年主动打起招呼。
郑鹏忙回礼:“免尊,姓郑,单名一个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