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盛唐血刃》-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应道:“你怎么会借俞正阳的钱?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吗?”

      “哎!”一声叹息,流露出张延玉深深的无奈。“是家父借的钱,父债子偿,俞正阳做得也没什么错。”

      “令尊是?”

      “回爵爷,家父乃前朝四门小学直讲,现国子学书学博士。”

      看着陈应似乎不太明白,张延玉向陈应解释起来。这个四门学,可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小学,而是与国子、太学共隶书于国子监的三学之一,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为最高学府,而四门学则是专门培养皇族子弟的皇室学堂。直讲,就是教导皇室子弟的教授。而且张文琮品阶还不低,属于从六品京官。

      “原来张兄还是官宦之后!”

      “什么官宦之后,还不是穷困潦倒而。”

      “张兄府上出了重大意外?”

      张延玉摇摇头。

      陈应就非常奇怪,虽然大唐的官员俸禄无法与宋朝相提并论,不过在古代也是非常可观的。以陈应目前的官职,他是正五品,可以领俸料一百八十石,俸钱约四万三千钱,还有役钱六万钱加上六十亩职田,一年的收入约合后世人民币六十万左右。

      当然,身为六品官的张文琮收入要低点,不过一年的俸禄也相当三十三万人民币左右。这样的收入,虽然不敢说大富大贵,至少说衣食无忧。

      经过张延玉解释,陈应总算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武德元年九月的时候,张文琮写了一首诗“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不知道怎么了这首居然传到李渊的耳朵中,

      李渊非常喜欢这首诗,当时就赏赐张文琮六刀上好的宣纸,还有徽墨。这一下麻烦来了,张文琮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喜欢写字,笔不释手。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写完至少一刀纸。

      原来他用黄麻纸写字和松墨写字,张家倒还勉强供应得起。可是自从用了李渊赏赐的宣纸和徽墨,张文琮就一下子迷恋上了宣纸和徽墨,他非宣纸不用,也非徽墨不写,可是无论宣纸,还是徽墨,在这个时代,都属于奢侈品。

      刚刚开始,张延玉的母亲为了满足张文琮的需要,只要从牙缝里挤点钱给张文琮买纸墨,可是现在一刀宣纸需要一千三百钱,张文琮一天就会用光。原本清贫的张家在短短一个月间就被张文琮写字写光了。

      ÎÞÄÎ֮ϣ¬ÕÅÑÓÓñµÄĸÇ׾ͽ«¼Þ×±¸Ã±äÂôµÄ¾Í±äÂô£¬¿ÉÊÇÈÔÈ»ÎÞ·¨Ìî²¹ÕÅÎÄçýÁôϵĿßÁþ£¬¿ÉÊǼÒÀïÖ»ÓÐûÓÐÐûÖ½ÕÅÎÄçý¾Í»á·¢Æ¢Æø£¬ÕÅÑÓΪÁËÂú×ãÆä¸¸ÕÅÎÄçýд×ÖµÄÐèÒª£¬Ö»ÒªÏòÓáÕýÑô½èÇ®¡£

      然而【创建和谐家园】这个东西,不碰还好,只上碰上就会家破人亡。张延玉哪里有钱去还给俞正阳,只要东躲【创建和谐家园】。

      听到张延玉的诉说,陈应甚是无语。他想过张延玉或是因为家中有人生病或是因为烂赌,却实在没有想到张延玉居然是为了给他父亲买宣纸而借【创建和谐家园】。

      不过,按照张文琮这种玩法,一般人还真玩不起,别说他只是六品官,就算将来升到三品,年收入也折合百万了,可是唐代的物价非常低,铜钱的价值非常高。一贯钱折算下来,差不多相当于四五千块,也就算官居三品,也不过折合二百余贯,根本不够花半年。

      陈应只好抱着同情的眼光望着张延玉。

      陈应手中缺人,本想拉拢张延玉入幕,然而拉拢张延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官,就算将来开府建衙,也使不用起张延玉这样的人。

      除非,可以把宣纸的价格拉低。不过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陈应也没有这个精力。

      陈应发现自己府门前有几个人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梁赞看到陈应注意,就解释道:“这应该是哪家府上过来的眼细,要不要抓过来问问?”

      陈应摇摇头,多是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经过魏征一闹,整个长安更加嘉信自己就是李秀宁照的人,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想来找自己的晦气。至于柴绍,倒让陈应有点不满。

      既然你他娘的冤枉我,不如给你上点眼药。

      要说陈应对李秀宁没有感觉,那绝对是骗人的,不过陈应自负没有卫青的本事,要抱得美人归,除非他可以像卫青一样,成为让皇帝都要花大力气笼络的人。支援灵州李建成的动作一定不会太慢。所以留给陈应的时间不会太多,所以思来想去,陈应感觉应该临行去探望一下李秀宁。

      探望李秀宁,自然不能空着手去。不过陈应此时府里的礼单他早已看过,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出手的东西。事实上陈府虽然是长安新贵,不过这个新贵居然左右朝堂还为时太远。过来想要巴结陈应的几乎都是不入流的小官

      陈应走到门口,望着一名衣裳打了几个补丁,但洗得干净的瘦脸青年过来,此时天气寒冷,和这个青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我们这边没有人手去东市买东西,你帮我们走一趟,要多少脚钱?”

      “看你们买什么?”

      “你识字不?”

      “识得几个。”

      “那你等会儿,”陈应进屋写了一张单子交给他,“你看看,把这些东西买齐送来,让店家过来府里拉钱,你要额外收多少脚钱?”

      “东西不多,但是非常贵重!爵爷您要是没有时间去买,小的可以跑跑腿,让他们店家把货送来,供你挑选!”

      陈应一想这种办法最好,坐在家里等客人送货上门,这岂不是就相当于后世的美团外卖?

      等到晚上掌灯时分,四五个商家携带货物上门,陈应挑选了一只上好的和田羊脂玉镯,羊脂玉还是清朝乾隆时期慢慢炒作起来,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和田羊脂玉的价格并不贵,陈应挑选的这块,洁白无暇,色泽温润,手感极好。

      而且雕刻极为细腻,这样一块羊脂玉少数也要几十万起,然而在这个时代却不过两贯钱,在折算下来,也不及后世的十分之一。而且这一块绝对是纯天然的一等品。

      第九十二章李秀宁的愤怒

      除了这一只羊脂玉镯,陈应还购买了一盒装着四颗龙眼大小的珍珠,不过珍珠确实很贵,四颗珍珠,足足花掉六百贯。平均下来,一颗却要一百五十贯。不过最让兰儿不解的还是陈应居然花了十八贯买一头西施犬。

      一头牛不过六至八贯,一匹骏马也不过十二三贯,但是一只犬就花掉十八贯,惹得兰儿抱怨连连:“郎君,你要给平阳公主送谢仪,奴婢本不该多嘴,可是您却买这么一只没用的畜生,实在是太太”

      “太败家了吧?”陈应抚摸着这一只西施犬,西施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犬种,属于玩赏犬种,卖相非常好看,而且智商极高。这一只西施逞雪白色,长长毛发,大大的眼睛,脑袋不大不小,给人有一种非常萌的感觉。

      陈应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西施犬体型较小,依恋主人。适合家庭饲养。性情活泼,对主人十分忠实、信赖,没事的时候,抱抱它,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兰儿看陈应根本不听劝,就赶紧闭口不言。

      送礼,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陈应现在已经知道李秀宁其实跟柴绍的关系,根本不像史书上写的那样,而且僵得不能再僵了。现在的李秀宁,其实是非常寂寞的,陈应送她一只西施犬,就是想让这只西施犬可以排除李秀宁的寂寞,陪伴她打发无聊的时间。

      陈应又从府库里挑选了十匹上好的蜀锦,还有一些琐碎的礼物装上大车,朝平阳公主府走去。

      还没等陈应前去叫门,却见马三宝牵扯着出门。

      “陈郎君,你来得正好,正欲找你喝酒!”

      “那敢情好!”陈应道:“我先去见见平阳公主,回头找你!”

      大唐的局势在武德年间就好像是坐过山车。绝对够惊心动魄,先是西秦薛举大败李世民,宗罗睺威胁长安,搞得长安一日三惊,风声鹤唳。这边好不容易解决了宗罗睺,薛举死亡,西秦势微,结果旁企地又发动了叛乱,差点把巴蜀荼毒一空。

      解决了旁企地和薛举,突厥人又在灵州捣乱,还有王世充在潼关虎视眈眈。这边好不容易盼来了魏征代表李密商量入附,而杜伏威也有意投诚,大唐的局势刚刚逞现一片大好。

      结果李渊还没有睡几个安稳觉,这边刘武周又开始纵兵攻打汾州和晋州,并州大都督齐王李元吉与右卫将军宇文歆不和,双方相互弹劾,乱成一锅粥了。大敌当前,内部失和,乃兵家大忌,这边必须派一个可以压制得住李元吉的人物。

      本来有资格有威望压制住李元吉的人也不是没有,像裴寂,刘文静等元老大臣,都可以压制住李元吉,然而无论是裴寂还是刘文静,都无法抽开身。裴寂配合太子李建成需要完善法制,调配粮草,而刘文静则负责与魏征谈判。

      思来想去,李渊想来只有李秀宁可以抽得开身。

      李秀宁是李元吉的三姐,李秀宁别看幼年时的李世民和李元吉都非常顽劣,不过他们都听李秀宁的,李秀宁让李元吉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

      要说以往,李秀宁出镇太原的话,她绝对没有任何顾虑,收拾一下简单的行囊,随时可以出发,然而此时她心中却有了一个惦念的人,想走却不想走。

      今日从皇宫回来,李秀宁就有点魂不守舍,李渊已经跟她透过气了,太原是龙兴之地,绝对不能丢失。太原拥有精壮兵马三万余人,军粮预存足够支持三年消耗,支援太原,李秀宁只需要率领亲卫赶过去就行了。

      李渊准备罢免李元吉的并州都督之职,命李秀宁代之。李秀宁坐在寝室内心中忐忑不安,因为她同时听说李渊也有意命陈应为行军总管,率领东宫右率卫勋一府、勋二府,还有左武卫的两个府,共四个府四千八百人马支援灵州。

      相较而言,太原的压力并不太大,最让李秀宁担心的还是灵州。因为灵州直接面对的是突厥人,突厥骑兵来去如风,绝对不会坐视陈应顺利抵达灵州,也可以说散关以西,几乎长达一千六百余里的行军途中,到处都是伏击地点。

      陈应能应付得来吗?

      支援灵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李秀宁纠结了半天,也没有向李渊提出异议,不过返回来之后,李秀宁心中却又非常忐忑。

      就在李秀宁浮想联翩的时候,突然寝室之外传来一阵犬吠声。李秀宁不由得心中一紧,她刚刚想让翠儿去看看怎么回事,却听见陈应声音响起:“宝贝乖啊,不要让闹,以后这里就是你的新家了!”

      犬吠声慢慢停止了,发出呜呜声。

      李秀宁不想让陈应看到自己哀怨自怜的样子,深吸着气平静心情,过了片刻只是听着房门给“吱呀”一声的推开,李秀宁一颗心又陡然一惊,慌然抬头看去,就看见陈应笑盈盈的脸。

      此时陈应正抱着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犬,轻轻的抚摸着这种小犬的脑袋。

      “公主殿下,您喜欢吗?”

      陈应将抱着的西施犬朝着李秀宁身前一送。

      萌萌的西施犬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李秀宁看到这只西施犬的瞬间,就喜欢上它。

      然而,李秀宁喜色才上眉头,忧虑就又上心头。心中暗想:“他终是冷冰冰的唤我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似乎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一道鸿沟,想想自己的身份,李秀宁心里说不出的惆怅,指着案旁的胡床,也语气稍淡的说道:“坐下说话吧。”

      “怎么想起到这里来了?”

      “卑职给殿下送一个小玩物!”

      说着陈应从怀中掏出一张礼单。

      李秀宁大致一扫,发现这张礼单至少要上本八百余贯,李秀宁的脸色一冷,心中莫名奇妙的烦躁起来“你这是干什么?”

      陈应道:“感谢公主殿下援手之恩!”

      灯火摇曳着,李秀宁脸上浮现一层红润,也不知道她是娇羞,还是愤怒。

      陈应窥着李秀宁灯下那张妩媚的脸,那眸子又大又亮,眼睑的形状也是绝美,睫毛长而弯翘在轻轻的颤跳,然而李秀宁的胸口却起伏不定。

      陈应百思不得其解,李秀宁因为什么事情如此愤怒?

      果然,就在这个时候,李秀宁咆哮道:“你居然敢贿赂本宫,把本宫当成什么人了,带着你的东西滚出去。”

      陈应一脸讪然,愣在当场。

      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

      陈应也莫名奇妙,疑惑不解的望着李秀宁,不知道她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

      然而,陈应不知道的是,自从大业十三年柴绍丢新婚的李秀宁独自逃命,李秀宁在心里就留下了阴影,非常痛恨那些没有担挡的男人。所有平阳公主统领过的部曲,都非常清楚,在战场上如果有将士露出胆怯或畏战逃跑,平阳公主根本不用督战队,直接拔刀砍人。

      所以对于没有担挡的人,李秀宁从来都是不假颜色。当李秀宁看到陈应高达六七百贯的礼单时,不由的火冒三丈。她瞬间只想到一种可能,陈应向她送如此厚重的大礼,目的就是想推掉支援灵州的差使。

      去灵州支援,不仅风险大,而且一路上非常辛苦。看着陈应细皮嫩肉的样子,肯定是不想吃这个苦。

      遇到柴绍,她别无选择。她与柴绍的婚姻,她做不了自己的主,当李秀宁遇到陈应的时候,还以为遇到了自己的良人。然而事实上陈应也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物。想到这里,李秀宁心中不由得一痛。

      突然,李秀宁俏脸变成狰狞起来,竭斯底里的吼道:“滚出去,不要让本宫再看到你!”

      陈应也不知道李秀宁怎么的公主病犯了,一股子邪气直窜脑门,正要作,却见李秀宁在灯光下里盯他看的冷峻眼神跟以往大不一样,愣了愣,心里终是明白李秀宁主、他是臣。

      仕于公曰臣。礼记礼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指男隶。陈应终究还是臣,还是君主之仆。他淡淡的道:“即然公主殿下不稀罕这些阿堵物,陈应也不用在这些碍眼了!”

      说着,陈应抱起那只雪白俊俏可人的西施犬,朝着门外走去。

      陈应走的时候,非常坚决,就连马三宝要拉他一起喝酒,他就直接推掉了。

      经此一事,更加让陈应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混成一个人样。别说一个公主,就算是皇帝也休想给自己甩脸子。

      回到府邸,陈应蒙头大睡,直到翌日的日上三杆,陈应这才悠悠转醒。陈应就是这点好,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蒙头睡上一觉,次日肯定会满血复活。

      简单洗漱之后,陈应看到兰儿抱着那只西施犬,小心翼翼的道:“郎君,能不能别杀小白吃肉?”

      “吃肉?吃什么肉?”

      陈应有点莫名奇妙。

      看着满车财帛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兰儿是非常高兴地的。兰儿道:“我听上说这种小犬肉滚上三滚,神仙都站不稳!”

      “别听人家瞎说,这一只西施犬可以买上三五百只羊,谁能吃得起来!你要是喜欢的话,就送给你了。”

      “谢谢郎君!”

      这只西施犬实在是太漂亮了,别说是兰儿,就算是陈应也是非常喜欢。

      还没有等陈应吃过早饭,东宫内侍一个叫钱小五的奉太子口谕,召陈应入宫议事,陈应不敢怠慢,拿起两个馒头,跟着钱小五朝东宫走去。这个时代的馒头不同于后世的馒头,准确的说,应该是包子,里面有肉馅的。不过陈应不食羊肉的腥膻味,陈府的包子都是用大肉馅做的。

      一路顺利来到东宫,李建成对陈应倒没有客气,在用餐的暖阁里接见陈应。李建成道:“来,来,来,没用早饭就坐下来喝碗粥。”

      陈应也不生分,坐下来让边上侍候的宫娥帮忙盛了碗小米粥吃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4: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