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多谢了,真是多谢了!”王洵简直佩服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接过薛景仙的谋划文稿,牢牢地抱在了胸口处。“如果早结识薛老哥几年就好了。王某也不会笨到连得罪了谁都不明白的地步!”
“早几年,薛某还未必能入诸位法眼呢!”薛景仙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讲了一句大实话。“好了,别跟薛某假客气了。抓紧时间背熟了它,然后去找封帅请缨。你们几个一走,薛某继续留在军中也没什么意思了。干脆,咱们打着护送我回转的由头,一道离开小勃律。在路上趁没人注意时再各奔东西,估计能骗过边令诚那老贼!”
王洵点头受教,然后赶紧坐下来,重新拜读薛景仙的谋划。遇到不解或者觉得有待商量之处,便主动向对方求教。薛景仙也是难得不需设防地与人交往一回,故而非常乐于出言指点,往往在说着一件事情的同时,又想起新的隐患来,再度临时补充入谋划文稿中。二人一个学,一个教,不知不觉,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待王洵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其中精髓,外边的天色便已经擦黑。除了宇文至还强打精神在旁边陪着外,其他众人早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看我,居然耽误了大伙这么长时间!好在寝帐中还偷偷藏着几坛子好酒,不如薛兄就在我这边随便吃些!”王洵歉意地笑了笑,起身邀请薛景仙一道就餐。薛景仙却没心思再逗留,笑着推了他一把,低声数落:“真没眼色。不知道老兄我那边还有佳人等着呢!咱们各自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不陪你,你也别送我。”
说罢,自己笑着出门,扬长而去。
王洵冲着薛景仙的背影连连摇头,然后拉着宇文至走回寝帐,将谋划文稿郑重交给他,“你好好过上几遍。这薛老哥,可真不是个一般人物!至于晚饭,就在我这里将就着对付一口吧。”
“有本事同时脚踏太子和杨国忠两只船的,可能普通得了么?”宇文至笑着将文案接过去,小心放在桌案一角。“你呢!看着样子,准备现在就去找封帅请缨么?”
“嗯!免得他再因我的事情而为难!”王洵笑着答应了一句,然后开始对着寝帐中的铜镜子,麻利地收拾行头。
正四品中郎将的常服很打扮人,再加上他心中已经有了主张,态度从容。很快,镜子里边就出现了一个英姿勃勃的身影。肩膀还不够宽,但已经非常结实。身材在武将堆中算不得高,然而胜在腰杆始终挺得笔直。曾经充满稚气的脸上,如今已经有了几丝风霜之色,但阳光还在,眉毛从鼻子中间一直延伸向两个鬓角。
这就是现在的自己。王洵向着镜子中的人影摇了摇头,轻轻叹气。如果不是今天被宋武无意间戳破的话,他可能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现实中屡屡遭受挫折。人都有长大的时候,父辈的余荫不可能永远都罩在头顶上。如果始终没勇气来独自面对现实的话,也许更多的磨难还要等在正前方。
“怎么了,你?”见王洵一反常态地站在镜子前顾影自怜,宇文至忍不住皱着眉头追问。
“没什么?我把自己给丢了,又找回来了!”王洵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回应了一句。然后抓起猩红色大氅披在肩头,转身出帐。
注1:中书舍人在唐代负责制诏,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故而官职不高,权力却非常显赫。
第四章 社鼠 (六 下)
封常清也正在为大军行程被阻的事情而烦恼。闻亲信禀报说王中郎将求见,立刻想都不想地信口回应道,“让他回去老实待着!别来烦我!慌什么慌?在安西军这一亩三分地界,只要老子不死,没人有胆子碰他半根寒毛!”
“诺!”替王洵传信的亲兵闹了个大红脸,闷声作了个揖,转身退下。还没等走到屋子门口儿,却又被封常清从背后叫住,“行了,让他进来吧。老夫且问问这糊涂小子,什么时候又惹到了边令诚那厮?”
他正在气头上,故而根本没注意自己说话的声音有多高。站在门外的王洵却不小心听了清清楚楚。接到亲兵的吩咐,先冲对方笑了笑,以示歉意,然后快步走到封常清面前五步左右站好,做了一个及地长揖,“糊涂晚辈王洵,见过封节度!傍晚来访,给节度大人添麻烦了!”
“行了!”封常清从王洵的话里听出了调侃之意,有些尴尬地轻轻摆手,“别在老夫面前耍嘴皮子了。你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家伙!说吧,这么晚了找我什么事情?!”
“晚辈岂敢!”王洵笑着直起身,然后将声音稍微压低了一些解释道,“晚辈今日听封四叔说,有个大食小子居然斗胆学玄皋,心里十分不服。所以便打算向封四叔讨个将令,也去葱岭之西走一趟。一则么,可以换个角度探听一下大食那边的军情与民情。二来,还可以顺便联络岭西各国,协助我安西军共击大食!”
“你想效仿班定远?!”话音刚落,封常清的眉头立刻竖了起来。“你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二十不到,就急着觅封侯了?忙什么?难道还嫌在老夫帐下升得太慢!”
“晚辈哪敢跟古人相比!”王洵又笑嘻嘻地作了个揖,低声解释,“晚辈半年来连升四级,已经快得让自己都头晕了。至于斤两,四叔不会觉得,晚辈连那个大食骗子都不如吧?若论年龄,那假冒的大食使者,岂不跟晚辈差不多大?凭什么他一个化外蛮夷能做的事情,我大唐男儿反倒做不得?!”
“他那是打败仗,没办法,只好死中求活。偏偏姓边的正需要一个借口擎肘老夫,所以才得了手!”虽然明白王洵说的话句句在理,封常清却板着个脸,死死不肯松口,“你呢,眼巴巴地急着离开老夫,又为了什么?莫非,你就这么不相信老夫,觉得老夫没本事护得你安全了么?”
“晚辈不是那个意思!”王洵又向封常清拱了拱手,低声补充,“晚辈只是觉得,如果始终躲在您的羽翼之下,不见任何风浪的话,晚辈永远都不会有长大的那一天。所以才想出去见见世面。您这代豪杰,已经把大食人打得屁滚尿流了。晚辈这一代,更不能输给大食人!”
“好,好,好……”封常清被王洵说得又是欣慰,又是感慨。“说得好,我大唐的下一代,未必输给他大食的下一代。唉,老夫,老了……”
长长地叹了口气,他脸上的表情又变得有些黯然,“你说得都对。老夫未必能护得了你一辈子。与其日后看着你被人排挤,还不如趁着自己还能管点儿事情的时候。多给你一些锻炼机会!但是,万一你此去有个三长两短的话,你让老夫该如何向你姨娘交代?”
“四叔不要为侄儿担心。侄儿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扮作使者西去,看似凶险无比。事实上借助于咱们安西军此刻的兵势,却完全可以逢凶化吉。想那岭西小国,赶着抱您的大腿还来不及呢。谁有胆子对晚辈起歹意?况且他即便起了歹意,晚辈又不是赤手空拳,会伸着脖颈等他砍么?您老,您老别笑。先别急着笑话我,听我仔细跟您分析……”
望着封常清的眼睛,王洵不理会对方的嘲讽,将薛景仙替自己的谋划,结合自己的理解,一一复述了出来。封常清先是不动声色地听着,后来脸色逐渐转向郑重。再后来,则于不知不觉间以手指轻轻叩打桌案,击节赞赏。待王洵将所有西去之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对策完完整整地梳理了一遍之后,捋着胡须沉吟了片刻,摇头苦笑,“看来,老夫岂止是老了!心力和胆识,都照着替你出主意的那家伙,差了不止一筹半筹。他看得着实长远,这个法子表面上凶险,背后却藏着一个建立盖世奇功的机会。比夹在老夫和边令诚之间,安全得多,也快意得多!这厮,这厮……”
以封常清的心智,当然不难猜出是谁在背后替王洵捉刀。可此时此刻,他竟然说不清楚,自己到底该骂替王洵出主意的那个人,还是该感谢那个人。连连摇了几下头,才又叹气着道:“是老夫无能。太低估了边令诚的阴险。本以为,眼看着一场泼天大功摆在前面,他定然不会扯老夫的后腿。谁料此贼只要能给老夫添堵便好,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牵连着你,也平白遭受这无妄之灾!嗨,老夫这节度使当的,可真他奶奶的窝囊!”
“四叔不必因晚辈的遭遇而自责。晚辈之所以受到边令诚的关照,其实另有原因。”见封常清始终放不下自己被边令诚盯上的事情,王洵赶紧出言解释。
“哦?”封常清的眉头一皱,迅速将心思从沮丧与自责中收了回来,“说说,到底是哪路神仙,手居然伸得如此之长?”
“还不跟去年遭到哥舒翰追杀那次,属于同一档子事情!”轻轻摇了摇头,王洵的笑容好生落寞。“死了的人才能永远保住秘密。但皇家的脸面,却无论如何都丢不得!”
“你说的是杨国忠。他不已经主动向老夫示好了么?”封常清又是一愣,信口追问。旋即,双眉高高地锁在了一起,“不是杨国忠,那厮虽然不见得有多光棍!然而此刻正有求于老夫,断不会为了你而轻易毁约。那么,此刻想要杀你灭口的,就另有其人了。想必跟边令诚还是一党?!那厮,那厮,居然是高力士!亏得老夫还把他当做个英雄!想不到也是个阴险歹毒的家伙!”。
“他倒未必是阴险歹毒。只是在他眼里,晚辈不过一个蝼蚁之辈而。踩死了就踩死了,才不会当做多大个事情!”经历了这么多打击,王洵心中倒也有了几分明悟。笑了笑,低声补充。
“这高力士!这高力士,唉!”封常清彻底没了脾气,拍打着面前桌案大声苦笑。“怪不得你想躲到万里之外去。如果被高力士盯上了,老夫也未必能护得住你。这都是他奶奶的什么鸟事!将士们不顾生死地浴血奋战,又他奶奶的是为了谁家?!呵呵,呵呵……”
笑着笑着,他突然觉得胸闷气短,大声地咳嗽了起来。被西域风沙吹皱了的面孔猛然显露出一缕病态的殷红。
令男儿最伤心的,莫过于自己倾尽全力捍卫着的东西,在背后轰然崩塌。什么千古明君,什么太平盛世,什么君臣相得,什么荣华富贵。刹那间,几乎全都在背后化作了一团烟云。原来人家根本不在乎?原来万里疆土,都比不上一个女人的两腿之间那短短两寸!
“四叔不要多想,是晚辈运道太差而已!!”王洵走上前,轻轻替封常清敲打后背。他打击遭受得早,并且是循序渐进,所以心中并没有封常清此刻这么大的落差。“若不是您带领安西将士驻守在这里,玉门关以内,哪来的夜夜笙歌?况且陛下也不一定知道高力士等人的作为。若是某日重瞳亲照,说不定立刻会拨云见日!”
最后一句话,已经纯属替封常清宽心了。大唐天子李隆基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精力肯定会一天不如一天。而其又过于贪恋声色犬马,哪来的时间管国家大事?况且就算是高力士等人打着皇家的旗号胡作非为,天子并不知情。又是谁给了太监们这么大的权力?不通军务,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令整支安西大军半步前进不得!白白葬送了眼前大好局势?
“你倒是想得开?!”到底是一方节度,很快,封常清便从失望地阴影中走了出来,笑着数落。
“想不开又能怎样?晚辈毕竟还是大唐子民,总不能刺了陷害我的人,然后去做山大王?!”王洵笑了笑,实话实说。“因此晚辈现在谁也不敢怪。只怪自己过于渺小,所以才不被他们当人看待。哪天晚辈也能像封四叔这般,手握重兵,雄踞一方了。想必别人再想加害于我,也得仔细掂量掂量!”
“话是这么个理儿,不过……”封常清先是点头,然后轻轻摇头。总觉得像王洵这般年纪,还是不要对现实太悲观为好。“不过,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瞎猜的,并无真凭实据。此刻大唐恰逢五百年来难得一见的盛世,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就算不是为了朝廷,也应该好好珍惜一番。”
话说到一半儿,他自己也觉得此语很没有说服力。摇了摇头,又笑着补充道:“出使岭西诸国的事情,老夫会立刻着手替你安排。朝廷本来就授予了老夫临时决断之权,让你半途中做个使节,也不算违背制度。相关手续文凭,就按你说得,先拿赝品对付一份儿。真的那份在你出发之后,很快就能悄悄地补齐,并且能在礼部留下备案。只是此事不宜声张,免得边令诚那老贼得到消息,又故意在背地里给你使绊子!”
“晚辈省得!”王洵笑着向封常清拱手致谢,“晚辈跟薛大人说好了,打着护送他回长安的旗号,先往东边走一段。待到了无人之处,再悄悄地扮作商队,掉头向西。”
“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封常清点点头,有些形神俱疲。刚才的某一个瞬间,他自己心中几乎一片死灰。然而毕竟已经为了一个信念奋斗了大半辈子,不是轻易就能放得下。所以还不如装作一切都没看到,反而能活得更轻松,惬意。
倘若真的能够醉生梦死的话,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四章 社鼠 (七 上)
“那晚辈就下去收拾东西了。四叔也早点儿歇息吧。有些事情,其实没必要放在心上。大食人兵马已经被咱们打残废了。即便多给他们几个月时间休整,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见封常清始终提不起什么精神来,王洵心里不觉有些担忧。相识这么久了,这个身量不高,肩膀却如同山岩般结实的始终给他一种挺拔可靠之感。仿佛天塌下来,此人都能用脊梁骨顶住。然而今天,这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却突然消失了,待之的是一种无法驱离的软弱与颓废。
“你先别忙着离开。老夫还有些话要跟你交代!”封常清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急切,微微向前抬了下身子,随后又迅速坐了回去。
“四叔请讲!”王洵又向前挪了半步,将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些,笑着请教。
“嗯!”封常清低声沉吟,紧跟着用手轻轻挤压自己的额头。仿佛有很多话要说,却突然间忘记了该从哪里开始一般。想了好一阵儿,才笑了笑,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你还没吃晚饭吧!干脆留下来陪我老头子喝两杯,如何?”
“晚辈求之不得!”王洵愣了愣,年青的脸上立刻堆满了欢喜的笑容。倒不是因为觉得跟封常清一道吃饭有多荣幸,而是自打到了安西以来,他与封常清之间便多了一重上司和属下的关系。平素虽然不曾刻意相互回避,但能够接触的机会也不太多。更甭说像当年在长安时一样,单独受到老人的谆谆教诲了!
见到王洵脸上那毫无修饰的喜悦,封常清的脸色也是一亮,笑了笑,低声数落,“不就是几杯酒么?军中平素又不禁止你们喝,只是有个节制就行了。”
“这不是马上要跟四叔分开了么?”王洵抓了抓自己的脖颈,笑着给自己找借口。
“行了!”封常清轻轻摆手,随即将目光转向门口,“来人,吩咐厨房,烤一头狍子来,将小勃律国主送给老夫那几桶弗林人酿的葡萄酒也拿上来!老夫今天要好好跟自家子侄叙叙旧!非重大军情,不要让人进来打扰!”
“诺!”亲卫们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准备。不一会儿,便用一个硕大的银盘,端上一整只热气腾腾的烤狍子。
夏末本不是吃烤肉的季节,但行伍之人,本来也没什么讲究。况且在这儿远离中原的边陲之地,非但菜肴极为稀缺,连各色香料和调味品都非常难以凑齐。故而用当地炭火烤当地野味,反而成了一道合口的珍馐。
自有人拿来西域诸国进献的白玉琉璃杯,分别在王洵和封常清面前的矮几上摆好。然后抬起一个硕大的木桶,慢慢将两个夜光杯斟满。猩红的酒浆被冷冰冰白玉一衬,立刻显出几分炽热来,仿佛两杯流动的血,在不羁的心里缓缓激荡。
“干了!”封常清自己先举起夜光杯,一口闷了下去。
“好!”知道对方不喜欢拘泥小节之人,王洵痛快地将面前的酒盏举起,仰着头一饮而尽。
“好!再来!”封常清用随身小刀割了一大块肉吃了,随即将侍卫们刚刚替自己倒满的第二杯酒举起,再度一饮而尽。
王洵本来就喜欢喝上一点,此刻又是长辈所赐,岂能不从。也学着封常清的模样举起第二杯葡萄酒,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弗林人酿的葡萄酒不同与西域,亦不同于中原,甜味寡淡而酸涩之味甚重。配着肉食饮起来,却能极大程度化解脂肪的油腻。清爽之余,还在人唇齿之间暗留一股辛甘。这股辛甘之味,虽然不像中原酒水那般凛冽,却是盘旋在哽嗓之下,肚腹之上,久久不散。就好像里边点燃了一团火,要把所有男儿豪情都是烧起来,烧成灰,然后变成一粒粒琉璃,撒进西域那苍凉的瀚海里。
叔侄二人一口酒,一口肉,很快就喝了个眼花耳热。待肚子里的烈焰烧得差不多了,封常清抓起随从递上来的湿缣布,信手在上面蹭了几下,然后带着几分醉意问道:“说实话,你小子是不是觉得四叔已经护不住你了?”
同样的问题,王洵先前已经回答过一次。此刻当然不能出尔反尔,赶紧将手中酒盏放下,笑着解释道:“哪能呢?是四叔自己想歪了。那姓边的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我还会担心四叔应付不了他?!只是不甘心让那假冒的大食使者就这样占了咱们安西军的便宜。同时也想自己出去见见世面!”
封常清只是苦笑,不拆穿王洵,也不表示自己相信。待后者将话全部说完了,摇摇头,叹息着道:“其实你离开得对。若是留在军中,老夫的确很难护住你了!”
“四叔!”王洵愣了愣,没想到自己几句大实话,会让封常清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四叔又吓唬我。这安西军,还不是您老的一亩三分地么?姓边的再有心机,也不过使些上不得台面的阴招罢了。真的把您老逼急了,只要一拍桌子,保准吓得他屁滚尿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封常清放声大笑。不知道是因为王洵的话感到开心,还是觉得失落。“老夫,老夫,想不到老夫在你眼里,还真这么有本事!老夫,老夫……”
他突然又开始大声咳嗽了起来,亲信们赶紧上去帮忙顺气,却被他直接用手拨了个东倒西歪,“滚远边上呆着去,老夫还没到要死的时候呢。来,喝酒,喝酒,咱们再干一杯!”
有人拼命向王洵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接封常清的茬儿。然而封常清根本不管王洵这边肯不肯陪不陪着自己,很快又是一杯落肚。将酒喝尽了,他的咳嗽声也停住了。长舒了口气,大声命令,“倒酒,要么就滚出去,老夫自己给自己倒!”
左右亲信不敢违拗,只好虚虚地给他又倒上了半杯。封常清将夜光杯握在手里一边把玩,一边低声吟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明允,你知道后边两句是什么么?”
这阙凉州词,恰是王洵能背诵下来为数不多的几首名诗之一。赶紧清了清嗓子,大声回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啊!”封常清低声轻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你可知道,古来名将,到底是真正死在沙场上的多一些,还是死在小人手里的多一些?”
“这个……”王洵彻底被问住了。他本来肚子里的学识就有限,封常清问得问题又过于突兀深刻,令他连拼凑答案的本事都不够。搜肠刮肚地想了好一阵子,才揣摩着对方的意思,笑着开解道:“想必富贵终老的也有很多吧。四叔何苦跟哪小人较真儿呢。若是厌了他,想办法让其离开安西便是。侄儿就不信。朝廷会为了区区一个太监,开罪您老人家!”
“岂止是赶他走,即便让他悄无声息的消失,对老夫而言,都易如反掌!”封常清的声音忽然阴森了起来,就像喉咙里堵着一块冰。然而,几乎是一瞬间,冰块便融化得无影无踪,代之的是一股浓烈的酒意,“可是,赶走他,又能如何呢?朝廷给老夫换个监军来,一样会是个太监,一样跟高力士他们是死党。除非老夫真的要拥兵自重。呵呵,真的拥兵自重了,反而没人敢来做监军了!”
这话,说得就有些太直接了。好在附近都是他信得过的亲随,不会有人将话往外传。饶是如此,王洵还是替封常清捏了一把汗,笑了笑,尽量把话题往高兴处转,“四叔言重了。虽然晚辈自己的境遇很是一般。但此刻咱们大唐正值盛世,国力如日中天。又有您这样的老将坐镇四方,谁吃猪油蒙了心,才敢起拥兵自重之意。您老若是嫌麻烦,就像原来一样冷着姓边的就是。不过有人让我向您提议,安西军中不少老将,这些年来劳苦功高,他们也该衣锦还乡,回长安享享清福了!”
后半句话,才是他真正想引起封常清注意的。只要将边令诚在军中的那些爪牙全部高升调任,日后就不愁其再刻意擎肘。然而向来反应迅捷的封常清,却一点儿也没抓到重点。不理会王洵的主意好坏,只是冷笑着抬起头来,低声问道:“你说的是真心话,你真的以为现在还是盛世?”
“这……”一顿饭功夫里,王洵第二次被问得语塞。仔细想了想,才非常认真地回应道,“虽然晚辈个人经历倒霉了些。不过眼下咱们大唐的确是盛世啊!不止长安的人都这么说,连我在西域遇到的粟特人、楼兰人和突骑施人,也都这么恭维!”
“哈哈哈哈!”封常清以手拍打桌案,笑得满脸是泪。“你能这么想,倒也不错。可你听说过,底下百姓都快吃不起饭了的盛世么?你听说过,被打得灰头土脸却连手都不能还的盛世么?盛世,盛世,如果盛世便是如此,那平庸之治到底还要怎样?”
第四章 社鼠 (七 下)
王洵再度无言以对。这是今天他第三次被封常清所震惊。从来没想到,以往看上去对身边一切事情都能淡然处之的封四叔,内心里居然还隐藏着如此激烈褊狭的一面。大唐的确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说权贵的横行,贪官的不法。然而大唐毕竟还是他所知道的在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国家。曾经带给他很多荣耀和梦想。
故而在内心深处,王洵很难认同封常清的结论。记忆里,出口成章的诗仙李白也好,身怀绝技的雷万春也好,甚至到他所认识的一些好友,玩伴,指点江山时,个个都满脸激愤,然而如果有人跟他们说一句,‘大唐已经不行了,眼前的一切繁华都是日薄西山时的回光返照。’他们肯定会立刻拍案而起,跟对方打成一团。偏偏今天说这话的人,仕途上比李白和雷万春等人得意了十倍甚至二十倍!偏偏今天说这话的人,居然是他最敬重的长者,封常清封四叔!
“从来没人告诉你过这些,对吗?”一眼就看出了王洵心中的不满,封常清又端起酒盏,一边慢品,一边微笑着问道。
“嗯!”王洵点头承认。封常清肯定喝醉了,作为一个后生晚辈,他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还跟一个喝醉了的长者较真儿。反正明天早晨一起来,封四叔自己都未必记得他曾经说过些什么!
封常清郁郁地吐了口气,仿佛要把心中的块垒和着酒气一并喷出喉咙,“没人说,因为他们觉得你还小,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你在长安的时候,天天锦衣玉食,声色犬马地混着,但依旧觉得不快乐,对不?”
“嗯!”王洵也端起酒盏,学着封常清的模样细细品味。因为酿制工艺的问题,弗林国的葡萄酒,骨子里边带着一丝涩味,品得越仔细,这种味道也越清晰。就像某些隐藏在繁华深处的凄凉,不刻意翻弄,很难想得起来。但是一旦被寻出,就再也难以掩饰。
封常清的话从对面传来,声音不高,却让王洵觉得头昏脑涨,恨不能立刻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按道理,你也算个世家子弟,生下来就带着一份富贵。但是,在长安时,你依旧觉得自己活得不安逸,甚至偶尔还会觉得很害怕,对不对?”
“嗯!”事实如此,王洵只有点头的资格。他无法否认,一切都无法否认。如果说,早在宇文至被稀里糊涂丢入监狱之前,他稀里糊涂,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向仰仗的家族力量,根本不能保证自己安全的话,在走近长安县大牢,看到宇文至被人像猪狗一样拴在泥沼里的那一瞬间,某种危机感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并且迅速地生根,发芽,成长。
在长安城中,几乎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太极宫里的唯一的那位除外!他王洵可以随随便便把街上的某个贩夫走卒踏于马下,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王鉷、贾季邻等人,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他王洵像蚂蚁一样碾死。而在王鉷、贾季邻等人之上,还有杨国忠、李林甫,还有无数龙子龙孙,皇亲国戚。即便到了李林甫这般,权倾朝野也不安全。皇帝陛下的一句气话,就能让他死后,依旧要被掘墓鞭尸!
这样子肯定不对劲儿。可到底哪里不对劲儿了,王洵却根本说不出来。夜光杯中的酒红得发亮,仿佛就是一杯刚刚飞溅出来的血。不是别人的,而是他自己的。被某把无形的刀刺在心头,飞速里喷射出来,根本无法止住伤口。
在长安城中那种恐惧而压抑的感觉,再度缠住了他。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下意识地将求救地眼神投向封四叔,却看见封四叔用一种残忍而又陌生的眼光望着自己,嘴角处‘血迹’宛然,“知道不对劲了,是吧!实话告诉你吧,老夫早就感觉出来了。不止是老夫,几乎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大唐已经不对劲儿了。但是,从上到下,谁也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所以只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装作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继续一口一个盛世,盛世的糊弄自己。”
真的是这样么?王洵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盛世大唐,盛世大唐。这是他的梦,他身为一个唐人的骄傲所在!为什么封四叔非要戳破它,为什么自己好端端的,非要发疯陪着封四叔喝这场酒?!
“倘若能一直沉浸在盛世梦里也好。可别人给你睡觉的时间么?”封常清将夜光杯丢下,手掌轻轻互相击打,“雪山那边的吐蕃人,葱岭西边的大食人,还有刚刚被打压下去,随时都准备重新崛起的突厥人,哪个不在眼睁睁地盼望着大唐朝廷再出问题。想当年,武后和李氏诸子争权,立刻将我安西将士用性命换回来的数千里疆土,全部丢给了外人。从陛下即位到如今,整整三代安西将士浴血奋战,也未能重现先辈们当年的辉煌。”
王洵笑了笑,脸上的表情有些苦涩。内心深处,他对开疆拓土的欲望并不强烈。来安西,起初只是为了避祸。后来则是想着捞取功名,尽快做到一定位置,好替那些冤死在沙漠中的弟兄们报仇。再往后,发现向杨国忠报仇越来越难,而封常清对此也不太支持。他的人生目标就变成了做大官,至少做到正四品以上,在朝廷中留下姓名,让别人不能再像抹灰尘一样,轻易将自己从这世上抹掉。待发现正四品中郎将的职位依旧不能确保自己安全之时,他则希望能更高一步,做到封常清这般,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让任何人招惹自己之时,都得掂量掂量随之而来的后果。
这也是他愿意接受薛景仙的建议,主动前往西方冒险的原因之一。不仅仅为了逃避,而是希望找到更多的升迁机会。功名但在马上取。当暂时没有仗打了,马上取功名的路子走不通了,则换另外一种路,只要能走得更快些。
本质上,此刻的他与好朋友宇文子达,人生追求没什么两样。都是向上,向上,继续向上。以便不再被人轻易地踩在脚底下,以便在脚底下,踩住更多的人。只不过宇文至性子偏激,从不掩饰其个人野心。而他王明允的性子稍微平和一些,可以在表面上做得从容不迫,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已。
可封常清为什么偏偏要跟他说起几代安西军人的梦想?不知道此刻他王某人,连自保的能耐都没有么?不知道此刻他王某人,已经活得很辛苦,很疲惫了么?老家伙今天到底要干什么?干什么?
不管王洵心里有多少不情愿,封常清再度将目光看过来,就像两把咄咄逼人的钢刀,“知道老夫今天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么?”
“可能要让四叔失望了,晚辈真的不太懂!”王洵点点头,心虚地将目光避开,不愿意正视封常清的眼睛。安西军人的梦想,那是到了节度使位置上才需要承担的东西。他才是个四品中郎将,还不够承担的级别。
“因为老夫欣赏你!”仿佛唯恐王洵逃走,封常清瞬间将嗓门提得老高。“从第一眼看到你那天开始,老夫就看好你,相信你是个人物,将来某一天可以继承老夫的衣钵!”
“四,四叔,您,您喝醉了!”王洵的脑袋轰得一下,仿佛有无数日头在里边瞬间炸开。就凭自己,连命都差点丢了还替人输钱的自己?继承封四叔的衣钵?还是算了吧!李嗣业、段秀实,哪个不该排在自己前面!即便他们都跟封四叔不对脾气,还有周啸风、李元钦、赵怀旭这个名将、宿将,要人脉有人脉,要功劳有功劳,自己即便脸皮再厚,也没胆子让他们向自己一个小辈抱拳施礼。
封常清好像真的喝醉了。话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前脚还在针砭时弊,痛斥朝野上下掩耳盗铃。后脚便将话题落在安西军的未来上面。再接着,没等王洵的思路跟上,老将军又用力一拍桌案,冲着随从们大喝,“拿舆图来!要最大,最详尽的那份,给我挂在正面的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