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众侍卫也恰恰在此刻灌饱了茶水,在张、董两位伙长的带领下,笑嘻嘻地跑了过来,“大人的朋友真仗义,没赶上跟给大人践行,居然派管家追出五百多里远来。瞧瞧,瞧瞧这宝马。原来那匹坐骑跟这匹比,简直是吃肉都没人要的货!”
“尔等休要多嘴!”胸中有“书”气自华,更何况是一篮子夹了黄金叶子的宝书?提着它,薛景仙立刻与先前判若两人,“把我原来那匹老马牵好,空着鞍子,跟在队伍后边。它驮了我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越往西走马匹越便宜,你等若是嫌胯下坐骑碍眼,待会进了城,就去马市上转转。趁着天没黑,各自挑选一匹上等脚力回来。所需费用,全由薛某负担!”
“那敢情好。多谢大人了!我们这就去,弟兄们,赶紧走啊!别耽搁了薛大人的公务!”张、董两位伙长以目互视,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诧的意味。毫无疑问,姓薛的吝啬鬼发了一笔横财,否则也不会突然变得如此大方。至于具体这笔横财出自谁人之手,大伙就不感兴趣了。京师里边水深,知道得越少,活得越长久。否则,哪天早晨起来突然掉了脑袋瓜子,都没地方喊冤去!
薛景仙之所以大方出手,就是为了买通一众亲卫,免得有人四下嚼舌头。此刻见大伙如此上道,心里更是高兴。将手中书蓝用力向上提了提,笑着补充,“走吧。咱们今晚不住馆驿了。到城中捡最好的酒楼落脚。今后,只要有薛某一口吃的,绝对不会亏待大伙分毫!”
说着话,举目四望,端的是顾盼生威。
第二章 天河 (五 上)
手中有了钱,接下来的旅途立刻顺畅了许多。薛大夫先找了个规模较大的州城,将夹在书中的一少部分金叶子换成了大宗交易和官府结算赋税时才用得到的银锭。又寻了个马市,给所有护卫都更换了坐骑。顺带着也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了一遍。前后不过用了小半日功夫,整支队伍立刻脱胎换骨。
经过如此一折腾,即便反应再慢的侍卫也看出来了。原来薛景仙大人不是天生抠门儿,而是先前宦囊实在羞涩的缘故。到真正手头宽裕时,比其他官员对弟兄们还更大方些!故而,对千里迢迢赶着给薛大人送盘缠者的身份,大伙也是愈发好奇。可无论好奇者如何旁敲侧击,薛景仙就当那天傍晚的事情没发生过一般,对李姓管家等人只字不提。偶而被追问得急了,居然还真摆起了钦差的架子,要对好事者施以重责。
“好好,您老别生气,就当我没问。就当我没问!”几日厮混下来,众亲卫吃人嘴短,拱了拱手,笑着策马躲开。
“别扯淡就对了!老子时来运转了还不行么?!关你鸟事!”沿途安全还要仰仗这群丘八大爷,薛景仙也不愿捏拿太过,笑着啐骂,“反正沿途吃喝和回程后的赏钱,丝毫不会短了你等就是!”
众侍卫本来就得到过两位伙长的警告,要他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之所以找薛景仙刨根究底,不过是为了满足心中的那丝好奇罢了。接连碰了好几回钉子,好奇心慢慢也就淡了。再被几件沿途遇到的稀罕事情一搅和,索性彻底将李管家等人的身影丢在了马蹄扬起的烟尘之后。
为了避免丘八大爷们见财起意,勾结起来沿途寻僻静处将自己埋掉,分了书篮里的金叶子跑路。在经过会州时,薛景仙又打着对西去道路不熟,需要寻找向导的幌子,花重金雇佣了十名孔武有力的刀客做伴当。这下,整个队伍的声势更壮。非但没有盗匪的眼线胆敢沿途尾随,连规模小一点儿的商队见了他们都赶紧躲着走,以免薛景仙这钦差是强盗假扮,在路上突然翻脸,给大伙来个一刀两断。
对于商人们的冷眼,薛景仙也懒得理会。从早到晚只管催促大伙抓紧时间赶路,坐骑跑疲了就寻驿站,通过恢复驿卒的方式更换。或者干脆到市集上卖旧买新。人跑累了则找酒馆大吃大喝,菜肴酒水都捡好的往上端。如此一路跑下来,居然只用了二十余日,便从会州跑到了疏勒。进了城后稍事休息,又在安西军的护送下,风驰电掣地向战场赶去。
几个月来,安西军在前线连战皆胜。在薛景仙赶到疏勒的半个多月前,大勃律国重镇菩萨劳城已经被攻下。守将阿特拉战死,其余领兵贵胄死伤无数。大勃律宰相艾力亚斯东拼西凑攒了三万兵马来援,没等赶到地方,已经看到了城头的火光。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于唐军必经道路上精心设下了一个埋伏,准备打封常清个瓮中捉鳖。
谁料他那点儿道行,在安西百战精锐面前根本拿不上台盘。没等封常清亲自出马,斥候统领段秀实已经察觉了前方情况异常。封常清得到汇报,干脆将计就计。派麾下悍将李元钦、王洵等人带领一队重甲步兵,故意踏进敌军的埋伏圈。同时命令周啸风、段秀实二人带领骑兵来了个迂回包抄。结果大勃律宰相艾力亚斯偷鸡不得,反而被唐军打了个四面合围外加中心开花。三万战死五千,其余全都放下兵器做了俘虏。
在自家心腹的拼死护卫下,宰相艾力亚斯才侥幸逃出了重围。回去后四下求援,却苦苦盼不来任何援军。后又听闻吐蕃兵马在柏海一带被哥舒翰打了个全军覆没,知道已经无力回天。只好听从了族中长辈指点,以国主年幼不经事,被奸臣所惑为名,光着膀子背了荆条,亲自前往封常清帐前请求宽恕。
封常清此番挥军西进,目的也不在区区一个大勃律。当即接了降书,发还给了艾力亚斯五千俘虏。命他必须在三天之内,以实际行动表达悔过之心。并且割狮子河以北所有土地给大唐,以赎其罪。(注1)
宰相艾力亚斯及其家族本来就是很虔诚的拜火【创建和谐家园】。前年迫于国内其他贵胄和大食曼拉们的压力,才不得不改信了天方教。信教之后,手中权柄大落,眼看就要变成曼拉们的提线皮影了。此刻听闻封常清开出的条件,大喜过望。立刻毫不犹豫地将所有条件答应了下来。回去后只用了两日,便利用安西军归还的俘虏,胁迫国主的亲卫兵马,将境内可控制地域内的天方教信徒和大食国来的传教曼拉全部逮捕处死。然后又主动放了一把大火,将刚刚落成没多久的天方教神庙,焚成了一片残砖烂瓦。
此时东来的天方教曼拉十有【创建和谐家园】都是狂信徒。对于敢于侵犯教派利益的人,报复手段极其残忍。动辄便抄家、灭族、甚至做出屠城这种人神共愤的恶行。大勃律宰相胁迫其国主烧了天方教寺庙,就等于彻底断绝了他们再倒向大食人的希望。此后即便唐军不在其国驻扎,也不必担心艾力亚斯君臣敢再出尔反尔了。
封常清见此,立刻留下段秀实和五百精锐,“辅佐”艾力亚斯重整大勃律秩序。随后亲领大军,杀入健驮罗境内,半个月连下数城,兵锋直抵其国都坦叉始罗。(注2)
那坦叉始罗乃西域数一数二的名城。在天方教东侵之前,本为佛门圣地。城池乃西来求取真经的佛【创建和谐家园】参照中原古都洛阳的格局,指导当地人所建,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被大食人占据后,虽然年久失修,但比起大勃律国内那些所谓的重镇来,依旧不可同日而语。
薛景仙携带着圣旨赶到前线时,唐军已经屯兵于坦叉始罗城外十数日。喊杀之声昼夜不绝,却好像始终无法踏上城头半步。有意借着圣旨来鼓舞士气,封常清命人在营内搭建了高台、香案,亲自为钦差大人带路,将其领了上去。
在长安城受尽了白眼的薛景仙,哪曾料想在安西军中会得到如此礼遇?!当即,感动得连嗓音都哑了。也顾不上再摆什么钦差大人的架子,捧起圣旨,一口气从头到尾读了个遍。末了,还声嘶力竭地加了一句,“薛某临来之前,杨相和太子殿下曾经亲口许诺。让弟兄们尽管放手去打。后边一切,自有他们两个顶着!所有缴获,全赏给有功将士,朝廷一文不取!”
“陛下英明!”立刻有人带头,大声喝起彩来。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大部分将士根本没听清楚圣旨上的具体内容,只觉得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还没忘了他们,扯开嗓子,齐声响应。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
虽然是一个凡事讲究从容镇定的文官,薛景仙也被四下里传来的欢呼声烧得热血沸腾。干脆也扯开嗓子,跟着大伙一道放声高呼,“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
待大伙都喊累了。封常清才按照圣旨上提到的顺序,将相关将士一一叫上高台。由薛景仙代表朝廷,授予他们应有的印绶。见到面前的武夫们一个个生得虎背熊腰,满脸煞气。薛景仙愈发觉得太子殿下高明。居然隔着数千里,就能看出安西军是大唐境内数一数二的精锐。刚刚恢复实权,就准备将其牢牢攥在手里。
想到此节,他心中对太子李亨的未来,更是看好了数分。原本还犹豫着是否再继续观望一番,再选择如何站队。如今却准备彻底背弃杨国忠,完全执行太子府管家的暗示,全力替太子殿下与安西军建立联系了。故而,对待周啸风、李元钦、赵怀旭等人,更是殷勤有加。许多朝廷中本来没人说过的赞誉之语,都被他信口开河地给编造了出来。唯恐忽略了哪个忠臣良将,给对方心里留下轻慢印象,今后无法继续套近乎。
他心里头的这些鸡零狗碎算计,周啸风等人当然猜度不到。即便隐约感觉出了钦差大人有些热情过度,也没功夫去搭理。大伙都是封常清的嫡系,如何指日高升,全凭着封节度一言而决。在这方面,朝廷基本上只有在举荐文书上盖章的资格。根本无法左右节度使的决定。
然而,当钦差大人将给宇文至、宋武和王洵三人的印绶逐个颁发下去时,周啸风等人突然发觉有些不对劲了。节度使封常清大人平素处事极其光明磊落,保举文书送往朝廷之前,早就跟相关人等有过交代。谁最近立了那些功劳,该升到什么职位,大伙都清清楚楚。却没料到,朝廷这回居然格外施恩,将宇文至、宋武和王洵三名小将在封常清大人的保举基础上,又各自升了一级到数级不等。
那宋武和宇文至两个的哥哥,都拜在了权相杨国忠门下,朝中有人好做官,平白多升了一级,自然不难理解。奇怪就奇怪在王洵王明允,经历了前年那段时间的交往,大伙都清楚这小子只是个落了势的凤凰,跟当朝几个权臣根本没有任何牵扯。怎么这回凭空得到的好处反而比宇文至、宋武两人更多?
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王洵也被砸了个晕头转向。愣了好一阵儿,才想起上前数步,躬身从钦差手里将正四品武将的印绶接过来。先谢了皇恩浩荡,然后瞅个机会偷偷溜到封常清近前,低声试探道:“多谢大帅提点。不过末将初来乍到,就贸然登上此高位。实在是心中惶恐得很。不如……”
“你小子,甭给我捡着便宜还卖乖!”对于王洵突然鸿运当头,封常清亦是满脑袋雾水,当即一巴掌拍过去,大声骂道:“实话告诉你,这跟老夫半点儿关系都没有!老夫发给朝廷的保举文书是岑书记亲笔所写,封口之前老夫反复检查了数遍,给你的就是从五品,绝不会错!”
“想必是王将军在京师时积德行善,背后有贵人暗中照顾。”不愧为封常清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周啸风立刻明白了封常清的用意。笑了笑,用附近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建议,“具体如何,待会儿王将军不妨偷偷问钦差大人。他刚刚从京师来,估计对此比较清楚!”
“嗯,希望不是弄错了,过后再发一道圣旨来收回去就好!”王洵笑着缩了缩脖子,官迷一般将四品中郎将印绶收了起来,藏进怀里。
这番举动立刻引起了一片窃笑。原本有几个弟兄对他突然越级高升心存芥蒂,见到此景,也把都把心事都抛开了。
窃笑声中,封常清又轻轻踹了王洵一脚,低声骂道:“你以为朝廷是跟你做生意呢。发了印绶还能无缘无故地反悔不成?这次算你小子走运,下次就未必总有同样的好事了!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老夫眼下手中没兵分给你,想当真正的中郎将,自己找你的部族朋友招兵买马去。你要真有能耐给老夫拉来一万精锐,甭说区区一个中郎将,就是更高的职位,老夫也能给你争来!”
注1:狮子河:即现在的天竺河。上游如今仍在中国境内,名为狮泉河。
注2:坦叉始罗,遗址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坦布尔附近。原为佛教圣地,唐朝中叶,被【创建和谐家园】狂信徒所毁。
第二章 天河 (五 下)
“那我还是老老实实做我的校尉吧!”王洵一咧嘴,侧身闪开了封常清的偷袭。
大唐军制沿袭于隋,这么多年来军官名称等级略有更改,但士兵的编制基本未变。通常每五人为一伙,设一伙长。每五十人为一队,设一队正。每百人则为一旅,设一旅率。三旅合为一团,由一名校尉统带。(注1)
三百人规模虽然不大,却已经是人凭借嗓子可控制的最理想范围。故而,临阵之时,团便是最基础的建制。全团士卒都追随在校尉身侧。唯其马首是瞻。而校尉本人,则通过旗帜、号角,追随中军或者距离自己最近一名上司的指引,带领麾下弟兄,攻向本军旌旗所指。
校尉乃正六品武职,再往上,便是从五品都尉,别将。按照军种差异,每名都尉下有三到六个团不等。而都尉再往上的郎将、中郎将、将军,则领兵没有固定数字。视任务情况,战役规模,以及跟主帅关系的亲疏远近,统军几千乃至上万。
王洵从京师出发时,军职为实授的昭武校尉。带了一百名飞龙禁卫和三百多名民壮,勉强也算凑足了一个团的编制。虽然这支队伍在路上屡经磨难,损失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二。但能幸存下来者,都已经成了难得的老兵。后来王洵一日之内连胜两场,打得处木昆、塞火罗、乌尔其等部落心服口服,几个埃斤为了巴结他,又合伙赠了他一百部族武士做仆从。再加上临别时老狐狸康忠信所赠楼兰族护卫,不多不少,刚好又凑齐了三百人,恰恰是一名校尉该带之数。
此番越级升迁为中郎将,按常理,封常清至少应该划拨三个团给王洵做嫡系部曲。好歹让他凑够个都尉的门面。只可惜整个安西军如今满打满算才五万来人,还要分散在方圆数千里的广袤大地上震慑西域诸族,所以根本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不光是王洵一个人如此,放眼军中,从封常清往下开始算,周啸风、李元钦、段秀实、赵怀旭等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空有一颗金灿灿的将军印,麾下嫡系部众却凑不齐定额的一半儿。倒是那些前来助战的部族总管,动辄就能带出上万牧人。然而这些牧人们却空长了一副好身板儿,临阵变化、队列配合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单打独斗,不弱于任何一名安西军士卒。规模到达十人以上,便会被同等规模的安西军逼得节节败退。待到规模上到数百人,就要被一小队安西军揍得满戈壁滩找牙了。若是不顾一切把他们硬塞进安西军中滥竽充数的话,则眼前的仗根本不用打,主帅直接带着大伙逃回长安算了!
是以,封常清干脆糊涂账糊涂算,当着大伙的面声明没有士卒给王洵手下拨。而王洵虽然是去年冬天才到达军中,由于先前通过周啸风等人之口,对安西军的窘迫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所以也就来了个顺水推舟。一方面不让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封常清难做,另外一方面也避免自己因为稀里糊涂连升三级,在同僚面前引起的尴尬。
正嘻嘻哈哈地笑闹间,李元钦又从背后堵了上来,笑着向王洵建议道:“不如这样,我治下的于阗城中,还有一些党项族猎户,干脆跟你做笔买卖好了!用你麾下的那些陌刀手,换我麾下的党项猎户。一个换十个,或者哥哥我再吃点儿亏,二十也行。如此,你麾下弟兄至少能攒足两千之数。也配得起你新得的这颗将军大印了!”
“呸!想得美!”王洵一巴掌将李元钦拍开,笑着啐骂。“他们都是跟我一起在刀尖上打过滚的弟兄,甭说二十个猎户,把你治下全城百姓都给我,也不能换!”
没见到封常清之前,他本打算平安抵达疏勒后,就给麾下民壮们分了途中缴获的财物,遣送众人结伴返乡。谁料封常清这里是久旱盼甘霖,见了有人从中原来,无论老幼,便一个不想再放走。借着酬谢大伙的功劳为由,直接从疏勒城外的河畔拨了数百顷适合耕种的沃土,按人头分给每名民壮五百亩。准许他们雇佣他人代耕,也准许他们世代相传,只要疏勒城还在大唐手中一天,就永不收回。
此际中原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部分普通农户成丁后按照唐律,应分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实际上到手已经不足规定的五分之一。然而该缴纳的税赋却一样不少缴,每年还要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去应付各种徭役。(注2)
疏勒城外的土地每年虽然只可耕种一季,但架不住封常清出手足够大方。再加上塞火罗和乌尔其两部为赎回其本族武士所支付的耕牛,可以说,此刻活着抵达疏勒的民壮,一瞬间都变成的货真价实的小地主。
一边是返回中原之后,日日提心吊胆地防备杨国忠继续杀人灭口。一边是留在军中服役,替子孙后代挣得更多的永业田,傻瓜才会选择前者。当即,以魏风和朱五一两人为首的民壮们就齐声拜谢封常清的大恩,毅然决定留了下来。同时念念不忘了托人给家中捎信,让乡中亲朋护送着自己的妻儿老小,一道来疏勒这边过好日子。
这批民壮均来自大唐最富庶的关中地域,又经过战火洗练,凡是最后活下来者,体质丝毫不比安西一带土生土长的部落武士差。因此稍加训练,便拉起了一个完整的陌刀队。再由王洵本人带着与安西军大队一道,横扫大勃律全境。一连十几场顺风仗打下来,个个信心十足,列队往外一站,隐然已经有了几分精锐的模样。
因此,军中很多将领都暗自眼红,恨不得让封常清将王洵及其所部调到自己名下,顺势得了这一百陌刀手。而跟王洵本来就交情匪浅的赵怀旭、李元钦等,则一再笑呵呵地跟他讨价还价,愿意拿自己治下的部族牧人来换王洵麾下的陌刀手。每到这种时刻,王洵也不拿大伙的话当真。总是笑呵呵应付过去,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
今天,李元钦旧事重提,收获当然还是一个大白眼。好在他也不着恼,笑了笑,继续纠缠道:“你现在好歹也是四品【创建和谐家园】了,别那么小气行不行?不给陌刀手,把飞龙禁卫借给我几个也将就。我麾下有两个校尉受伤较重,估计以后上不得战场了。借两个飞龙禁卫过来,刚好可以补他们留下的缺!”
若是换做一个月前,手下弟兄有了升迁机会,王洵肯定不会拦着不放。然而他现在已经是正四品中郎将,虽然眼下只挂了个空头衔,可手中的校尉实缺儿也有一大把。压根不再稀罕李元钦给的好处。笑了笑,拱着手表示拒绝,“李大哥别难为我了。就这几个人,我还留着做种子呢。借给您两个不算多,可此头一开,诸位哥哥们都来跟我借。我那个团就拆零碎了!”
“呸!好歹我也教导过一场!都道是师徒如父子,有你这面对付师父的么?”李元钦做恼羞成怒状,板起脸来唾骂。
“我可也曾做过你李兄的顶头上司呢!”王洵笑着跟对方翻旧账。
吵吵闹闹间,周围已经没人再注意王洵被破格提拔的事情了。大伙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给双方帮腔。好几次声音过大,差点把钦差大人代表朝廷慰勉有功将士的场面话都给淹没了下去。亏了封常清用咳嗽声示意,才勉强稍作收敛。
薛景仙知道军中武将大多都是直来直去的脾气,最无法忍受长篇大论。看看日头已经偏西,也就笑着结束了啰嗦。封常清命人在军中摆开酒宴,替钦差大人接风洗尘。薛景仙装模作样的客气了一番,然后半推半就,在众将的簇拥之下,走向了中军大帐。
仓促之间,军中自然摆不出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几盘子生、熟牛肉,一只烤羊,外加三两样西域本地产的水果而已。酒也是军中将士用野葡萄自己酿制,喝起来带着一股子酸涩味儿,非常难以入口。然而,众将领对钦差大人的热情,却比任何佳酿都令人心怀舒畅。很快,薛景仙就有些熏熏然了,端了盏酒,大声说道:“薛某一直听人说,西域艰苦,玉门关外春风不度。这回自己一路行来,发现岂止是春风不度,连入耳的羌笛声,都透着股子难言的苍凉。但再艰苦的地方,也有我大唐男儿为国守疆的身形。来,来,来,为了大唐,为了诸君背后的太平盛世,咱们干了这盏!”
“说得好。大伙一道干了!”封常清轻轻拍案,举起手中酒盏,一饮而尽。
“谢钦差大人夸赞!”周啸风带头,李元钦等人紧随其后,众将士齐齐举起酒盏,将里边的葡萄酒喝了个一滴不剩。
“痛快!”薛景仙也将杯中酒水全部倒进肚子,伸手抹了抹嘴巴,故做粗豪模样,“薛某在中原之时,常叹男儿何不带吴钩。今日能亲眼目睹诸君英姿,此生也没算虚渡。来,来,来,让薛某借花献佛,再敬诸位一盏!”
“干!”众将被薛景仙夸得心头火热,举起酒盏,再度一饮而尽。
注1:唐制,旅在团之下。
注2:据武德七年,李渊发布的政令记载,唐代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授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此制度在唐初效果甚佳,直接为后来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但随着人口增多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天宝年间,均田令已经名存实亡。
第二章 天河 (六 上)
“薛某是个文官,酒量恐怕比不得各位英雄。但今日却要斗着胆子再敬大伙一盏,不为别的,就为诸位今日这场功绩。薛某出长安之前,尚听闻安西军还在菩萨劳城外与大勃律人鏖战。谁料弹指一挥间,我大唐的旌旗已经被诸君插在了健驮罗国的都城之下!古语云,功大莫过于破国。诸君半年之内连破两国,这泼天富贵,可是没的跑了!”
“哈哈哈哈!”“借钦差大人吉言!”“哈哈哈哈哈!”“干了!”一众安西将士放声大笑,心中都觉得长安来这位钦差大人善祷善颂,话都说到大伙心窝子里去了。
封常清开始对薛景仙本来不怎么重视,仅仅看在后者代表着朝廷的分上,不得不敷衍他一番。待耐着性子听完了此人的祝酒词,忍不住又开始重新打量他,欣赏之意油然而生。
坐在封常清下首的周啸风也心生警惕,命人给自己倒满了一盏野葡萄酒,举到眉间,笑着回敬,“薛大人远道而来,我等本该多下一番力气招待才对。奈何战事匆忙,军旅之间暂时也拿不出什么佳肴。就只能先借这点儿淡酒,替大人一洗旅途劳累罢了。望大人莫嫌弃我等寒酸,放开量多饮几盏!”
参照先前的圣旨,他刚刚升怀化将军,官阶为正三品下。而斜对面的薛景仙的官衔却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中大夫。因此后者不敢坐着接受周啸风的回敬,赶紧手扶矮几站起身,先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抱拳施礼,“周将军千万别这么说。薛某岂敢嫌酒宴简陋。正是因为诸君在前方吃糠咽菜,才使得我辈能在后方过太平日子。如果薛某连这点好歹都分辨不清楚的话,也枉读了十几年圣贤书了!”
说罢,将酒盏从矮几上拿起来,一口闷下。然后不待他人伺候,自己拎起座位旁的酒坛子,将空酒盏添了个满满当当,“薛某不会说话。谨以此盏,谢诸位的款待!”随即,一仰头,再度将盏中酒鲸吞而尽。
“薛大人好酒量!”
“薛大人好汉子!”
众人见此,又是没口夸赞。更有赵怀旭、李元钦等一干宿将,端着酒盏来向钦差大人致意。薛景仙有心在大伙面前留下一个豪爽印象,对于举到面前的酒盏,皆是来者不拒。说上几句慷慨激昂的话,就是口到杯干。转眼间就跟军帐中所有人都打了一圈招呼,把帐中气氛推得如火般炽烈。
饶是军士自酿的野葡萄酒寡淡,一连串二十几盏落肚,薛景仙也觉得天旋地转了。为了完成太子殿下交托的使命,他却依旧使出全身力气苦撑。一边与众将推杯换盏,一边大声道:“古语云,功名但在马上取。只可惜薛某身子骨太弱,上不得马,舞不动槊。否则,宁效昔日班定远,投笔从戎,与诸君并肩而战。即便醉卧沙场,也不虚来此世间走一遭!”
“薛大人客气了。若无大人这样的书生在朝中运筹帷幄,我等在西域哪会如此从容?!”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见薛景仙说话始终客气有加,封常清笑了笑,低声回应。
“说来惭愧。薛某也是刚刚才入朝。原本只是个地方官员,哪有什么机会参与军国大事?!”薛景仙摇摇头,乜斜着醉眼谦虚。
“喔?”封常清微微一愣,有些诧异于对方的坦诚,“不过在老夫看来,以薛大人的才华,想必君前问对,也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他现在是开府仪同三司,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辅国大将军,无论实职和虚职,都远在对方之上。按常理,根本没必要对一个小小的四品官酒后之言如此在意。然而自打听完薛景仙的那几句祝酒词之后,封常清心里就隐隐约约觉得此子这番前来,除了替朝廷宣旨之外可能另有目的。所以不得不加倍提着小心,以免得罪朝中某个强大势力,给安西军带来没必要的麻烦。(注1)
“如此,薛某就斗胆,先谢过老将军吉言了!”薛景仙正愁没办法跟对方套近乎,闻听此言,赶紧笑着长揖及地。“若是日后薛某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定然不会忘了此日老将军鼓励之恩!”
“不敢,不敢。”没想到对方随便抓个杆子就敢往上爬,封常清又愣了一下,心中有些哭笑不得,“日后薛大人出入君前,老夫背后这些安西子弟,还要请薛大人多加照顾呢!”
“呵呵!老将军言重了!”薛景仙抬起头,将腰杆挺得笔直,“诸位将军在前方替大唐浴血奋战,薛某在后方摇旗呐喊,乃应尽之义。虽然眼下薛某人微言轻,想帮忙也力有不逮。然而,薛某今天依旧要斗胆放这里一句话。日后安西军有需要薛某效力的地方,只要送封信来,薛某只要能做到的,就决不敢推辞!”
“那老夫可真的要多些薛大人了!”封常清又是一愣,旋即收起笑容,冲着王洵等年青将领大声命令,“你等还看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替老夫多敬薛大人几盏!”
“是!”王洵、宇文至和宋武等人齐声回应,站起身,遥遥向薛景仙举杯致意。
“这都是老夫看好的后生晚辈。安西军的未来,也要着落在他们身上。”封常清手捋胡须,笑着向薛景仙介绍,“日后薛大人若能如愿平步青云,千万要对他们照应一二!”
“照顾不敢当!”薛景仙也站起身,举盏向王洵等人还礼,“虽然是文武殊途,薛某却愿意交这几个朋友。”
他越说得大言不惭,越证实了他背后还站着一个强大势力的可能。封常清微微一笑,用目光示意王洵等人继续与钦差大人周旋。自己却借口人老体虚,需要及时清理体内残酒的借口,告假外出方便。
早有岑参等一众亲信幕僚,等在了中军帐侧面的小帐篷内。见到封常清之后,立刻走上前,低声汇报通过各种渠道探听到的情况。“此人是大上个月十八日,与中书舍人宋昱一道出的京师。在路上只用了二十三天,便赶到了疏勒。然后就被咱们的留守弟兄迎上,派专人一路护送到了这边!”
“据朝廷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此人是走了虢国夫人的门路,才捞到了中大夫之位。但他好像跟中书舍人宋昱不太合得来。宋舍人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却故意暗示地方官员们不要搭理薛大夫!”
“还有什么?”封常清轻轻皱眉,苍老的脸上不见半点酒意。“按道理,他们不应该为同党么?”
“属下们也猜不出这其中缘由究竟是因为什么?”节度府判官的岑参摇摇头,低声回禀,“两人虽然同为杨国忠的亲信,在路上却没有同行。并且待遇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不过据派去接待那些钦差侍卫的弟兄汇报,好像薛大夫在路上另有一番奇遇。在会州附近,一个自称姓李的管家,送了他一匹骏马,一篮子书。书里边夹着很多金叶子。”
这个消息非同小可,封常清的眼神立刻一亮,沉声追问:“那个人是谁。他们还知道些什么?”
“向咱们吐露消息的人姓董。是龙武军的一个伙长。按他自己的话说,是这次倒霉,才摊上一个需要跑这么远的差使。”岑参想了想,低声补充,“根据他酒后的醉话,我等推断,送薛大夫金子的人,跟杨国忠属于完全不同的另外一股势力。而根据他描述出来的赠金者容貌,很像是个阉人!”
“阉人?”封常清眉毛迅速上挑,旋即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姓薛的是太子,或者哪位皇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