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就去跑圈,跑不完,就不要回来吃饭!”封常清一挥手,将其赶了出去。随即将目光投向全体将士,“老夫知道尔等没受过这种罪。但训练时多吃一份苦,沙场上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飞龙禁卫,乃天子的亲军,大唐的脸面。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得,岂不令那些前来朝贡的四方蛮夷看了大唐的笑话去?!今晚加餐,每人赏酒一坛,猪腿半只。滚蛋吧,明天别让老子再看到你们伸着舌头喘气的熊样!”
“谢大将军!”
“大将军威武!”
几句粗话,立刻把擂台上下的关系拉得极近。累了一整天的将士们觉得封将军的确是自己人,带着满脸的笑容和钦佩慢慢散去。待擂台下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封常清猛然转头,刀一样的目光指向了王洵,“你个蠢货,别人找你挑衅,你就接招。你当这里还是长安街头么?凭着胳膊头粗细争老大,军法是干什么用的?若是有人找老夫比武,赢了一招半式,难道老夫也把将军的大印送给他?”
“将军教训的是,属下知错了!”刚刚见识了对方如何借边剑的脑袋立威,王洵对老狐狸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耷拉下脑袋,低声回应。
“蠢!”封常清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的评价,“战场上死的家伙,十个里边有九个是自己笨死的。老夫可不想看到你日后死无全尸。再给你三天时间,好好想想怎么做一名军官。三天后,老夫要你带着左七旅二队去大校场,负责维持新兵招募现场秩序。若是届时因为你的愚蠢导致校场中出了乱子,军规都在石头上刻着,老夫也帮不得你!”
训斥完了,也不管王洵如何目瞪口呆,倒背起手,在十三等侍卫的簇拥下,施施然地走远。
注1:监门将军,太监中的高级职位,负责维护内宫治安。突然想起,连续剧一休里边的新右卫门,如果日本制度参考大唐的话,此人恐怕也是下边没了的说。
第五章 春晓 (四 下)
三天时间,把五十名新兵老卒练得如臂指使,然后带着他们去维护大校场的募兵秩序。若出纰漏,军法从事!费了好大的劲儿,王洵才琢磨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天可怜见,王家的丫鬟仆役加在一起,也不过是这个数目。还全凭云姨指挥调度,每次只要王洵自己一插手,结局肯定是鸡飞狗跳,到最后什么都干不成。
万般无奈,他只好想办法将任务推给赵、李两位队副。对此,两位队副也很忐忑。赵怀旭把手一摊,坦诚地告诉王洵,自己在担任队副之前,一直给周都尉当亲兵。学着当年周都尉的样子,给王洵出出主意可以。王洵如果想要把担子硬塞过来,届时肯定会砸锅。
李元钦更是直接,掰着手指头让王洵看自己过去的履历。武师出身,因为使得一手还算过得去的长槊,被封常清私聘入伍做安西军的枪棒教习。从没单独带过兵,先前之所以能给王洵出谋划策,一半时因为,这么多年在军中厮混,虽然没吃过鹿肉,鹿怎么跑总是见识过。另外一半原因却是,王洵为人虚心好学,肯由着自己胡乱指挥。
“那我可怎么办啊!”见两位队副都开始撂挑子,王洵大声惨叫。
“没事儿!”赵怀旭挤挤小眼睛,低声劝慰,“军规下面,不是还有补充条款么?即便你弄砸了,念在初犯的分上,顶多也是一顿军棍而已。还可以分成几次来打……”
“我呸!”王洵端着脸盆泼过去,将赵队副淋成了个落汤鸡。“咱们三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挨军棍,你们两个也甭想跑。到时候,我就说是你们两个倚老卖老,横加干涉……”
话虽然这么说,三人还是认认真真核计了一番,尽力在最快时间熟悉并整顿队伍。好在王洵跟齐横比武这件事,效果非常轰动。七旅二队的新兵们自觉队正大人给新兵长脸,所以对他的指挥非常配合。而七旅二队的老兵们,也觉得自家队正还是有点儿真本事的,并非是完全靠着家族余荫的二世祖,因此也不刻意给他捣乱。再加上王洵本人出手大方,从不吝啬花钱。更不屑占属下的那点儿小便宜。训练中得到的赏赐总是能公平地分配给大伙。几番折腾下来,新七旅二队的卖相的确在所有被整训的队伍中,达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
每天早晨,带着五十人的队伍,迈开整齐的步伐围着白马堡跑过,王洵就觉得胸中有一股豪气直冲云霄。仿佛带的不是五十人,而是五百,五千,甚至五万人。马踏楼兰,刀劈百济,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连篇幻想下去,这条从军之路真是选得正确至极。而在训练、对练中吃了苦头,甚至当众丢脸之时,他又觉得自己不如老老实实继续在家混吃等死,总好过像街头卖艺的侏儒般,被这么多人大声嘲弄。就这样,在“誓破楼兰”和“不如归去”两种情绪之间左右徘徊着,三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第四天一早,新兵营七旅二队接到命令,带齐各种用具,直奔白马堡中央的大校场。
此番重整飞龙禁卫,从民间公开比武选拔“人才骁勇”的良家子弟入伍,是皇帝陛下亲口提议,并在朝堂上经由文武百官讨论通过的。因此,京师中很多消息灵通的人家,都对其寄予了很大关注。要知道,大唐以武立国,素有凌烟阁上无书生之说。皇帝陛下最近几年虽然侧重于文治,无意开疆拓土,可从辽东到安西,大唐将士依旧打得四方蛮夷闻角鼓声而色变。况且武将的升迁之路,比文职相对要公平便捷许多。远有白袍骁果薛仁贵,后有哥舒翰、高仙芝、郭子仪、封常清四大正副节度,无论哪个,获取功名凭得都是赫赫战功,而不是其家族血脉。
飞龙禁卫乃天子亲兵,虽然不像内宫禁卫那般受重视,升迁也是极快。平素只需救救火,疏通疏通京师里的排水渠,就能册勋数转。若是运气好被皇帝陛下看上,破格提拔为一卫重将,也不无可能。(注1)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白马堡大校场门口今早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许多富贵人家庶出子侄,这辈子既没机会继承父亲的爵位,又没毅力昼夜苦读,博取功名。便把出头的希望,压在了今天下场一搏上。见日头已经升过了树梢,而校场门迟迟不开,有人心中急躁,就大声叫嚷了起来,“开门,开门,是不是军官的名额在里边已经内定了。内定了就不要再欺骗大伙!”
“这么晚了不开门,没有猫腻才怪!”有人唯恐天下不乱,趁机大声鼓动。
“陛下亲口答应凭武艺高下授予官职的!”“陛下再英明,也架不住朝中奸臣当道!”转眼之间,躁动声就越来越大,恨不得校场大门给掀翻在地。
“冲上去,不管是谁,直接打!”王洵带领本队禁卫恰恰赶到,按照先前谋划好的套路,冲着弟兄们吩咐。
“诺!”五十名飞龙禁卫立刻举起手中的齐眉短棍,不由分说,顺着校场门口的道路向前打,一边打,一边高声骂道:“闪开,闪开,想造反啊你们。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不想造反,就老实站在路边排队!”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先前还在大门口鼓噪吵闹的众人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却立刻都安静了下来。抱着脑袋上的青包退到一边,老老实实恭候军官大人的指挥。
“拉开绊马索!”见一招得手,王洵信心更足。四下看了看,皱着眉头命令。
禁卫们又是一声响亮答应,比平素训练更整齐。用染了红色的绊马索拴住校场大门左右门柱,沿着道路向外拉开,每侧上中下各拉了三道,隔着五六步远,便用白蜡杆子做立柱固定,从大门口一直拉到了二十余丈之外。才又重新收拾整齐。然后每侧各站下十名禁卫军,挥动这棒子,命令前来应试的良家子们排好队伍,沿着绳索拉出来的通道鱼贯入内。
进了校场大门,自有两位队副负责登记,核对身份,并根据良家子们的应考项目,发放标记牌号。然后,王洵麾下的另外三位伙长各带数名禁卫,按照牌号标记,把应试者陆续引往指定范围。行进间,半个笑脸也不肯给,只要有人敢逾越半步,立刻一棒子打过去,揍得对方连连讨饶。
这种手段虽然粗暴了些,但收效却不是一般的好。前来应试的良家子们挨了打,立刻明白军营里边与外面不一样,把所有骄狂之心收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按命令行事。而新七旅二队的飞龙禁卫们,却因为将对方打得抱头鼠窜,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和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高人一等,虽然几天前,他们也曾经同样被老兵们收拾得苦不堪言。
将良家子们带到了考核场地,新兵营七旅二队飞龙禁卫的责任便宣告结束,另外一队禁卫将应试者接收。再度根据名册上的描述重新核实身份,着手安排比试。
焦头烂额忙碌了足足一个半时辰,前来应募的人流才慢慢稀了。大校场里边,却是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然前来应募的良家子当中,的确有人身手不俗,令主考官和应募者们都大开眼界。王洵心里惦记了宇文至,便跟赵怀旭交代了几句,请他暂且代替自己守大门。转过身,擦了擦汗,大步向里边走去。
才走了十几步,就看到马方远远地跑了过来。日光的照耀下,小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望见王洵,立刻弯下腰,一边喘气,一边大声喊道:“二郎,赶紧去看看,宇文小子遇到对手了!”
“没事!”王洵笑了笑,顺口回应。“他拳脚上的功夫本来就稀松,连我都打不过,还……”
“不是拳脚!”马方一边喘气,一边摆手,“是弓箭,今天真是遇上高手了,宇文小子跟人家比,差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有这种事!”王洵禁不住微微一愣。宇文至跟他从小厮混到大,到底什么水平他心里非常清楚。因为性格所致,此人吃不得苦,所以拳脚上的功底扎得很一般。否则也不会在前一段时间设计欺负李白,反而被对方揍了个鼻青脸肿。但在弓箭射艺方面,宇文至简直是个天才。说百步穿杨有些夸张,一百步范围内,十箭当中有八箭以上正中靶心,却不是什么为难事。
“赶紧去看。认识你的人多,看看能不能帮子达作弊。否则,他肯定要输!”不容王洵细想,马方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赶紧,赶紧,再晚一步,甭说第一名,前三名都未必有子达的份了!”
注1:册勋,隋唐时的一种记功方式。基本上册勋三转,便官升一级。
第五章 春晓 (五 上)
闻听此言,王洵不敢耽搁,跟在马方身后就是一溜小跑。等人跑到了考校射艺的地方,有关宇文至比试遇到对手的情况,也断断续续从马方嘴里听了个大概。
原来今天前来参加比试的良家子弟甚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家族的旁枝。这些人虽然没有爵位继承权,平素却是被家族当做菁华来重点培养的,因此一下场,便占尽了优势。
宇文至在拳脚器械方面的功夫很一般,看到场中的几个熟悉面孔,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在这两场比试中出不了头。便胡乱应付了几轮,勉强混了个中等偏上的考评,就主动退出了两场比试前几名的角逐。
马术比赛要明天挪到更远的旷野中比,所以他今天就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射箭场中。谁料今天射箭场中也是高手辈出,前五轮比试结束,箭靶也从五十步挪到了九十步,竟然还有五个人的箭箭不离红心。
“那子达也未必会输啊?”王洵听得着急,皱着眉头插了一句。
“你自己看,马上就要一百步三矢急射了!”马方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目光死死顶住了比试场地。王洵笑了笑,随着马方的目光翘首望去,只见场中大部分应试者都已经退出角逐,如今在靶子前慢慢调整弓臂的,除了宇文至以外,只剩下一个瘦高个,一个黄脸庞、一个彪形大汉和一个面如冠玉的美貌少年。其中以那美貌少年最为紧张,额头和鼻尖上全是汗珠,手指不停地在弓弦上抹来抹去,显然未等开局,气势上已经输了。
剩下的三个陌生面孔,看样子都是射术高手。举止优雅,表情轻松,看来对一百步这个距离根本不放在心上。特别是那个瘦高个子,目光根本不往靶子方向看,偶尔把手指往弓弦上轻轻一搭,立刻气质大变,隐隐的竟有了百战老兵的味道。
“那瘦子恐怕是个劲敌,子达无论如何比不上他!”不得不说,在几天的军旅生活中,王洵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至少这份观察事物的眼力,原来无论如何做不到。听了他这句评价,马方急得直跺脚,“我刚才担心的就是他。前几轮比试,他射箭的速度至少是别人的两倍。却没有一箭失过手!”
“得不到第一名,前三名估计也能引起人的注意力!”王洵想了想,实在找不出宇文至能拔得头筹的理由,只好退而求其次,“高大将军,我是说高力士,他来了这边了么?我在正门口,一个时辰前就看到了他的车驾。你注意没注意到他去了哪里!”
“就在看台上。手里拎着鼓槌的就是!”马方向看台扬了扬下巴,低声回应。
王洵闻言扭头,果然在看台上一群人中间,找到了一个身材魁梧,白面无须的长者。手里亲自拎着一只硕大的鼓槌,看样子兴致极高。封常清、周啸风,还有一堆他叫不上名字的将领像众星捧月般,围绕在此人周围。唯恐哪件事照顾不到,拂了此人的心思。
“开始吧!”高力士却有些荣辱不惊的味道,笑了笑,高高地扬起的鼓槌。
“咚,咚,咚!”随着他手臂的挥动,牛皮大鼓开始有节律的炸响。在场所有人立刻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转向射手。只见剩下的五名射手同时举起了弓,将弓弦拉至了耳侧,手指一松,羽箭离弦。紧跟着,远处的靶子“砰”地发出一声巨响,五支羽箭,齐刷刷插于其上。
没等喝彩声响起,鼓点急转高亢,五名射手再度拉满弓弦,瞄准箭靶。白羽如流星般飞出,雕翎在靶子上乱晃。喝彩声这才响了起来,伴着激越的鼓声,烧得人血脉沸腾。
所谓急射,就是要求一通鼓点敲完,射手必须将三支箭全部发出去。以靶心处箭支多少为胜。高力士精通音律,一阵战鼓敲得抑扬顿挫。转眼间,已经过了旋律已经过半,节奏由最高亢处转了个弯,慢慢舒缓了下来。
对于场中的所有而言,此刻舒缓的节奏比刚才更为惊心动魄。有人已经按捺不住,用力跺脚,提醒射手们注意时间的流逝。美貌少年第一个沉不住气了,没等羽箭在弓臂上停稳,便松开了手指。雕翎“嗖!”地一声飞出百步,射中的箭靶,却距离红心相差甚远。
“唉!”观众里传来低声的长叹。很为美少年的发挥失常而惋惜。大部分人却无暇去同情失手者,目光死死盯住剩下的四张弓。彪形大汉和黄脸儿也慢慢调整到位,将第三支羽箭射了出去。一人正中靶心,一人偏离靶心半寸,显然是压力太大所致。
照这个态势,只要宇文至最后一箭能落在红心之内,就可以稳居第三名。王洵心里立刻涌过一阵狂喜。再看马方,已经挥舞着拳头跳了起来。这种时刻,场中的宇文至却不敢分心看其他人的成绩,把箭搭在弓臂上,依旧是调整,调整再调整。那瘦高个见还有一人引而不发,自己也拉着弓弦不松手。就像跟宇文至较上了一般,看谁率先沉不住气。
“咚咚,咚咚,咚咚咚!”鼓点越来越慢,越来越慢,忽然一个旱地拔葱,高高飘起,然后又急促敲了两下,化作一声炸雷,戛然而止。
“咚!”就在最后一声鼓响的同时,宇文至和瘦高个二人同时松开了弓弦。两支羽箭比肩而飞,齐头并进,掠过寂静的校场,“啪”地一声,落在了红心中央。
“好啊——”喝彩声如雷鸣般响了起来,无论新兵老兵,还是前来参加考核的良家子弟,都把手掌拍得像红烙铁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喝彩声才在封常清的示意下,慢慢弱了下去。周啸风亲自带领几名安西军老兵跑到靶子前,高声报出五个人的最后成绩。“一号靶,三箭全中靶心!”“二号靶,两箭正中红心,一箭偏出半寸!”“三号靶,三箭全中靶心。”“四号靶,两箭射中红心,一箭偏出四寸半!”“五号靶——”周啸风忽然停了一下,然后扯开嗓子高呼,“五号靶,三箭全中红心。各占红心一隅,成品字形排列!”
“啊!”场中所有人都愣住了,一瞬间,阳光仿佛都停顿了下来。数息之后,才有一阵齐整的喝彩声,如同海浪般慢慢涌起,由低到高,到高,再高,再高,呼啸着卷过原野。
“好啊——”
“好——”
听着看台下如潮喝彩声,封常清和高力士两人以目互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欣慰。通过公开比武的方式,选拔良家子弟入飞龙禁卫,这个主意是两人共同提出来,并经过皇帝陛下点头许可的。如果选拔的结果差强人意,就说明二人做事莽撞,白白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却没能给国家找到任何人才。而现在的情形,显然已经超过二人的事先期待了。长安城内的良家子弟,并非全是混吃等死的废物。他们之中有的是英才,只是先前没有机会处于颖中罢了。(注1)
“把三块全中的靶子拿上来!”封常清点点头,冲着左右亲兵吩咐。
立刻有人领会了他的意图,小跑着到达靶场,将三块插着羽箭的靶子扛上。“元一公,你看!”封常清亲手接过箭靶,一一排开,邀请高力士共同点评。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本为潘州刺史冯君衡之子。因为家族被抄受到株连,【创建和谐家园】为太监。入宫后,由于年纪小,受尽其他太监欺负。直到被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处境才大为改观。为了报答养父的教诲之恩,他改名为高力士。即便在功成名就后,也一直没利用皇帝信任回归本宗。可内心深处,却念念不忘自己原来的姓氏。
此刻,封常清称他为元一公,非但表达了足够的尊敬,而且在尊敬之外透着亲密。高力士心里很受用,略为斟酌了片刻,低声客套:“还是请封将军评判吧,毕竟你是上过战场的,咱家虽然也喜欢摆弄弓马,却不过是玩玩而已!”
“元一公客气了。谁不知道您老人家,当年素有‘小养叔’之名?”对于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亲信,封常清非常尊敬,摆了摆手,再度发出邀请。
“请大将军指点!”周啸风非常擅于揣摩上头的心思,抱了抱拳,大声替封常清帮腔。
“请大将军不吝赐教!”其他几名高级将领也齐声恳求。
盛情难却,高力士沉吟了一下,笑着点头。“如此,咱家就露丑了!”说罢,围着三块箭靶来回踱了几步,举起其中一块来,笑着道,“此人射艺,当居第三。虽然准确度有余,却劲力不足。战场之上,即便射中对手,也难以穿透铠甲。等于白白浪费箭矢。不过,若是肯在膂力上多加锻炼的话,倒也是块难得的璞玉!”
注1:锥处颖中,必脱颖而出。
第五章 春晓 (五 下)
“一号靶,三箭全中,然力道稍有不足,高骠骑点你为射艺第三!”立刻有人将高力士的评价大声喊出,顷刻间传遍全场。“一号靶射手,上台见过骠骑大将军!” 先前听闻自己只得了个第三,宇文至心头不由涌起了一阵沮丧。待又听见传令兵吩咐自己去看台上拜见高力士,所有沮丧立刻被狂喜所取代。为了脱离牢狱之灾,他先前不惜拜托好朋友王洵,以公开自己私下记录的秘密账本为要挟,逼迫杨国忠出手相救。此刻脱离苦海,急需重新找一个过硬的靠山,以防杨国忠的爪牙寻机报复。而高力士在朝中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杨国忠,如果攀上这个高枝的话……
没等宇文至想好自己到底该怎样表现,才能给高大将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低低的咳嗽。凭着以往养成的机警,他意识到自己在稀里糊涂间,已经随着传令兵的脚步来到了看台之上,赶紧抬头向前看了看,抱拳肃立,“草民宇文至,多谢高大将点拨。多谢封大将军和各位将军给草民这个展示射艺的机会!”
“你就是宇文至?”闻听这个名字,高力士立刻想起自己的义子前几天所求之事。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
宇文至被问得一愣,斟酌了好半天从,才回答了一句废话,“是,宇文至正是草民!”
听闻二人这不着边际的一问一答,看台上的人全都微微一愣。心思机灵的立刻意识到,高力士与眼前这位射艺不俗的少年恐怕先前就有些瓜葛。而心思愚笨的,则笑着揣摩起这两个人今天是不是都兴奋过了头,以至于连话都不会说了。
作为皇帝陛下的近臣,高力士六识是何等的敏锐。目不斜视,却已经感觉出周围气氛的波动。笑了笑,低声补救道:“咱家曾经在闲聊时,听人提到过你。户部员外郎宇文德是令兄吧?你这个姓氏,与开国郢公可有关联!”
郢国公宇文士及乃宇文至的曾祖,当年追随太宗皇帝平宋金刚,破窦建德,灭王世充,功劳赫赫。名望和地位在贞观年间都排得上号。而宇文至平素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恢复家族昔日的荣耀,此刻听高力士提起,立刻躬了躬身,朗声答道:“回骠骑大将军的话,晚辈乃郢国公之曾孙。学无所成,实在有辱于祖宗之名!”
“不错,你很不错!”高力士摇摇头,否定了宇文至的过谦之言,“勋贵子弟中,能把射艺练到你这一步的,屈指可数。我记得你祖父曾被封为新城县公吧?怎么你刚才自称草民?”
“晚辈……”宇文至脸色一红,讪笑着解释,“晚辈的父亲兄弟众多,因此未能袭爵。至于晚辈,乃庶出,所以无缘为朝廷效力!”
“是这样啊!”高力士又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按照大唐律法,庶出之子所享受到的待遇,的确与嫡子有着天壤之别。朝中早有言官向皇帝陛下提醒过,这种继承方式很不公平,容易养成家族嫡子的惰性,同时也使得庶出子弟得不到展示才华的机会。但传统的力量大得难以想象,纵使天子看到了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也不敢轻易做出改变。因此,那个的奏折仅仅是在朝堂上掀起了一个水花,随后就不了了之了。
“我大唐男儿,向来讲究‘功名但在马上取’,你无缘袭得爵位,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见高力士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封常清笑着接过话头。“大将军刚才说,你射艺准确有余,劲力不足。但堪称一块璞玉。老夫麾下正缺几个好弓手,你可愿入老夫的亲兵旅效力?”
能够成为封常清的亲兵,升迁机会可比在飞龙禁卫中做一个低级军官多得多了。宇文至大喜过望,立刻挺胸拔背,抱拳施礼,“回封大将军的话,草民求之不得!”
¡¡¡¡¡°¹þ¹þ¹þ£¬¹þ¹þ¹þ¹þ£¡¡±·â³£Çå±»ÓîÎÄÖÁÄÇÆÈ²»¼°´ýµÄÄ£Ñù¶ºµÃ¿ª»³´óЦ£¬ÞÛÁËÞÛºúÐ룬½«Í·×ªÏòÁ˸ßÁ¦Ê¿£¬¡°ÔªÒ»¹«£¬·âij¾ÍÔ½ÙÞ´úâÒ£¬ÌæÄã×öÕâ¸öÓñ½³ÈçºÎ£¿¡±
“你倒是会捡现成便宜!”高力士笑呵呵地“数落”了一句,又看了看宇文至,笑着补充:“既然你我先前曾经许诺,择在比试中表现出色者为军官。就不要让他只做一个普通士卒了。以他的射艺与家世,授一个御武校尉也不为过!封节度,你看如何?”
御武校尉?宇文至心里边立刻一哆嗦,霎那间,全身的血都往眼睛里涌。那可是从八品的武职,只要封大将军一点头,自己就等于同时受到了两位大将军的青睐!以后在长安城中,基本上就不必再担心任何人的报复了!
在他近乎乞求的目光中,封常清慢慢点头,“哈哈,哈哈,既然元一公慧眼识珠,准备越级提拔他,封某岂有不遵从之礼!来人,取一套御武校尉的戎服和腰牌来,给宇文壮士立刻换上!”
“多谢高大将军,多谢封大将军!如此大恩,晚辈,晚辈末,没齿难忘!”宇文至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落了,冲着高力士和封常清连连作揖。高力士有点不喜欢他这种欣喜若狂的做派,轻轻皱了皱眉头,正色强调:“咱家只是奉了陛下的命,为国选才而已。你日后努力操练,不忘陛下的恩典,便是对咱家最好的感谢了!你宇文家有郢国公这样的英才,同时也出过宇文化及那样的败类,希望你今后好自为之!”
“是,属下一定将大将军今日的教诲牢记于心!”从兴奋的巅峰瞬间跌落到屈辱的谷底,宇文至脸色登时变得红里透绿,抱了抱拳,低声回应。同时,却有一个更清晰的声音在心里说道,‘老太监,小爷哪点得罪你了,居然拿这种话来埋汰人。你等着,早晚有一天,这份屈辱要如数奉还。早晚!’
第五章 春晓 (六 上)
“下去换衣服吧!换好之后就在看台下找我的亲兵队正报到!”敏锐地察觉到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封常清本着回护之意,笑着命令。
与高力士不同,他倒不认为年轻人有野心是什么过错。虽然宇文至刚才的表现,实在太浮躁了些。想当年封常清自己心中若是没有同样的一股子不甘,也不会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慢慢爬到安西四镇节度副使之高位。野心本来就是动力之源,那些满足于现状,终日想着混吃等死之辈,在他心里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
“诺!”宇文至如蒙大赦,感激地冲着封常清抱了抱拳。然后从对方的亲兵手中接过刚刚取来的戎装和腰牌,匆匆而去。
才转到看台之后,他的胳膊就被早已等得迫不及待的王洵和马方两个一左一右拉住了。肩膀、脊背等处先挨了二人一顿老拳,然后,才被二人放开,笑嘻嘻地数落道:“奶奶的,拍马屁也不是这么个拍法,黏在看台上就不肯下来!你就不怕惹大伙妒忌么?怎么样,授了你什么官职?”
“你们自己瞧好了?”宇文至拿出腰牌,得意洋洋地递了过去。御武校尉,级别为从八品上,比王洵的正八品上宣节副尉低一级,却恰恰比马方的正九品上仁勇校尉高了一级。害得小马方立刻撅起了嘴巴,非常不服气地嘟囔道:“我说呢,这半天都不肯从台上下来。原来是喜欢得傻了!”
“什么啊,高力士那老阉狗一直拉着我问东问西!”宇文至迅速四下看了看,压低了嗓子回应。
王洵听得眉头一皱,也迅速四下看了看,低声提醒:“高骠骑怎么得罪你了?你居然这般埋汰他。要知道,若不是他肯出头,你现在还关在万年县大牢里呢!”
“他?”宇文至气得鼻孔中直喷冷气,“明允你这就错了。如果不是贾昌送的那二十两金子,他肯出面救我?”